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

控制1301汪哲培 3130104562 在苏格拉底讨论清楚了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怎么样的以后,他继续论证为何哲学家治国最合理。因为相对于被多样的事物弄晕的人来说,这种人能够认清楚事物永恒不变的本质,所以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因此这种真正的哲学家才适合成为城邦的统治者。然而阿德曼托斯说现实中很多爱哲学的人往往变成了坏人,即使最优秀的人也成了无用的人。苏格拉底不否认他的话,而是以船员篡夺船长的权利成为所谓的航海家这个例子来比喻现实中哲学家在城邦中变得无用的处境。至于哲学家变坏,苏格拉底以愈好的种子在不利的成长环境中会偏离应有的生长状态愈远来说明当今的城邦制度不适合哲学家,因此哲学家也败坏了。此外还有许多并非适宜哲学的人为荣誉和利益而研究哲学,这也造成了哲学的败坏。因此,真正配得上研究哲学而又成为了真正哲学家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在说明了哲学本身无罪以后,苏格拉底开始阐明一个哲学王统治的城邦何以不会败坏。人应在心智成熟且为城邦做出了服务之后才开始研究哲学。这种人必须敏而好学博闻强识积极进取并且具有稳定性。

苏格拉底觉得,关于正义等等其它知识只有从善的理念里演绎出来才能是正确的。然而即使是苏格拉底自身也无法直接把握善的理念。因此苏格拉底先通过解释永恒的存在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善的具体表现。他用太阳比喻善,视觉比喻理智,可见的事物比喻可知事物,以此说明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并且从善得到它们自身的存在。随后苏格拉底将可见世界划分为影像世界和实物世界,将可知世界划分为灵魂所认为的影像世界和纯粹理念世界。前者正如几何学与现实事物的关系一样,只能从假定下降到结论。后者则可以从假定上升到原理,从而得到完全的阐释。这两个世界共四个部分可以对应到四种不同灵魂状态即理性、理智、信念和想象。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 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