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审计论文——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7: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审计论文

姓名: 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 时间:

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及商业正义的一道有力防线,而审计的独立性是该防线的基石。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如果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性,审计意见价值甚微,审计职业的社会功效就不复存在。从“安然”事件到“银广夏”事件, 都折射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陷所带来的弊端。透过对这些审计失案例的立体反思,我们应该认识到,独立性作为设计的本质特征,是注册会计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恰当的坚持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该行业本身,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环境。所以,注册会计师行业只有严以律己,提高对独立性的认识与要求,行业的诚信才能得以恢复和发扬。 【关键字】注册会计师 审计独立 职业道德 【引言】

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活动领域中的一个中介者,他的作用是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双方的利益。为此,注册会计师必须以独立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身份出现,这种独立既是形式上的,也是实质上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如果注册会计师和某一方有利益关系,为了自身利益,注册会计师很可能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偏向这方,从而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可以说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基础和灵魂。 【正文】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有“问题”公司被曝光和查处,从国内的“银广夏”事件到国际上的“安然”事件,最后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联系,而这些审计的失败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缺失有关。因此,要加强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关注,以提高审计的公正性,增强公众的信心。

一、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概述

审计的独立性,从字面的理解,就是要求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工作过程中要保持独立。审计必须表现这种明显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与审计机构在相关利害的关系者中保持一种中立的状态,表现这种重要的经济手段,以利于审计工作顺利和正常的进行,从而保证审计结论的公正客观。无论业务的技能多么的高超,如丧失了审计独立性,那么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对使用与依赖这种意见的债权人、客户、投资者和政府机构将毫无用处。独立性是审计根本之所在,审计没了独立性,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独立性从根本上说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即不允许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依附屈从于利害冲突关系压力的影响”。

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职业道德准则中最基本的准则就是审计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核心,丧失其准则与核心,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必然受到怀疑,过度的竞争会危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审计的质量。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审计唯有独立,才能得到社会的信任与尊重,才能保证审计人员的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客观与公正,审计报告才能更加可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属性,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灵魂,也是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赖以生存与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独立性主要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独立性在实质上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的过程中不受影响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的行事,遵循客观的、公正的原则,保持职业的怀疑态度。 2.独立性在形式上可以使得一个理性掌握充分的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相关事实和情况后,使得审计项目组成员或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损害客观、公正原则的职业怀疑态度,是一种外在表现。

二、审计独立性的基本体现 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结果之上,但其结果的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和审计过程的独立性的必然体现。所以审计独立性以审计人员独立和审计过程独立为基本要件。 1.审计人的独立体现

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对审计授权人与被审计人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他对审计授权和被审计人员都具有主动性和自由性而处于超脱地位。这样,审计决定的做出不得涉及审计人员个人的利益,审计人员不应对受审计直接影响的人存有偏见或有所偏袒,而应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具体则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审计人员不得受与所要做出的决定有利害关系的当事者或组织的控制; (2)、不得担任与其审计角色不相容的职能。 (3)、不得担任自己的审计事件的审计人。 2.审计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的体现

审计独立性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审计活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现。

在审计计划阶段,独立性体现于“审计人员在运用审计技术、审计程序和确定其应用范围时,不受任何控制和干扰。在审计约定的整个范围内,无论对应采用的审计方法,还是应达到的审计工作量,均有制定审计计划的自主权。”此外审计计划还要保证审计程序的公平性,即审计程序应平等的对待每一方当事人,同时,审计程序还应该具有民主性、公开性等原则。

在审计实施阶段,独立性只要体现为“审计人员在选择应检查的范围、活动、人际关系和管理政策方面,不受控制和干扰。不因个人利益和私人关系而放弃或限制对某些场合应检查的活动、记录和人员的检查。”此外还要保证管理当局的参与,即与审计有利害关系或者可能因该结果而遭受有利影响的人都有权参与审计过程,并得到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张和证据以及反驳对方提出的主张和证据的机会。

