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湖南语文学案下册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0: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学案·基础模块·下册(配高教湖南版)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阅读与欣赏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D 2.D 3.C 4.B 5.B 6.【答案示例】他没有什么帅气的外表 他拥有温文尔雅的高贵气质

二、拓展阅读

7.(1)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

(2)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书、记笔记。

(3)“我”觉得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我”心中充满感动。

8.B

9.读书不够积极主动,不够专心,不【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 2.C 3.B 4.D 5.D 6.A

二、拓展阅读 7.A

8.D 9.对比论证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C 2.D 3.B 4.C 5.B 6.B

二、拓展阅读

7.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

8.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

够入迷。

10.脆弱、高贵。

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是为了从中引出本文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并借助名言增强这个论点的说服力。

11.①选择例证:注重典型性,而且古今中外结合,名人和普通人结合。

②使用例证:注重丰富性,前三个古代名人事例,从不同角度共同证明古往今来的贤哲珍视思想、灵魂、精神生活甚于一切,后两个当今普通人事例,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令人感动。

善 良

10.善良也是一种正气,是一种美丽,是一种崇高,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纯洁,是一种魅力,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奉献。

11.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人生的境界

境界,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境界。

9.觉解程度。

10.(1)做事只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2)做事只是为自己。

(3)做事是为社会谋福利。 (4)做事是为了宇宙的利益。

11.哲学教人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1

第二单元

阅读与欣赏

科学是美丽的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 2.C 3.B 4.D 5.D 6.D

二、拓展阅读

(一)

7.①科学本身的内涵美。(各门学科都有自身美,每门学科中的不同门类都有各自的美,科学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

②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美。(过程美,顿悟和突破后快感)

8.这首科学诗用诗意的语言赞美碳的魔幻美。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 2.D 3.C 4.D 5.A 6.B

二、拓展阅读

7.B 8.C 9.A 10.B

11.由表及里。写荔枝的外形是循着壳—色—形(外形呈心脏形,蒂—肩—顶);写它的果实的顺序是壳膜—假种皮—核。

12.介绍了荔枝的生态知识和生产知识。

13.用幼年时对荔枝的疑问引出说明的对象,提出要说明的问题,是全文展开说明的总纲。本文开头写幼时的印象,未显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兴趣。【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B 2.C 3.A 4.A 5.C(A项,宾语残缺,应在“透明”后加“的宗旨”; B项,中途易辙,把“安倍政府”放在“在”的后面;D项,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增强”)

2

9.主题班会、图片展览、举办讲座、办科普小报、举办科技节(科技日、科普周)、媒体宣传、利用网络发布科技信息、召开科技发布会等。

(二)

10.(1)明亮的眼睛。

(2)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

11.转折关系。

12.(1)√ (2)√ (3)√ 13.属于同义重复。“歧路”就是“岔道”。

南州六月荔枝丹

这就与上小学后读到的《荔枝图序》里的精彩描写(比喻说明)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对比,自然就构成了全文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样一种水果,有无价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着借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

14.“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因此由龟裂片和片峰组成。

15.“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不足之处在于没能表现出荔枝外壳的实际形态,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

飞向太空的航程

6.B(A项,“神舟五号”应为“神舟”五号;C项,句末句号去掉;D项,“三号四号”应为“三号、四号”)

二、拓展阅读

(一)

7.春天孕育着希望,在这一年三月“863计划”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8.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此十分谨慎,而且是历经思考探索,“逐渐形成了共识”。

(二)

9.C(C项,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的是“缓冲发动机”)

10.B(A项,“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阅读与欣赏

大”说法错误;C项,讲反了;D项,“反之未必”说法错误)

11.C(C项,试验“从夏天到秋天”是因为测出的数据不一致,并非试验的内容)

12.D(D项,常识错误,减速一步到位宇航员将不能承受)

