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例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2: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例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依据。史料教学,即运用史料来进行教学,进而依据史料解答历史问题。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近几年历史高考的主客观试题几乎全部是对材料和史料的探究分析题,因此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拟从什么是史料和史料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新课改 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我们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资料,借助于历史资料去再现、感知、体验和理解历史,所以史料对于认识历史,接近历史真相至关重要。在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和课外的各类史料,精心编排,适当补充,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去拓展教材,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探究历史的思维能力。

一、史料及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一)何谓史料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依据。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其可分为两大类,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

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它可分为以下三种。(1)原始史料。它包括文件、日记、报告、笔记、回忆录等。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7页的一段关于井田制的史料:《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2)撰述史料。这类史料主要出自各种著作、典籍。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34页上的一段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该句就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3)文艺史料。此种史料是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材料。

图片史料即用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包括文物、古迹、图片、数据图表、历史地图、漫画等。如《新航路的开辟》《汉代素纱禅衣》《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二)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要求如下(节选):“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如下:(节选)“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同时《2014年山西省高考历史考纲说明》中要求学生:“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几乎全部是材料题,所选取的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试题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材料信息丰富符合题意,有利考生能力的发挥。所以,通过训练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就成为必要条件了。”基于此“史料教学”无论是符合新课改要求还是应对高考都变得尤为重要。

二、史料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第一章“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

“史料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知历史的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去全面地客观地理解历史。其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例如:岳麓版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教材关于辛亥革命的思想影响结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山西省晋中市《历史课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一》中有这样一则材料“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范小芳等《戴季陶传》。学生阅读完这则材料很明显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对广大内地农村影响有限,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样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了一个真实地、全面的感知。

第二章“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不像其他学科,他是过去的、极其复杂的,以往传统历史教学只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结论和观点,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却能生动、具体反映历史本来面貌,拓宽学生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阅读能力。例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70页“有人描述当时(经济大危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教师提问:是什么政府和怎样的经济制度使得危机更加严重了?经济危机还引发到什么领域?有什么影响?学生马上会意识到时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危机,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样学生加深对历史结论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在体现新课改、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对新高考和让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遵循以上原则与策略,必定能够更好的发挥史料教学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岳麓版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岳麓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4]《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岳麓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5]《历史课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一》,郭巧梅,岳麓书社2012年8月第1版

[6]宋超:《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7]周月军:《聚焦历史课堂“史料教学”》

史料实证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分析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高中历史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谈初中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建设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之我见

新课改下我国高中历史的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我国高中历史的教学反思

例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例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