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删减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2: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于无人处追寻自我

我不想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派》)和《阿凡达》的孰胜孰略说事,没有 《阿凡达》,《派》不会这么快与观众见面。卡梅隆历时12年打造的《阿凡达》的问世,刷新了电影业的新局面,被誉为难以超越的神话般的传奇。在这一背景下,李安也神奇的把“最不可能拍成电影”的《派》拍成了3D电影。影片带有明显的李安式“中和之美”。在《派》中,李安试图让观众分享他的阅读体验,他在这场奇幻的漂流中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圣杯”。 电影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杨·马特尔的同名畅销小说。李安坦言“曾经觉得它是没法拍成电影的,因为它的内容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故事最难改编的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神。”。李安在制作这部电影时是诚恳的,“光是老虎的毛发,就有超过15名动画师负责。”(比尔·威尔坦霍佛语)。涉及到影像化了的象征意味时,充满张力与象征的画面、平稳流畅的叙事节奏、内敛含蓄的美学风格,都浸透着李安成熟高超的艺术功力。

派对一个作家的讲述是故事发展的主线,串联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结。从影片开始,派就被丢进泳池,然后丢进学校,然后丢进动物园和一只孟加拉虎面对面,然后按照这个顺序,派被丢在茫茫大海上的一一艘救生艇上,相依为命的居然就是那只孟加拉虎。故事流畅自然的进行到最荒谬的部分:派和孟加拉虎在救生艇上漂洋过海。一艘船,一片海,这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中亚瑟王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圣杯的原型意象。李安在历时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充分发挥了3D技术的表现能力,把海的壮阔和脾气,绚丽的日景夜景,海上动物的奇幻活动演绎的精彩绝伦。把派与孟加拉虎的对峙和平衡,拍的让人心惊胆颤又自然流畅,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的盛宴。但这不足以获得影评家对这部影片的肯定,至少不足以获得对李安的肯定。影像背后丰沛的人文内涵,才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才是李安导演真正的功力所在。

一个远离社会的茫茫大海作为故事的发生场景,一个人和一只孟加拉虎作为故事的主角,海上的奇观景象作为视觉看点,这些元素带有强烈的象征意

味。不论从宗教、生态、哲学甚至是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都是一部值得咀嚼和品位的电影。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意义非常的元素,就是派的笔记本。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语言貌似无用,但恰恰相反语言成了派赖以存在的精神家园。暴风雨把派的笔记本卷走时,同时也把派的灵魂带到了蛮荒地带。派在无人之境下,只能与神共存,神到底是什么已经变得如此明晰,明晰到就像与你时刻相伴的人一样,因为在这样的境遇下你只能和神对话。李安成功的把小说中“字里行间的象征”,转换成了具体的视觉画面,在自己的苦思中寻得了“圣杯”。然而李安把对“圣杯”解读,交给了观众,就像派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

作者简介:

李鹏,男,温州大学人文学院10级文艺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删减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删减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