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基础达标25有的人(苏教版八年级下)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7: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5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有的人》一诗写出了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想不朽.( ),最后被人民摔 kuǎ( ),而有的人俯.( )下身子,最后人民记住他。这种对比手法产生 zhèn hàn( )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2.结合语境,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 (1)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情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 ) (3)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歌颂的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全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B.“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里的“野草”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野草》。 C.诗歌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有的人》属于抒情诗。

D.《有的人》一诗用朴素、精练的语言塑造了典型鲜明的诗歌形象,歌颂了鲁迅的伟大精神。 5.《有的人》作者__________,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为____________十三周年而作的。6.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的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2011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5周年纪念日。祖国各地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文坛巨匠。班内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请你来参加。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绕你所确定的方案,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班在活动时,有一个版块叫“片言只语话鲁迅”,下面是一个同学的发言,请仿此例,写出你的发言。 示例:鲁迅——扛住黑暗的闸门,放众多后来者走进了光明的世界,而自己宁愿被黑暗吞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全诗,回答9~12题。

9.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句是由白居易的哪句诗演变过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把“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两句话改为“有的人欺压老百姓,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行不行?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过这首诗,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做一做

(2011·宜昌中考)阅读下文,回答13~19题。

笑谈大先生

[注]

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 “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糅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3.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积累链接:在鲁迅的《自嘲》中曾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像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晖、沈钧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跌宕自喜”。“跌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

2

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经过我们多年的学习生活后在我们的脑中、心中这样鲜活起来。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理解鲁迅先生思想的精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4)示例:鲁迅——凭借其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在中国大地上催人奋进。 9.答案:第一个“活”指躯体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死了;第二个“死”指

25 1.答案:xiǔ

震撼

2.答案:(1)自愿;甘愿。

(2)不能久存于世,被人们唾弃。 3.答案:(1)对比、反复

(2)引用

(3)比喻 4.【解析】选B。《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5.答案:臧克家

纪念鲁迅逝世

6.答案:诗中是通过揭露批判反动统治者来衬托伟大的战士鲁迅的,因此,以“有的人”为题,对全诗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示,“有的人”实指两种人,两个对立的方面。

7.答案: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

8.答案:(1)示例:走近鲁迅先生,聆听大师教诲。

(2)示例:①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②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③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④语文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3)示例:同学们,翻开初中语文课本,只要你稍稍留意就会有这样的发现,没有哪一个作家的作品像鲁迅先生的那样频频出现,也没有哪一个作家像鲁迅先生那

生命结束,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 10.答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从语言的表达效果方面来分析。 答案:不行。因为文章的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作者有感而发,原句更具体形象地描绘出统治者高高在上,欺压人民;革命者却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画面,改句则较平淡,表达效果不如原句好。

1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感悟能力,解答此题主要结合鲁迅的精神来谈受到的启示。

答案:这首诗歌颂“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鞭挞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启示我们要树立革命人生观,像鲁迅那样去为生活战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答案(示例):不妥协

不屈服

不奉迎

14.答案: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15.答案:过渡或承上启下。

16.【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选段最后分析了鲁迅文章的特点,结合特点来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智慧

聪明

轻松

自如

深刻

精准

3

17.【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分析能力,文中第⑦段分析了鲁迅文章的对立统一思想,选取关键语句回答即可。

答案: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18.【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鲁迅的外貌和文章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好看

好玩

19.答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语文基础达标26悼念玛丽·居里(苏教版八年级下)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基础复习

八年级下苏教版语文期中模拟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石榴》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全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海燕》文档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说教材材料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语文基础达标25有的人(苏教版八年级下)
《语文基础达标25有的人(苏教版八年级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