第三单元 边城(节选)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D[A项,应为“山岨(jū)”;B项,应为“嗾使(sǒu)”;C项,应为“茶峒(dîng)”] 2.B(B项,应为“暧昧关系”) 3.C 4.C(C项,“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这里和上下文吻合。A项,“口若悬河”多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这里用来形容词典的释义不恰当。B项,“视【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C[A项,应为“阜盛(fù)”;B项,应为“嬷嬷(mï)”;D项,应为“纨绔(kù)”“怯弱(qiâ)”] 2.A(B项,应为“彩绣辉煌”;C项,应为“甜言蜜语”;D项,应为“混世魔王”)

3.C(②风流:指姿容美好,容貌出众秀丽。④便宜:方便。⑥行为样子。⑧惫懒:涎皮赖脸,调皮)

4.D 5.B(B项,表比较) 6.B

同儿戏”多比喻做事不严肃,不认真,看成小孩儿游戏一样,这里和上下文语境不符。D项,“侧目而视”意为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多形容敬畏的情态,这里和上下文语境不符)

5.A(B项,“只灶间有火光”后用分号。C项,“我们发给路费”后用冒号。D项,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

6.D(D项,沈从文应是“京派作家”)

二、拓展阅读

7.A 8.D 9.A 10.D 11.A

二、拓展阅读

7.(1)打量 (2)交谈 (3)送字 (4)摔玉

8.①与黛玉的名有联系。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颦:皱眉。

②和黛玉的神态(眉尖若蹙)有联系。 9.对贾母的回答是真实的。发现贾母不喜欢女子读书,觉得自己有不谦之嫌,觉自己的回答有些失口,后面的回答体现了她寄人篱下那种小心谨慎的态度。

10.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反叛的性格。 11.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2.表现贾宝玉追求人人平等,不愿与众不同的民主思想意识。

林黛玉进贾府

3

恰同学少年(节选)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D 2.C 3.D 4.C(A项,“夺得科学高峰”搭配不当;B项,主客倒置;D项,缺宾语中心语)

5.B 6.B

二、拓展阅读

7.虚荣、自卑、自私和狭隘。

8.短短的一段文字却鲜明地表现了三种人物个性:孔校长简短的夸奖话语与简单的手势语言,表达了一个老师发自内心的友好与自豪;毛泽东友爱宽容、豪气十足的性格;与后面“阴沉着脸”“狠狠合上了自己那本书”“眼睛眯了起来”的刘表达与交流

三、课后拓展

我们中学生的生活也是非常单调的,谁过个生日来个小型聚会,也是对单调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我认为,约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聚聚,未尝不可。如果“大操大

三、课后拓展 1.C

2.是啊!朋友之间,师生之间,还有父子之间、母女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会产生真挚的感情。生命中太多的“真阅读与欣赏

俊卿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为后文人物塑造深埋伏笔,增加了小说人物描写的艺术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9.该对联在结构上呈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旧书”对“俗见”(均属形容词与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常读”对“尽弃”(均属副词与动词组成的偏正结构),“出”对“做”(均属动词)。“新意”对“雅人”(均属形容词与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其意义雅致脱俗,不仅非常吻合萧子升文明儒雅、知耻严谨的性格,而且还彰显了小说“倡议读书”“学做雅人”的写作意旨。

口语交际·即席发言

办”就不太好了,因为我们中学生还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不应拿父母的血汗钱玩潇洒、摆酷。因此,我的意见是中学生过生日不应该“大操大办”。

写作·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挚”,让我们用心去珍藏,用爱去铭记,因为这些真挚的情感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拥有生命中的“真挚”,你将拥有绚丽的晴空。

第四单元 荷塘月色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 2.A 3.C 4.A 5.D 6.D

二、拓展阅读

7.泻

8.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4

缕缕清香

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9.B

10.(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表达效果: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清香本应从人的嗅觉的角度来写,但此处作者用渺茫的歌声来加以形容,准确传达出香味的清淡、飘渺、若有若无之感,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表现了作者美好的心情。

(2)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表达效果:将光与影和谐的组合比作梵阿玲上演奏的名曲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作者对月夜的喜爱之情。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B项,应为“荫庇(yìn)”;C项,应为“栅栏(zhà)”;D项,应为“空地(kïng)”] 2.C(A项,应为“嬉戏”;B项,应为“扣人心弦”;D项,应为“震撼”)

