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一、文学常识。

1、《繁星》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巴金,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2、《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选自诗集《繁星•春水》,作者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原名谢婉莹,她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派影响深远。

3、《安恩和奶牛》作者是丹麦小说家、诗人约翰尼斯•延森。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4、《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5、《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6、《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7、《赤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字牧之,作品有《樊川文集》,为区别于杜甫,人们称之为“小杜”。“小李杜”指杜牧和李商隐。

8、《浣溪沙》作者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一曾(巩)加欧阳(修)],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9、《金色花》《告别》《榕树》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与《园丁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新月集》,长篇小说《沉船》等。

10、《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沈复,字三白。

11、《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等。

12、《社戏》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二心集》《坟》等。

13、《端午日》作者是沈从文,现代作家,湖南凤凰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14、《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是现代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名句。

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卢梅坡《雪梅》)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8、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9、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0、嫩绿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应该掌握的字词

见语文课本P228-230页。

四、文言文整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加点字。 履:鞋。

度:量长短。

坐:同“座”,座位。

之:到„„去。

操:拿,携带。

度(dù):量好的尺码。 反:同“返”,返回。

及:到,等到。 遂:终于。

宁:宁可。

无:不。

2、全文翻译。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寓意。

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求:找。

涉:搭船渡过。

自:从。

遽(jù):立即,匆忙。

契(qì):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之:结构助词,不译。

若此:像这样。

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固定句式,表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很„„吗”。 2、全文翻译。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急忙在船边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前进了,但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寓意。

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稚:幼小。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到极其细小的东西。 明,眼力。察,看清。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的东西。

藐(miǎo):小。

必:一定。

其:代词,指它(藐小之物)的。 纹理:花纹。

物外之趣: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之:的。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私:私下,这里是“自己”的意思。

拟:比。

于:在。

心之所向:心中想像的景观(鹤舞)。

则:连词,那么。

昂首观之:这里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素:白色的。 项为之强(jiāng):为,因为。之,指“昂首观之”的动作。强,同“僵”,僵硬。

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

唳:(鹤、鸿雁等)高亢地鸣叫。

怡然:喜悦的样子。

称快:喊痛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长蹲其身:其,自己。 丛杂:多而杂乱。

以„„为:把„„当作。 凹凸:高低不平

凹者:低洼的地方。 凸者:突起的地方。 邱:同“丘”,土山。

神游其中: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拔山倒树而来:拔山,搬开土山。拔,移,搬开。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盖:原来是。 鞭:鞭打。

驱之别院:之,代词,指蛤蟆。

1、全文翻译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细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鹤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仰起头来观看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加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赞好。

我常在高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成山丘,低洼的看成沟谷,想象自己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打了它几十鞭,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2、中心思想。

本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记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和鞭打蛤蟆三件事,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视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13单元复习整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年度上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知识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