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孟令全

一、修辞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修辞和语文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修辞学到大学才被正式列为一门课程,中学虽然学一点修辞,略知皮毛而已,小学则不知这皮毛为何物。这样说来,学习修辞,似乎是中学的事,大学的事,与小学不沾边,或关系不大。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修辞似乎与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不大,但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修辞现象多如牛毛,凡为专家和多数人已认可的修辞格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大都出现过。

何谓修辞?修者,修饰、选择也;辞者,语辞、文辞也。所谓语辞,即口头语言;所谓文辞,即书面语言。故修辞是对语辞、文辞进行修饰和选择的一种语言行为、语言现象,是一种言语活动的方式。研究修辞这种语言行为、语言现象,这种言语活动方式的学科被称之为修辞学。由此观之,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因此修辞学属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修辞学和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研究的对象都是语言,虽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研究语言,虽然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研究对象,说明这些学科之间肯定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并以它们自身的语音规律、语义规律、词汇规律、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共同阐发着语言的规律。

小学语文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呢?如作简而明的回答,曰:是学语言的。既然是学语言的,就和语言学有关。而且涉及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修辞学都密切相关。若再问,学习语言具体指的是什么呢?答曰:具体指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语言,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此二者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先讲语言理解的问题。对语言的理解,由于人们的需求和目的的不同,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就一般而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基本上是对语言所表达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语言内容信息的提取。但是,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就比一般意义上对语言的理解要复杂多了,它要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识字,了解某些语言知识,形成比较敏锐的语感,它还要在理解语言的同时积累语言和学习运用语言。这样说来,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它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所提供的有关内容的信息,它还应该关注语言本身,关注有关语言形式的信息,语言的审美信息,语言知识的信息。要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并适度地了解语言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体会语言的美。特别是对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言语是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对语言更高层次的运用;它更讲究表达效果,力求最佳表达效果,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同时,更注重表达的形式,争取做到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的统一。比如,在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很多。显然,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式,更为明显的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表达效果要比‚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很多‛好得多。这正如人是马,衣是鞍。一个人穿一身款式陈旧、面料低廉、色调单

一、做工粗糙、且不合身的衣服,与穿一身款式新颖、面料考究、色调和谐、做工精细且得体的衣服,给人的感觉会一样吗?更何况衣着装束是极富个性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着装能将自己的身材相貌的优点加以最大化的扩张,那就说明这个人不仅会穿,穿得明白;而且穿得很美,能穿出个性化。一个人能穿出美,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在美的基础上又能穿出特点来,应该说是近乎完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作者选用夸张的手法,目的无非是故意通过‚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以收到‚鱼多‛的更佳的表达效果。这一表达效果之好可以从两方面去概括,一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鱼多‛的特征,并将‚鱼多‛这一对读者并无多大情趣的事情说得蛮有情趣;二是将‚鱼多‛这个带有概括、抽象化的所指形象化了,‚海‛的一半是多少,想来想去,虽然依旧是深不见底、辽阔无边,毕竟还是有‚形‛可想,有‚象‛可现;于是,由于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就使那本来索然无味的‚鱼多‛之意变得令人回味不绝,且不由得生出许许多多的联想和想象。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时,仅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讲鱼多之意就似乎‚OK‛了,至于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的好处是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其表达效果如何,就不再过问了。对这样一个美好的句子,学生的理解只落下一点可怜巴巴的语义,这哪里是在学习语文,简直连一般意义上的阅读都不如。当然需要声明的是,这里绝对不是要求教师去给学生大讲什么夸张修辞的概念、理论,而是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言语和语境,引导学生具体地理解这样的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是否可看到语文教学和修辞之间的密切关系呢?

下面我们再谈语言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运用语言要比理解语言更难,特别是书面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理解语言的要求要高于、要大于对运用语言的要求和范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所谓运用语言,有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小学作文不要求生动,不讲修辞。这位语言学家的意见是对的。也就是说,小学生的的作文,或者说对语言的运用,只要求作到比较准确、通顺即可。这是对运用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和最低的标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做到(虽然对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如要求小学生在表达时运用修辞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是强人所难,是拔苗助长。因此,在小学阶段,对语言理解的要求要高于要广于对语言运用的要求,具体点说,对语言的理解既要理解语言的意义,还要适当地理解语言的形式;但是对语言的运用,则不作形式上的要求,语言运用的训练略微滞后语言理解的训练,这符合人们学习语言的规律,虽然理解和运用不是一法,但多少也有一些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意思。如果对语言的理解仅停留在对非修辞语言的理解上,怕在运用时连文从字顺都做不到。