在审计报告阶段,独立性体现在“审计人员在陈述经检查明确的事实,对检查结果提出建议或意见时,不受任何控制和干扰。没有责任和义务改变报告事实对当事人的影响,不得以在非正式报告中已包括为理由而在正式报告中不予以反映;在说明和表述事实、意见和建议时,避免有意或无意使用意义含糊的词句”。

三、影响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随着审计领域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审计人员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审计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审计独立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国家和社会都迫切需要一个具有充分独立性的审计监督机制,但充分独立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实环境下,还存在着制约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审计收费。审计人员要对客户的审计收取费用,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客户具有经济依赖性。这同时也造成了被审计者经济上的力量优势。

2、价格竞争。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价格,由于《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未对收费做出具体、统一的规定,导致各地区的收费标准不一样,而收费标准的差异在注册会计师跨域执行审计业务时会带来混乱。

3、市场竞争。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激烈,目前还很大程度上处于买方市场这样一个局面,因此一方面,事务所为争客户会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手段,比如:降低审计费用、给予回扣等。这些措施的采用将直接压缩了事务所的利润空间, 会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减少审计时间或者某些必要的审计程序等来降低其审计成本。这样审计质量必然难以保证。

4、审计人员的审计成功离不开被审计者的配合。因此审计人员很有必要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5、委托人掌握着审计人员的选择。特别是当这项服务是大多数审计人员和事务所能胜任的时候,这种经济力量的优势往往造成对独立性的不良影响。

6、管理咨询服务使审计人员与被审计者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这种密切的关系也会对独立性产生不良影响。

7、无保留意见的重要性和公司状况。当一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公司或委托人很重要的时候(比如公司要发行新股),委托人和被审计者在审计人员面前往往很难让步,财务困难的公司往往要做出提高收益的会计变更,将会计报告方法的选择作为粉饰公司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手段。

8、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水平。由于会计的工作是向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各个层面提供相应的信息工作,因此诚信水平就显得更加重要。“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甚至身败名裂,更为严重的是,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提高审计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虽然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干扰或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畏缩不前。独立性是审计职业的基石,是实现审计效力的有效手段,当审计独立性的不充分时,会导致审计效力低下,我们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努力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1.扩大事务所的规模,强化独立审计的意识。

对于能否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抵御注册会计师在企业管理当局中的诱惑和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组织形式。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规模化程度不高,众多的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难以满足大型客户的审计提出的需求,保持独立性的能力很薄弱,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必须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2.保证审计经费来源。由于目前审计经费由被审计者提供,而会计师事务所又需要此经费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应保证审计经费来源,避免注册会计师由于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依赖性而不得不丧失其独立性。比如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使得审计委员会独立行使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及支付审计经费的权力,从而保证审计经费来源。

3.提高审计人员服务水平。一方面是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另一方面是提高审计人员在审计职业行业中的地位。 4.避免“低价揽客行为”。由于中介行业不规范从而导致不公平竞争的结果,往往易导致委托人和被审计者轻视审计人员以及低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水平,从而会使委托人和被审计者对审计人员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

5.创建注册会计师声誉机制。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制定决策,培育公众依据会计信息、引导公司对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需求。通过政策倾斜,促进全社会形成一种追求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的良性循环气氛,

6.加快有关审计独立性的法规建设。我国有关法律对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的条例规定不够具体和详细,守法程度不高和执法力度不强都对审计的独立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大力完善独立审计的准则体系,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执业,促进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守客观、独立、公正的最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和坚定作用,加大对企业间联合注册会计师造假行为的处罚,制裁造假违规行为,为保证创造出一个公正健康的审计独立性的法律环境。

【结论】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公平、客观的审计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总之,独立性是一个动态的,多样化的概念,会随着审计的发展而变化,会视社会群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它、理解它、贯彻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审计行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继峰、张昆: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外部因素及防范措施【J】.财会通讯,2007 【2】 刘琨: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中国商界【J】2012.1 【3】 韩雪芹、任萍: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 【4】 孙晓立: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J】.特区经济,2007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含义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

审计独立性

政府审计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练习一:审计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分析毕业论文

论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

审计论文——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审计论文——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