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陕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4: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走进革命圣地,感悟革命精神

-------------记延安红色之旅 2011-7-1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四川中航员工及家属一行近80人,踏上了延安红色之旅。

9日一早,我们从西安出发,前往壶口瀑布。走到她的面前,巨大的轰鸣声扑面而来,眼前的景象突然让我的大脑显现出读过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我们显得如此渺小,我不禁想到:她——壶口瀑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过往,而她自身只是永不停歇地奔流在历史长河中。而我们,在短暂的生命里,不也应该如壶口一般,在有限的生命中,奔流出无限的生命壮丽吗?

参观完壶口瀑布,我耳边不禁回荡起一曲旋律: “黄河边,延水岸,黄土筑高原

窑洞前,石磨碾,仿佛回到昨天

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

就这样,我们前往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延安。

延安—革命的圣地,我向往已久。我要去延安,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亲自走进延安了。

进入延安,映入眼前的风景和我的想象大不一样,正如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道的一样:“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宽敞的马路,林立的高楼,延安,显然已经变了样!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前往纪念馆的途中,我们远眺了宝塔山。“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我瞻仰着这延安的标志,革命圣地的象征,心中激动不已。车行不到10分钟,我们到达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王家坪。1950年7月成立。初称延安革命博物馆,馆址在南关原陕甘宁边区交际处院内,1951年2月,文物陈列室正式对外展出。1952年纪念馆迁到城内凤凰山麓,并改为现名。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

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毛泽东长征时用过的手枪,转战陕北时骑的马(已制成标本)为该馆的独藏。

看着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不禁使人感慨万分:是什么样的力量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仅有3万余人的中央红军,在陕北黄土高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不但站稳脚跟,而且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而最终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那就是延安精神!

走过那条纪念馆中仿建的革命时期的延安街道,生动的展示着当时延安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谐温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贺敬之先生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进(在)亲人怀。

因为延安,不仅革命人生活的地方,更是蕴育与实现革命理想的圣地啊!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正如《我要去延安》歌中唱到的:“在先去忆苦思甜 ,再看山花烂漫;

我要去延安 看时间荏苒 ,看万山红遍, 我要我要去延安”

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也更能体会在革命胜利后,他们的喜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于此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深入思考。我深切感悟,延安精神确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今天的时代虽然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到底什么是“延安精神”?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这也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必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取得胜利的“法宝。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贫困落后、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在延安,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然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同志却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重要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曙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的延安红色之旅,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当年这些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相信在这次西安之旅后,四川中航人会更加秉持着团结,自信,高效,创新的公司精神,为四川中航,为中航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陕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陕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