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8: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

李乐艳 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 5118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职生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从以专业特色为主导内容、以案例启发共鸣、以参与式发挥主体作用和以实践活动促能力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专业特色 案例启发 参与式 实践活动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文化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着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的效果,也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但由于目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多是沿袭传统模式,首先,教师只注重对课程知识的灌注,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延伸,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程中无法针对社会问题展开思考,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也使得学生无法以现实为依照,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使得课程开展无法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其次,传统的课程考查方式已经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考试模式下的高分高能力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仅停留在理论知识表层。随着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体会,总结了几种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以切实提高中职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教学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以专业特色为主导内容

以专业特色为主导是要求教师在授课或举例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使用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利用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大众化的学习气氛,在专业知识的配合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不断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引导学生正视《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于专业特色的事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针对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而更有教育和引导意义。例如:笔者在讲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之企业中的劳动者”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案例。对数控专业学生讲解时,我列举了本校数控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陈伟康同学,侧重讲述了他校期间刻苦求学、积极参加省技能竞赛锻炼自己,毕业后到顺德美的集团工作并荣升作业长的故事,对会计专业学生授课时则引用12春会计专业毕业生周心意同学的事例,主要展示其如何克服专业不对口等因素制约,最终一名顶岗实习生成长为我校办公室科员。教师在进行以专业特色为主导内容教学时,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及其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情境,并多引入一些生活和专业知识的案例,以最为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以案例启发共鸣

案例启发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例如:笔者在教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节内容时,可选用“2015年在校学生选用手机价格区间的组图”进行事例讲解,并设置问题“为什么学生使用的手机价格会越来越高”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进步,手机向功能性和智能型迈进的趋势”,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手机价格区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和“建设”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案例启发讲解时,需要由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启发学生基于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案例的选择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案例出现的问题都是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引起学生的生活共鸣,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以参与式发挥主体作用

参与式教学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公平的学习氛围,提供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友好的课堂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较为有效地刺激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教师让一组学生设置讨论话题,话题可以是教材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然后其余小组的学生根据提出的话题进行讨论,十分钟的后五分钟让每位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本组讨论结果的阐述,教师最后再统一点评。例如:笔者在课堂上经常会设置“中职生是否应当拍拖?”、“学生是否应当携带手机入教室?”、“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吃苦精神?”等问题,并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热情,能够保证学生的全程参与,对在讲授正课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参与式教学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实现在课堂讲课的多元化,有效弥补在教学课堂上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和保持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和高水准。

四、以实践活动促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要求学校要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机的融合,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能够灵活处理现实生活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课堂上注重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和知识。从而不断刺激中职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还要在教学过程根据学习情况和学习阶段的不同进行及时的调整。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图书馆和科技展览馆等社科性质较为浓厚的地方参观,在不断的实践中让学生在认同不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了解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情境,从而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此外,在讲解经济活动规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到当地的企业了解生产状况的流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社会中的市场经济生产和生活,从而让学生建立正常的消费观念,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来了解学生对社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安排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整个《经济政治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都全程参与,并且都是自主完成,通过与社会的直接接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前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情况,也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导人的根本目的。

总之,《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讲究实效性,要求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华,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广东教育:职教》,2014.【2】黄建棠,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的思考,《华夏教师》,2015.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等职业学校六步教学方法初探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的教学方法

培训名称:江苏省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书法教学方法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