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发布时间:2020-03-03 11:21: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论卡夫卡与海勒

[摘要]人类在20世纪高速发展经济与科技,战争也绵延不断。社会混乱,人性有待思考。在这种状况下涌现了大批思考人类生存原生态的作家,尤其在欧美。而卡夫卡与海勒的写作手法与精神探索似乎相近却又有其深层次的区别,本文将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不是嘭的一声,而是嘘的一声[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的昂首阔步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从来没有过的辉煌,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也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欧美各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顽疾,反而加剧了人类的生存危机。而1914年和1939年终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将人类推向了深渊。人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脱节,空虚与恐惧时刻不离身边。在外表虚假的高度发达的背后是冷酷荒诞的人际关系和极不和谐的生存环境,人性扭曲,精神崩溃已是不容忽视的普遍存在。

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以其敏锐的触角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与痛苦。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世界,一个陌生的世界,而这个陌生的世界最终隐喻了现代人对自己生存的世界的陌生感,隐喻了现代人流放在自己的家园中的宿命。而约瑟夫·海勒(1923-)作为黑色幽默小说的最重要代表作家,活跃于60年代的美国文坛,他同样感到痛苦与孤独,只是较卡夫卡更为彻底。世界在他的笔下是荒谬的不可理解的,绝望是彻底的,而非卡夫卡的彷徨与迷失。如果说海勒是叛逆的个性张扬的嬉皮士,那么,海勒则不失为一个安静的忧郁的布鲁斯歌手。而更为巧合的是,他们虽然身处国家不同,却同是在犹太家庭中长大。或许是因为身体里同是流淌着犹太民族的血液,他们天生就存在着基于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

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先的布拉格,父亲的专制对他的忧郁内向性格有决定性影响。他屈从与父亲的意志学法律专业,毕业后在一家事故保险公司和一家半官方的工伤保险机构任职,1922年因患肺结核退职。1924年6月3日在维也纳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去世。卡夫卡的文学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一生,其好友布洛德在他死后违背其意图烧毁他全部手稿的遗愿,为世界文学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卡夫卡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城堡》(1922)是一部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大相径庭的作品。卡夫卡营造了一个具有荒诞色彩的情境,使这部作品从整体上看像一个迷宫。主人公K作为土地测量员,受聘去城堡工作,却被告知未街道准许他进去的通知。K想尽一切办法见城堡总管,证明自己的身份,最终却是徒劳。作品没有写完,按卡夫卡的构想,K死时城堡才下来通知,准许他住到城堡外的村子里。小说最终志向的是一个荒诞的处境,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不得而知。此外,为什么K千方百计试图进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最终的明确答案,而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他笔下的人物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深入骨髓的麻木和无奈,彷徨和孤独。

“我总是处于通向天国阶梯上。我在那无限漫长的露天台阶上徘徊„„每当我使出最大的劲来眼看快爬到顶点,天国的大门已向我闪闪发光,我又在我那破旧的船上苏醒过来,发现自己仍旧在世上某一条荒凉的河流上,发现自己那次死去压根儿是一个可笑的错误。”[2] 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卡夫卡是一个出入于现实世界和幻象世界之间的小说家,以极其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完善地表达了他对现代人的迷惘和危机的认识。人类始终在徘徊,从哲学角度来看,生存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在劫难逃,“那种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3],世界将以何种方式终结,或许会如〈〈变形记〉〉(1915)中的格里高尔一样变成大甲虫也不无可能。或者可以说,卡夫卡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荒诞的世界永远是一个谜。

如果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折射,那么海勒在艺术中寻找到的首先是变形、夸张的手法。既然世界是不可理喻的,那么,它的呈现方式也必然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夸张与变形的手法早在卡夫卡那里得到了集中的运用,但是海勒则把它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海勒生于纽约,1942年在他19岁时加入美国空军,1944年上了意大利战场,战争结束后入大学学习,毕业后担任过杂志编辑和大学教师,1961年成为职业作家。〈〈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他的经典作,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驻守在地中海某个小岛上的美国空军中队的故事。海勒曾说过“我对战争题材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利机构的个人关系。”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虽然是一部战争小说,但是战争场景绝不是小说的中心所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体现出的现代的荒谬的统治方式,隐喻的是人类的荒诞的存在处境。

“这个士兵从头到脚都是用石膏和绷带裹着„„通过这个口子,清澈的液体从一个洁净的瓶子里输入他的身体。从腹股沟敷石膏的地方,另外伸出一根固定的锌制的管子,接上一根细长的橡皮软管,他的肾脏排泄就是通过这条管子一滴不漏地流入放在地上的一只洁净的瓶内。等地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那儿输入液体的瓶子也就空了,这两只瓶子于是就很快地互换一下位置,使瓶里的排泄又重新注入他的身体。”

海勒对如此残酷痛苦令人窒息的场景,其笔触却丝毫不颤,荒诞的气氛愈加浓烈,战争本身就是一出闹剧。“他用大笑来控制所承认的痛苦;同时也控制自己,从而停止促进世界的疯狂。”[4]眼眶溢出泪水,嘴角却是形于色的笑容。冷漠无动于衷甚至是调侃嘲弄的语调将人类的痛苦无限扩大,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绝望。卡夫卡笔下的K直到死都在寻找出路,而在海勒的笔端,寻找也是徒劳的,甚至是愚蠢的。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正如他笔下的疯子奥尔,“奥尔疯了,可以允许他停止飞行。只要他申请就行。可是他一提出申请,他就不再是疯子,就得再去执行飞行任务。”如果说卡夫卡笔下的局外人尚有理性的自觉和理性的痛苦,那么,海勒的小说任务的存在方式和形态则是非理性的荒诞和自我的彻底丧失。如果说卡夫卡所触及的仅仅是外在世界的荒诞和内心的彷徨失落,那么,海勒致力的则是“出了毛病”的内心世界。所谓“出了毛病”就是倾向精神错乱的,或者就是精神错乱。当然,海勒所要表达的绝望不可等同于美国20世纪后期的“垮掉的一代”。海勒的人物是基于生存欲望的绝望,而并非后者的自我毁灭。

世界究竟会如何发展下去?虽然卡夫卡和海勒给我们描述了种种可能,但活着的人类宁愿相信世界将一如既往地平静地等待朝霞与夕阳。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出自诗人T.S.艾略特.[2]出自卡夫卡短篇小说>.[3]出自卡夫卡小说>.[4]转引自陈慧>,第213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版.

生活就是这样

我,就是这样

感恩就是这样简单

幸福就是这样 作文

4R就是这样一种机制

诚信就是这样作文800字

就是这样一个剪纸老人

我就是这样的人散文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诗歌

保研就是这样(材料)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