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洪山区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12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6: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依托“互联网+教育”,重构区域教育生态

——洪山区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

洪山区教育局在“人人享受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武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武汉教育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部署,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推进教育云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的应用,坚持开展智慧课堂、课程社区等形式的教学应用实践,大力开展洪山区“互联网+教育”—“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重构”理论探究与实践研究。通过不懈努力,完善了全区中小学基础信息环境建设,提升了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构建了信息化背景下极富洪山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模式,不仅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还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师资、生源和优质资源等不均衡问题,助推了全区学区制建设、委托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实践,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生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教育信息化应用进入新高度 近几年来,洪山区教育局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个核心理念,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全面完成了班班通电子白板、校园网络、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光纤宽带接入、录播教室和人人通交互式移动终端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班班通配备率达到100%,教师计算机配备比超过1:1,生机比达到5.6:1,电子书包(移动终端)学校配备率达到80%以上……。信息化装备各项硬件指标位居全市榜首,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与实施需要顶层设计和行政推动,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推进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全力推进教育云的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从区政府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洪山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和教育云工作专班,由尹卫华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

1 长,分管局长和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任组员。目前洪山区教育局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就是最大的建设”的信息化工作理念,开启了洪山教育信息化从“投入驱动”向“应用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围绕“互联网+教育”—“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重构,为真正实现“课堂用(主阵地)、经常用(常态用)、普遍用(每个学生、教师、班级)”的目标,每年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专项评估检查,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目标。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教育信息化及教育云工程推进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区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积极推进“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区教育局先后制定出十余份与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部署好工作任务,指导全区信息化建设和教育云规模化应用工作的开展。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整合相关职能科室和二级单位资源,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先后召开全区教育信息化暨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现场会,多次开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创客教育直通车和STEAM教育等教学研讨活动,展示交流我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成果。

二、四个突出,应用提升,“互联网+教育”进入新境界 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体,我区围绕“互联网+教育”—“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重构”,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为重点,以提高应用积极性为突破口,着眼人人会用、资源好用、制度管用,着力抓了四个方面:

1.突出培训为先。培训分三个层次:校长培训主要针对理念学习转变观念;技术骨干培训主要针对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培训;学科教师培训主要针对教育云资源应用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本年度已完成市区级各类信息化培训1000多人次,各校校本培训全员参与。全区大部分专任教师已能熟练利用教育云资源和工具备课、授课。

2.突出资源引领。首先是资源共建,区教育局整体部署、统

2 筹规划,区教科院、信息中心组织实施,目前正在建设全区中小学内生资源平台。鼓励教师、学生使用已经开发的电子导学案、云学案、微课、PPT课件、视频、一师一优课、智能化习题等优质资源,鼓励学生和教师将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信息添加到共享平台中。其次是资源共研,建立“专家引领、名师共享”的学习资源共享研究模式。最后是资源共享,借助“云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形成规模化应用。

3.突出正向激励。一是开展星级智慧校园创建。按照市教育局星级智慧校园创建要求,启动区级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项评估工作,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做得好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全区共评出教育信息化应用先进校30所,奖励其中20所信息化示范学校,推荐广埠屯小学和长虹中学参加市星级智慧校园评估。二是开展教师教育云三优评选等信息化应用评选。在“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共获得省级以上优课达到42节,在全国省市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竞赛活动中更是捷报频传,位居全市各区前列。

4.突出制度保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洪山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基本要求》、《洪山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估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具体推进机构。二是强化校长责任。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要求一把手负责,纳入校长个人绩效考核,对推进不力的,实行 “一票否决”。三是加强督查考核。结合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按月督查、按季讲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火”。

通过培训提升、资源引领、正向激励和制度保障,我区教育云规模化应用呈现出三重境界:一重境界是实现师生教与学的自告奋勇;二重境界是实现师生教与学的自知之明;三重境界是实现师生教与学的自得其乐!

