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瑞丽三中绿色学校复查工作自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3:53: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瑞丽三中绿色学校复查工作自查报告

我校历来重视学校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于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绿色学校”。现根据云南省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绿色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暂行)》、《2015年云南省绿色系列检查复查的要求》、《云南省绿色学校评选标准》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认真自查如下: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瑞丽市第三民族中学位于瑞丽市勐卯大道50号,是一所于2002年9月建成招生的半寄宿制中学,学校占地110亩。学校距国家级口岸——姐告边境贸易区仅1.6公里,距国境线最近距离仅800米,是一所非常典型的国门学校。学校于2005年11月被瑞丽市政府定为预防艾滋病教育示范学校,2006年9月被华侨大学昆明预科部授权开办外籍学生大学先修班。

1、符合时代的办学理念。学校创办近14年,牢固树立“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特色建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目前,学校正努力实现近期办学目标,使办学条件上档次、办学水平上台阶、教育科研有进展、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奠定良好的办学声誉。学校的育人理念是:“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不但要学会,关键要会学”。

2、崭新齐全的教学设施。学校至今已建成两幢教学楼,共有40个教室;有一幢实验综合楼,其中配备理化生各1个实验室、两个计算机教室、1个多媒体会议室(光盘播放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教师课件室、2个美术室、1个舞蹈室、1个图书室和1个阅览室;有男、女生各一幢宿舍楼,共计能容纳596名住校生;有两个师生食堂和1个餐厅、1个学生服务部、1个医务室、1个摩托车房、1个自行车房、四个篮球场。

3、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290人,已发展成为瑞丽市规模最大的半寄宿制中学。在职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教师队伍年轻,充满活力,是一支凝心聚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务实高效的队伍。全体教师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干事谋发展的班子带领下,在瑞丽三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教师精神鼓舞下,重点抓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4、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制订了《管理手册

(一)》、《管理手册

(二)》、《工作常规手册》、《学生管理手册》,共收有39个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和规范学校对全体师生行为的教育和管理。2007年春季,学校启动教育综合改革,推行《校

1 长公选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校的管理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学校园林绿化建设概况

我校于2007年9月启动创建“绿色学校”以来,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中,决心大,投入多,行动快,措施得力,变化喜人,使学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绿色氛围溢满校园。我校于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绿色学校”。

(一)成立机构,发扬团队分工协作的精神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认识和持久行动。在我国,解决这两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环境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更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于2007年9月成立了“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校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处、室、组。教务处、年级组负责课内环境教育,以理、化、生、地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环境教育;政教处、团委负责教室、宿舍“美化”和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办公室负责总协调,以落实好学校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并将环保材料搜集存档。学校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并把结果纳入到岗位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奖优罚劣。由于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学校的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

(二)统一思想,明确师生不懈追求的目标

我校是位于瑞丽市城郊结合部的一所初级中学,属于典型的城市学校,农村学生,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把“环境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将环境意识和行为贯穿在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在加快学校发展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和学校学年工作计划中都融入了环境教育的要求。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制定有“春有芬芳,夏有荫凉,秋有硕果,冬有梅香,四季瓜果飘香”的绿化美化目标,把学校建成风景优美、环境幽雅的“园林式学校”,因此从建校开始就大量植树种草栽花,坚定不移地朝着绿化美化目标奋进。

学校环境教育的目标是争创州级或省级“绿色学校”。“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是实施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校师生

2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培养师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提升学校的环境品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与追求目标。 我校努力通过创建绿色学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完善自我管理,改进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积极地打造绿色、和谐、大气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成为热爱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绿色行动”的自觉行动者。

(三)搞好教育,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

环境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校坚持以立足课堂,增强环保意识为指导思想,通过宣传教育、学科教学整合、专题教育、节日活动、课题研究及校本课程开发等方式,不断增强师生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1、宣传教育。环境宣传教育对环境保护工作有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督促作用。我校认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德宏州实施方案》、《中学生环境教育读本》、《七彩云南,我的家园——宣传册》(瑞丽市环保具宣)、《环保走进千家万户》(州环保局宣)、德宏州环境保护局和德宏州教育局“德环字[2008]72号”文件《关于开展创建第二批州级“绿色学校”的通知》等,另外,还制定了我校《学生环保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开展对环境的宣传教育,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已确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科教学整合。 我们在学校制定的《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所有学科都要渗透环境教育”。重点要求和规定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

