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7诗三首 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7:02: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时作业 7

[基础演练] 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 造房 ..B.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 ..C.悠然见南山

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

互相参与 .【解析】 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解析】 A“多少”;C“感情深厚”;D“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答案】 B 3.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解析】 “西晋”应该为“东晋”。 【答案】 C 4.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

痛苦。

【解析】 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 【答案】 D 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解析】 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 【答案】 C 6.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答案】 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7.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阅读《归园田居》,回答8~13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

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

荫:遮蔽 .【解析】 方,四周。 【答案】 B 9.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解析】 应该是“喻指官场生活”。 【答案】 A 10.对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误落尘网中 ②狗吠深巷中 ..③久在樊笼里 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②都是名词,内、里;③是名词,里面;④与“墟”组成双音词,墟里,村落。

【答案】 B 11.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

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解析】 “随意拈取”说法不妥。 【答案】 C 1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解析】 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不是写思念故乡。 【答案】 D 13.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解析】 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 【答案】 D

[课外迁移] (一)阅读《迢迢牵牛星》一诗,回答14~15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4.本诗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不仅使诗歌产生强烈的韵律美、音乐美,而且在诗意效果上也十分突出。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迢迢”写了距离之远;“皎皎”写了星光之亮;“纤纤”写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对写景、写人起到了景情并生的作用。

15.简析画线诗句是如何表现牛郎、织女的哀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以“盈盈”之水美,“脉脉”之情美与“不得语”之残酷形成巨大矛盾反差,情景并生,从而更加哀怨动人。

(二)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

归园田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18~2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第一句中虚词“而”表________关系。 【答案】 转折

19.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0.“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1.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 (四)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和《龟虽寿》,回答后面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请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②在有限的人生中,勃勃雄心不能消沉,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能停息。③人总是要死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④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不能听凭上天安排。⑤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暮年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⑥人生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只要符合诗意即可。)

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5离骚 含答案

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2故都的秋 含答案

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10游褒禅山记 含答案

高一语文课时作业7

7《诗三首》教案(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作业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短歌行》

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案16兰亭集序

《杜甫诗三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3)

学年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9)

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7诗三首 含答案
《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7诗三首 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