3.D 4.A 5.B 6.A

二、拓展阅读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C[A项,应为“触觉(juã)”;B项,应为“渲染(xuàn)”“色调(diào)”;D项,应为“模仿(mï)”]

2.C

3.A(B项,“迫不及待”和“急着”重复。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和听到一片兴奋的歌声”。D项,表意错误,“不再”应改为“再次”)

4.D(A项,连续问而非选择问,“存在呢”后面的逗号应改成问号;B项,句子很短,很紧凑,没有必要用表示较长停顿的冒号。C项,“谈到怎样教育青年少一代”是陈述语气,不应该使用问号,应该改为逗号)

表达与交流

三、课后拓展

①可以参照的演说题目:

5

7.转折

8.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说明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之美。

9.表明每一个对托尔斯泰充满敬意的人都可以拜谒他的坟墓。

10.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11.描写、议论。

画里阴晴

5.D(D项,设问)

6.B(B项,作者是吴冠中,吴道子是唐朝人)

二、拓展阅读

7.西洋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是“晴”派。

作者的画受益于民族传统的东西较多,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

8.西洋画家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写。

作者认为阴雨天的景色更具意境和审美情趣。

9.为了说明西方风景画的传统技法,他们认为光是画面的主人。

10.“我”的绘画观与西方画家不同。

口语交际·演讲

老师要不要给高中生布置作业? 可不可以不参加高考? 班级集体参观有没有必要? 要不要限制高中生上互联网?

②可以参照的论题范围:

对一个社会现象的看法。

三、课后拓展 ①论点:

敬业的人值得尊敬;成功来源于敬业;即使是卑微的工作,也要用敬业的态度去面对。

②论据:

乔丹的敬业精神 ——成功来源于敬业

作为一名职业篮球选手,乔丹的敬业态度的确是无与伦比的。为了比赛的胜利,阅读与欣赏

对一个作家、作品、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意见。

对国内外某一形势的评价。

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他可以放弃娱乐和休息,拼命苦练。长期艰苦的技巧和体能训练是乔丹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乔丹在他的自述中提到了成功的“秘诀”:“为什么当我需要在赛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时,我能够做到呢?因为我以前曾经做过,它是我准备工作的一部分。我到达过那种水平,我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如何获得用以对付比赛的突发情况。” 写作·议论文 论点与论据

第五单元

现代诗二首·我爱这土地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A项,应为“嘶哑(yǎ)”]

2.D(D项,应为“毕恭毕敬”)

3.A(B项,成份残缺,应为“我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不合逻辑,高铁在建规模不应在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中。D项,语序不当,将“公民”移动到“不仅”之后;成份残缺,应为“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建成”。)

4.D(D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C[A项,应为“徘徊(huái)”; B项,应为“彳亍(chù)”;D项,应为“惆怅chàng)”] 2.D(A项,应为“嘶哑”;B项,应为“悠长”;C项,应为“愁怨”)

6

5.B

6.D

二、拓展阅读

7.不可以。因为用“嘶哑的”更能表现出“我”对“土地”的深爱的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

8.拟物。

9.象征遭受苦难的祖国。

10.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1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雨 巷

3.D(A项,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B项,句式杂糅,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 “防止”等意义的词语。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 4.D(D项,走尽/这雨巷)

5.D(A项,“家母”是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B项,“令媛”是称别人的女儿;C项,“令尊”是称别人的父亲)

6.A(A项,《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

二、拓展阅读 7.D

8.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 9.①“雨巷”象征当时1927年中国的黑暗社会现实,让人看不到尽头,看不到自由,幸福和希望。

②“姑娘”象征和戴望舒一样的知识分子要苦苦追寻的救国理想。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苦苦寻找的救国之路,也象征着中国的希望。