3、专题教育。主要有四:一是学校利用8次国旗下讲话、6次住校生会议、2次环保积极分子培训会,近两万人次接受环境宣传教育等进行环境专题教育。二是利用6次主题班会进行环保教育。我校要求每月一次班会课进行环保知识专题教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规定各年级的教育内容,落实每班班主任认真上好课,保证教育效果。左显娇老师的《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主题班会,杨丽老师开的《绿色换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深受学生的欢迎。三是利用兴趣小组活动进行环保教育。本学年共组织3次校内、2次校外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校内近500人次、校外村寨村民近1000人次接受环境宣传教育。如各个班级的环保小组开展“自捡废纸,收旧利废”等活动,既为环保活动的开展筹集了费用,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四是不定期的进行各种评比,3次作文

3 竞赛评比,8次文明宿舍和文明班级评比,1次环保知识竞赛等,不断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五是充分运用各种载体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从班级的6次黑板报、团委的4次手抄报,学校的8次宣传专栏、广播站20次广播;从室外随处可见的12种标语、无处不体现着环境宣传教育。可以说,环境教育的图、文、声、像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已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六是请专家举行环保讲座。我们还根据学生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市环保局的专家举行了环保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

4、节日活动。(1)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爱护每一棵树”的倡议,开展识别树和保护树的活动。(2)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开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班会。各班都出保护地球的专题板报,走进社会开展公益劳动和环保宣传活动。(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展普及和宣传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师生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今年结合我国的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宣传,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共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还组织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小制作、变废为宝等。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不用或少用塑料袋、一次性木筷子。

5、课题研究及校本课程开发。我校在课题研究选题时,注重环境教育的课题,确定了《瑞丽三中的植物志》作为生物组的研究课题,同时把它确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由生物组教师带领兴趣小组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校园内各种植物名称,按国际惯例分类规范地识别挂牌,最后整理成校本教材。通过这种师生亲力亲为参与对校园内所有植物进行识别活动,他们通过体验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就会倍加珍爱和呵护校园内的植物。

(四)推行义工,促使校园穿上绿色的靓衣

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各级财政只顾及学校的基本建设,无暇考虑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市教育局领导明示:学校绿化美化是学校行为。学校在大的基本建设结束后的第三年就开始大规模自筹资金进行绿化美化工作,由于学校是初级中学,不准乱收费,学校财力紧张,能投入绿化美化工作的钱十分有限。学校领导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职工党员团员在学校绿化美化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之间专门划分给教职工党员团员两块荒地,让教职工党员团员们自己去规划、挖塘、种植龙眼树苗70棵和枇杷树苗30棵,建成教职工党员团员两块示范园——龙眼园和枇杷园,由党员团员们全权负责种植管理,去年已长成结出果实。同时,学校决定在教职工中实行义工制,

4 全校教职工每月为学校义务劳动一天,逢重大节日再为学校义务劳动一天,后来发动全校学生每月也为学校义务劳动一天,专门负责清理校园建筑垃圾,打扫卫生,给花草树木锄杂草、松土、施肥,这些劳动在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的史册上载入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全校师生义工制一直坚持到现在,使我校校园环境“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五)综合治理,保持校园整洁优美的环境

我校每学年都要选择适当时候安排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学校综合治理,本学年安排在2007年12月份,根据《瑞丽市第三民族中学创建平安文明学校综合治理方案》的要求,分成三个治理小组进行治理,“校园环境卫生、食堂、学生服务部食品质量卫生治理小组”是其中的一个治理小组,由主管副校长担任组长,领导治理工作。成立了治理小组,安排了小组人员,制定了《瑞丽市第三民族中学关于校园环境卫生、食堂、学生服务部食品质量卫生治理的方案》,重点治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各班清洁区、教室、宿舍的卫生打扫、整理、维护;二是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三是对食堂、学生服务部食品质量、卫生加强监督指导。通过一个月的认真治理,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出现了三个“进一步”:一是我校学生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二是食堂、学生服务部服务质量和环境卫生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进,学生和家长较为满意;三是校园整洁优美进一步得到保持和巩固。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校“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的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因而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本达到“绿色学校”的四个标志

