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红军长征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9: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红军长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件永载史册的事件: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 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 3月28日至 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理番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次年7月过陇东,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与张国焘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二,六军团合组为二方面军.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跨越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契机、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诗篇。长征途中,红军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力量支撑并凝聚着他们,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勇往直前?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那什么是长征精神呢?一: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三:长征精神就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不仅仅在历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对于我而言,也是受益良多。首先,长征诠释了乐观与坚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的这首诗将红军不屈不挠、乐观向上、英勇无畏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就业、考研、交往、生活的自理问题„„这种压力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益凸现。因此,我们更应当向红军老一辈学习,学习他们面对困难,积极乐观,顽强拼搏,一往无前。要学会正视它,打败它,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其次,长征中也体现出了大胆创新:红军浴血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人员损失过半,部队中怀疑与不满的情绪达到顶点。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与

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于是,红军由通道转兵,占领黎平,强渡乌江,攻克遵义,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先河。对应实际, 21世纪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建设者的重任,那么就更应该注重锻炼自己。我们应依靠我们灵活的头脑,发展的眼光,以及一颗年轻无畏的心去开拓,去创新。

最后,长征中所彰显的团结一心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许多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人事迹。 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不断从胜利迈向新的胜利.试想一下:中国十几亿的同胞团结在一起将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那时的中国必将会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总之,长征精神永远都不过时,它所反映出来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等精神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应该得到提倡和发扬。而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长征中的艰苦奋斗、敢于为事业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从而让青春激情飞扬。

(开头长征介绍部分来自“百度-长征经过”) 通信1003班 23号 王家仪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反思

红军长征故事

红军长征测试题

红军长征演讲稿

红军长征反思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长征人物 红军长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