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材料:城市服务生活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0: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军转干考试

2012年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材料:城市服务生活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5

第五篇

城市服务生活

进入新阶段,北京的发展正经历着人口规模不断增加、技术变革层出不穷、社会需求更加多样等一系列变化的考验。这些变化成为塑造城市的重要力量,也决定了北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空间格局优化调整、基础设施提升完善的过程中。特定的城市功能和有限的资源环境,客观上要求北京必须注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把优化功能布局和提升特大城市治理效能作为重点,立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切实推进城市功能配置、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衔接,促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城市管理运行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精细,使城市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生活,逐步走向成熟、更具活力。

第一章

构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城市发展的协调取决于功能配置的协调,特别是不同服务功能在空间内的合理配置。未来五年,要进一步强化四类功能区域的主体功能,加快城市空间格局由功能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转变,推动城市发展建设重心向发展新区转移,加快新城建设和薄弱地区崛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多点支撑、均衡协调的城市发展格局。

一、引导市域按功能分类发展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首都功能,坚持区县功能定位,引导城市功能统筹布局,推进区域产异化、特色化发展和整体效能最大化。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首都“四个服务”职能的主要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集中展示区,要坚持风貌特征鲜明、管理服务优质、功能优化疏解、南北融合协调、产业发展高端。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作为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城市规划,推进旧城区整体保护和渐进式小规模有机更新,加大重点街区和重点院落风貌修缮保护力度,探索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公共设施配置不足问题,既要保护外部历史风貌,又要推进内部生活居住条件的现代化,

军转干考试

实现民生改善和旧城保护发展的有机统一。优化提升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务会议、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深化网络化、精细化管理,推进街道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全面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南北城服务资源、产业要素、发展空间的优化整合,有效保护南部历史文化风貌,注入高端发展要素,提升南部地区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功能和人口疏解,严格控制旧城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严格控制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严格禁止疏解搬迁区域的人口再聚集。

首都功能拓展区。是首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服务功能的重要承载区,是首都经济辐射力和控制力的主要支撑区,要坚持产业高端化、发展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强化科技创新、商务服务和国际交往功能,进一步集聚各类高端产业要素特别是国际要素,集中力量建设高端产业功能区。扩大和巩固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优势,提升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统筹解决好产业升级、环境提升、人口管理、集体产权改革等问题,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区域内的全覆盖。

城市发展新区。是首都战略发展的新空间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着力区,要坚持加快发展、完善功能、壮大实力。围绕新城和重点镇建设,高标准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有效承接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转移。围绕重点产业功能区,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吸引集聚央企、外企、大型民企等发展要素,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壮大经济实力,将发展新区培育成为未来增长极和发展新空间。在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多途径稳步推进区域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加强生态控制,节约利用资源,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绿色北京”秀美自然风貌的展示区和生态友好型发展建设的示范区,是首都最为宝贵的生态资源和水资源涵养保障区,也是市民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的主体区域,要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培育生态型产业。深度系统加强生态资源、水资源保护,实施宜林荒山绿化、矿区生态恢复、水源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大幅提升生态涵养保障能力。探索多种途径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发展优势,积极鼓励央企、外企的后台资源、总部配套服务资源的集聚,引导高端会议、研发设计等到生态涵养区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培育健康休闲、体育健身、文化创意等产业。积极推进古北水镇、龙湾水乡、房车营地及云蒙山风景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密云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延庆“绿色北京”示范区。打造中瑞生态谷、中芬生态谷、司马台-雾灵山、延庆百里山

军转干考试

水画廊等一批品牌沟谷,促进沟域经济发展。完善门头沟、房山等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使西部地区与北部山区一样成为市民旅游休闲集中地。建设平谷京东文化旅游区。继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区县合作帮扶长效机制。完成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农民搬迁。坚决退出资源开采型产业。

二、振兴城市发展的薄弱地区

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区域性的不平衡是一种客观存在。过去五年,针对各方关注的城市南部、西部及城乡结合部等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相继启动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开始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着力加大产业引进培育力度,改善民生环境,使这些地区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和充满活力的区域。

