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造力开发之路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

有人认为,根据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创造力高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产生强烈兴趣,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推敲入微,意志坚强,比较自信,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特点。

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的构成

创造力构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⑴ 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并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而且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⑵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⑶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创造力开发的思路既可为一个人开发个体创造力所用,又是一个部门开发创造力的途径。

(一)牧童遥指杏花村:创造力开发的主要思路

1.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决定一个人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因此,要开发创造力,首先要增强和提高人的创新意识。

人的创新意识有两种,一是主动性创新意识,一是被动性创新意识。

主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不需来自外部的推动,主体的意识就可以有效地驱使个体去创新,创新活动是主体自身的需要的一种意识,稳定、持续、主动、习惯化是它的特点。

被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主体受外部的推动而产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接受交给自己完成的指令性科研问题、开发任务或项目。这类被动性的创新意识同样也会对创新活动产生推动作用,主要是创造主体有责任感、有成就欲和有胜任的能力。

2.掌握创造技法

创造技法和创造方法都是创新活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并上升为工具性的创造方法论。创造技法一举击破了创造的神秘气氛,使普通人借助创造技法亦能涉足创造活动。由于创造技法简单易学,对于创造活动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工具价值,掌握创造技法是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好思路。

3.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是个体创造力开发的关键。美国创造力开发公司总裁、创造学家罗杰.冯奥奇说过:“如果你对创造性思维持冷淡态度,你就不会认识到在一个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上,激发和应用新设想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

4.优化创新人格

前面讲到,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而创新思维的灵魂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创新人格!这是因为人是创造万物的主体,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认识者、发出者和操作者,忽视创新人格的优化,开发创造力将是舍本求末和本末倒置的。

5.形成创新环境

创造力开发离不开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尤其是个体创造力开发。因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产物。美国创造学家阿瑞提认为:“适宜的气候和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创造”。

6.创新成果展示和创新人物示范

经常进行各级各类的创新果展示,对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人物进行表彰、鼓励和奖励,达到示范作用的目的,都对创造力的开发很有推动作用。

在学习本模式时最好带一个问题逐次思考。

(二)心想事成:创造力开发的方法

创造力开发的几种方法

打破习惯性思路十分重要,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缺乏创意,往往是没有打破习惯性思路。

(1)AUTA模式。美国的创造学家戴维斯先生在1980年提出的由4个环节构成的创造力开发模式,描述了开发创造力的各个步骤,为开发创造力提供了一个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框架。该模式由意识(A)、理解(U)、技法(T)和实现(A)4个环节组成,既提高创造意识;理解创造原理,包括创造思维、创造力、创造人格、创造过程、创造环境等;技法的学习、训练和掌握;实现创造,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造出成果。

AUTA模式合理、有效,故而有较大影响。

(2)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解题、训练模式。简称奥-帕模式。在美国被认为是效果最佳的教学模式之一。由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理论,由另一创造学家帕内斯制定解题模式,分为6个阶段,其目标和训练内容分别如下。在学习本模式时最好带一个问题逐次思考。

①善于发现问题。在训练者给定的或者学习者自己发觉的“困境”中,学习者学会提出许多值得探讨的具体问题,并描述问题的要素。

②能够确定问题。给定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也就是对第一阶段描述的问题的要素想得更深些、广些:辨认出所陈述问题的背面还有哪些潜在的或实质性的问题;能否扩展或重新定义问题,也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变换动词扩展或重新定义问题;试着提出几个有可能的低一个层级的“子问题”。

③打破习惯性思路。按习惯性思路,即按过去一贯地、"自动化"式地思考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冷静评价和审视上述方式真正有效吗?在上一问题的基础上,鼓励提出跳出习惯性思路的、有新意的解决方式,这一步十分重要,而且要追求多种有新意的解决方式,越多越好。从上述有新意的方式中选择最优的。制定并实施利用有新意的方式的创新方案。

④学会推迟判断。在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力求做到:提出尽可能多的、不追求完美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对提出的思路和设想自己不去作评价,这就是推迟判断,因为过早地评价,很可能扼杀有希望成功的设想;也要忍住不去评价他人提出的设想的思路,这也是为了推迟判断。