(二)语言的精华与语言智慧的结晶,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与不可或缺的营养。

小学语文课本所编选的课文,是言语的海洋。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言语,丰富多彩,应有尽有。那些经过选词、炼句,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言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这些言语,或经过千锤百炼,或妙手偶得,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些言语是语文教学中最可宝贵的资源。很多修辞家将修辞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消极修辞,一类为积极修辞。这样的分法歧义较多。为了说明问题,这里也不妨从修辞的角度将言语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修辞言语,这类言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使用了修辞格的言语,另一类为在选词、炼句上比较讲究、有特色的,但谈不上什么修辞格的言语;另一类则是非修辞言语。这两类言语的特点很多。比如,非修辞的言语,一般说来是符合语法规则,正确无误的言语;准确、通顺、简练、得体是这类言语最突出的的特点。在课文《日月潭》里有这样一句话‚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这句话很通顺,很简练,语义也很明确。这句话向读者提供的信息是:

1、湖的名称;

2、湖所在地点;

3、湖的性状,是台湾省最大的湖。这句话没用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可算作非修辞性的言语,句型为陈述,是语法中所讲的常用的判断句。这样句子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应属多数,到了高年级这类句子虽然还不少,但训练的价值已经不大。至于修辞言语,还要在准确、通顺、简练、得体等特点的基础上,加上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富有感染力、富有感情色彩、富有美感等特点,如均衡美、对称美、变化美、侧重美、联系美、音韵美、含蓄美、幽默美等。因此,美应该是积极修辞言语的一大特点。如果说语法是语言的法律,并如语言世界的警察,对语言起着规范和纠错的作用;那么修辞就是言语的化妆师、美容师,对语言起着整容和美化的作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名句,说其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怕不为过分。此言流传至今而不衰,主要得益于它的表现形式的完美,正是那巧妙工整的对仗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言语中的典范。这些经过修辞的些言语又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且是复合维生素,它是滋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营养成分,合理吸收、消化这些营养,充分开掘、利用这些资源,使学生真正获取这些财富,对于提高学生分辨、识别、理解、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说明问题,下面仅就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修辞现象(不含篇章修辞)作一简单例举,这些例子只是课文中修辞现象的九牛一毛。这些修辞现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选词、炼句富有特色的、却谈不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的言语;二是使用了修辞格的言语。

选词、炼句富有特色的言语

1、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

2、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

3、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美丽的小兴安岭》

4、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维也纳圆舞曲》

5、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珍珠鸟》

6、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的魅力。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7、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鞋匠的儿子》

8、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熄灭。《我的战友邱少云》

9、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童年的发现》

10、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冬阳〃童年〃骆驼队》 使用修辞格的言语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

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

5、拈连

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窃读记》

(2)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6、移就

两项事物相关联,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写另一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移就可以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色之中,使人感到情景交融,增强语言的抒情气氛。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7、转品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活用为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荔枝》

(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荔枝》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8、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9、排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

出来的修辞方法。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我的‚长生果‛》

(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

10、回环

利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回环虽然在意义上前后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作用显而易见。

(1)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桂林山水》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

《青山不老》

(3)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层递

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深浅等方面的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层次之效果是层层强化,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走遍天下书为旅》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落花生》

(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可爱的草塘》

12、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言语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使要说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双关可以使语义含蓄,其传递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你想四周为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白杨》

13、婉曲

不直说,或闪烁其词、或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自己要说的本意的修辞方法。婉曲以模糊代替直言,给人以含蓄与深沉之美感。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他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秋天的怀念》 (3)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用心灵去倾听》

14、衬托

为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 (1)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是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卖火柴的小女孩》

(3)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入眼帘。夏天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5、对照

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发现差别,各自的特征便都得到了强调。

(1)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和时间赛跑》

(2)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晏子使楚》

(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16、迭现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面、一个个镜头、一串串形象描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迭现可以使形象鲜明,如历历在目,既增强视觉形象,又能增强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力。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少年闰土》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

《鸟的天堂》

(3)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腾空而起,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黄河魂》

17、摹绘

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地摹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化、形象化、鲜明化,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1)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弹奏着乐曲。《笋芽》

(2)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

(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颜色。《山雨》

18、反复

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反复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情感,分清文章脉络、层此,增强语言节奏感。

(1)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

(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

(3)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

19、设问

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钟》

(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桃花心木》

(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假如没有灰尘》

20、反问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臵疑。

(1)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再见了,亲人》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

(3)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穷人》

21、舛互

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似悖于事理实则符合常情。舛互的作用在于强调近乎矛盾对立之中的某一方面,使之更为醒目、突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草原》

(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臶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开国大典》