3.A 4.B 5.A 6.D

二、拓展阅读 7.C

8.鲁侍萍心头埋着对周朴园的恨,她希望周早死,没有想过再见到周。

9.几乎明白地告诉侍萍,他绝不会承认和鲁大海的血缘关系。

雷 雨(节选)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B[A项,应为“伺候(cì)”;C项,应为“勾当(gîu),离间(jiàn)”;D项,应为“江堤(dī)”] 2.C(A项,应为“甜言蜜语”;B项,应为“可见一斑”;D项,应为“严厉”)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B项,“喧”应写作“暄”; C项,“徵”应读“zhǐ”,“埋”应读“mán ”;D项,“提”应读“dī”,,“旦”应读“dàn”,“愆”应读“qiān”,“亢”应读“kàng”)

2.D(D项,葫芦提:当时的口语,糊涂的意思)

3.A(A项,“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

4.D(A项,“是由于„造成的”用法错误,造成句式杂糅;B项,成分残缺,无主语,应将“从„„中”删去;C项,缺少谓语)

5.D 6.C

二、拓展阅读

7.D(表现她对天地不公和现实的无可奈何,一腔悲愤也只能化作泪水)

7

窦娥冤

8.依赖(信任)→怀疑→控诉(批判)→悲愤。

9.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10.三桩誓愿的顺序不可以颠倒。第一愿是想证明她“委实的冤情不浅”。第二愿让洁白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愿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并且还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三桩誓愿层层深入。

11.窦娥的三桩誓言中引用了四个传说: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因邹衍、东海曾经孝妇冤。这几个传说中的人物,有贤臣,有明君,有忠臣,有孝妇,结局却是蒙冤受屈。窦娥引用这些传说,意在表明她的心灵善良、美好。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12.窦娥在诉冤过程中对天地的怀疑与依赖始终交织在一起:一方面通过指天斥地批判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却仍要天地清官来昭雪。表现窦娥的不屈反抗而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心态。

第六单元

阅读与欣赏

唐诗二首·将进酒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B 2.C 3.D 4.A 5.C 6.C

二、拓展阅读 7.C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B 2.C 3.B 4.B 5.B 6.A

二、拓展阅读 7.pí

tián 8.(1)第二年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B项,“笺”应读“jiān”,“峭”应读“qiào”;C项,“砭”应读“biān”;D项,“称”应读“chân”)

2.D(D项,应为“安分守己”) 3.B(B项,“故”是“所以”的意思,其他三项都是“旧”的意思) 【课后巩固】

一、基础知识

1.A(B项,“吮”应读“shǔn”;C项,“鲜”应读“xiǎn”;D项,“发”应读“fā”)

2.D(A项,应为“在所不惜”;B项,应为“细水长流”;C项,应为“暮霭”)

8.(1)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

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2)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2)铿锵脆亮

(3)原为琵琶高手的姓名,后代指精通琵琶的人

(4)姿色 9.C

琵琶行(并序)

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4.C(C项,是词的比喻用法,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5.C(C项,“强虏”不是比喻) 6.B(B项,苏轼属于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

二、拓展阅读 7.C

8.C(“卷”并非拟人手法) 3.C(C项,年复一年)

4.C(C项,直接抒情;题干及其他三项都是融情于景)

5.D(D项,拟人;其他三项为比喻) 6.D(“经年”呼应“今宵”不对)

二、拓展阅读 7.B 8.B

雨霖铃

8

师 说

一、基础知识

1.A(B项,“读”应读“dîu”;C项,“传”应读“zhuàn”;D项,“骀”应读“dài”)

2.D(A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项,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为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3.C(C项,均为“学习”的意思。A项,出:超出/出自。B项,惑:疑难问题/糊涂。D项,道:道理/风尚)

4.B(B项,“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些,这类;其他三项都为动词,到、往)

9

5.C(C项,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意动用法)

6.B(B项,作者并没否认“童子之师”是老师)

二、拓展阅读

7.(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古之学者必有师 语文学案·基础模块·下册(配高教湖南版)同步检测卷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C 2.C 3.D 4.A 5.B 6.D

二、阅读理解

(一)

7.B 8.A

(二)

