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防范党员干部队伍精神懈怠问题的对策思考(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2: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防范党员干部队伍精神懈怠问题的对策思考

摘要

精神懈怠,就会信仰缺失,信心丧失,干事无劲,庸碌无为,成为事业发展的大敌,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实施者,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必须具备更加严格的素质要求、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坚决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

关键词

党员干部 精神懈怠 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把“精神懈怠”排在“四大危险”第一位,这充分说明党员干部队伍精神懈怠问题的严重性。剖析其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并切实加以治理,在当前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当前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主要表现

目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志能履职尽责,沉下身去为人民服务。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有的地方甚至呈现出滋长蔓延之势,其表现主要有:

1.理想信念倾斜。有的认为共产主义“看得见摸不着”,信仰发生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不注重学习提高,不注重道德提升,丢掉了原则和操守,,于是信念丧失、生活沉沦,甚至以此为由,开始走向贪腐之路走上了堕落之路。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在临刑前反省说,自己腐败的根子从主观上讲,就是“对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

2.宗旨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干部渐渐地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淡薄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认为党的宗旨观念“过时”了;有的“主仆错位”,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把为群众办事当成是自己的恩赐,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于不顾。乡镇干部打老百姓、城管执法态度强硬、拆迁简单粗暴等等,都是源于宗旨意识淡薄的产物。

3.缺乏创新底气。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因循守旧,观念保守,思想僵化,在机遇面前循规蹈矩、畏首畏尾,在挑战面前等待观望、庸碌无为。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小进即止、小富即安、小成即骄,缺乏忧患意识和工作激情,坐等退休养老,致使有的地方和单位工作长期低水平徘徊。

4.责任意识不足。当前,工作不负责任的现象极为普遍,部分人有心思做官,无心思做事,把私事当主业干,把公事当副业干;有的对工作挑三拣

四、对困难避而远之、对责任避重就轻,遇到难题不是竭思尽虑寻求解决之道,而总是以“请示”来推脱、以“报告”来搪塞、以“研究” 来敷衍,这常常成了“民怨”暴发的关键点。

5.缺乏有效执行。群众对党的政策很拥护,但到了执行时就走了样,造成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究其原因,在我们的干部。有的心浮气燥,作风飘浮,办事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不面对面地抓落实,而是说的多、做的少,安排的多、落实的少。还有一些干部拿着令箭当鸡毛,常常表现出“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开头了没结果,安排了没检查,导致了很多事情在表态声中走了样,在落实声中落了空,在表面文章下变了形。

二、产生精神懈怠的主要原因

导致精神懈怠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主观的、内在的、个体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外在的、社会的因素,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交织。

1.不注重学习提高。有的党员干部不愿学习、不善学习,长期不读书、不看报,却整天忙于应酬、陷于事务。由于不能找到科学理论来支撑理想信念,甚至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于神灵,“问计于神”,到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重庆市忠县原副县长王开健、海南省东方市原副市长吴苗、湖南省郴州市原煤炭局局长、党组书记曾宪明等人在忏悔中说道:放松了政治学习,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最终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2.党性修养欠缺。一些党员干部虽然学历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但由于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加上个人在快速成长中忽视“内功”的修炼,党性修养动力不足。有的个人主义严重,官欲太强,个人愿望一时得不到满足,就心生怨气,总觉得组织亏欠了他。有的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轻视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和群众的努力,听不得不同意见,自我感觉太好。

3.自私观念浓厚。无数事实表明,那些私心杂念重的人,往往是贪图虚荣,好大喜功,文过饰非,是难以奋力拼搏、敢于担当的。少数党员干部在做决策、抓落实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乌纱帽”,考虑的是自己和家人、亲属的得失,因而畏首畏尾,“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有了自私观念作祟,就缺乏创新进取和勇于负责精神,在工作中心虚气短,不敢闯、不敢试、不敢冒,还是觉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保险。

4.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造成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重要原因。有的机关为了安置照顾,往往占编超编,导致工作量明显不足。管理偏软,没有震慑力,日常管理中好人主义盛行,谁都不愿得罪人,宁可误事,不伤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不健全的监督机制,使染有精神懈怠风气的党员干部有恃无恐。