加快城市南部地区振兴崛起。继续以打基础、调结构、上水平为目标,深入实施“城南行动计划”,发挥重点功能区和骨干项目带动作用,全面加快城南地区发展步伐。加强旧城南部传统风貌保护和特色产业培育,实施好北京新机场、园博园、南中轴森林公园以及京良路、京石第二高速等西南部主要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显著改善。加快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总部基地、大兴新医药基地和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等发展,超前规划北京新机场临空产业,提升城南经济实力。

推进城市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围绕生态重建和经济转型两条主线,突出首钢搬迁调整区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两个重点,推进石景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推动西部地区整体转型发展。实施首钢搬迁调整区改造升级,整合带动石景山、门头沟等周边地区发展。推进永定河生态治理,规划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发展10

8、109国道沿线生态旅游休闲带。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矿山关闭地区生态修复和替代产业发展,恢复西部秀美山川。

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按照“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学规划、整合利用集体土地,聚集产业发展要素,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解决农民长远保障,使农民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工作、有社保的新市民。加快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和运行管理向城乡结合部地区延伸覆盖,配套完成乡镇向街道、村庄向社区的转变,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体系。加强规划控制和城市管理,严格防止形成新的城乡结合部问题。

三、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城

军转干考试

新城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五年将处于整体成型的关键阶段。要适应城市发展重心转移、整体功能提升的要求,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创新新城发展理念和建设模式,按照面向未来的战略定位,系统分类推进,使新城成为宜居宜业、更富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成为首都功能的新载体和区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分类推进新城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根据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使新城加快成长为面向中心城的综合新城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区域新城。

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全面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突出商务、文化、教育、医疗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彰显运河文化及滨水特色,坚持先进理念、技术和标准,将通州新城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重点建设发展新区顺义、亦庄-大兴、昌平和房山等新城,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同时,着重提升面向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和人口疏解功能,成为综合性新城。

加快建设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平谷等生态涵养区新城,重点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中心功能,带动区域城市化,成为区域性新城。

建设更加便利而高效的新城。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配套,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建设更高标准的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立更高效率的城市管理系统,配套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引导中心城优质服务资源向新城辐射,鼓励中心城区名院、名校向新城发展。使新城在主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城市管理方面相对于中心城有更强吸引力。

建设更加宜业而有活力的新城。大力提升新城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在新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到新城就业居住。加强新城产业园区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对接,积极引导鼓励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央企总部、外企总部及分支机构以及市属院所、事业单位等向新城发展和布局。依托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使新城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承载地。发展壮大便捷、完善的生活性服务业。

建设更加宜居而有魅力的新城。以风貌、环境、文化为核心,加强城市景观和建筑风格设计,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建设与周边田园风光浑然一体、便于市民休憩的生态绿地系统。注重城市个性培育,尊重区域历史文脉,展现当地文化内涵,引导培育新城居民的城

军转干考试

市文化归属感,使新城成为更加亲近自然、富有文化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市。

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乡村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农村基础条件和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既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城市化,更要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着力点,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统一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让农民就地享受到城市生活。

分类打造现代特色小城镇。以重点镇为基础,按规划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宜居小城镇。立足小城镇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在主导产业、城镇风貌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突出发展特色,分类推进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商务会议特色镇、园区经济特色镇、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等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设立小城镇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快小城镇发展。

专栏4:特色小城镇

旅游休闲特色镇: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较好的山区城镇,如门头沟斋堂、平谷金海湖、密云古北口等。

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设施农业发达,节水、籽种、精准耕作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具有示范作用的小城镇,如昌平小汤山-兴寿、房山琉璃河等。

商务会议特色镇:交通便利,具有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资源和会议会展配套设施的小城镇,如怀柔雁栖—怀北镇、丰台王佐镇青龙湖等。

园区经济特色镇:设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园区的平原地区小城镇,如大兴采育、顺义高丽营、通州台湖等。