以上所举的例子,仅是课文中的一部分。却足以使人感到其沉甸甸的分量。这是一笔多么丰富的资源和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随着年级的增高和所接触文体、语体的增多,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所面对的语言形式也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不断地增多,而且增速比较快的是那些特殊的、经过了修辞锤炼的言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因为学生不能总停留在记叙平白、形式简单的语言的学习中。面对那些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言语,有关修辞的一些问题也就摆在了语文教学的面前。对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及其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体现,它们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一直争论不休。过去,有关修辞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曾出现过被强调过头的现象,今天,我以为又出现了被淡化过头的现象。不管承认不承认,也不管敢不敢面对,有关修辞的内容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内部的事情,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固然不可取,采取躲闪回避或臵之不理的态度和做法也不可取,而在语文教学中反对谈修辞问题则更不可取。

(三)语文教学的闪光之亮点、魅力之所在,大有可为之舞台。

语文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上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语文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类型的课,如识字课、汉语拼音课、阅读课、习作课,虽然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麻烦,但难处最多的、麻烦最大的怕是阅读课。阅读课难上,上好阅读课更难,阅读教学见真功。一位语文教师的真功夫,会尽显于他的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课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位语文教师语言文字的修养,看出他的文化底蕴,看出他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可以说,凡成功的语文教师,都在阅读教学上有着自己的绝技和高着;凡在阅读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凡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教师,都能在理解语言的内容与形式上做到比较恰当、适度的结合与统一,他们是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的行家里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言语,比如那些在课文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言语、那些含义深刻的言语、特别是那些既是关键的、又是含义深刻的、同时又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极佳的言语,是阅读教学的比较要紧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阅读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质量的高低。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槐乡的孩子》

2、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

上面的两个句子都使用了修辞方法,其方法叫做‚移就‛。移就是一种修辞格,且被经常使用。这种修辞方式就是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移来修饰和描写乙事物。

第一个句子中‚甜蜜‛本来是描述食品味道的词,但是在此处移来形容并不具备味道特点的人的表情,微笑是没有味道的。‚甜蜜的微笑‛就形成了反常的组合。但这种反常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从这句话里,读者可以感受到一抹浓浓的感情色彩,联系课文的内容,乡村的孩子们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利用假期去采槐米,换取上学的钱,劳动是辛苦的,收获却是幸福的。因此,孩子们劳苦一天后,在睡梦中脸上都会挂着甜蜜的微笑。这句话既描写了孩子们热爱劳动并从劳动中获得幸福的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第二个句子中的‚希望‛与‚田野‛也是一种反常的组合,正常情况下,希望是不能修饰田野的。但是读者却能从这种反常中感受到一种新颖的美。农民在田野里播种,在田野里收获,田野里寄托着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希冀,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正是这种反常的组合,这样的修辞方式,才使读者产生了如此的遐想。

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句子的时候,完全不必给学生讲什么移就的概念,也不必讲什么移就的类型及其修辞功能。虽然不讲,但是在上述的理解中,学生已经能朦胧感到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之所以特殊,就特殊在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反常的组和上,这种反常的组合,是句子的突出特点,也就是句子的形式。因为有了这样反常的组合,而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变得形象了,富有感情了,富有感染力了;更有味道、更有嚼头了。学生也会因此建立起对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词语反常组合的形式)加以关注的意识。在今后的阅读中,学生就会从这种反常的组合中读出句子所蕴含的意味,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同时,不知不觉就体会到了这种句子的形式。今天学生读懂了‚甜蜜的微笑‛、‚希望的田野‛,明天,他们在读‚金色的童年‛、‚绿色的回忆‛、‚欢乐的篝火‛、‚多情的月光‛、‚燃烧的激情‛、‚腥风、苦雨、愁云、怒发‛时,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和不可理解了。但是,学生的这些理解,光靠他们自己去揣摩、体味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是学生理解过程的关键。首先教师应该对这类句子的意思和形式有着比较透彻的理解,有着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再者还应该有着比较强的指导学生了解这些句子形式特点的意识。

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大部分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精雕细刻、千锤百炼后而创造出的语言珍品。这些语言珍品会使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这些语言珍品一般都会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字里行间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以及思维补充的空间;读着这些语言珍品,如品珍馐佳肴,如饮酽茗美酒,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这些堪称经典的言语,绝非是阅读教学的调味品,也并非什么锦上添花,而是阅读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名符其实的、最务正业、最为扎实、最具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是阅读教学中最为精彩、最为生动、活泼的环节;是阅读教学最富有魅力之所在,高超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这一广阔的、大有可为的天地里,在他所站立的三尺讲台上,大显身手,创造和导演出一幕幕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活剧。

综上所述,修辞和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掘这份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份宝贵的财富,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其他教学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言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意义的层面上,还应该适度、恰当地引导理解言语的表达方式,这对还语文之本,归语文之真,返语文之道,务语文之正业亦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修辞与表达效果

(一)什么是语言的表达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说:‚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第三学段中,又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概念,一是‚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一是‚表达效果‛。这是在以往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从未出现过的新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至今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翻了一些对课标诠释和解读的书,尚未发现哪位新课标的制定者或传播者对此二概念有所阐述,或许是因为忙于解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念,无闲暇顾及这些鸡零狗碎的小玩意。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在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里提出这样的概念,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在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说明问题,将其合二而一,只说‚表达效果‛。

什么是表达效果呢?