1、学生基本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内容。

2、师生环境意识较高。

3、师生基本能够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

4、校园清洁优美。

(二)改变校园面貌的“六大工程”

1、“五园两苑工程”。学校自筹资金20.2万元,已完成了植物园、龙眼园、枇杷园、香蕉园、桃李满天下园、读书苑、紫榕苑等工程建设,种植各种乔木1024棵、灌木7350棵、草皮3720㎡,绿化面积10790㎡。

2、“行道树工程”。学校自筹资金2.325万元,完成了校园主大路的行道树种植,种植有菠萝蜜树137棵、小叶榕树164棵。

3、“引资金添绿色工程”。建校初期,由于基本建设不到位,学校大,荒地多,每

5 到夏季雨热同期时,校园荒地杂草丛生,影响校园美观,全校师生割、除杂草繁忙,又影响教学工作。在此情况下,学校领导果敢做出决定:在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途下,引进校外资金开发学校两块荒地为苗圃地,一块有8788㎡,一块有2704㎡。目前,两块苗圃地已绿树成阴,长势喜人,增添了学校绿色。学校得到了三赢:土地使用金、老板送给的部分树苗和无偿的绿色。

4、“亮化工程”。投资 41万元(学校自筹6万元),完成了路灯、操场灯、绿化带地灯、紫榕苑灯等建设,使我校校园的夜间呈现出别具一番的盛景,这在瑞丽甚至是德宏所有中小学中是绝无仅有的。

5、“柏油大路工程”。市财政按市政建设标准投116万元,完成了学校柏油大路的建设,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6、接近尾声的“田径运动场工程”。由省、市财政投资135万元的400米标准田径标准运动场工程就要种植草皮13076㎡和在跑道上铺上煤渣,工人们进行后期的工程扫尾工作,秋季学期可以投入使用。

另外,学校还自筹

23、2万元建立了书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正校之石和书写“勤奋”的励志之石,以及正在兴建的两块篮球场和文化长廊,又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气息。

总之,我校绿化面积共达22282㎡,待田径运动场和篮球场建设好,校园绿化覆盖率接近100%,种植各种乔木1325棵、灌木7350棵、草皮3720㎡。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优美,四季常绿,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三)学校荣获的各种荣誉

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瑞丽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师德教育优秀奖”,“党风廉政建设及师德教育责任制先进单位”,“争先创优活动优秀奖”和“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德宏州“‘实验教学普及县’巩固提高工作先进集体 ”,“平安校园”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校团委获瑞丽市团委授予的“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教师个人在省、州、市的优质课、论文、说课、演讲、英语口语等比赛中,共获10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我校已有三届初中毕业生,中考升学率达70%以上;考入普通高中人数居全市第三,仅次于一中、二中;获全市青椿奖3人。

2010——2011年,瑞丽三中被授予了:云南省“绿色学校” ;云南省“园林单位” ;云南省“平安校园” ;云南省“农远工程”运用先进单位;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 ;还获得:德宏州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德宏州“两基”先进单位;德宏州为中职校输送生源“先进学校” ;德宏州“创先争优”示范单位。

6 2011年10月,获全国生命教育“生命致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4月,被评为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6月,获云南省“文明学校”称号。2012年5月,获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2012年11月,获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14年被省教育厅、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公安厅推荐为省级“平安校园”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为“平安校园”;被瑞丽市委、市教育局推荐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瑞丽市纪委、市监察局推荐为“瑞丽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四、自评自查情况

我校按照《云南省绿色学校评选标准(修订版)》要求认真地进行了自查自评,最后得分112分,达到云南省绿色学校评选标准的分数要求,因此,学校决定延续省级“绿色学校”申请。

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管理:本大项满分24分,自评得满分24分。

1、领导重视:本项满分5分,自评得满分5分。

我校成立了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副校长主管环境教育;学校每月一次开会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开展环境教育的要求、措施、总结;学校有环境教育的专项经费保障,每年支出近5万元。