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区位条件好、毗邻大型产业园区和功能区的小城镇,如昌平南口(为三一重工配套)等。

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立足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传承乡村文化与农业文明,推进富有田园特色和乡村风貌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村新民居建设。参照城市社区建设规范,研究制定农村新型社区公共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统筹配置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民免费提供安全美观、低碳节能、风格多样的新民居设计方案,制定建设标准,加强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村住宅建设现代化水平。

军转干考试

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延伸。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接、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拓展、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覆盖、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发展,加快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逐步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积极培育面向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集体土地、集体山场、集体沟域等发展要素,使农村集体经济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引导发展要素向农村集聚,支持各类中央企业、高校院所以及大型企业集团到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合作发展。围绕大型产业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发展配套型服务产业。支持有条件的集体企业和农业企业上市发展。

第二章

建设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

奥运会筹办推动本市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时期,要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城市运行管理,突出抓好交通疏堵、资源供应和垃圾处理等市民关心的重大问题,推进城市建设由设施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统筹处理好局部与系统、地上与地下、生产与排放的关系,大幅提高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服务市民生活。

一、努力实现便捷出行

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未来本市交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小客车合理使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努力缓解中心城特别是核心区的交通拥堵,确保首都交通整体安全顺畅。

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逐步构建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换乘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

优先加快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完成2015年轨道交通561公里近期线网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中心城轨道交通加密工程,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行总里程达到660公里。

军转干考试

图4 北京市2015年轨道交通线网图

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建成阜石路、广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在中心城快速路、主干路等主要客流走廊上施划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450公里以上,提高通勤高峰期公交出行效率。

优化立体化公交换乘条件。大力改善地面交通间、轨道交通间、轨道与地面间公交换乘条件。建成5处综合交通枢纽,5处公交中心站和25个公交首末站。严格规范标准,随轨道交通线网同步建设P+R停车设施。

强化交通综合管理。采取机动车总量控制措施,遏制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势头。加强机动车需求侧管理,通过扩大差别化停车收费区域范围等手段,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建立停车场建设管理新机制,规范配建停车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性停车场建设。完善切实可行的交通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

加强交通能力建设,整体提升中心城交通供给水平。实施中心城路网加密。加快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隧道,缓解重点区域交通拥堵。大力推进中心城微循环道路建设,逐步消灭断头路,提高路网连通性和通达性。

完善中心城干道网。基本实现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网规划,建成广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京包路(四环—五环)、姚家园路、京顺路(四环—五环)等快速路,新增快速路约40公里,累计达到300公里。基本建成五环内城市主干路网,重点建设南北向主干路、西南部干道网和功能区周边路网。

完善自行车行车道和行人步行网络。为步行者和骑车人的绿色安全出行提供方便,基本

军转干考试

建成中心城无障碍交通设施网络,让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推行人性化智能交通管理,提高通行效率。五环路内实现智能交通全覆盖,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全面实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出租车的智能化调度。及时发布路况、停车等动态交通信息,引导社会车辆交通出行。扩大电子收费覆盖范围,实现高速收费路口快速通行。

建设市域快速综合交通体系,让城乡共享快速交通资源。利用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实现“区区通轨道”。加快建设中心城与新城,新城之间快速联络通道。建设高速公路联络线,实现所有重点镇、重点功能区域与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加大提级改造力度,完善干线公路和县乡村公路。加快浅山区路网建设,基本实现“一环、十一放射、多联络”的浅山区路网格局。研究增加西北方向交通通道。2015年,市域公路总里程达到21500公里。

提高对外交通能力,让交通往来更加便捷。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及亚洲门户。建成北京新机场一期,新增航空旅客吞吐能力4000万人次。完善首都国际机场功能。2015年全市航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1.2亿人次。加强新机场和首都国际机场、中心城间交通联系,实现新机场半小时通达中心城区。