表达效果,是说人与人之间在进行言语活动的时候,说写者,这里不妨称之为言语的主体,力图使自己说的或写的言语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使听读者,这里不妨将其称为言语的客体,能够充分地、准确地理解客体所传之情,所达之意;主体和客体之间在言语中介的作用下,相互达到最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应该说,这样的言语就是表达效果比较好的言语。说得再具体一点,主体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除了要将自己所要表达的题旨想透彻、想清楚之外,还要精心选择更恰当、更得体、更适合于语言环境的言语来承载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努力使言语的内容与形式能够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与统一,这样的言语才有可能产生比较好的表达效果。为什么说才有可能,而不说肯定呢?因为影响语言表达效果的因素太多。人的各种背景,如:地域、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立场、观点、思想方法、知识层次、文化修养、语言习惯乃至于性别、年龄是不尽相同的,这些因素会使主体和客体在言语交际时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会使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产生差异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有时会统一,有时会不一致。对同一句话,就可能出现极端对立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现象不足为怪,因为对语言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件个性化极强的事情。比如曹植的七步诗,有谁能说不是诗中精品呢?有谁能不为曹子建出神入化的才思击节赞赏呢?有谁能不为七步诗的表达效果拍案叫绝呢?回答曰:‚有。‛这个人就是曹子建的手足──曹丕。因这首诗,引起了曹丕对曹植进一步的猜忌和迫害。对曹丕,七步诗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再糟糕不过了。这里我们不想过多的去讨论对语言效果的评价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况复和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不大,只是想说明,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那些要求学生体会表达效果好的言语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实践证明了,的确是表达效果好的语言,这些言语不存在着表达效果究竟好还是不好的争议,只要求学生认真去体会就是了,并从中学会一些理解体会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对这些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自然,表达效果好的言语应该是那些内容与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的语言;仅内容好,形式不好;或者仅形式好,内容不好都谈不上好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好的内容+好的语言形式。如果把表达效果列成上面的算式,显然,算式右面‚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两项都不能丢,丢掉其中任何一项,这个算式就不能成立。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当然也必须顾及到这两项。仅从内容或仅从形式上去体会都是片面的,此两项皆不可偏废。偏废其中的一项,都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只有把体会内容和体会形式结合起来,才是完整地‚体会语言表达效果‛。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一道最简单的加法算术题算错,经常使阅读教学处在跛脚瘸腿的状态中。阅读教学的质量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我想大概长期和计算这样一道简单的加法题目有误,和阅读教学不能如腿脚健康人那样行走、奔跑有关。

请看下面的句子。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个句子在散文《山雨》中。句子所指是雨中山林的颜色,并写了颜色的形态:是绿的,是流动的,写雨如诗、如画,如歌,表达了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高深,其义也不觉有什么新鲜感。但是这意思一般的句子,为什么会给人表达效果不错、不一般的感觉呢?主要原因是这句话好的语言方式在起作用。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作者在这句话中使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恰当的修辞,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起来;使语言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情色彩;读起来使人有兴味,感到有情趣。

这句话使用的是拈连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由于风和雨的原因,风、雨中的绿色便有了动感。因此说,‚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如果说绿色在雨雾中流动尚属搭配正常,那么绿色流进眼睛、流进心胸的搭配就属异常了。没有前面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单说绿色流进眼睛、流进心胸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颜色不会动,更谈不上流进人的眼睛和心胸,但是由于句子的前面说了绿色在雨雾中流动,这就为后面的流进眼睛、流进心胸做好了铺垫,于是作者由一个‚流‛,顺手拈来了绿色流进了眼睛和流进了心胸。‚流进眼睛‛和‚流进心胸‛并非是使眼绿、使心绿,而是雨中的绿色的美,如俗话所说──入眼、养眼;使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于是,读者便从这表面上无‚美‛无‚情‛的文辞中,体会到了言外之意和辞外之情。自然,这样的语言也就有了较好的表达效果。下面的两个句子同样使用了拈连的修辞方法。

