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土地问题讲话稿子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7: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修编情况

主持人: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副处长 孙建中,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副处长 茹小斌,北京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中心主任 汪少群

汪: 上一版土地利用规划是1999年编制,执行期为1997年至2010年。为实现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构想,促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北京市依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开展了《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

汪少群主任:《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于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新一轮规划在规划理念、工作方法、保障措施等方面较上一轮规划有了跨越式发展。在现状基础情况调查、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完善空间发展战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充分采用科技手段等方面具有突出亮点。规划提出了首都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新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空间格局和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国家关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决策意图,是北京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规划首都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各级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

主持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孙:实际上现在北京有宏观指导性的四大规划,第一个规划: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将来需要包括整合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土地资源承载力为主题,回答我们能要什么和我们条件限制在哪里?第三个规划,城市土地规划是实施性规划,怎么达到目标和具体有什么手段。第四个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选择和空间的布局。作为土地总体规划是比较新兴的规划。

茹: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依法使用土地。

茹: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宅基地不属于农用地,属于建设用地。

茹: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分现状和规划,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说经过法律的程序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可以依法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比如说宅基地作为建设用地。还有未用地经过土地复垦也可以转为农用地。

主持人:此次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修编目标是什么?

茹:目标是城乡和谐发展,节约用地,具体而言着力加强耕地保护,特别基本农田保护,着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全面促进土地节约利用,促进首都\"三圈九田多中心\"的目标,为将北京建设成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提供资源保障。严格落实各种调控指标,包括三方面,一是落实全国土地规划纲要要求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农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不断提高节约用地水平,努力实现各项用地指标。二是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39万亩和322万亩,确保280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三是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700平方公里以内,有效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提高节约用地水平。

孙:奥运会举办以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可以说为编制土地规划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一轮的土地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强化了首都的功能定位,重点体现首都土地战略价值,优先满足国家服务,公共服务,生态服务的功能,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发展战略。

孙:在功能分区方面有序推进首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扩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针对首都用地的特点结合城市规划所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结构,新一轮的规划着力构建\"三圈九田多中心\"土地利用总格局,三圈的第一圈是指,最靠近城市绿化隔离圈,第二圈是平原农田生态圈,第三圈山区生态屏障圈,指的燕山太行山系所依托的生态屏障圈,新一轮的规划强调了耕地

1和基本农田的保护。2020年耕地保有量32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80万亩,这也是落实国家基本国策的依据。

孙: 第二,落实和具体化这项国策节约用地,在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的基础上大量的挖潜存量用地,促进各项建设节约用地,到2020年将城乡建设规模控制2700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78平方公里,规划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在保障机制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来促进规划的实施。以保障北京市土地总体规划具有权威性,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成为规划建设的纲领条件。谢谢!

主持人:未来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有什么安排?

汪少群主任:第二个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全市划分为四大区域,结合自然生态条件、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按照优化城区、强化郊区的原则划定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扩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因地制宜,保障首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主持人: \"三圈九田多中心\"还有四大土地利用区域是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上的关键词。大家知道修编工作市一级的修编工作应该是已经完成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区乡规划的修编规划是吗?

孙建中副处长:规划分成三级,市级、区县级与乡镇级,市级规划更多体现价值观和理念,体现的是政策引导和方向目标,可以控制的是指标方面讲究总指标的控制,区县和乡镇级规划除了宏观控制以外,更多是实施和操作层面的内容。在区县和乡镇级规划里面要严格落实市级规划各项要求,包括约束性指标的分区下达,还有空间上与城市规划的衔接,耕地保护责任和建设用地布局。要落实村庄搬迁的规划布局,要把未来农村的发展划分为三种类型,再有要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的落地,同时要促进节约用地,严格论证人口和土地利用规模的关系,总体来说市级规划是宏观指导更多,区县级规划是中间层次,乡镇级规划是操作实施的层面更多,可能未来规划实施的更多是依据乡镇规划。

主持人:如何发挥规划的管控作用,尤其在现在以政府主导大项目投资拉动经济的环境下,如何平衡保发展和保资源的难题。

汪:一是强调全社会都要依法依规来使用土地,这样的话,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应该上或者不能上,这是规划的最主要的管控作用。现在我们审批项目第一个核查你是不是符合新一轮土地规划,只有符合规划才能进入审批程序。二是加强对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这方面北京市查处违法用地力度比较大,每年都有此类的案件。三是通过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储备开发规划来控制,国土资源部每年都给北京市下达一定的新增建设用地等指标。四是我们在新一轮规划编制完成了之后,每年针对规划的实施要出一个年度利用规划的评价报告,通过实施的反馈来检查我们规划的管控和实施情况。通过以上方面的努力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保障作用。