建成京沪高铁、京石客专、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等,实现北京与周边主要城市间高速通达。进一步巩固全国铁路主枢纽地位。改扩建丰台火车站,建设星火站和新北京东站,形成7个主要铁路客运枢纽格局。

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三环、十二放射”高速公路网络。建成京台高速北京段、京昆高速、京新高速(五六环段)、密涿高速北京段、110国道二期、109国道、京密高速等高速公路。推进环首都大外环高速公路建设,削减过境交通。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市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00公里。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完善北京出海快速交通通道。

二、保障安全可靠供水

继续坚持外部开源、内部挖潜、厉行节约、循环利用的战略思路,全面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证外调水送得进、用得出,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保障水资源供应安全。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2014年具备消纳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来水条件。完善域外应急调水机制,提高域外应急调水能力。

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全面完成城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按再生

军转干考试

水厂标准一步建成。2015年再生水生产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

保持本地水源地供应能力。继续加强与水源地上游地区合作,加大密云等水库水源保护力度,增加上游来水量。加强城市雨洪水利用。

建立战略储备。做好海水淡化和深层地下水利用前期工作储备。结合南水北调通水,涵养城市水源,研究建设地下水库,逐步建立水资源安全储备体系。

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加快郭公庄水厂和第十水厂等主力水厂建设,新增集中供水能力143万立方米/日,中心城高峰供水安全保障系数提高到1.25。加快新城供水厂建设,实现每座新城至少有一座主力水厂、新城内管网互联供水。提高农村供水水平。加快建设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4%。

促进全社会自觉节水。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区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行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开展新建重大项目节水评估。建立严格的产业节水准入制度,淘汰高耗水产业。制定完善的节水器具认证体系,城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和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减少施工降水,禁止无序排放。

三、提供清洁优质能源

本市能源资源严重依赖外部,建设“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对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清洁高效利用和多样便捷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要适应特大型城市能源运行特点和绿色发展要求,以确保能源安全为前提,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能源供给的系统性、安全性、多元性、多向性和清洁性,实现能源供应体系新跨越。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削减煤炭终端消费,显著提升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实现2015年优质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0%以上。严格限制中心城区燃煤使用,完成三大燃煤电厂和63座大型燃煤锅炉天然气改造,继续实施非文保区平房、简易楼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五环内供热无煤化。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力争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积极推进太阳能、地温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表2 北京市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表

年度

能源种实2009年 标

比重

2015年

比重(%)

类 物量 26煤炭(万吨) 64.7 准量 20

2059.7 15调入电(亿千瓦时) 5129.2.6 6 天然气(亿立方米) 69.4 12油品(万吨) 69.0 8

412.9 2.7 18

1609.6 18可再生能源8.7 6

5100.合计 70.0

00 90

100.0

2.3

-

-

2.7

-

0 55

6.1

27.5

80

50 25

28.3

0

00 18

2

224.4

23.3

0

00 7

122

24.4

31.3

00

00 15

16.8

(%)

物量

准量

军转干考试

着力解决城乡供热瓶颈。按照“稳定中心大网、发展区域新网、加强多元互补、实现多网共联”的原则,全面推进中心城区供热布局调整,加快建设郊区供热设施,新增供热能力2亿平方米,2015年全市总供热能力达到8.5亿平方米。稳定和完成城中心供热网,建成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发展一批燃气尖峰锅炉房,形成“1+4+N”的中心大网。充分利用各种新能源和新技术,建设区域性供热中心或分散清洁供热系统,逐步形成中心大网和区域供热相结合的城区供热格局。所有新城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基本实现重点镇

军转干考试

集中供热。引进域外热源,解决通州、大兴等部分供热需求。统筹重点产业功能区供热、制冷、热水、电力等能源需求,高起点建设一批区域能源中心。

专栏5:“1+4+N”的中心大网格局

“1”是建设一个稳定的中心大网;

“4”是以热电联产电厂作为热网主力支撑,按照“两扩两迁,先建后拆”的原则,建设四大燃气热电中心;