‚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山中访友》

‚清晨,枯草上凝着霜花,一位老大娘肩着竹耙,从古道上走来了。她搂起茅草,搂起豆茬,搂起少吃缺烧的日子‛。(王兆军《沙净天》)

句子中的‚带回月色‛和‚搂起日子‛显得别致新颖,既是作者丰富的想象,也会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再请看下面的句子: 翠鸟蹬开桅杆,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这句话在课文《翠鸟》中,联系上下文,这句话是讲翠鸟捉鱼的速度极快,从翠鸟飞行快,善捕鱼之侧面,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这句话使用了衬托的修辞方法。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

这句话为了表现翠鸟捉鱼迅速,将其放在水面和芦苇这一特定的背景下,借水面和芦苇的动静进一步衬托和突出了翠鸟捕鱼动作之迅速。读者是如何通过背景的衬托,进一步体会到翠鸟动作之快的呢?翠鸟体态小巧玲珑,动作虽快,但不会大,大了会惊动鱼。轻微的动作不会使苇杆和水面出现太大的动静,苇杆的晃动和水波的荡漾在很短的时间内即会消失。但就在这很短的时间内,翠鸟已经飞远了。这句话朴实而直白,却给人朴实中见光彩,直白中含深沉之感。正是衬托这样的修辞方法才使这个句子产生了这样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句子,不妨再举几例。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件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隔板上闪闪发亮。《穷人》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七颗钻石》

下面的句子是两个诗句。

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这是诗歌《帐篷》结尾两个诗句。这两个诗句既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建筑工人的赞美。这两个诗句使用了转品的修辞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某一类词的词性而活用成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叫做转品。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某一类词的词性而活用成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

诗句中‚荒凉‛和‚繁华‛都是形容词,是一对形容环境的反义词。实际上带走的是‚荒凉的景象‛,留下的是‚繁华的景象‛。‚荒凉的景象‛和‚繁华的景象‛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作者将名词短语在这里活用为形容词,使用的是转品的的修辞方法。因为使用了这样的修辞方法,一下子就使这句话富有了诗意,有了新鲜感,含义愈加丰富,有了细细咀嚼的味道,语言显得非常新颖、别致。试想一下,如果作者用了‚带走的是荒凉的景象‛,‚留下的是‚繁华的城镇街道‛,这样的句子哪里还有一点诗意?其表达效果简直与原作有着天壤之别。

再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说何时照我还‛。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上诗句中加点的词原为形容词,都被活用为动词。这样的用法,使人感到诗人用词无与伦比的简练与精当。

有人说,逻辑是讲话语内容对不对,语法是讲用词造句通不通,修辞是讲话语表达得好不好。又说,同样的语句,从它的结构规律着眼,是语法的事,从它所表达的思维方法着眼,是逻辑的事,至于从表达效果着眼,便是修辞的事了。

从上面的例句和说法来看,语法和逻辑可以使言语达到最基本的的表达效果,但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言语的表达效果就要靠修辞了,修辞功能的本质就是要使语言具有较强的表达功能,即较显著的表达效果。修辞与表达效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然,修辞不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唯一的原因,但是,恰当的修辞方法,必然会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却是毫无疑义的。

语言的表达效果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深刻性、有力性等方面。修辞为什么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同义的选择,意思是说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修辞则是选择表达效果更好的方式。比如《丰碑》中‚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用了反问的手法,结合语境,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胜利必定属于这样的队伍。‛意思没变,表达方式变了,比较一下,显然,在这里用反问的形式,比用陈述的句式表达效果要好得多,即更富有激情,更有震撼力,更有感染力。

第二是修辞不采用抽象化、概念化的表达方式,采用的是形象的、具体的、情感的表达方式。比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热爱大地‛是一种比较抽象化的情感。这里将‚热爱大地‛的情感比作‚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就把这种较为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了,形象化了,可感化了。母亲的胸怀,伟大的母爱,婴儿的眷恋,都可以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都可以使人产生可感的具体的形象。比如《彩色的翅膀》中‚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这个句子使用了拈连的手法,把种菜本身并无什么情感的农事活动感情化了。有人说修辞之味始于情,情为修辞之本,情真而意切,情深而意远;情动于中而形于辞,辞由情而发,情愈信而辞愈巧、愈美。这话算是说到了修辞的根本。

下面的句子分别用了层递,借代,比喻的修辞方法。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圆明园的毁灭》

这句话从园内的东西到侵略者的行为都进行了层层递进、步步升级的描写,东西先是手能拿的,比较小的、轻的;然后就是手拿不动的,比较大的、重的;最后是无法移动的。侵略者的行为是先写手拿,再写搬运,最后是破坏、毁掉。从中可以看出侵略者的贪婪、野蛮的丑恶嘴脸;可以看出圆明园被洗劫一空、被毁坏殆尽,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帝国主义滔天罪行的揭露与控诉的强烈愤慨之情。

