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摘要: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三岔河口一带的直沽寨是天津最早的城市胚胎,海津镇的出现则确立了天津地区河海通津的重要地位。从金元时期开始, 作为天津城市前身的直沽,经济、文化中心即在三岔河口沿河一带,天津设卫建城后这种情况未尝稍改, 从而为天津确立了河海通津、南北交融的文化品格。开埠后,各国租界自海河上游向下发展,不但形成了天津城市发展夹河而立的总格局,也决定了“百年风云看天津” 和东、西文化荟萃的文化走向。

关键词:海河;天津城市;天津文化

海河,对于天津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 港口城市来说, 无疑是一条浓缩了岁月风光, 收藏着 历史积淀, 装载了无数过去的河流。 海河不但带来了 天津的历史, 而且决定了天津的文化走向。

一.天津的设卫筑城是在 1404 年( 明永乐二年)这与金、元以来沽河的航运发达, 以及直沽“河海冲要” 的地位是紧密相连的。

这一年,有人向永乐皇帝朱棣建议说,直沽是“海运商舶往来之冲,宜设军卫”。因为朱棣在做皇帝。以前,长期镇守元代的大都——明初已经改名北平了,自然知道直沽地位的重要。 而且在四年前即1400年( 建文二年) 朱棣从他镇守的北平发兵,与其侄子争夺皇位,由直沽渡河,沧州旗开得胜,沽遂成在直为天子车驾经过的渡口,于是便将在直沽所设的军卫命名为天津卫。

明代在天津设有左、中、右三个卫,因为卫在明代是一种军事建置,并不涉足地方行政事务, 所以建设卫城的时候,避开了三岔河口以下的海河右岸和三岔河口以西、南运河南岸一带早已形成的商业区,采取了“局部封闭,总体开放”的规划原则,使这些沿河地带仍旧可以保持着与海河、运河的密切联系。 天津城的“总体开放”也可以说是直面海河的“ 开放”。以致明清以来,在天津城市平面上, 经济中心始终不在城内, 而是在城外河干的“环城开衢”。在这里,商贾辐辏,“骈填逼侧”,“百货交集”,以致“素封巨室, 率萃河干”,而卫城之内则是“屋瓦萧条,或为蒿莱”。

清代不再实行卫所制,先是将三卫并为一卫,后来干脆统一为行政建置,改为比县的级别稍高的天津州,旋即升为行政层次同于府一级直隶州,不久又开府置县,天津府管辖一州六县 ,府、县衙门同处一城,而且府、县官都是“冲、繁、疲、难”的四字最要缺。 特别是天津府,还属于清代的“请旨缺”,即缺出,先由军机处将奉旨记名人员进单请旨,最后再由皇帝钦定,应当说,这一切都与天津城市依河傍海,不密可分。

二.近代以降,西方侵略者骎骎东向。他们认定,天津是北京的出海口和东大门,只要封锁或占领了天津,“比毁灭二十个沿海或边境上的城市还要有效”。这是100多年来外国侵略者遵循的信条。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英国军舰八艘驶抵大沽,向清王朝递交了所谓的抗议书,导致了林则徐的被免职,以及严禁鸦片运动的失败。1858~1860 年( 清咸丰八~十年)英法联军三次攻打大沽口,两次占领大沽炮台, 最终占领了天津城,并攻陷北京,最终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八国联军自大沽口登陆, 占领了天津和北京。日本的增援部队自塘沽登陆, 京津沦陷。

在天津开埠的当年,英、法、美三国即在靠近天津城厢的海河右岸开辟了租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德国在美租界之下、日本在法租界之上的海河右岸 分别开辟了租界。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期间, 已在天津设有租界的各国,纷纷对租界进行扩张;没有租界的俄国、意大利、奥地利三国,以他们在海河左岸的则占领区,划定为本国的租界。比利时当时并没有出 兵中国,这时也乘机在俄租界之南,划定了比租界。至此,天津海河上游两岸,共有九国租界之设;1992年( 光 绪 二十八年)美租界并入英租清界,天津仍有八国租界。 这在中国、在世界, 都是独一 无二的的历史现象。

由于海河与海河水系造成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天津具备了宜于集散贸易发展的优越区位和便利条件,所以天津中心市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海河。各国租界在开辟之时,为取得自身的发展, 无不是沿海河 的走向而划定, 而且相互毗连。 即从天津城厢东部的 繁华区以下, 沿着海河向下延伸。 由于海河上游水深 河阔,各国租界都在海河沿岸修筑了条件良好的停船码头,这就为租界发展成为天津港口的航运中心创造了条件。天津的开埠和租界的设立,极大地改变了天津的城市地位,海河和海河流域蕴藏的经济火花很快迸发出来,并迅速燃烧,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天津便一跃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譬如,开埠前, 天津作为水旱码头城市,仅仅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开埠后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特别是港口贸易发展,被外国人认为是天津城市“潜在的力量”,“ 来日的发展自不待言” 。到20世纪 30年代初,天津港的进出口总额已占到华北地区的60% ,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天津的近代工业出现在10世纪60年代,但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几乎全部遭到破坏。经过20世纪初期的重建,发展很快,到30 年代已经形成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工业投资总额仅低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 天津在商业方面也成为了北方的中心, 当时天津的腹地有华北、西北和东北三个地区, 同时也是这三个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 进出口贸易和工 商 业 的 发 展 , 又 拉 动 了 天 津 金 融 业 的 发 展 , 中外各大银行差不多都开设在毗邻海河的英租界中 街 (维多利亚路)和法租界大法国路 (即今解放 路) 因此这两条路被称为 “银行街”或 “ 金融街”, 天 津 城 市 的 迅 速 繁 荣 , 反 映 出 天 津 作 为 工 商