“N”指按照与热电厂基荷1:1配比建设燃气尖峰锅炉,作为辅助热源。

四大燃气热电中心:

东北热电中心:位于朝阳区高安屯,供热能力为2400万平方米。

东南热电中心: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供热能力为3900万平方米。

西南热电中心:位于丰台区草桥,供热能力为2100万平方米。

西北热电中心:位于石景山区高井,供热能力为3600万平方米。

图6 2015年北京市主要热源点建设布局示意图

大幅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建成陕京四线、唐山液化天然气、大唐煤制气等重点气源工程,实现气源多方向供应。建设地下储气设施,增强调峰应急能力,保障冬季用气安全。新建高压外围大环,建成六环路二期等市内输配管网干线工程。新建西沙屯、高丽营等门站。

军转干考试

建成“三种气源、六条通道、两大环线、九座门站”的天然气供应保障系统,天然气年接收能力超过200亿立方米,全部门站日接收总能力达到2.4亿立方米。继续完善城市配气管网,重点建设五环路与六环路联通线、四大热电中心专用供气管线等工程。推进新城和乡镇燃气管线建设。10个郊区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重点镇基本实现燃气管道化。

图7 2015年天然气主要气源及门站规划布局示意图

建设坚强可靠的城市电网。加强外受电力通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高压环网,实现从东北、山西、内蒙古等5个方向、10大通道接受外部电力,外电接收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比2010年提高25%。增强本地电源支撑,本地电源比例达到35%左右。新建、扩建变电设施,五环内变电站双方向电源比例提高到80%,重要功能区配电网实现双环网结构。到2015年,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5%,城市核心区和重要功能区供电可靠性接近99.999%。建设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区。

军转干考试

图8 2015年北京市电网及送电通道示意图

提高成品油运输储备能力。适时开展环六环成品油输送管线改造,提高成品油管输能力。新建、扩建成品油仓储设施。进一步强化本地原油加工能力。

四、建设信息高速网络

“十二五”时期要加强信息通信高速网络和枢纽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动首都全面迈进信息高速时代。

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覆盖城乡。加快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构建有线网络公平接入、无线网络普遍覆盖、带宽服务满足需求的信息网络。推进信息通信管线集约化建设,实现100兆光纤到楼入户,1G宽带服务覆盖社区。推动10兆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平原城乡和大部分山区,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访问互联网。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促进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融合发展,实现交互式高清电视传输覆盖全市70%以上家庭。完善800兆数字集群通信网,保证政务通信需要。

打造信息通信枢纽城市。建设面向公众和产业服务的城市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建设。利用云服务等技术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让社会公众享受到更方便快捷、更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提升政务网络信息化水平,推进跨部门、跨区县信息采集、交换、管理和应用。

创建信息安全可信城市。建设一流的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等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重点加强公共网络、政务网络和无线电的信息安全建设。强化对信息网络、信息产品和网上交易行为的监管。

完善现代化邮政服务网络。整合邮政设施资源,优化网络结构,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分类设置、功能完善、城乡覆盖的现代化邮政设施网络,服务能力与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为市民提供便利。

第三章

构建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

作为特大型城市,北京城市运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十二五”时期,要坚持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更加注重常态与应急结合、城区与郊区并重、地上与地下统筹,更加注重从细节入手,提升便利程度,依靠科学的管理理

军转干考试

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建设智慧城市,把北京建设成运行安全、环境整洁、生活便利的宜居城市。

一、保障城市安全协调运行

推广奥运城市运行保障经验,以保障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为核心,把城市生活必需品运行和能源运行两条生命线作为城市运行管理的战略重点,建立健全城市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安全运行、有序高效的城市运行保障体系。

保障城市能源运行安全。完善全市统筹协调、部门分工负责、区县属地管理、运行企业主责的管理机制。保障能源资源总量平衡和安全供应,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能源与经济运行、城市运转协调发展。