2、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手术台就是阵地》

阵地本是战士做战的场地;将手术台说成阵地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自然工作在手术台边的医生也就成了战士。战斗没有结束的时候,战士是不能擅离阵地的,伤病员没有救治完,意味着战斗没有结束,因此白求恩讲自己不能离开阵地,表达了他那种只要还有一个伤病员,就坚决不下手术台的决心。

3、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古井》

这句话赞美了家乡的古井像恩重如山的慈母,给乡亲们带来的福祉。

以上三句话情真意切,或强烈、或温柔,因为这样的修辞,因此达到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我们常说‚情味‛,‚情趣‛,原来这‚趣‛与‚味‛皆与情有关,皆源于一个情字。

第三修辞可以突破某些语法规则,修辞学十分重视语言的变异和创新,变异,只要不出大格,往往可以避免和克服语言的呆板,显示语言的活泼和自然。比如‚读点鲁迅‛,‚他很青春‛、‚小伙子很帅‛、‚剪头‛、‚吃了两碗‛、‚喝了两杯‛。这些句子如果用语法规则去衡量,都有毛病,但是如果结合具体的语境,可知这里的‚鲁迅‛指的不是鲁迅这个人,而是鲁迅的著作;借鲁迅之名而代鲁迅的著作,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总之,修辞使语言充满了魅力,充满了情趣,充满了美感。这魅力、这情趣与美感,便是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课程标准提出体会言语表达效果的要求,是一大进步。

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体会表达效果的要求,应该说是一大进步。因为在以往的教学大纲里,对语言,强调的是从意义、内容层面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讲思想教育,讲人文内涵,讲对词语和句子意义的理解,讲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讲归纳中心思想,讲体会课文的感情,就是不讲或很少涉及语言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方式,不讲或很少涉及文章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方式。句子的意思、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章的感情都属于内容的范畴。

语文阅读教学只局限理解语言表达的意思,只讲文章的内容,全面吗?

当然,理解意思,理解内容这是阅读必须达到的目标。否则读了一篇文章,连对文章的内容和言语的意思都糊里糊涂、不明不白,岂非咄咄怪事。

过去的阅读教学,无论是教学的指导思想还是教学实践,无论是教学的目标还是教学的评价,无论是所花费的精力和所占用的时间,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都占有绝对的比重;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和头等大事,甚至当作阅读教学的全部,这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和语文教师的意识里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理解课文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应该占有何等地位和多大的比重,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夏沔尊先生1936年10月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的《学习国文的着眼点》一文中说:

‚我们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事情的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

又说:‚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该着眼在内容上‛。

还说:‚学习国文,目的就在学得用文字来表现的方法,他们只着眼于别人所表现着的内容本身,不去留心表现的文字形式,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的。‛ 最后说:‚我的话完了,今天说了不少的话,最重要的只有一句,就是说,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形式方面‛。

夏沔尊先生的话说得直白通透,他强调语文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语言文字的形式,对内容的理解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他在70年前的观点,和我们今天的做法恰恰相反,是他陈腐,还是我们进步了,目前,大概还很难说清楚。

课文的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政治经济、伦理修身、社会发展、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文自然,古今中外,几乎都涉及到了,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在语文课文中几乎都有所体现。这些内容明显的特点是庞、杂、浅。学生在读着这些内容庞杂、浅显的课文时,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及如何做人的教育……他们从课文中知道了将相和、武松打虎,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的故事……他们知道了李白、杜甫,知道了曹雪芹、关汉卿,知道了鲁迅、巴金,知道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他们感受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知道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特别的多,了解了有关计算机和航天器的知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震撼,得到净化。应该说,上述部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附加部分;也是阅读教学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所应取得的教学结果。但是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结果,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最重要的教学结果吗?如果是,难道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不比语文课讲思想教育更在行吗?难道历史、社会自然科学课不比阅读课讲这些内容更专业吗?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个舞台,经常让一些客串的角色所占据,而语言训练这个主角却被挤到舞台的犄角旮旯。岂非亦咄咄怪事!有一次听一位教师讲托尔斯泰的《穷人》。教师在引导学生详尽地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问:‚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本身无可指摘,通过这个问题,桑娜善良、纯朴、乐于助人的美好形象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但是作者的环境的衬托以及那些描写桑娜心理活动时所使用的高超的语言是否给学生留下了印象,老师没有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未涉及。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对桑娜这个人物形象的体会和感受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教学到此便终止,学生只记住了课文的内容,只对桑娜的形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便基本上失却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便丢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穷人》这篇课文,学生读后,其内容固然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课文的语言和篇章的表达特点,应该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学习语文角度讲,后者印象的价值比前者印象的价值更为宝贵。正如夏沔尊先生所说:‚文字语言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要想离开内容去注意它的形式,多少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内容更不同,总算是依照了儿童生活情形编造的,内容的吸引力更大,更容易叫读的人忽略形式方面。‛《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夏沔尊先生的这些话与课程标准中‚体会表达效果‛的提法有共同之处。课标提出‚体会表达效果‛,就是提醒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被课文的内容所打动时,不可久恋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还应头脑冷静跳将出来,引导学生体会言语的表达特点,表达方式、表达效果。