2、制度建设:本项满分4分,自评得满分4分。

学校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制定有专门的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并制定了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列入团委工作计划;学校有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总结。有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规定或办法; 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规章制度; 有食堂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有卫生健康的规章制度。

3、档案资料:本项满分15分,自评得满分15分。

学校有一套完整的开展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书报刊、获奖证书、活动相片等资料,认真分类建档管理使用。

(二)教育过程:本大项满分26分,自评得满分24分。

1、课堂渗透:本项满分14分,自评得满分14分。

学校主要学科活动课有环保专题内容(教案),如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课外活动小组有开展环保专题活动的内容。

2、专题教育:本项满分6分,自评得满分6分。

7 学校开设有环境教育系列讲座,每学期2次以上,并在“三生”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学科活动课的环保专题活动;

学校内有专门的环保活动小组,有活动计划、措施,能正常开展各种环保活动。

3、宣传活动:本项满分6分,自评得4分。

学校积极利用植树节、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在校内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在社会组织大型宣传教育活动不多,扣2分。

4、教育培训:本项满分2分,自评得2分。

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环境教育或绿色学校的相关培训。

(三)环境建设与管理:本大项满分18分,自评得满分18分。

1、校园绿化美化:本项满分2分,自评得满分2分。

学校有绿化美化目标,校园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田径运动场已种植草皮,可绿化覆盖率近100%;校园环境优美,规划布局合理,有《规划平面图》。

2、环境卫生状况:本项满分6分,自评得满分6分。

学校校园、课堂、厕所、宿舍有严格的每天卫生三打扫及评比制度、定期洒药喷药制度,校园干净,课堂整洁,厕所干净、无臭味;学校专门制定有食堂、小卖部食品质量和卫生管理制度,饭堂、厨房符合卫生条件。

3、污染控制:本项满分6分,自评得满分6分。

学校食堂、厕所、医务室、实验室、垃圾池产生的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和科学规范处理。

4、宣传氛围:本项满分4分,自评得满分4分。

在学校宣传栏或橱窗、阅览室、广播室和家校联系园中定期制作专门的环境宣传内容;在校园内有长期性、固定性的环境教育宣传标语。

(四)教育效果:本大项满分32分,自评得30分。

1、教育教研成果:本项满分4分,自评得满分4分。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教育方面的学习、研究。

2、教学成果:本项满分16分,自评得满分12分。

学校及教师组织学生三次参加校内环境保护征文等活动,学校给

一、

二、三等奖获得者发奖。也组织过学生参加校外环境保护征文等活动,但没有获奖,扣2分。

3、社会实践效果:本项满分6分,自评得满分6分。

学校开展一些爱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本辖区环境问题有所解决:如党支部、校团委组织环保小组学生到附近村寨拣垃圾、进行大扫除,组织部分学生扫学校门口大路,组织学生团员到大街上清除非法小广告等;学校所在地周围环境基本上整洁优美。

4、环境意识与行为:本项满分6分,自评得满分6分。

学校领导、各课任教老师及班主任有较高的环境知识;学生在学校内外能做到不吸烟、不乱丢、乱倒、乱吐、乱画、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地,自觉节约水、点,主动回收废纸、旧塑料等资源。

(五)特色(附加分):本项满分20分,自评得满分16分。

学校在创建过程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及学校各自创建特色等。 利用一些重要的国内国际关于环境保护的节、日:

1、积极到大街、社区或生源片区进行环境宣传教育。

2、参与环保部门组织的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3、积极促使本辖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4、认真动员和鼓励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相关部门组织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各种征文、演讲等比赛活动,并力争获奖。

5、设置文明礼仪监督岗,学生监督学生的形式搞好校园环境卫生保持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的扎实开展,我校的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达到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和 “园林式”校园的目标,但我们会毫不松懈,努力创新。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从关系民族存亡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行动,共同努力,使瑞丽市第三民族中学在争创绿色学校的征途中扬帆起航,再创佳绩!

瑞丽市第三民族中学 2016年3月26日

绿色学校复查工作自查报告

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情况汇报

五头三中学校环境卫生工作自查报告

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迎接“省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汇报

瑞丽三中绿色学校复查工作自查报告
《瑞丽三中绿色学校复查工作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