9.A 10.C

11.你是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4.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阿基米德在生死瞬间更在乎他画的圆和第欧根尼让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他的阳光两则事例,证明了古今圣贤们珍惜自己的灵魂生活更甚于任何外在的事物,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A 2.A 3.B 4.D 5.B 6.C

二、阅读理解

(一)

7.C 8.B

(二)

9.A 10.D

11.(祁奚)回答说:“您是问可不可以,不是问是谁的儿子。”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握住母亲的脚

14.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不易,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青年从原

10

而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5.承上启下

16.“可悲的路”指的是“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为了避免走上“可悲的路”,我们应当时常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学习,经常思考,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纯正而丰厚。

四、语文综合实践

17.成语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 18.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五、应用文写作

六、作文 略 来表面上的了解母亲到真正体验到母亲的血目辛酸和无私奉献,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灵魂由此得到了升华。

15.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

16.略

四、语文综合实践

17.活动名称:辩论赛。

宣传标语:引经据典长见识,唇枪舌剑练口才。

18.您是春风,为我吹散心头愁云;您是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您是港湾,让我停泊心灵之船。老师,衷心地祝您:教师节快乐!

第二单元测试卷

五、应用文写作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C 2.B(A项,应为“一如既往”;C项,应为“剑拔弩张”;D项,应为“超声波”“鳞次栉比”)

3.B(B项,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原指暗中眉目传情,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A想,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C项,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D项,溢美之词:过分吹嘘的话语。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常用于贬义)

4.B(A项,“噪声”不能排除;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D项,成分残缺,“发出”的宾语应是“号召”)

5.B(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应将“随风生长”移至“绿树蓊郁”后;C项,缺少谓语‚应改为“很少有人会有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

6.D(岳飞为南宋人)

二、阅读理解

(一)

7.A(风景往往不在遥远的地方,有时就在你的身边,要善于发现)

8.D(此诗不关凡尘与佛门的旨意,仅仅写出寻春悟道的体验)

(二)

9.C(乘:登上)

10.B(A项,都是表示目的的连词,意为“用来”;B项,前一个“于”是介词,意

11

六、作文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为“向”,后一个也是介词,意义为“被”;C项,都是表示顺承的连词,意义为“于是、就”;D项,都是副词,意义为“乘机,趁势”)

11.燕军十分混乱,齐人追杀败北、逃跑的燕军,齐军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国而归向田单。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①阳光是珍贵的,不是想有就有的。

②阳光是稍纵即逝的。

③含有大自然的气息,带有泥土和花草树木的呼吸和体温,以及来自云层的清新与湿润。不是唾手可得的。

④平等民主,一视同仁,给予人们发乎天、止于心的温暖。

⑤有情感有生命,可以传递在你我之间,像是母亲的拥抱、情人的抚摸、朋友的呵气如兰。

14.阳光代表温暖和爱心,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对小姑娘美好心灵的赞许与肯定,对其洒落阳光的宽容与安慰。

15.①比喻:第③段“那时候,我像……的地方”,突出了作者对阳光的渴望。

②对比:第④段用暖气和阳光对比,突出了阳光具有大自然和亲情因子的特点。

16.①从结构角度分析: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作铺垫,说明阳光是有情感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在人们之间传递,可以带给我们美好而奇妙的感觉。

②从内容角度分析:赋予阳光以诗意般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③从中心角度分析: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④从写法角度分析:神聚形散,化实为虚。

四、语文综合实践

17.①如果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骤然翻起的浪花。

②如果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飘浮的淡淡的云。

③如果人生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朵永远相随的浪花

④如果人生是波澜壮阔的大海,那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D 2.D 3.A 4.C 5.B 6.C

二、阅读理解

(一)

7.A 8.D

(二)

9.C 10.D

11.地位已经很高,态度越要谦虚;官职越大,待人处事的心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要慎重不应索取分外财物。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喻成“经过酷暑薰烤、秋霜摧打的叶子”,赋予秋风以人的情趣,写出了品秋时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表达出“我”在生命的晚年并不感觉萧瑟,而是能如叶子般从容、快乐之情。

14.内容上:说明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暗示了自己已进入了人生的秋天;解释了为什么自己有时间去细细品味秋天的原因。