比如,《再见了,亲人》中的一句话‚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体现了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依依惜别的情感。既然写依依惜别的情感,为什么还要写小金花的刚强啊?刚强的人是轻易不会流泪的,原来作者使用了对照的方法,用妈妈牺牲时都没有掉泪与和志愿军叔叔分别时掉泪相对照,则突出了感情的深厚。表达效果自然比只写流泪要好得多。 我以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与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包括语言的形式和篇章的形式)相比,理解形式比理解内容更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阅读;语文阅读教学课不同于政治思想品德课,不同于社会、科学课,因为语文课最根本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语言。

三、指导学生理解语言表达效果的策略 课程标准提出了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要求,虽然‚表达效果‛并非什么创新概念,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尚属第一次提出;又因为体会表达效果如上文所述既要体会言语内容方面的表达效果,又要体会言语形式方面的表达效果;还因为修辞是直接研究言语表达效果的;因此,指导学生理解言语的表达效果,就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需加研究、需加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体会言语表达效果的教学要求,正确处理体会表达效果和了有关解修辞知识的关系。

课程标准讲:‚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又说:‚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严格说来,小学阶段不应该讲语法和修辞知识。上述要求是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的。小学不讲修辞,但是在课文当中又存在着大量的修辞现象,存在着大量的经过修辞的言语,这些言语都称得上是表达效果好的言语。面对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这些语言中的珍品,难道我们可以弃之不顾或臵之不理吗?如果‚顾‛了,如果‚理‛了,却不能讲有关的知识,即讲亦难,不讲亦难;教不是,不教亦不是。这就将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教学臵于一种十分尴尬和两难的境地,面对如何指导学生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的问题,就出现了两个‚客观存在‛之间的矛盾:一个客观存在是课文中存在着大量的修辞现象,所谓修辞现象就是修辞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具体的语文现象,具体点说就是文章中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另一个客观存在就是小学生尚不具备系统地学习修辞学理论的条件。引导学生了解修辞现象和了解修辞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如何让学生既完整地体会到了言语的表达效果,同时又不涉及或很少涉及修辞的理论,这确乎是两难之事。

我想首先要明确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言语的表达效果,目的是提高学生辨词析句、理解欣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而不是进行系统修辞知识的讲授,不应该把这些言语作为修辞知识教育的例句;更不应该把有关修辞的知识作为考试的内容。

对小学生来说,有无必要系统地学习有关修辞的知识,我以为是没有必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从认知能力,从语言发展的水平,从知识的储备和生活经验来看,小学生还不具备系统理解修辞学知识的条件。因此,就修辞知识而言,讲不如不讲,多讲不如少讲,深讲不如浅讲;讲多了讲深了反而添乱。因为修辞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许多问题修辞学专家还在争论不休。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狮子爱尔莎》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蹭我‛。这个句子虽然使用了‚好像……似的‛,但不是比喻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时间,要学生分辨这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教师讲了许多关于比喻手法的知识,如比喻的概念和特点,比喻的类型,比喻的修辞功能等,学生争来争去,依然莫衷一是。其实学生即使争论清楚了是不是比喻句又有多大意义呢?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没有必要去讲这些修辞知识。你不讲,他会自然而然的、不受似懂非懂的理论干扰去体会这样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你讲了,他似懂非懂、甚至全然不懂,理解起来起来,反倒踌躇。修辞学,与具体的修辞现象不是一回事,它是从具体的修辞现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法则和规律,让初学语文的小学生学习修辞学的理论,是强人所难,欲速不达之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从实用的角度为语言下的定义。因此,小学所设语文课多是从语言的实用价值方面考虑的。而涉及语言更深层面的理论问题,如语言学中的词汇学、语音学、语法学、文字学、修辞学等有关内容,在解放后逐次颁布的和编写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课本中,呈逐步减少乃至全无的状况。目前,中小学就本族语言的学习,只设语文课程,而不设什么语言学或文学课程。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学曾经设臵过《汉语》和《文学》课程,但这样将语文教材分而设之的局面短命得如昙花一现,没有多久便消声匿迹了。了解工具的原理,又能熟练地使用工具,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比如,会使用计算机,又会维修计算机,还懂得计算机的原理。这是一种多么完美的结合呀!然而和计算机天天打交道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种结合呢?根据需要或因为其他条件的限制,对某种工具,只会使用,不明原理,或略知一二,或浅尝辄止,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固然很好,但是对只需要知其然,而不需要知其所以然的人来说,知其然就够了,再让他知其所以然,其所以然就可能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不对学生进行修辞学知识的系统教授,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对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修辞的知识呢?我以为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语文教学会涉及到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比如识字、写字。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简单的给学生讲一点有关汉字的造字方法,一些有关笔顺、笔画、部首、偏旁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比如有关词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辨析词义和积累词语的能力,可以讲一点特殊的构词方式。如词的重叠,由两个语义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成语、词的多义、反义、近意、褒贬义等。为了使学生准确地遣词造句,理解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也可以给学生讲一点最基本的语法常识和修辞常识,但讲这些常识,必须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现象,就事论事,就句论句,从感性上使学生初步了解:比如这些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那些词是表示动作的;这个句子是完整的,那个句子词序颠倒了;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那个句子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了(比拟);这两个句子字数相等,句子中的词语两两相对让人感到整齐均衡(对偶),那三个句子(或三个以上)在形式上相似、意义上相近(排比)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现象,给学生渗透一些词汇、语法、修辞的简单常识,这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有益无害的,不应该笼统地加以反对。