汪:怎么保发展,保规划,双保的问题,确实,北京市市委和市政府,各个区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理念的问题,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二是需要大家转变发展观念,提倡节约用地,不是说占地越多越好,也有各个行业用地的相应的标准。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我们在新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做过简要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相对来说用地比较粗放,将来节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还是比较大。四是在新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引入了反规划的理念,我们优先划定保护区域,这个区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城乡建设用地所占用,也能起到保发展和保资源双保都能促进的作用。

主持人: 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是我们国土局一项重要的职能,现在咱们网友提问非常踊跃,有一位网友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地矛盾越来越紧张,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茹:从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是关于北京的人地矛盾的问题,随着城乡建设进程加快,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务院下达了北京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我们必须在规划建设区域内搞建设内,同时保留必要的生态和环境用地。二是如何具体落实可以从两方面来保障,一是加大节约利用土地,胡锦涛总书记讲的贯彻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土地节约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北京市人地矛盾。全国上下贯彻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北京来说一些浪费土地资源、污染环境、耗能高的产业要逐步的淘汰或者是转化为效益高、无污染、能耗低的产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主持人: 刚才茹处提到近期中央领导就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做出了讲话,明确要求实施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想问一下嘉宾,规划期间如何落实国务院下达给北京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基本责任?

汪少群主任: 在新一版规划当中,国务院给北京市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是到2020年保有332万亩,下达的基本农田的指标是280万亩。北京将严格落实国务院下达给北京市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责任,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一轮的规划当中,我们规划提出来要规模化的建设和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推进标准化的农田建设。势必推进土地开发,大力推进建设用地的整理,加强农用地的整治。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引导都市型现代农业有序发展。我还是要强调一下,要落实中央提出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包括各个用地单位转变观念,尽可能的少占或者说不占耕地,这是我们落实国务院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主持人:要少占或不占耕地或基本农田,是不是也隐含着一个问题,要怎么提高城市用地的使用和效率。

孙建中副处长: 这是与节约用地非常相关的问题,北京节约用地的问题与全国相比更加突出,国务院给咱们下达的指标不能突破,城市用地的效率显得非常重要。高效利用的城市未来建设用地是北京发展的唯一的途径,也是这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内容。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想有这么几项措施,大家可以共同努力。一是大力推进节约用地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节约化发展。这是北京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产业结构,保证首都功能,集约发展新城、重点镇,这也是在总体布局上的具体措施,构建整体疏、局部密的格局,按照保发展、促节约的方式推进土地利用。二是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管控,按照规模统筹、空间管制的原则,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按照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2700平方公里,严格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明确管制规则和监管措施,综合运用行政、法制的手段,控制城市中心区域,边缘无序扩张,落实城乡管制制度。我们要建立中心城、镇比较合理的空间结构,不断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化集中的发展方向。中心城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77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顺义、大兴、通州三个新城。在产业结构方面,要分层次的提高节约用地水平。因为产业用地的配置潜能较大,是节约用地重点,特别是农村集体产业用地,现在集约用地水平比较低,要做到这一点从宏观层面上要用这些高端的产业带动低端的产业,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北京的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在中关村层面上,我们重点发展产业的功能区,特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利用北京全球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在微观层面上,我们要严格制定产业用地的标准,以及相关的节约用地的归属,用鼓励和刺激的机制,促进用地更加节约的利用。

孙:在居住用地方面,关注每平方公里居住多少人,在产业用地方面关注地均投入和地均产出,公共设施方面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比如说公路和铁路,我们关注的是流量还有利用率。在农村集体产业用地方面,我们更关心有多少土地高效的解决了农村的就业,保障了农民的生计。总体来说,城市用地的高效利用是北京未来的发展的唯一途径。节约用地成为我们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发展方式和一种建设方式。

主持人: 如果像刚才汪主任提到,咱们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好,像孙处提到把城市的利用地管好用好,节约用地,肯定会促进我们北京市土地更加优化的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来咱们北京要建设宜居城市,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茹: 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规划期末将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控制在24%以内,确保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各类用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在76%以上。积极构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城市安全的核心网络系统,整合绿色空间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及景观游憩功能,构筑城市生态安全网络。加强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适度开发浅山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绿色北京\"。

主持人: 把城市家园建设更美好,是大家共同的美好的愿望,把自己的小家建设好也是网民朋友关注的,在我们前期访谈主题预报过程中,有几个网友提出来问什么时候拆迁?

汪少群主任:土地总体规划是较长时期的规划,我们规划是2006年到2020年,具体某一个地方什么时候拆迁,从规划这块不一定解答的了。是不是具体拆迁要看当地村民和居民的总体意见怎么样,第二个要考虑当地的用地进程。第三个有没有纳入到当地的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的计划

土地问题

国旗下讲话稿子

国旗下讲话稿子

稿子

稿子

稿子

安全生产领导讲话稿子

乡镇换届选举的讲话稿子

土地契税问题

土地问题总结

土地问题讲话稿子
《土地问题讲话稿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