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临安市林道建设成为林农增收的“阳光道”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5: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临安市林道建设成为林农增收的“阳光道”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西接黄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惟一紧靠大中城市的重点林区县级市。全市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人口52.6万。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6%,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称号。农村及农村人口80%以上分布在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林道建设也关系到该市80%以上农民的增收问题。从2009年开始,临安市委、市政府就围绕该市“东竹西果”的产业布局,启动实施了“千里富民林道建设”。通过7年的努力,投入资金1.9亿元,建成林道1800余公里,林区道路密度从3.06米/公顷上升到当前的9.98米/公顷,受益山林达120余万亩。

林道建设彰显多重效益

林道建设使临安各类名特优经济林的发展进一步加快,面积从2009年的120万亩增加到当前的160余万亩。其中,东部以竹等经济林为主,年产竹笋20余万吨,竹产业总产值突破了30亿元,是“江南最大的菜竹园”。西部以山核桃等经济林为主,现有山核桃面积48万亩,年均产量达到1万多吨,面积、产量、加工和效益均居全国首位。2015年,该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近115亿元(不含木竹苇浆造纸),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36元中,有近一半来自于林业收入,临安也成为全省8个“林业产业百亿强县”之一。

经济效益显著。根据调查估算,林道建成后每亩竹林、山核桃等产业基地平均每年可以节省2个劳力(即二个工)以上,按照每个工150元计,每年每亩可以节省成本300元。建成的1800多公里林道,使110万余亩林业产业基地受益,平均节省的成本即使按照每亩节省2个工的50%计,每年也可产生直接效益达到1.65亿元。以该市青山湖街道白水涧村为例,白水涧村森林覆盖率95%以上,山林主要是毛竹,每年可砍伐的毛竹1000万斤。按市场价每百斤25元计算,产值达250万左右。但毛竹林山高路远,过去没有上山林道,每到采伐、运输旺季,用肩挑背驮的传统作业方式,雇工成本每百斤需20元左右,竹农拿到手实际收入只有每百斤5元左右。林道建成后,竹子砍下就能装车,成本降至每百斤7至8元,每百斤可节约成本12元左右。仅此一项,全村一年可以减少毛竹费用120万左右,人均增收800多元。为此,白水涧村两委会一直将修建林道作为发展村级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的重中之重工作来做。

生态效益增加。林道建成开通后,肥料、竹材、竹笋、山核桃等基本结束了肩挑背扛的历史,林农收益提高,管理山林成为了林农的自觉行为。建成的林道也成为该市林区的神经和血脉,为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区治安、森林旅游等提供了便利。特别是面对森林火灾,林道既成为防火隔离带,也可以及时运送扑火人员和物资装备到火场,为快速灭火提供了交通条件。2015年1月3日,岛石镇仁里村发生森林火灾,镇政府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引水灭火”队伍前往扑救,由于建有林道,扑救人员,消防车、水泵等装备迅速赶到现场,为扑火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社会效益明显。林区道路的建成,与该市现有的县乡公路网形成了整体,提高了全市交通网络的整体功能。林道还减轻了林农的劳动强度,特别是在该市一些山核桃主产区,农户能骑着摩托,开着小车、拖拉机到山核桃林地,避免了疲劳作业,大大减少了安全采收伤亡事故。一些林道还成为了驴友、户外爱好者的游步道,助推了该市森林旅游、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和民宿经济的发展。该市在岛石镇下许村修建了一条2公里林道,连接昌北海拔第一山――滴水岩,方便了驴友和户外爱好者,降低了安全风险,并形成了一条“穿越滴水岩、寻觅石和尚峰”的户外热门徒步线路。

多措并举推进林道建设

规划先行,服务东竹西果战略。该市根据 “东竹西果”产业布局、现有林道分布和今后功能需求实际,从受益面广、保护生态、安全实用等方面对全市林区道路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从东到西划分了东部竹林区道路、西部山核桃林区道路两个重点建设区,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的林区林道网络。其中,东部玲珑和於潜是临安市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和林区林道密度较高,规划以进一步完善林区道路网为重点。西部两昌地区是临安市山核桃产业的重点产区,山高、地形复杂,区内乡村公路和林区道路建设相对滞后,现有道路的建设标准较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规划发展林道建设的重点区域。

政策引领,破解资金投入瓶颈。该市连续6年将林道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十件实事之一,并专门出台林区道路建设资金扶持政策,每年投入不少于2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林道建设补助。林业部门把林道建设项目打包,积极向浙江省、杭州市林业部门申报财政林业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争取上级资金500万元以上。在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同时,临安市也积极探索建立林道建设多元化的筹资模式,通过村集体经济垫一点,林区群众投资投劳,引进林业企业参与林道建设等办法,有效解决了林道建设的资金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山区农民林道建设的需求。其中,2015年临安市财政投入资金200万元,争取浙江省、杭州市建设资金721万元,村、农户等自筹1800万元,建成林道237公里。

保护优先,构筑特色生态绿带。生态是临安的最大优势。为切实解决林道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该市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林道建设与加强生态保护的实施意见》,要求建设单位在林道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每一条林道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注重保护与森林生态文化相关的古树、古道等古迹,合理确定道路走向、长度等,选择工程量少、毁损植被少的最佳方案。在项目选址上优先选择经济林、竹林等经济林林地。严厉禁止在土壤砾石含量大、容易引起泥石流、坡度大于35度的和土层瘠薄、采挖后植被难以恢复的林地上建设林道。在建设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方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狠抓质量,打造民心样板工程。该市林业主管部门对林道建设严格执行《浙江省林区道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规定。建设过程中严格采取招投标制,选择有资质、机械配套齐全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队进行施工,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同时,高度重视技术服务指导,落实跑片林业干部和镇街林技员对每一条林道全程负责业务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该市还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性养护相结合制度。通过培育道路养护队伍,明确责任与义务,从根本上改变林区道路“有建设、无管理”的尴尬局面,延长林区道路使用寿命,巩固建设成果,提高道路使用效益。

多元结合,谋求林道最大效益。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在保证林道主体功能前提下,该市林道建设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积极提升林道的多元化用途。一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该市林道建设与退化雷竹项目、山核桃生态化经营项目、“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项目相结合、相对接,通过生产条件的改善,有效促进了低产林改造,开展集约化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增强了示范带动能力。二是与森林休闲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林区道路建设与规划引领、资源整合、产品开发、营销创新以及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休闲绿道等设施建设相结合、相对接,充分发挥了该市独特的景区公园、风情小镇、特色乡村等资源优势,以森林度假、温泉体验、高山滑雪、国石鉴赏为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度假区得到了加快发展,该市在2013年成功创建临安清凉峰省级旅游度假区。三是与灾害防控紧密结合。根据各镇、街道、林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在火灾多发、易发的地段建设部分林区道路,从而形成了天然防火隔离带,提高了对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同时,也为病虫害防治设施建设提供了交通便利,为周边农户、居民提供了实惠。

律师函 刘道林

林道修建规范

道林古镇旅游景区管理制度

道林镇中心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道林镇6.28专案工作汇报

我心中的那道阳光

我心中的那道阳光

我心中的那道阳光

《道》观后感

金融道

临安市林道建设成为林农增收的“阳光道”
《临安市林道建设成为林农增收的“阳光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