三、应用导向,打造特色,“互联网+教育”初见成效

1.以信息化为支撑,重构教学生态,打造区域课改升级版 洪山区教育局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历了五年,改革取得了许多成果,“享受学堂135”教学模式在全国产生了

3 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先后被评为“全国课改十大优秀模式”和“中小学高效课堂十佳教学模式”。从2013年起,洪山区教育局就已经在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升级版”,重构“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在理论内化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洪山区教育局对“135”课堂模式进行了升级,构建了信息时代的课堂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洪山区“互联网+教育”——“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重构模型图

“1”即一个理念:学为中心;“3”即三大支撑:小组建设、学案导学、评价激励;“5”即五个环节:学、展、点、练、思。新的课堂模型,借助信息技术加固三大支撑,使五个环节更加便捷、高效,最终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学为中心”。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洪山区学校文化重建、内涵发展、教学变革和质量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最终在课堂上促进师生的成长。洪山区以应用为导向,从教师备课上课、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师专业发展四个方面,深度创新重构课堂生态,提升教育质量和师生的生命质量。

洪山区教育局依托武汉教育云丰富的资源和实时交互功能,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边界,超越时间、空间、地域,还原教学的本真,最大效度地实现教学理念的碰撞共融。并且在各学区和

4 教育集团学校常态化应用同步课堂、课程社区以及网络空间等方面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重构“互联网+”时代下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生态。为实现名师课堂资源的共享,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出了“云课”教学新理念,即“云端一体、互动课堂”,建立了同步课堂和课程社区系统,实现了洪山区域课改由点到面的全覆盖,并实现了常态化和规模化应用,使各学区和集团内所有学校能够同步共享到优质课程资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集团校内部教师共同成长,洪山区推进基于教育云平台的“课程社区”的应用,大力实施“网络研学”,有效地促进了各学区和集团内教师的均衡发展。

2.以信息化为引领,创新实践应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7年11月17日,武汉市教育局专项调研洪山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情况,高度肯定了该区充分依托教育信息化,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上探索出一条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道路,值得在全市进行推广。

在2016年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场会的成果案例遴选活动中,我区有三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并参加展览,其中洪山区教育局《开展云端教学,重构课堂生态》还成功入选“2016年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2017年《洪山区重构“互联网+享受学堂”区域生态教育探索与实践》又经市教育局推荐遴选为2017年度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

在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成果展览会上,洪山区又有三个典型案例参展,其中广埠屯小学教育集团的“互联网+评价”作为武汉市优秀案例学校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展会上,广埠屯小学教育集团展区被围得水泄不通,参会的领导和嘉宾们认真观看了广埠屯小学的“v雅评价”展示,并深入了解了广埠屯小学课堂评价的具体做法、经验及未来发展规划,并且饶有兴致的体验了新的v雅课堂激励神器——“智能手环”。

洪山区教育局推动教育云试点的实践经验《依托教育云,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公开发表在《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7年第3期 “区域示范”版块。该区长虹中学智慧校园管理和翻转课堂模式、

5 洪山中学《云端农场》、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的动漫校本课程、广埠屯小学构建e雅智慧校园、洪山一小创客空间和善做课程,鲁巷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武珞路小学教育集团的同步课堂和网络教研等一大批优秀教育信息化应用特色案例脱颖而出,成为该区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云应用上的特色亮点。这是洪山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开展教育云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的成果体现,也是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教育深层变革的创新之举。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应用特别是教育云的规模化应用,不仅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还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师资、生源和优质资源等不均衡问题,助推了全区学区制建设、委托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实践,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生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新的年度洪山区教育局将继续基于“互联网+教育”—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重构这条主线,将全区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管理平台、资源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结合武汉市教育云平台,建议全区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即区级教育大数据中心、区级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云端一体化教学环境。实现向上与国家、省市“教育云”平台对接,向下与校级平台对接整合,形成统一管理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洪山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将提升洪山教育质量与推动洪山教育创新。力争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洪山“享受学堂”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文化重构,提升规模化应用的内在品质和质量;二是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个性化教育。通过两大目标点面结合,最终显现规模化和个性化统一下的洪山教育高位发展。

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说,“要坚持把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实现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洪山区教育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继续以“互联网+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为抓

6 手,打造“享受学堂135”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洪山区“互联网+教育”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洪山区教育局

2017年12月

7

洪山区教育局教育法治工作总结

中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

教育局12上半年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应用总结

××县教育局“双拥”工作总结(.12)

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推进工作总结

南泉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

中学 “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总结

教育局教育工作总结

洪山区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12
《洪山区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