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十几减9说课稿(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十几减9》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4.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5.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7.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四、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了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减法、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加法再到学习减法的过渡阶段,并且提供思维基础。通过十几减9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学习二十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2.教材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景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二)学习方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题目,生抢答

1+9= 9+9= 7+9= 9+3= 4+9= 9+6= 2.请小朋友举手回答,看谁的脑筋转的最快(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9+( )=11 9+( )=14 9+( )=17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一)师生交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兔和小猴,看他们在说什么?

“我想买苹果送给小丸子”,小兔说“我一共有12个苹果,卖给你9个。还剩多少个?”

现在小兔有困难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谁能帮他解决? 学生列式:12-9

(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请学生给同位说一说12-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借助小棒解决。(生讨论)

(三)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 预案: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

1、

2、3„9,拿走9个,

1、

2、3,剩下3个苹果。 2.摆一摆小棒。

(1)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请学生再来说一说。

提问:这种方法是从几根里面拿走9根的? 是从10根里面拿走9根的。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演示课件 (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9=1,再算1+2=3。) 板书:先算:10-9=1 再算:1+2=3 把这种方法快速的给你的同位说一说。

(2)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提问:这种方法是怎么拿走9根的? 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

教师边说边板书出计算过程:(把9分成2和7,先算12-2=10,再算9-2=7,最后算10-7=3。)

板书:先算:12-2=10 再算:9-2=7 最后算:10-7=3 (3)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9根,一份摆3根。把9根拿走,剩下就是3根,所以12-9=3。

提问:这种方法是把12分成了几和几?(9和3)也就是想9+(3)=12,算出12-9=3.指名再来说一说。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想:3+9=12)

(四)师小结: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等于几。上面的这么多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学生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情境)学生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买气球、买风车、猜谜语、套圈圈)

学生根据图提问

1.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阿姨手中还剩下几个气球。 学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15-9=6。 2.揭示课题。

看看黑板上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引导课题:十几减9,板书课题)

四、运用新知,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1.书上“做一做”的3道题。

第1题的学生到展示平台上来边摆小棒边讲方法,做第2题的学生把图片在全班展示,做第3题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师生交流

十几减9说课稿

十几减9

十几减9

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8、7、6说课稿

十几减九说课稿

十几减九说课稿

十几减9说课稿(材料)
《十几减9说课稿(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