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爱秋天”,下启对秋天的种种具体品味,总领下文。

12

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浪花。

⑤如果人生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白云。

18.寒食节是我国北方每年在清明节前一天以不生烟火、只吃冷食的形式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的一个民间节日。

五、应用文写作

六、作文

期中测试卷

15.(1)短暂的美丽,一转眼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萧瑟的冬。但我不去想这些。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的秋天。

(2)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但愿我的坠落,也能如叶子这般从容这般快乐。

我们都需要一颗安详的心来完成季节的迁徙。

(3)树木如此,小野鸭如此,我们人类更是如此。

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所有的日子都将会美丽着自己的人生。

(4)我们今天的言行,创造着自己的明天。

丢弃了过去,才能够开始新的生活,才能够做到真正地爱自己。

16.美丽易逝,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万物都有同一个归宿,以从容、安详、乐观的心态看待“叶落”;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个时期,都有使自己的人生美丽和充实的价值;“过去”不管辉煌还是平淡,都不可追,充分利用青春,利用有生之年,创造自己的美好明天;花落春犹在,生活不滞,生命不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语文综合实践 17.⑤③②①⑦④⑥

18.一体同心谋善策,全球协力创新风。

五、应用文写作

六、作文

审题立意思路简析:

本次作文在选材整体特点上侧重比喻性的特点。

材料以固态的盐可融于水中化为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来喻指生活中相似的现象或道理——某些东西(或现象)会以无形(或抽象)的方式存在并渐染式地发生着影响。对“盐”的理解,可侧重其物理变化特性,不必过多考虑其实用价值属性(比如盐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从材料的思辨性看,可思考“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侧重“无形”的影响或价值方得其要。写作时需要通过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道理衔接,得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在文体选择上,既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进行记叙类写作或者小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A 2.B 3.B(B项,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A项,衣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C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D项,饱食终日: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形容无所事事)

4.D 5.A 6.C

二、阅读理解

(一)

7.C(C项,“没有多少”应为“绝无”)

13

说创作,也可以依据感悟提炼观点进行议论性文体写作。

在写作内容上,既可以大处着眼,也可以细处落笔,但在归结主旨上,应通过感悟或自省,落实于积极健康的立意,以符合高考作文的方向性立意要求。

从正面选材,大处着眼,诸如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与影响、中西文化的逐渐融合、爱国情感的培育、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的形成、社会道德风俗的变迁等,甚至是对中国哲学智慧——大道无形的认识;小处落笔可选择亲人间的爱、个人品格的塑造、语文素养形成等,可从生活中的细节取材或基于对细节的思考感悟,这些都是以化有形为无形的方式渐染、熏陶、影响、改变着我们。

如不考虑盐的实用属性,亦可从反面选材,诸如浮躁、急功近利、戾气等社会不良现象的普遍存在,无形中会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不利于人格的健康。反面选材需要通过反省式的文字进行正面立意。

第四单元测试卷

8.B(B项,尊佛奉道,修身治学,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因此,“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二)

9.D 10.B

11.您今天上山碰到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呀;下沼泽遇见蛇,沼泽是蛇的窝啊。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14.①老媪与农民夫妇形成对比,老媪的自私、冷漠更加凸显农民夫妇的善良、热情。(或老媪与其他旅客形成对比,相互映衬,表现出老媪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热情。)

②“我”与未出场的“未婚妻”形成对比,“未婚妻”的幸福,突出了“我”的孤苦处境。

15.①这两处描写表现了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点。

②后一处文字在描写农民夫妇误以为“我”是儿媳时表现出的亲情的基础上,写误会消除后仍表现出对“我”的关爱,由表现家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D 2.A 3.B 4.A 5.B 6.D

二、阅读理解

(一)

7.B 8.B

(二)

9.A 10.B

11.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①以人们日常见面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

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14.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感情、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

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14

庭亲情向表现人间温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题。

16.①“我”从农民夫妇对“我”父母般的关爱中感到了温暖,同时产生了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伤感之情。

