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3: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

(云南师范大学职教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 在语文教学领域,古诗文的教学一直都存在困惑。而“以读为本”能够有效地缓解古诗词教学的困惑。那么什么是以读为本?为什么要以读为本?以及怎样切实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做到以读为本是我们在教学中急需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以读为本 古诗词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长期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上的重点兼难点,因为难学、难教,所以困惑也一直都在。一方面古诗词离孩子的生活较远,语言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古诗词中饱含的丰富情感,由于孩子的生活阅历浅无法达到深刻体会,加之孩子入学之前已经学过或背过相关的古诗,那么如何在孩子的已知处挖掘未知,做到古诗词的迁移也一直都是教学中的困惑。本人认为,古诗词教学中做到“以读为本”能有效地缓解古诗词教学的困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重新作了更明确的界定,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学古诗文还应以此为方向,还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本来面目。

1为什么要以读为本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诵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它是一种历史流传,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同时古人还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也说明只有多读书才能理解其义。所以古人学语文的基本方法就是“熟读精思”,熟就是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读思结合,其义自现。

其次,《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古诗时,单纯靠教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一定要更多地借助读,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诗词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从学习语言的共同特性来看,诗歌诵读也有其重要意义。语言习得的过程告诉我们,感性认识先于理性认识而存在并且更重于理性认识。诵读就是一种感性认识,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读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可以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所以,语言学习的过程需要感性经验的积累,从古诗词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反复诵读,在读中反复与文字接触才能更深刻的领会诗词的语言韵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

从诗歌本身的特性来看,诗歌具有凝练性、抒情性和音乐性,凝练性是说诗歌是短小精悍的,字字有力的;抒情性是说它是感性的,需要入情入境的体会;音乐性是说它是有节奏有韵律的。

所以说,不管是从时间的跨度、《课程标准》、语言的共性还是诗歌本身的特点来看,以读为本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2什么是以读为本

既然以读为本的地位十分显著,那么什么是以读为本?学界的观点众说纷纭,综述主要有两点:

读本身就是目的。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有这样的语言表达:通过读怎么样?感受诗情、诗意、诗境。其实,诗本身就是诵读,没有诵读就没有诗,诗活在诵读的当下,正是读本身保护了诗,拯救了诗,复活了诗。所以读首先是目的,不是手段。

既然是以读为本,它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同时接着它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两位一体,既然是以读为本,读显然要作为古诗文教学的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只有把读贯穿始终才能够做到以读为本。所以说,读不仅要有方法上的要求,更要有数量上的要求,不达到一定数量的读,就不是以读为本,所以古人学语文的基本方法是“熟读经肆”,熟就是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读的量上去了,问题就来了,一遍两遍的可以,再多读,学生没有兴趣,则需要教师的经验、智慧、机智。

3如何做到以读为本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古诗文的以读为本很容易流于形式,如何切实有效的将读落实到实处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3.1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使读有层次,有目的

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需要做到数量上的累积,古诗词的朗读一定要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通晓其义,所以要做到初读、熟读、精读、研读、品读。同时在读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列出一定的具体的目标:初读古诗,感受画面美;熟读古诗,感悟形象美;精读古诗,体会节奏美;研读古诗,理解哲理美;品读古诗,欣赏意境美。要求的具体化可以让读更好的落实到实处。

3.2落实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指导、诱导,使读的目的性更明确,更实效。首先要发挥教师的引读功能:可以直接明了点明目的要求的引读;也可带着问题思考的引读;还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引读。 其次,课堂中教师评价式语言的恰当使用也能有效地落实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切忌空洞,应该用“在哪个地方停顿”等具体性的指导语言。夯实学生“这样读”的基础才能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朗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邵付国.王崧舟《长相思》朗读评价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4(1).

[2] 蒋瑾.诗情画意授古诗[J].学术研究,2103(2).

[3] 王育红.小学唐宋词教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 顾晓红.以读为本 感悟古诗之美[J].教师论坛,2013(12).

[5] 顾凤芝.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悟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3).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教学必需以读为本[1]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习体会_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总结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