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保障,重点要稳定和提高菜地保有量,全面提高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本地供应和反季节生产能力;鼓励本市生产经营企业在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建设跨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增强对市场的保障能力。适应特大型城市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加强大型批发市场规划、布局和建设,改造升级现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高批发市场资源掌控和配置能力。加强社区菜站、农贸市场及超市建设,推进农超对接,进一步完善社区农产品销售网络,畅通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方便市民生活。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应急投放制度,根据城市人口和消费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储备规模和品种,增强应对市场波动能力。

消除城市运行安全隐患。推进地下管网消隐改造,加快实施老旧热力、电力、燃气和供排水管线等消隐工程,完成6800公里老旧管线更新改造任务。加强建成区地下管线互联互通,加快配网和支线建设,消除地下管线覆盖盲区和断点。强化施工管理,减少外力破坏管线。在新城和新兴产业园区等功能区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推进标志性区域市容景观和城市建筑物色彩规划设计,强化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规划建设一批与街景相协调的国际化指路标志、导游图、候车亭、座椅、垃圾箱、公厕等道路公共设施。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和夜景照明建设。推广无电线杆化,完成五环路以内、重点地区和新城中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加强重点地区、环境薄弱地区的环境建设与整治,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

军转干考试

按照“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具有强大危机应对能力的城市。

健全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快速响应、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城市应急管理机制。适应特大型城市高层建筑多、人口密度大等特点,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细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全面加强消防、防洪、防震等设施能力和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城市低空应急救援系统,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地质、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灾害综合预警预报水平。加强市民风险防范和自救互救教育,充分发挥市民、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保障能源应急安全可靠。统筹规划建设全市煤炭储备基地,完善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多级煤炭储备。积极推动华北地区管网及储气设施建设,满足高峰用气需求。提高城市骨干电网、重要电源联络线以及重要用户线路建设标准和抗灾等级,应对冰雪、暴雨、大风等极端气候事件。

强化城市排水应急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等地区雨水排除设施,改造城区雨水旧沟和雨污合流管道,解决排水不畅和结构安全隐患。提升中心城环路雨水泵站抽升能力,快速处理立交桥区积滞水。夯实城市防洪体系,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防洪排水河道治理。建立覆盖中心城的应急抢修基点网络,提高处置速度。

三、推进智能感知精细管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模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运行智能感知,让市民享受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

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依托市级市政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汇集权属企业管线基础数据,打造“1+S+N”的市政管线信息监控管理体系,为应急管理、行业监管、企业管理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高标准建设天然气、热力全网数字化监控和运行调度系统,搭建城市电网智能运行监控平台,建立供排水管网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市政管线运行维护和调度智能化。

专栏6:“1+S+N”

是指北京市市政管线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1”是指一个市级市政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S”是指S个市政管线有关政府部门,“N”是指N个市政管线权属单位。“1+S+N”是指建立1个市级市政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汇集“N”个市政管线权属单位的市政管线有关基础和业务数据,提供浏览、查询、统计等功能。

军转干考试

推动物联网应用实践。加快制定物联网应用标准和规范,促进应用数据和支撑平台建设,推进物联网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现场感知、动态监控、智能判断和快捷反应能力。发挥物联网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药品监管、生产监管、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支撑功能,打造“安心工程”。

深化城市管理网格化。推进网格化管理应用范围扩展到郊区县,应用领域扩展到生产、消防、食品卫生、房屋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推进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和网格化管理平台相结合,完善城市综合运行监测管理。

提供智能民生服务。以社保卡、市政交通卡为基础,打造“市民卡”,逐步实现养老、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领域一卡多用。推广应用“数字北京”缴费服务平台,整合各种支付方式,方便市民缴费。利用远程传输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逐步实现计量设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让市民不再抄表缴费。

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材料:文化彰显魅力

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资料:创新驱动发展

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热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军转干:北京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题01

北京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题01

军转干:北京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题03

军转干: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时政热点之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军转干: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08

北京市军转干考试申论指导

军转考试:2月18日北京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题

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材料:城市服务生活
《北京区县军转干考试申论材料:城市服务生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