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临床医生党校学习小组讨论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9:35: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主持人:作为医学生,大家一定或多或少耳濡目染一些关于医患关系的问题,首先先各自谈谈。

A:我想大家也听说了去年发生在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吧,一位小男孩因为输液而突然死亡。而在11月19日,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已经发生了一名53岁的老先生在挂水后死亡的悲剧。

具体事情是这样的:夏先生家住张家港市区百桥花园,2010年11月28日,4岁的儿子夏臣森出现呕吐、低烧等不适症状,当晚送到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后称“是感冒,没什么问题”,并挂水治疗。不料挂水中突发意外,孩子抢救无效死亡。挂水中喊“肚子疼”——4岁男童没救过来。夏先生称,儿子夏臣森11月28日上午出现呕吐症状,且有些低烧。家人以为是小毛病便没送诊,晚饭后孩子又出现呕吐症状,他赶紧和妻子将孩子带往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当晚9点多到医院后,是急诊儿科一位女医生接诊的。”据夏先生介绍,那名女医生听诊并查看了喉咙,自己询问孩子有什么问题,对方称没事。验血报告出来后,他再次询问,“医生说血没问题,下的结论是‘胃肠性感冒’。” 夏先生说,医生开药给孩子挂水,只开了一天的量,一大一小两袋药水。当时孩子先挂的是小袋药水,刚挂了三分之一不到,儿子突然喊“妈妈,我肚子疼”。夏先生第一时间停了孩子的点滴,本想扶孩子到主治医生那里去,但走着走着孩子的身子开始往地上趴。“老婆连忙抱着孩子,我提着点滴,去找医生。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在翻白眼,我们直接奔向急诊儿科对面的抢救室。抢救医生还把我们的点滴打开继续挂,说‘挂了没事的’。”“医生先给孩子输氧,可孩子吐不过气来……”据夏先生的妻子说,随后医生又将孩子转到抢救室内的小房间进一步施救。看到电子检测仪上的心跳时断时续,她和丈夫及闻讯赶来的公公分别使劲搓孩子的肚子、手、脚,“一个小时过去,孩子身上的皮都被我们搓破了。” 当晚11点半左右,夏臣森经抢救无效死亡。从院方提供的一份材料上看到,11月28日晚9点半,夏臣森由家长陪同步行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给予“生理盐水250ml+热毒宁10ml静滴、5%GS100ml+5%碳酸氢钠5ml+10%氯化钾1ml+10%浓氯化钠2ml静滴、甲氧氯普安3mg加入静滴”输液治疗处理。晚10点半,患儿突然出现双眼上翻、四肢发软、呼之不应,家长抱患儿即来急诊儿科,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即去120抢救室。当晚11点40分宣布死亡,停止心肺复苏。

夏臣森之死是否与药水有关?朱院长表示难以明确,根据类似病例看可能是爆发性心肌炎。目前患儿病例、报告单、抢救记录以及所用的药物已经封存由其父母保管。夏臣森所用药物的同批次药已经送到苏州药检所接受药检。张家港市卫生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第一人民医院发生患者挂水出现意外死亡一事,他们已及时启动追究程序,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处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夏臣森出事那天,有20多名孩子挂水,偏偏夏臣森出了意外。因事发突然,孩子家长接受不了,他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调查正在进行,尚未医疗鉴定,还难以解释究竟是何因。据该负责人透露,他们已要求第一人民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以及加强对医生的教育,“待调查结果出来后,我们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当时我们已经从实习的医院回校一个月了,听到这样的事情还是难以接受的,因为那儿毕竟是我们实习过的地方,多少都会有些感情和留念的。真正令我寒心的不是医院的医生,医生固然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我们的老百姓究竟怎么了?据说12月5号那天大概有1W多群众围观,把医院围了个水泄不通,严重扰乱了医院的秩序,也影响了医院附近的交通。听我们在医院认识的实习同学说,医院门诊部被砸得一片狼藉。听说是小男孩的父母雇了专业“医闹”,大概每人200元/天。医院的医生们也只好换上便服,才能逃过一劫。当天为小男孩治疗的医生也被保护起来了。