业和港口城市财富的集中、人口的集中和经济实力 的集中;也反映出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的特 定地位这时已经形成。

就城市的空间来说,整个天津南北长,东西狭,夹河而立, 主要街道均与海河平行或垂直; 市区被海 河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 需要依靠桥梁和渡口来联结。城市的中心繁 华 区 ,开

埠 前 在 海 河 上 游 右 岸 ,开 埠后随着租界的沿河发展而不断向下延伸,从而奠 定了日后天津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经过长期发展, 天津虽然成为了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但港口 却在海河上游, 而不 直 接 靠 海 。到20世 纪30 年 代 , 因 海河自身条件的限制,地处市区的内河港已不能适 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能移向河口新建的人工港 区—— —天津新港。 由于有海河干流的联结, 下游的河 口地区迅速得到开发,并成为天津密不可分的一部 分。这也就是今日天津“一根扁担(指 海河) 挑两头( 指中心市区和滨海新区) 城市格局的由来。 ”

三.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确切一点说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 离不开海河。 由于海河具有河海通津的优越条件, 天 津一直是首都北京的出海口和东大门,所以中国近代史上的每一重大历史事件—— —从鸦片战争到平津 战役—— —差不多都要通过海河演绎,都要进入天津 彰显, 七八十年前就有人深刻指出,近百年来, “ 吾国外事尽萃于天津, 交 之 利 害 , 国 之 安 危 , 恒 于 外 全 而 是乎卜之, 故往往动中外人之视听。” 这就是说,百年 间的风云变幻, 无不在海河与天津留有深深的迹痕。 长驻天津的直隶总督手握军政大权,其衙署被视为 中国的第二政府和影子内阁,开埠以后,

“国家维新之大计, 擘画经营,尤多 发 轫 于 是 邦 ( 指天 津 ), 然 后 渐及于各省, 是区区虽为一隅, 而天下兴废之关键系 焉。” 此后, 天津更出现了名人名居星罗棋布现象, 其 实, 这种现象也是由天津的特殊的“ 政治后院” 地位, 在民国初年继续延伸而决定的。由此可见, 一条河海 通津的海河, 对近代天津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开埠后的40多年中,在天津海河两岸有九国 租界之设。租界无疑是旧中国屈辱和痛苦的象征, 但 是封闭的坚冰却因此而打破。正是由于被迫开放和 租界的“ 窗口效应”, 使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科学、思想、文化、教育、艺术得以通 过 天 津 ,来到 中 国

, 从 而带来了城市的国际性和先进性。近代天津涌现出 一批先进的历史人物, 在许多方面开中国风气之先, 决非偶然,海河对近代天津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是深 远的。 在近代中国, 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天津那样, 遭受 过如此众多的外来侵略;也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天津 那样,紧紧地把城市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 起。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幻, 海河两岸的潮起潮落, 在 一定意义上说, 就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通过海河开发 重现中国近代的历史,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了我们 的议事日程之上。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历史的烟云已 经成为过去,八国租界林立构成的世界上独有的人 文景观, 早已成为人民手中的财富, 这是海河收藏的 历史积淀, 也是海河独有的文化结晶。因此, 把原有 的租界区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设定标志, 有条件 地恢复或重建被损坏的各国风貌建筑与公园、广场, 让人们在一个城市里, 用一天的时间, 就可以欣赏到 世界各地的景观风 物 , 实现 “坐地 日 行 八 万 里 ”的梦想, 这将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天津城市的国际性带来了世界上少见的城市人 文景观的多样性。由于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建筑艺 术得以荟萃于海河上游两岸,所以租界社区被视为 “ 万国建筑博览会” ,联结海河两岸租界的桥梁被叫 做“ 万国桥”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天津的“ 小洋楼” 竟 能与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北京“ 四合院” 分庭抗礼。这 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代表了近代天津城市文化在中 国、在世界的特殊地位么?

坐落在海河岸边的天津, 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不 是一个封闭型的城市; 南北文化的交汇, 东西文化的 碰撞, 赋予了海河、也赋予了天津独特的魅力。而这, 正是我们在开发海河两岸时必须着力弘扬的。一条 能在一百年的时间里, 托起了一座72 公里长的河流, 能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托起了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承载了一部与国家紧密相连的历 史, 彰显了一种交汇型的文化, 代表了一个特殊时代 的脉动。这样影响于一个城市和城市文化的流, 在中 国, 在世界, 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对天津来说无疑是 得天独厚的天赐良缘。海河干流短, 但赋予了天津离 海近的优势, 这也是邻近的其他大城市所不具备的。 因此, 依托“ 两海”(

海河,渤海) 优势 ,重现 海 河 浓 缩的岁月风光, 发展特色旅游, 带动名河、名城建设, 应 是天津城市发展的“ 捷径” 。 参考文献:

(1).武经总要.影印刻本 (2).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3).金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4).元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5).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6).畿辅通志.河北人民出版社标点本

(7).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8).天津通志·附志·租界,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天津海河导游词

天津海河游览线导游词

天津海河外滩公园导游词

长城与历史文化

海河

记者采访天津港游海河 感受美丽天津

旅游与历史文化论文

嘉兴历史文化与消防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