在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直面一些修辞现象,认识一些修辞现象,了解这些修辞现象的形式,积累这些修辞现象,而不把课文中某些使用了修辞手段的句子作为讲修辞学知识的例句,如涉及到一些修辞学的知识,要力求讲得更浅显、更感性一些。比如《草原》中‚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在修辞中叫做舛互。舛互这种修辞方法是指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似悖于事理实则符合常情。舛互的作用在于强调近乎矛盾对立之中的某一方面,使之更为醒目、突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不了解舛互这种修辞方法,就有可能误认为它是个病句。既然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哪里还有什么小鸟?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表达效果,难道能大讲舛互的含义及特点,舛互的类型,舛互的修辞功能吗?又是全部、又是部分,又是肯定、又是否定,又是矛盾、又是对立;学生哪里能听得懂,这样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此句话完全可以从它的看似像个病句,实则正确的特点出发,再联系上下文,使学生体会到老舍先生写这样几只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突出草原当时的安静,否则在热闹喧嚣之中,谁还能注意到那几只小鸟呢?况且又是忽飞忽落的小鸟!在此之后,还可以举些例子,如‚全班同学都来了,就某某没来‛。在《斗笠》这篇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上‛。这个句子使用了拈连修辞手法。斗笠戴在头上,属正常搭配;故乡戴在头上就不合乎常理了;但是有前面斗笠戴在头上的引领,再加上联系下文,就使人感到将故乡戴在头上与前面的衔接是多么的巧妙。斗笠戴在头上,可以遮风挡雨,不受风雨的侵害;故乡戴在头上,使人永远不忘故乡的养育之恩,不忘故乡的父老乡亲,不忘故乡融融的乡情,不忘故乡的山山水水,不忘故乡淳朴的民风民俗和做人之本。这样一句字面并不复杂的言语就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就凝聚浓缩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这样的一句话,可以起到几句、十几句话的作用,可见这种修辞手法可使语言经济、凝炼。在上面所举的例中可以看出中,我们可以完全不讲有关拈连修辞的理论,也可以比较完整地体会到言语的表达效果。在上述体会中,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形式的体会,同时更由于对形式的体会,才进一步体会到这个句子美好的表达效果。在上述体会中,没有将此句作为例句而大讲修辞知识,也没有要求学生仿照句子说或写句子,即所谓的拓展延伸,但是,学生理解语言的水平却又上了一层楼。

(二)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不应脱离题旨和语境。

有人担心,你在这里大讲语言的表达效果,会不会在教学当中出现肢解课文,致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支离破碎、不得要领的理解呢?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原因如下:

文章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直接或间接,都从正面或从侧面体现着中心意思。中心思想或明或暗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内容的本质概括,是对文章内容整体的抽象,也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本质意义。作者对中心意思的表达以及读者对中心意思的理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对课文中的词句段进行具体的感知和分析,并进行综合概括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对文章词句的分析和理解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必不可少的过程,是

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

浅析广告创意中的修辞现象

广告中的语言修辞现象

小学语文课本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

赏析鲁迅《故乡》中的修辞现象

浅论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修辞现象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