B:关于医患纠纷问题,我觉得是整个社会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早上查完房,外科通常会有一些病人需要换药,拆线等。拆线时,一般我们要和病人交谈,减轻他们的顾虑,同时确认伤口愈合情况,有一次,我给个病人拆线,她问我是不是实习生,我回是,她就强烈要求,不要我拆,我跟她解释,拆线一般都是实习生拆的,而且我拆了很多次,她才让我拆。拆线是相对较小的操作,像一些大的操作,有些病人都不愿让实习生做;很多病人会有鄙视实习生的态度,会说,他们是实习生,什么都不懂。我觉得,医患之间应该相互尊重。我在儿科急诊室遇到的情况:因为是晚上,儿科急诊室只有一个医生和一个实习生,就诊的人往往特别多,生病的孩子很多哭得特别凶,每个孩子身边跟着2位以上的家长,急诊室显得特别吵,像菜场,很影响医生给孩子诊断,这时让很多病人及家长在走廊等,有些人就无法理解。另外,来看病的病情轻重、急缓不一,例如,高烧严重的,39度的,一般会先看,于是,很多前面排队的人都觉得,已经等很久了,结果让别人插队了,无法理解医生的做法,往往认为是医生收好处了,或是有关系的。而且,在所有的家长眼中,自己孩子的病情都不容忽视,很多人都希望医生给他们的孩子先诊治。有些病人查完血常规或拍完胸片后,要拿给医生看,这时不需要再排队,然后,有很多人无法理解。我在一个科室看到这样的情况,病人给医生跪下,了解到的是,病人是无保老人,以前给看病的钱好像是政府出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没给,老人的缴费单上已经欠费,责任医生查房时也就没给开药,然而,老人的病情很严重,就这么僵持着。如果让医生开药,那钱就得从医生身上扣,老人的病不是一点点钱就能救治得了。有些医生曾经就帮很多病人付过钱,然而,不管哪个医生,都没办法一直给病人付钱,医生也要生活。

C:近来,网上频频出现各种“医闹事件”,就拿我身边的事说起吧!在我大二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关于医院的,当我们在上海的某一家医院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碰巧撞见了一次“医闹事件”,一家人在医院门口披麻戴孝,拉着要医院负责的大条幅,哭喊着向医院讨说法,严重影响医院周围的交通和医院的运行。这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了一次“医闹事件”,具体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但是不管怎么说以这一种偏激的方式来向医院讨说法是不对的。后来又出现了江苏张家港医院的那一次恶性医闹事件,事出一个5 岁男孩在医院挂水时突发死亡而最后引起了医院被砸成一片废墟。不久以后,在上海新华医院也发生一起恶劣的医患冲突事件,先后还有10名医护人员受伤,其中6名医生伤情严重住院治疗,伤情最重者左前胸伤口深达4厘米,险些致命。以上事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对于维护“医患关系”的严峻挑战。

D:就我这几个月的临床实习来看,除了那些非常有钱的病患,他们对医生采取的医疗对策,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毫不关心外。其他的病患总会产生一些不满,比如说:凭什么进了医院就得做一大堆的常规检查啊,现在的医生会看病吗,他们就会开药就会做CT,MRI,B超。。。。。。患者对医生的不满,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在我看来根源无非是总认为医生面对自己的时候,看的是自己的钱包而不是自己的病,抑或是医生态度冷淡、诊断治疗不积极等等,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医生本身就是个穷人,他们每天加班加点的干活,没有所谓的八小时工作制,没有所谓的星期天,加一夜的班补贴30元,几个月的工资要累积到好久才肯发。当一个人的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时候,总是难以一直做个善良的人吧,医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E:想到了前不久发生在上海新华医院的案件,6位医务人员被社会人员打伤,其中一名医生胸口被捅,但好在最终都没有生命危险。作为一个医学生,第一感到很震惊,第二也为今后我们自己医生如何也会遇到同类事情感到焦虑。因为我们同样也要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中,艰难的求生存。我不禁想,谁是受害者?所有的病入都以为用金钱能买回生命,以为只要医生认真负责就真能妙手回春,任何疾病进了医院就应该治愈,这时医生被神化了…但手术和治疗的风险,生命的自然规律却不会因为天使,白求恩的出现而改变!于是弱者出现了,同情者出来了,都认为生命的终结是医生的过失和不负责任所至,这时医生又被妖魔化了…骂声,拳头,炸弹,刀刃,使毫无保护的医务人员在尊严,鲜血和无辜的生命丢失的同时心理也在异化着…最终谁是受害者?谁能告诉我们真正的原由?曾几何时,医生在工作时,除了要想怎么治病救人的同时,还得想着如何保护自己;一方面向着为病人好,治好病,一方面又想着,不能投入太多感情,防止自己受伤。接连不断的医院暴力事件,以及病人及家属不信任的冷冷的眼神,质问的语气,不时在刺激着医护人员的心,在这重压之下,医生该如何专心单纯的治病。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伤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的利益。

F:我给大家说说一些调查数据吧。近年来,我们经常会从诸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一些媒介及自己亲眼看到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由此可以看出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现就一些资料和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来谈一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应对措施。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

主持人:看来大家对医患关系了解的还是比较全面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些事件和数据背后的原因吧。