5.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在干部绩效考评、选人用人、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一定程度存在不公平、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客观上导致干部队伍激励缺失、活力降低、动力减少。为不得罪人,一些单位在评先评优上往往搞“轮流坐庄”、“吃大锅饭”,奖惩不到位。还有不少地方在干部任职年龄上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让一些50岁左右甚至40多岁的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转任非领导职务。这种干部任用不问德才素质、不管工作需要而简单以年龄划线的做法,使一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因年龄原因得不到合理使用,失去干事创业的动力,滋生暮气、惰气。

三、防范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对策思考

精神懈怠是一种致命的“慢性病”。如果任其蔓延,不加以防止和克服,就会在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中滋生官气、养成骄气、形成惰气、带来暮气、助长邪气。一定要高度警觉并坚决遏制精神懈怠的危险,使之不在党内蔓延开来。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根除产生精神懈怠的思想根源

杨善洲同志说过:“理想信念是革命者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就会产生勇敢和毅力,就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就能经得起生死的考验。”正因如此,他扎根大亮山一干就是22年,把一片荒山变成了万亩绿洲,用自己的行动擦亮了“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要把信仰教育融入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促使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构建信仰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从而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一方面,切实加强自我教育。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搞清“怎样做人”、“怎样为官”的问题,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学习先进模范人物,认真解决自身品德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与监督,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我,求得进步。

另一方面,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各级党委要讲究针对性、实用性,因势利导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即:正确处理好坚定与摇摆的关系,克服政治上的软;正确处理好清廉与腐败的关系,抵制经济上的贪;正确处理好落实与漂浮的关系,解决工作上的虚;正确处理好诚实与虚伪的关系,养成品德上的纯;正确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杜绝行动上的散。

2.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应对精神懈怠的肌体功能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许多党员干部的能力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缺乏总揽全局的能力,缺乏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缺乏有效的执行力。面对能力恐慌,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大力加强能力建设。

一是要提高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理论、涉猎知识的过程中,要实实在在地面对实际,把理论放到实际问题中来思考,把实际问题放到理论高度来分析,从中提炼出对具体工作具有指导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市场情况、市场特征,尤其是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提高敏锐观察经济问题、综合分析经济问题、科学决策经济问题和果断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各级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办事、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在很多行政诉讼就是因为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在执法、公务活动中没有依法办事,导致民告官、行政赔偿。 四是要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学会统筹兼顾、总揽全局,既要会“弹钢琴”,也要善于“牵牛鼻子”。要善于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3.加强制度建设,筑牢防止精神懈怠的体制基础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防止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还必须依靠加强制度建设来实现,用科学的制度来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要建立健全干部绩效管理制度。提升量化评价技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发挥上级组织、同级干部、下级单位和服务对象的综合评价作用,对党政干部的个人素质、工作作风、工作绩效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在机关管理上引入ISO质量管理、标杆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标杆、时时有目标,促使党政干部闲不住、慢不得、怠不起。

二要建立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使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特别是应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让优秀的干部“上”得去,使“上”的干部令人信服,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生机和活力。要加大推广力度,完善选拔方式,提高选拔质量,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把握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基本条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拓宽选人视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改进考试测评,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干什么考什么,提高考试测评的科学性,把考试与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不简单以考试取人或以演讲取人。完善程序方法,加强计划和统筹,推广联合公选等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积极探索公推公选、公推竞职等多种竞争性选拔方式,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三要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只有合理界定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细化干部“出”、“下”的标准,规范调整的原则、程序,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才能使党员干部不想或不愿懈怠。坚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辞职制度及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拓宽干部调整后的安排渠道,完善相关配套性措施。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对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的干部,区别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

四要强化日常监督和责任追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规定,创新监督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对党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干事创业的效率、效果等情况进行认真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组织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方法,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严密监督。尤其是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对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现象敢于曝光亮丑。特别是应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和惩戒的力度,对于党员干部因懈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危害的,除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外,还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解决目前在干部问责方面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使那些占着岗位不谋事、目标任务不落实、纪律制度不遵守、拖拉扯皮不办事的干部,得不到位子,混不了日子。促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放在事业上,把精力用在谋发展上,把追求定向在当“清官”上。

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

廉洁从政篇:当前党政干部队伍精神懈怠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精神一日不可懈怠

精神千万不能懈怠

乡村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思考

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问题的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思考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角下防范党员干部的精神懈怠

对激发乡村干部队伍活力的思考

对防范党员干部队伍精神懈怠问题的对策思考(全文)
《对防范党员干部队伍精神懈怠问题的对策思考(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