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8: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

作者:欧阳清 单位:万载县第二中学

邮编:336100 联系电话:18607050575

众所周知,学生之间的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已经成为所有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课题。在此,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间的差异并不一定就是劣势,如果能正确的引导应用,反而可以成为一种优势,利用分组学习模式,达到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

一、分组教学的利与弊

分组学习并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要教学过程中学生间知识交流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分组教学是小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分组学习时,要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即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学生机会和权利又赋予了他们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但是分组教学也显示了它的不足:那就是对于学习不是积极主动的那部分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这些学生可能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加之这些学生自身所存在的惰性,能力的差别、智力的差异等就会不自觉地加大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

二、分组教学课堂实施与应用

1.有效分组,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首先是小组的划分要合理,包括小组内要注意学生能力的互补、小组间要注意能力的平衡,才能有利于小组内分享合作、小组间竞争的开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分组前分发调查表,提前做好学情分析,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为了便于在分组分享教学中落实竞争机制,促进全体学生的公平竞争和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每个小组中的水平有个明确的定位,在分组前我们既要尊重自愿原则,但同时也要兼顾均衡、男女混编适当调整原则。国内外研究证实,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七人为宜,因为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就相当大些。考虑到目前学校基本上以大班教学为主,学生人数都在50左右,如果小组数太多,则教师上课比较难于兼顾,小组数太少,每组人数就相应多,分享机会与效果都会受影响。同时考虑到电脑房格局的特点,我们采取6人一组形式(见表一),每小组可以由上、中、下三种层次的学生合理组成,由组内学生集体为自己小组创作好的名字,如“精灵队”“旋风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还有利于形成小组的凝聚力。

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在各小组建立管理机构,为课堂管理走向学生小组自律打下组织基础。我们的做法是每小组设两名组长,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他们应当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提供帮助。同时选择小组长时应避免采用教师指定的方式,应当真正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在选择之前,教师可以公布挑选组长的标准。由于有自愿建组作前提,公举组长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选出的组长较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在此基础选出两名组长,正组长主负责组织开展分享学习活动,副组长主负责管理纪律与奖惩和考评。有了这一管理机构后,教师要及时组织组长分别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方法,为分组分享教学的课堂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保障。另外,组长的培养是一项贯穿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对组长进行跟进的培训。而且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多,教师不可能顾全到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这样不仅老师是应接不暇,而且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锻炼。如果我们事先就对几个小组长进行培训,在进行实验之前的组长会议上就组织小组长参与实验的准备,让他们弄清楚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问题及应对措施。那样在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时,小组长就可以充当“组内小老师”的作用了,他们可以先给组员做一次演示实验,然后指导组员完成实验。

2.互助学习,快乐分享

分组分享的课堂是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分组分享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些分组分享活动目的进行的分享互动过程,借助分享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去。备好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础。作为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备课,除常规备课原则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这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通过分享去学习,更便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在备课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分享点选择与表达,教学中分享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分享点选择正确了,才能开展有效的分享活动,才能让分享顺利进行下去。例如:我们在讲授Word插入图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结合前几节的内容,选择分享点:(1)、插入图片需要用到菜单栏的中的哪条命令,找找小组内进行操作,然后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由组长组织在小组内分享,既复习了旧知,强化Word窗口的构成,同时也为下面新知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在这课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知识不清楚,或者感觉掌握的不是很扎实,小组内交流。”这一环节,组内的讨论分享有效的总结归纳了本课的知识点,既提高了学习氛围,又能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还能真正准确地暴露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组内的互帮互助,实际上就是再次的学习提高过程。

在分组分享学习当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二项,支持工作角色宜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都必须参与。同时,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

3.合适评价、积极进步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发挥着激励、规范、引导等一系列作用。评价的过程也是个管理的过程,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合作互助精神,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高质按时地完成小组任务,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 (1)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师为上、以书为上”的评价方式。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尊重学生,就应当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因此在每章学习结束、或每个小组合作关系结束、又或是每个学期教学结束时,我都会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自评个人学习情况、互评小组合作情况、互评小组学习成果,评定教师教学情况等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我反省、认识自我,不断提升合作技巧。同时通过学生评教师,也让我有了更多的自我反思,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多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分组活动。口头评价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当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时,教师在教室里走动,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可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及时的口头反馈;除了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分组教学还要重视对小组合作成果的书面评价,切不可将学生小组的成果作业放置一边,因为无论是采用评语还是等级评定的方式,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劳动成果的尊重与重视,激励学生持续不断地追求进步。

总之,在这种分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者和“任务”互动,他们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既培养了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情感,还培养了学习者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为他们提供了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探究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谈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改变探究课堂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探究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