G: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⑴患者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且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⑵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够;⑶媒体的片面报道。⑷政府政策的不完善。患者总认为医生面对自己的时候,看的是自己的钱包而不是自己的病,抑或医生态度冷淡、诊断治疗不积极等等,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医生本身就是个穷人,当一个人的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时候,总是难以一直做个善良的人吧,医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H:究其原因,又是大道理一堆.什么国情、什么人民素质决定的等等...虽然很空泛,但是细想想,确实这就是事实.总结医学领域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外加我这么一只医学菜鸟的一些浅见变成一句话:紧张的医患关系必将存在且是长期存在于社会主义中国,并且越来越紧张。现实很残酷,但是不至于成为当我面临是否从医这种选择时提供否定答案的因素.想为人民服务这种套话先放在一边,至少干这一行还是可以最直接地为身边人提供最大的利益.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人总是自私的.既然这样,就得成天面对那种所谓紧张的关系.如何避免矛盾?谁知道呢...要是有人知道就没人高喊"和谐社会"、"八荣八耻"了...

主持人:看来大家对这些现象的看法还是比较深刻的。那么大家觉得是从一个宏观角度该如何解决呢?

I:任何事情都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在医院,我认为医生做的不好的方面就是急诊救治病人的时候,没有一点“急”的概念。我们也在儿科急诊帮过班。经常看见白天没空的父母晚上下班带着孩子来看病,他们多希望医生此时能尽快将他们的孩子医治好,可是总有些医生会表现得不耐烦。一个好医生一定要有良好的医德。医德最充分的体现是高度的责任心 、同情心,应换位思考估计患者的需要,比如尽量减少病痛、缩短治疗时间、达到最好疗效。医生的治疗不仅是医治的结果,还包括对患者精神上的慰藉。严格按章办事,规范操作,对患者一视同仁,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行为、心里技巧沟通交流,与患者成为朋友。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实事求是、坚决杜绝一切由于缺乏责任感而造成的拖延、差错、事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

J:首先从医院方面来讲,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拥有良好的医学技能,若是没有扎实的医学知识终将会导致误诊、漏诊,要是情况严重可能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安危,结果将不堪设想。故医生的临床技能是关键、是基础。但是如果你仅仅拥有临床技能是不够的,我们知道许多医患关系其实完全可以避免,主要是由于医生与患者没有沟通到位,故医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时与病人及病人家属交流各种治疗进展和为何要做某些检查,或者可以一起商量治疗方法,让病人也可以参与其中,同时要安慰病人,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知道你们已经很尽力了,即使最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我相信很多病人会理解医生的。这一点我认为极其重要,医院里流行这么一句话:现在做医生百分之五十靠技术,百分之五十靠沟通。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体现了现在做医生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说在大学中开展如何与病人沟通的课程是多么的重要。

从患者及其家属方面来讲,需要的是对医生工作的一种理解与支持,同时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对于疾病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治愈,有些疾病医生也无能为力,而你毫无根据地把一切责任完全归到医生头上,这是错误的,如今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职业医闹”,让人苦笑不得,患者方面若是对于医生的处理有意见,需要慎重思考,切不可听信这些人,去医院门口大摆灵堂、大吵大闹等严重影响社会次序的行为,而要通过正规手段进行维权。当然近来医闹事件的显著发生,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了大家维权意识的提高,但是盲目地进行医闹这是万万不可的。

从社会发面讲,社会媒体与舆论是十分重要的,媒体必须是一个理性反映者,做为理性反映者,需要媒体从医患关系的多层面不断地转换视角思考:既要站在患者的立场看问题,又要站在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想问题,还需要在社会大背景下站在政府管理部门高度俯视问题,掂出其在全局的分量,才能真正客观、公正地报道。不能盲目报道,而导致任何一方的事情被弯曲、夸大,导致事实不符。

K:我觉得吧,这个问题得分阶段解决.依据从医时间与经验来划分:刚入行的时候,老老实实根据原则办事.按规章制度来操作,即使回天乏术,家属揪着咱们的衣领了,挨一巴掌也就认了...至少不至于赔银子蹲大牢.待到在医院里有人叫我老师、主任的时候,当然前提是能熬到这一天,就也不可以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时候进行一些操作或者在下一些结论的时候总是会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多年来自己对"医"的理解,难免会有与经典相出入.我觉得自己在具有这种能力的情况下,应该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考虑,不能被原则所束缚.但这种思考还是出自一个尚没有涉足医药行业的我,今后会不会变化,我不敢保证.毕竟我也听过句老话叫"在其位谋其事"

L:有些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是很了解,希望医生给讲讲,通常,医生会很详细的讲解,但不是所有医生都讲,有次我陪妈妈去看病,医生只让我们去拍片,别的都不说,我想了解下一般这种情况会有哪些发展、转归,可是医生就是不说。有次,我去看病,医生就看了我一眼,然后就给我诊断、开药了,我说,你再看下,她又看了下,又改掉诊断,开了两盒药膏,我说,一盒就可以了,她才改为一盒,结果,拿一盒药我就用了几次,效果并不好,那药是激素药,会引起微血管扩张,不适宜长期用,医生也没交代,我觉得,很不负责任。在医患交往中,医生一定要有好的态度,医术可以不是一流的,但,医德,一定要力争做到一流。我觉得,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医生体谅病人、病人也应体谅医生。

