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21课___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2: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课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谐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 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具】

课件、多媒体、展示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播放:两伊战争 科索沃战争 美国入侵伊拉克国家的视频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局部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灾难,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局部战争相比,又会带来多大灾难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一世界大战!

【应用、落实课标】

1、探究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探究目标:(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变化。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情景与问题:观看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相关片段 (1) 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 (2)各国殖民地占有量对比

(3)教材132页皮洛夫的议论及漫画等。

请思考:(1)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什么变化?

(2)经济实力的变化,促使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有什么新要求?

(3)一战前,这些国家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共同追求?在斗争与勾结中这些国家开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资料,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背景过程,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老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激发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假造性。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学习成果,然后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得出的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合作,完善答案,形成以下结论:

(1) 美德两国实力强,后来居上;英法两国实力变弱;经济实力发生不平衡。 (2) 强烈要求对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3) 共同追求;重新分割世界,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探究二:大战的爆发

探究目标:导火线、爆发时间、标志、参战国。

情景与问题:播放“斐迪南大公被刺”的资料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地图。学生阅读133页上面的文字。 请思考:(1)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4)想一想:在哪些参战国家?望风使舵的国家是谁?

过程与方法:

(1) 老师通过展示“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图片,结合学生阅读的教材知识,提取有效地历史信息,使学生置身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最前沿,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小组交流讨论:上台指出“导火线”、“火药桶”大战爆发的标志、参战国。 (3) 根据小组讨论交流情况得出结论。

结论与评定: (1) 巴尔干半岛 (2) 萨拉热窝事件

(3)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 德国、法国、俄国、英国、意大利。 3.探究三:空前的灾难

探究目标:主要战役、战争规模、战场扩大、结束时间及标志、大战带来的灾难。

情景与问题:播放“一战中各种武器”和“遭到炮轰的凡尔登”资料片。学生阅读133页文字。

呈现探究题:

(1)一战战场主要集中在哪里?

(2)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有何“美誉”? (3)一战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 (4)一战的战场是如何扩大的?

(5)一战何时结束?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6)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 过程与方法:

(1) 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

(2) 1916年的凡欠登战役被称为“凡欠登绞肉机” (3) 飞机、坦克等

(4) A 从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B 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C 1917年,美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 D 中国也加入了协约国

(5)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6)灾难:参战各国共残余三千多万,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成。

四、创新整合、指导记忆

理念说明: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构建、展示知识结构,让学生把知识架构的具体知识点写出来。(通过构建网络便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更容易记忆和把握。构建网络后,可以让学生自查记忆、同桌互查、小组合作等形式落实学习效果。)

五、感悟历史,学史寻鉴

1、各抒已见。老师通过“萨拉热窝事件引领学生联系当今世界的暴力事件,如:“天安号事件”等突发事件及其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这些事件。通过学生的探讨交流,各抒己见,老师进一步明确:这些事件明显的带有民族复仇情绪、极端报复行为,不利于社会稳定,都是不可取的。

2、学史寻鉴。把本课中核心思想升华为情感体验,老师提供战争带来的危害、灾难等材料,让学生体会和感情如何避免战争,如何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由此对学生进行情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教育。

六.情感升华: 课件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学完了,但是大战留给我们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让我们的心中都架起一座和平友谊的桥梁,

第21课___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九年级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教案

初中世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素材教案

第21课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新人教版[优秀]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2 中华书局版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第21课珍珠鸟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21课___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21课___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