②看到农民夫妇一家的恩爱、和谐,“我”产生了羡慕之情。

③“未婚妻”的幸福,引发了“我”对亲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四、语文综合实践 17.今天刚栽下一棵树 明天就能结出果实

五、应用文写作

六、作文 略 15.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挠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

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16.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四、语文综合实践

五、应用文写作

第五单元测试卷

六、作文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C 2.C 3.D 4.D 5.D 6.D

二、阅读理解

(一)

7.A 8.D

(二)

9.C 10.D

11.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吹口琴者伤残的肘部;二是指男人的不信任给吹口琴者所带来的尊严与内心的伤害。

14.因为吹口琴者不是接受施舍的乞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B(A项,“横”应读“hènɡ”;C项,“稽”应读“qǐ”;D项,“荷”应读“hè”)

2.D(A项,应为“计日程功”;B项,应为“舶来品”;C项,应为“绿草如茵”)

3.A(①孩子的话有两个意思:拿来就能吃、嫌剥皮麻烦。妈妈就从“要剥皮”上引出先要付出劳动的说道,有针对性,循循善诱,也富有教育意义。“不劳而获”侧重于批评,太过严厉,与“橘子在告诉你”的情境不合、也少了正面的寓意。

②孩子的话有两个意思:果肉分成了小块,剥皮的橘子不完整。妈妈从“分”字上开导孩子,延伸出乐于“分享”的意思,颇有教益。“不用炫耀”的说法较为生硬,孩子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4.D(A项,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B项,生灵涂

15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丐,而是靠自己的辛勤付出获得收入的艺

人,男人的不信任和固执己见给吹口琴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15.吹口琴者是一位虽然肘部伤残但是有骨气、很诚实、自强不息、乐观面对生活的人。

16.①体现了吹口琴者的真诚乐观。 ②对男人和男孩的好心的感激。 ③对男人道歉的宽容。

四、语文综合实践

五、应用文写作

六、作文

期末检测试卷

炭:泛指,不能用具体数字。C项,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此处应改为“四面楚歌”。D项,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

5.A(B项,成分残缺,缺主语“由于”和“使”应删去一个;C项,误用否定词,应改为“以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以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D项,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

6.D(D项,《画里阴晴》——吴冠中——当代)

二、阅读理解

(一)

7.C(C项,本诗直抒胸臆而不是“十分含蓄地表达”)

8.B(B项,选用的是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这首诗中“上人”是对和尚的尊称。这首诗四句都写到了景物,而且对灵澈上人的感情都含在诗的字里行间,寓于“竹林”、“斜阳”、“青山”这些景物之中)

(二)

9.D(D项,怠:疲乏,疲劳) 10.C(代词,他的)

11.身体就要死亡,要钱又有什么用呢?

(三)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13.①她的外貌、拿钱时的动作、“没有知道她叫什么”等,说明她是一个穷困、地位微的人。

②而喝完就走,从不赊账,也不多事,又说明她虽嗜酒却很老实本分。

③她最后为荒唐的现实所吞噬,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下层小人物。

14.①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且将其写得“好看”,是为了使其醉后的“乐”“潇洒”与醉前的“黯”“寒伧”形成对比。表现穷人只有醉后,才能有片刻的“洒脱”。

②使悲剧意味更浓。

15.①洒馆老板几十年以假酒骗人,

下层劳动者贫穷、郁闷、麻木,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

②以“首善”称之,表达了反讽之意。 16.BC(A项,“炮打灯”不是物美价廉的酒,“洒脱放纵”与原文说“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意义不同。D项,老板只是对酒不搀水反而害了酒婆感到别扭和奇怪,并没有内疚和后悔。E项,小说主题在于揭示批判“习惯于作假”的社会现象,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四、语文综合实践

17.①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②朋友是顺境时的一台风扇,冷静地为你发热的头脑降温;朋友是逆境时的一盆炭火,热情地为你已冷的心灵加热。

五、应用文写作

六、作文

16

九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2

七年级下册语文资源与学案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雪》学案及答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猫》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

湖南语文学案下册答案
《湖南语文学案下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