⑤学会看出新的关系。把问题情境设计得复杂些,以此刺激学习者,使学习者应该能够做到: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设想。

⑥能够评价行动的后果。提出可能的评价标准来解决问题,对评价标准也应推迟判断,不过早下结论,以求找到一个创新而又实际的评价标准。

奥-帕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提出设想和推迟判断。只有打破习惯性思路,在学会推迟判断中看出新的关系,才有可能提出创造性设想。

(3)珀杜三阶段模式。珀杜大学首创三阶段创造力开发教学模式,最初是为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设计的一种提高性课程模式,后来证明在职业教育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故在本书中向教师和学习者介绍。本模式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开发基本的发散和收敛能力,由教师选择一些训练思维能力的练习,难度可根据学习者而定(本书第六讲专门介绍了许多类型的创造思维训练,可供选择使用)。然后组织学习者做这些练习。练习时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都动脑,切忌只部份人参与。其他人在一旁悠闲地充当“观众”和“听众”。方式可采用分为若干小组的方法进行,或者将学习者编号轮流或抽号随机进行,或者适当借助书面练习,使每个人都要练习。

第二阶段,学习和练习创造性解题模式,学习使用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综摄法等较复杂和实用的创造技法。

第三阶段主要侧重提高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学习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兴趣所在,选择一定的实用的或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课题进行研究,运用所学的技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此时则起“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创造主角是学习者。

(4)“三三一”教学模式。这一创造力开发模式是鲁克成90年代以来在讲学、培训学员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开发效果较明显,也受到学习者和教学部门的肯定。本章第二节中列举的航天部二院一次创造力开发培训班的报道即为一例。

“三三一”是指培训班共办了7天,前3天介绍创造学基本知识、创造技法及其练习,其目的是为了解创造学、掌握创造技法、突破创造的心理障碍,但并不求深入,因为第二阶段仍可深化。第二个3天是学习者有初步学得的知识,主要是技法和思维,“真刀真枪”地解决带来的实际创造课题(办班通知中就已告诉学习者来学习时必须带1-3个要解决的课题),力求解决或获得解题的思路、创意。方法也力求多样,有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研讨、小组式研究、师生合作,也可请本单位技术人员或基他主管负责人、专业人员到班里来一起研究。第二阶段不仅是收获的阶段,也是深化的阶段。第一阶段初步掌握的、但尚未实践的,在本阶段可得到进一步深入,因此,教师可及时讲授有关问题。最后1天是总结,由师生一起展示成果、畅谈心得收获、明确个人努力方向等,填写由教师评价的学习效果反馈表,以供回原单位汇报、总结使用。

(5)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JLZTH”模式。该模式由5个环节构成:

J:“介绍”——讲解介绍创造学知识,方法;

L:“练习”——创造技法和思维的练习;

Z:“总结”——学习者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学习到创造学知识、经练习掌握的思维、技法,对创造做出总结性评述,以强化创造意识;

T:“提出”——学习者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针对具体课题拿出解决的设想;

H:“培训后”——培训后应巩固和发展学习收敛,继续扩大学习成效,例如组织创造性群体组织、不断深化培训、经常展示成成果、定期表彰先进等等。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有“培训后”阶段,因为现在不少的创造力开发活动或培训,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办班时热气腾腾,感触颇多,学习结束后没有创造力开发的后续措施跟上,效果也就难以巩固和发展。

以上创造力开发的方法、模式比较适合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的集中学习和短期培训。由于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的模式类型、方式是多样的,通过学校教育各环节开展的创新教育是创造力开发的主要类型,将在第七讲介绍。

创造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是大学生走向未来的最大资本。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金山,只要能充分开发金子般宝贵的创造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去奋斗,便会打开这座金山,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开发每个人都有的却常常处于潜能状态的创造力是决胜未来的选择。

教你开发创造力

创造力开发论文

开发创造力学科教案

幼儿创造力开发读后感

创造力开发实验感想

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

《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读后感

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开发(上)

16 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开发答案

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考试答案

创造力开发之路
《创造力开发之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创造力开发 之路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