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4: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宁波市教育学院开办的为期一星期的《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校长培训班的学习,这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几位优秀校长的报告,现就报告做如下粗浅的体会,望批评指正。

我在这次培训之前,也已经多次听了林校长的讲座,每次听讲都会有进一步的收获。林校长的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林校长提出的“07发展共识”中的第三条:“学习是我们的需要。我们要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坚持每天学习,并用自己的行为来带动学生,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自主学习习惯,确保学生每天有30分钟的自学时间。”

林校长的这个观点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我们自己要坚持学习。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学习,要让学习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当前,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才能把住时代的脉搏。同时,做一名学习型教师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时刻补充新知识,注意平时的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二是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坚持学习,言传身教,才能带出热爱学习的学生来。

有位专家曾经这样说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同一个课时的内容,在两个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时,我会在第一个班级上课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加以改进,而不重复自己。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其前提就是学习。如果不学习,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要说创新超越了。

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教育家,如:孔子、陶行知、魏书生和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是热爱学习的人,都是主张终身学习的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争做学习型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紧握成功的钥匙,主动地充实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成为一名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聆听宁波市镇安小学校长顾秋红《国学兴校 毓德强校》报告过程中,由于我自己的学校也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因此,我觉得很有启发和学习的意义。

根据顾校长的报告,我了解到学校首先考虑到的是营造富有国学内涵的国学环境,让学生浸润在国学的环境中,欣赏传统文化之美,体会国学的魅力。

在设立甬城国学堂之前,学校精心改造了整个校园环境,从浩瀚的国学文化中甄选出国学精粹作为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使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会说话的传承国学经典、养正毓德的教科书。走进甬城国学堂,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文化的优美和艺术。一走进校门,孔子的立像就在眼前,告诫师生教与学的根本所在。校门口的对联“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道出了国学堂的“育人”价值追求。在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立着文化长廊,张贴着诸子百家名言,时刻提醒学生传承先人的志向,告诉师生为人处事的真谛。教学楼外墙的经典名段更是魅力无穷,时刻滋润着孩子的心灵。校园内的诚信书吧、义工栏、毓德堂等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处处彰显国学氛围。在校园里,学生眼所观、行所致、手所及皆为国学,不自觉地融入国学并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这种“浸润”对学生的影响将会深刻而深远。

这次学习,对我而言,收获很大,我希望以后能够经常接受这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

余姚市康山小学徐军苗

加强特色建设 促进内涵发展

医院内涵建设 学习体会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宣传材料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教育的内涵建设》学习体会

《教育的内涵建设》学习体会

小组建设内涵发展

强化办学特色 推进内涵发展

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

多途径探索特色发展,全方位推动内涵建设

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
《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