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拟咏怀 庾信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6: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拟咏怀》其二十六○详解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萧条亭障远”,被列为第二十六,“言己入长安之后,即景伤怀,若李陵之长绝,荆轲之不返。又伤江陵之亡,同于垓下也。”(倪蹯《庾子山集注》)

1、诗意脉络的分析 诗的前四句描写塞外凄凉景色。一,二句写塞上景物。亭障,本是在塞上险要处筑的亭堠和堡障,现在望去,寂寞冷落,满目萧条荒凉,再加上大风卷起的尘沙,飞飞扬扬,景色更加凄惨。三,四句写塞外景物,关门以外即是白狄所居之地,城的影子映入黄河之中。后四句抒发羁留异域的感慨。先用李陵别苏武的故事。《汉书·苏武传》说,苏武出使匈奴,被留不返。后李陵降匈奴,二人本为友,苏武南归,李陵置酒相送,感慨地说:“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以李陵自喻,言己不得南归。再用荆轲事,荆轲为燕太子丹报仇,出使秦国,太子送他到易水,高渐离为他击筑,荆轲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荆轲自比,感慨自己奉命出使,不能再返故国。最后两句用项羽事。帐下歌,即垓下歌。项王兵壁垓下,汉率诸侯兵围之数重,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起饮帐中,对宠姬虞姬唱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谓项羽虽气盖当世,终不免失败,借以伤悼梁之败亡,并自叹纵有项羽盖世的英雄气概,到此困境,也无可奈何了。总之,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景象所引起的羁留异国的感慨,抒发了诗人与家国隔绝,屈身异地的悲凉沉痛的心情。

2、表现艺术的讨论 这首诗借景抒怀,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诗的前四句,笔笔写景,却又句句言情。就诗的表现艺术来说,写景是借景抒情,不是单纯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在前四句诗中,所写的景物“亭障”,“风尘”,“关门”,“白狄”,“城影”,“黄河”等,都具有边塞异域的特色,借此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诗篇,但是从这些“景语”的前后连缀成分中,可以看出,“景语”已为情所化。“亭障”之前冠以“萧条”,“风尘”之前冠以“凄惨”,客观景物已明显地染上了诗人的主观感情。就连那“远”宇,“多”字,“临”字,“映”字之中也包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在与家国隔绝,羁留异域的情况下;心情是不平静的,他由那边境哨所的冷落,防御工事的废弛,只有风沙弥漫的景象,自然会联想到家国,亲人。填满他胸臆间的不正是丧家亡国之痛,羁留异国之悲吗?关门之外“临”着异族的疆域,自己成了“关外之人”,只有那孤城的影子“映”入黄河之中,与自己相伴,一种身世飘零的孤独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诗人触景伤怀,数不尽的忧虑,悲伤咬啮着他的心灵,孤独的阴影笼罩着他的充满创伤的心扉,此景此情难道不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吗?因此这些寻常的字句一旦注入了诗人的感情,就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内蕴。在这里诗人遣词造句颇具匠心,一句与二句,三句与四句不仅构成工稳的对句,而且“远”与“多”,“临”与“入”也互相对应。“亭障”与“风尘”具有静与动的区别,“白狄”与“黄河”也有色彩的不同。

庾信《拟咏怀》

第十二讲 庾信《拟咏怀》(节选)

第八讲庾信

文言文阅读题:庾信

北周文学家庾信的枯树赋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

拟咏怀 庾信
《拟咏怀 庾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庾信拟咏怀 庾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