M:说实在的,很多来闹事的患者或者家属我觉得都是为了一个字:钱。不管有理没理,闹了总会有人给钱。所以我觉得最开始给医闹钱的那种医院该打,你真有医疗事故赔钱就算了,看人家架势大就赔算什么,现在搞出专门的医闹来了。医生受罪,看了病还得自己掏钱赔,别的患者天知道他们交的医药费有没有拿去填给医闹的钱。

以前听说过一个故事,不是医患关系的,是医闹的。有个就是专门找死在医院里的人的家属,说动他们去医院脑,雇几个人,闹一次下来总有个十来万,还是赚了点小钱。但是后来他爸爸得了癌,去医院,医生一看是他说什么都不肯给他爸爸看病,医生不给看总不能闹,不能硬逼着人家看吧。好,跑一家是这样,两家是这样,他那个市里的医生都知道他,都不看,没办法,只能去远一点的外地。后来这个人就洗手不干了,天知道你哪一天要看病了医生不给看怎么办。他不到不干医闹了,还到处苦口婆心劝别人不要闹,要对医生尊敬一点。诶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主持人:那么结合自身,作为医学生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N:其实在医疗上一个是体制的问题,还有一个是道德问题,尤其是道德问题,对于一个医生道德不好,技术再好也是枉然。既然不能改变这个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大环境,不能改变部分患者的思想,那么我能改变的是我自己的态度!在将来的实习工作中,努力做一个让自己和患者都满意的合格医生!

O:在以后的从医生涯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业务仅能等各方面的自我素质的提高。

P:我真觉得医生应该建一个抵制医闹的网站,丫上了黑名单就不给你全家看病了,看你还敢不敢瞎胡闹。还要多宣传一点医生的过劳死什么的,别老替药商什么的背黑锅,当然咱们医生的队伍也要好好整整,你技术不精搞死人活该被打。

要是我碰上不好相处的病人,太嚣张尽量让他到别的地方去看,就说自己不能看,丢人总比被缠上好。要是没治好来找我闹,诶哟,是我的错就痛快人,不是我的说什么都不赔钱,打官司我奉陪。对一般患者肯定都是笑脸相迎,他们是来看病的,又不欠我钱,对吧,我态度好他们也没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不过我真不会当医生,没那个天赋,也没信心治不死人,反正我的专业就是心理学,以后还是安安分分的当个心理医生。据说很心理病人治不好也会拿刀看心理医生的,行行都有风险啊。

Q:就我个人而言,学的并不是临床专业,有很多时候会很矛盾,想做一个可以救死扶伤的医生,有时候又庆幸自己不需要搞临床,不需要每天去面对那些个烦恼。总而言之,要想改变医患关系的现状单靠一方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政府,医生,患者,媒体,等各方面的努力吧,期待有一天会出现和谐的场面。

R:作为预防医学生,和临床的不同,临床是一对一的救治,我们面临的是全人群的健康,我们需要宏观的看待整个社会的健康问题,需要大卫生观

很多人在未发病的时候往往不重视健康,觉得自己没什么,很好,有些人可能已经处于临床前期,可是,没有及时重视,我们的责任,针对全人群实行三级预防

S:我们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也不会是医生,我也不会选择去做医生。我认为如今医患之间缺少的主要是沟通。人生在世,每天都需要与人打交道,“沟通”二字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不用谈看病了,就是正常的交流都困难啊。吴阶平说过:“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当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但医务人员是站在主导地位的。医学上所讲的人是生物学上的人,而实际上医生面对的是社会学上的人,各有各的生活背景、文化素质和思想方法。医生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服务方式,这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最主要的还是医生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医生对病人以诚相待,加上高超的医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相信良好的医患关系就会建立起来。”这段话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位医生的名言是这样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如果有一天,我改变了想法,想去做医生,我一定会用这句话勉励自己的。

总结:虽然现实很残酷,但大家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想成为临床医生的同学已经为此做好的准备,努力学好各项知识,减少事故的发生;其他非临床的同学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独特的建议,我想这次讨论应该的收获颇丰的。谢谢大家!

党校学习小组讨论体会

党校小组讨论

党校培训小组讨论总结

党校小组讨论发言稿

党校小组讨论记录

党校小组讨论心得

党校小组讨论发言稿

党校小组讨论会议记录

骨科临床医生实习总结

党校培训小组讨论总结 [1].doc

临床医生党校学习小组讨论总结
《临床医生党校学习小组讨论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