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2: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绿色学校”复查工作

情况报告

一、学校概况及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校园布局合理,设施一流。学校现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建有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功能室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自然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资料室,舞蹈房,建立了电视监控系统和红领巾广播电视台,班级配齐了“三机一幕”。

学校环境幽雅,育人氛围浓厚。学校绿化面积达8400平方米,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展现生态校园无穷魅力。

学校一直坚持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追求一流发展,争创一流学校。“立德—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是我们的办学理念,“爱美 求真”是我们的校训,“和谐—同一片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学校致力打造“花园、学园、乐园”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圣洁”的校园。近年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示范基地、国家级电化教育与课程整合实验基地。

学校环境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的奠基性工程,我校高度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认真学习先进学校的做法,广泛开展各项环保教育活动。2003年我校被授予“江苏省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作为肩负着教育和培养下一代历史重任的学校,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更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积极倡导绿色教育。绿色教育不仅仅是环境教育,还包括热爱家乡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携手并进,是体现“以人为本,绿色关怀”的教育。近年来,我校积极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精神,将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坚持用和谐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观审视工作实践,全方位、多渠道地推进环境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的环境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和成果

(一)领导重视,常抓“绿色教育”

1.健全组织,建章立制,统一思想,形成创建新局面。 我校成立了“一把手负责制”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和少先大队等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建章立制,形成了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的崭新格局和长效机制;校领导班子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要点之中,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谋划部署。经过不懈努力,全体员工切实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强化校本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我校以校本培训为途径,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队伍。几年来,我校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聘请环保领域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另一方面引领广大教师依托互联网和校园网等媒体,占有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了解最前沿信息动态。

(二)整合课程,树立“绿色意识”。

1.整合课程资源,牢牢把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语文、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教师将环境教育理念体现在教案设计和实际操作中,学校也创作了个性鲜明的校本课程。学生在课堂中了解了环保意义,掌握了环保知识和技能,对生态平衡、资源、污染、垃圾分类等概念有了初步理解,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2.与德育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爱护环境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将环境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为环境教育增添了新的助推力,也增强了德育和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自觉地养成环保习惯,发自内心地踊跃投身到环保实践当中。

(三)开展活动,渗透“绿色文化”。

实践活动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坚持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活动领域,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使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1.多样活动有环保。主题班队会“珍爱生命,关爱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丰富多彩;实践体验活动“寻找身边的陋习”、“让我们的校园亮起来”、“废纸换贺卡,感恩寄真情”、“回收废旧电池”等有声有色;环保征文绘画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尤其是学生纷纷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环保意识,又锻炼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2.重要节日促环保。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开展“我爱家园征文演讲比赛”;植树节组织学生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地球日举行大队主题会“让地球妈妈笑起来”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孕育环保理念。

3.考核评选比环保。学校制定了完备的管理制度,如《刁铺中小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刁铺中小班级环境卫生管理要求》等,划分了各班卫生绿化包干区,要求校园各处做到“五无”,即无纸屑、无污痕、无刻画、无破损、无死角,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全校大力倡导“我为校园弯弯腰”,号召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绿化包干区护理要求队员定期浇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修剪,并制作植物标签,为全校师生提供认识苗木、观察苗木,感受美的环境。为加强对学生卫生绿化习惯的监督管理,我们采取“红领巾监督员”上岗值勤检查,将学生表现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重要依据。此外,大队部还开展了“环保小卫士”评比活动,各班增设了“开关灯小组长”、“环保小组长”等个性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4.杜绝浪费讲环保。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校对设施、设备、财物在内的各种资源,统筹使用,规范管理,厉行节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师生不浪费纸、电、水已经蔚然成风,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回收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班级设立“废物”回收站,收入各班做班费,提高了同学节约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自觉性。食堂就餐,“光盘行动”已深入人心。

(四)校外拓展,强化“绿色行为”。

我们坚信,将环保教育带进家庭,辐射社区,才是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根本意义,于是,我校把“护绿小队”活动作为创建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多次组织“护绿小队”到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宣传环保;在镇街小区拣拾垃圾,清除“白色污染”;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走进农田,宣传“秸秆焚烧”的害处。我校门口是一条交通要道,平时乱丢乱扔,环保工作相对滞后,大队部把此路定为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护绿小队”沿马路边,消灭白色垃圾。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改变陋习,做环保家庭”的活动,向家长提出环保十条建议,形成“小手拉大手”的新局面,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五)创设氛围,营造“绿色环境”

1.加强绿色宣传,营造环境教育氛围。板报橱窗开设环境教育专栏,并定期更换内容;在绿化带内布置了爱护花草的宣传标语及图案,如“少一片垃圾,便多一片清洁”、“青青小草,悠悠我心”,在厕所食堂布置了节水节粮的标语,楼梯走廊上布置了学生环保书画作品,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红领巾广播站、七彩阳光电视台定期播出环境教育内容。在各大环境日里,精心组织国旗下讲话,出版环保专题黑板报,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多方位地营造浓厚的环保教育氛围,让环保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

2.打造优美环境,提升文化品位。

近年来,学校坚持让全体师生自觉主动参与学校绿化建设,使学校的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生动体现着生命的气息。

学校一方面加强绿化建设,种植了各种树木花草,形成了错落有致、典雅精致、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围墙走廊、科普园地、名人字画等整体布置,为学生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另外,我校创立了“花园学园乐园”的学校文化,构建了荷文化走廊。在优美的图片里总欣赏到学生喜爱的咏荷诗词和名言警句。学校形成了“争做高洁弟子”、“争做高洁教师”的良好氛围。

(六)成果展示,共享“绿色创建”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师生的环境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融为一体,学生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培养了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爱一草一木的美好心灵。同时,学生在环保活动中,也学会了做人、求知、劳动、生活,为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师生参加的省市环保类征文、论文、活动方案、科技环保活动等均在省市获过奖。通过争创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全校教职工已形成一致共识:开展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是教育工作应尽的职责。可以说,创建绿色学校是把学校推上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努力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今后的设想。

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先进学校先比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创新和完善。

1.缺乏先进的环保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教育停留在开展活动、谈谈感想的较浅层次上,在教育科研方面没能开拓新的研究内容。学校将努力申请环境教育课题,力争把环境教育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科学。 2.忽视了校外的许多有利教育资源。以前我校更多的是在校内搞活动,校外实践探索不多有品味和深度。今后的日子里,一方面我校将聘请更多的资深专家作为校外辅导员,开辟更多的校外活动基地,举办各种形式的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座谈、讲座、参观、观摩与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在环境教育带动家庭、辐射社区这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努力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并力争探索出新经验、新做法。

3.“绿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不够精化。虽然我校已有渗透了环境教育的校本教材,使用效果也算不错。但在“与时俱进”“环境专业”“操作可读性”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这将是我们今后的一个努力方向。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有决心在上级环保教育部门的关心领导下,进一步提高环保认识,强化环保教育,努力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建设“绿色高港、文明泰州、美好江苏、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迎接“省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汇报

绿色学校复查工作自查报告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汇报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汇报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瑞丽三中绿色学校复查工作自查报告

创一流复查工作汇报

@@@@@@@新生复查工作汇报

文明单位复查工作汇报

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情况汇报
《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