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5: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中的《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被选入教材。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其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教材。

3、《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闸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勾践灭吴》是从中节选而来。

4、《战国策)是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被选入教材。

5、《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全书共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季氏将伐颛臾》被选入教材。

6、《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盂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等被选入教材。 孟子(前372鞠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7、《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l篇。《逍遥游》(节选)被选入教材。

8、《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原的《离骚》(节选)被选入教材。

9、《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一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被选入教材。

10、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其中的《过秦论》被选入教材。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这部书在体列上分为本记(帝王的传记,十二篇)、世家(世袭封国的诸侯)传记(三十篇)、列传(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物传记,七十篇),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计一百三十篇。《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作出的崇高评价。其中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被选入教材。

《史记》作者司马迁(约前145一?),字子长,汉代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报任安书》也被选入了教材。

1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其中的《迢迢牵牛星》被选入教材。

13、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诗作《短歌行》被选入教材。

14、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身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慧下民”、建国立业的大志。后受称帝的哥哥曹丕的嫉妒、陷害,忧愤而死。诗作《白马篇》(又名《游侠篇》)被选入教材。

15、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做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写有《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16、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散文《归去来兮辞》,诗作《归园田居》被选入教材。

17、《玉台新咏》,南朝宋代徐陵编,其中的《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被选入教材。

18、魏征(580---643),字玄成,初唐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作品《谏太宗十思疏》被选入教材。

19、王勃(649---675),字子安,初唐文学家。作品结集《王子安集》,其中的《滕王阁序》被选入教材。

20、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作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将进酒》等被选入教材。

21、杜甫(712--770),字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圣”。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杜甫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诗作《登高》、《蜀相》、《兵车行》等被选入教材。

22、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师说》、《祭十二郎文》等被选入教材。

2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诗作《琵琶行》被选入教材。

24、柳宗元(773--819),唐朝散文家,著有《柳河东集》。作品《愚溪诗序》、诗作《渔翁》被选入教材。

25、元稹(779---831),字微之,中唐诗人。诗作《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被选入教材。

26、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诗人。诗作《李凭箜篌引》被选入教材。

27、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诗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任黄州(现在湖北黄冈)、池州(现在安徽贵池)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作品《阿房宫赋)、诗作《过华清官》被选入教材。

28、李商隐(约813一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器生。诗作《锦瑟》被选入教材。他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29、李煜(937--978),史称南唐后主。词《虞美人》、《浪淘沙》被选入教材。

30、温庭筠(812--870),字飞卿。宋代词人,他是花间派的创始人。词《菩萨蛮》被选入教材。

31、柳永(约987—哟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雨霖铃》被选入教材。

3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人,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六国论》选自《嘉祜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33、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作品(游褒禅山记)、词]《桂枝香金陵怀古》被选入教材。

34、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有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其中的《伶官传序》被选入教材。

35、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文学家。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散文《石钟山记》、《赤壁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等被选入教材。

36、周邦彦(2057--1121),北宋词人。词《苏幕遮》被选入教材。

37、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著有《漱玉词》,其中的《一剪梅》《声声慢》被选入教材。

38、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作《书愤》、《临安春雨初霁》被选入教材。

39、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豪放派词人,著有《稼轩长短句》,其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选入教材。

40、姜夔(约1155一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婉约派词人,词《扬州慢》被选入教材。

41、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被选入教材。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42、王实甫,名德信,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节选其中的《长亭送别》被选入教材。

43、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代表作(水浒传),其中的《智取生辰纲》被选入教材。

44、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其中的《失街亭》被选入教材。

45、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古文家。教材中的《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46、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画家。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著有《四声猿》、《俏词叙录》、《徐文长全集》等。

47、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作家。《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55出。节选其中的《闺塾》被选入教材。

48、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著有《袁中郎全集》。节选其中的《虎丘记》被选入教材。

49、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明末小说家。节选自《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被选入教材。《警世通言》是“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一。“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三言”中有些篇是冯梦龙的作品。

50、张溥(1602--1641),字天如,明末文学家。教材中的(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 。

5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节选其中的《促织》被选入教材。

52、洪防思(1645--1704),名异,字肪思,号稗畦。清代戏曲作家,著有传奇《长生殿》。

53、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代表作为《桃花扇》,节选其中的《哀江南》被选入教材。

54、曹雪芹(约1715--1763),名,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被选入教材。

55、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教材中的《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56、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材中的《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简答

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简表

外国重要作家作品

中外重要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总结 重要作品、作家总结

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美国部分作家重要作品

外国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古代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古代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