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 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的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

【知识链接】

1、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字

,号

,又号“谪仙人”。有“

”之称。有《

》传世,代表作有《

》、《

》、《

》、《

》等。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2、给下列横线的字注音:

渌水( )殷岩泉(

)水澹澹(

)悸(

)訇然(

)长嗟(

天台(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信难求(

)或可睹(

)向天横(

)势拔五岳(

)我欲因之梦吴越 (

) ......渌水(

)忽已瞑(

)栗深林惊层巅(

)(

)水澹澹(

) ......向来(

) 且放(

) 须行(

恍惊起(

) .....【整体感知】

1、全篇可分为三部分,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段), 第三部分(第3段),

【微观探究】

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作者是怎样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

2.“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

4.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1

5、正当梦入高潮时,诗人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这几句写了什么?

6、洞天之游的神奇对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7、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8、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课堂检测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 ) 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 ..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 )

送我至剡溪(shàn ) ..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 )

脚著谢公屐(jī ) ..D.海客谈瀛洲(yíng )

越人语天姥(lǒo ) ..2.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倒下) B.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

C.列缺霹雳(列缺:指闪电。列,同“裂”) D.忽魂悸以魄动(悸:心惊,心跳) 4.以下对“之”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结构助词“的”) B.仙之人兮列如麻(衬音助词) C.惟觉时之枕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失向来之烟霞(衬音助词) 5.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势拔五岳掩赤诚”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诚。赤诚是南方一座山 城的名字。

B.“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镜湖又名鉴湖, “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的“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

2 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来优秀的送别诗作不可胜数,而李白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却给人耳目一新之 感。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神仙世界。

B.唐代诗歌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古体诗。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长诗。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诸多形象。这些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吟诵留别之情的诗作。虽写梦游,实则为“吟”,诗中含有慷慨悲愁之情。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沛公安在 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云青青兮欲雨

A.栗深林兮惊层巅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C.虎鼓瑟兮鸾回车D.别君去兮何时还 9.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 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的憎恶。

10.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3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11.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12.默写:

①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四句诗

②诗人登山时的见闻(两句)

③描绘仙人盛会异彩缤纷的场面(四句) ④表现本诗主题的两句诗

13.“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