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歌剧鉴赏知识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8: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歌剧鉴赏知识总结

填空:1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融合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2欧洲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是由诗人里奴奇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歌剧《达夫尼》,乐谱已失传。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尤利迪西》,油里奴奇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3蒙特威尔第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是早期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4蒙特威尔第是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的作曲家,在他的创作中,一切音乐手法都服从于戏剧的需要5歌剧序曲通常与歌剧本身并无材料上的联系,序曲包括快、慢、快三个部分,称为”意大利序曲“,后来发展为古典交响曲6吕利创作出一种“抒情悲剧“的法国歌剧形式7优秀的歌剧作品有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意大利正歌剧《仁慈的狄多》、德奥歌唱剧《魔笛》、《后宫诱逃》等8十面埋伏最早记载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秋萍编印的《琵琶谱》,是我国著名的武套大曲之一9朱载堉,我国具有划时代贡献的乐律学家,他在世界上首先创立了(时而平均律)的理论,是我国历史上一颗灿烂的科学、艺术10我住长江头的曲作者(青主)1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12萧友梅是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音乐的集体创作和的依曲填词创作传统 选择:1,《奥赛罗》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 威尔第 创作的格局作品;2 比才最优秀的歌剧作品是《茶花女》 3,意大利剧《蝴蝶夫人》、《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作品,发生在亚洲的故事4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5,1834年《新音乐杂志》的创刊人是舒曼6,柴可夫斯基的作品《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交响曲》《六月》船歌,一生写了2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交响曲7,罗西尼的《塞尔维亚理发师》8,威尔第的《茶花女》,芭蕾舞组曲 《鹅妈妈》10,贝利尼的《乡村骑士》11普契尼的《托斯卡》、《绣花女》12歌剧《伊凡—苏萨宁》的作者是俄国的格林卡13,《叶普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作者是俄国柴可夫斯基14,《大海》法国德彪西15,斯特拉文斯基是俄国新古典主义音乐家,年代1882—1971 16,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童话交响诗《彼得与狼》17,二十世纪现代派表现主义音乐发起人奥国的勋伯格,还提出了“序列音乐”18,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的《神奇秘谱》19,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文字谱记得琴曲是《碣石调—幽兰》20,四大名旦: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梅兰芳 21,《洪湖赤卫队》发生在湖北省22,评剧源于河北省东部23 信天游属于山歌24,清唱剧

是黄自的作品25,诸宫调 宋元时期孔三传26,最早的复调音乐被称为奥尔加农狄斯康特27,《音乐之声》美国 28,门德尔松首创的小型器乐曲体裁是无言歌29,单乐章结构的乐曲体裁是交响诗30,《第九交响曲》作者是德奥夏克31《苏尔维格之歌》作者格里格32,《伤逝>施光南 32,《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33,四大声腔: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 34,舒伯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艺术歌曲35 胡笳 隋朝36,《十面埋伏》1818 37,巴洛克时期 亨德尔38巴赫的《马太受难乐》由 门德尔松 于1829年首先发掘 39,《卡门》作者 比才 40,“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41,原来交响曲中得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贝多芬将其改为“谐虐曲”。 简答:1.清唱剧:又叫神剧,诞生于意大利,17世纪中叶成为一种类似于歌剧的大型声乐题材,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合唱、乐队组成,其中合唱占重要地位。内容大多是宗教题材,一般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2,莫扎特的交响曲有何总体特征?一,直接继承了海顿的写作技术,但去掉了海顿交响曲的慢板引子,加强了奏鸣曲式主、副部主题之间的对比,促进了交响曲戏剧性的发展;

二、在和声、调性的大胆构思,展开部的不稳定幅度方面以大大区别与海顿的交响曲,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倾向。3,简述歌剧的发展历程: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

4,艺术歌曲的特征:①歌词多采用诗歌,具有文学性,侧重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伴奏占重要地位②多用钢琴而不用乐队伴奏,多层次语调变化作铺垫,成为衡量表现艺术和演唱深度的重要标尺,逐渐形成含蓄、阴柔的演唱风格③演唱时多要求演出者演唱不同人物和各种不同情绪,主要靠音色表现、语言表现、声音控制等三面的综合④在中西合璧的作曲法中,坚守民族音乐的精髓,不离民族音乐的本体特征。

连线:1,马勒—交响曲;威尔第—歌剧;舒伯特—艺术歌曲;肖邦—钢琴曲;李斯特—交响诗 2,聂耳—码头工人歌;郑律成—八路军进行曲;冼星海—救国军歌;吕启明—红旗颂;羊鸣—五洲人民齐欢笑3,紫竹调—江苏;脚夫调—陕西;赶马调—云南;龙船调—湖北;斑鸠调—江西4,罗西尼《赛维利亚理发师》;普契尼《图兰多特》;马斯卡尼《乡村骑士》;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威尔第《波莱罗舞曲》 名词解释:

1.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 艺术歌曲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

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曲此我们可以知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2.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其中多以音乐、戏剧为主,并把各种艺术戏剧融合在一起,也是声乐艺术中最有难度,最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简答:《春江花月夜》的组成部分: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回阑拍岸8、桡鸣远籁9、欸乃归舟

10、尾声

2.列举外国民歌及其国籍:《拉网小调》(日本)、《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红河谷》(加拿大)、《桔梗谣》(朝鲜)、《梭罗河》(印尼)

3.怎样欣赏音乐: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以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特殊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直觉欣赏、情感欣赏、理智欣赏 6.歌剧之最: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犹丽迪茜》;最长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最短的歌剧:《达律斯.礼约》;上演次数最高的歌剧:《卡门》;最长的歌剧咏叹调:《众神黄昏》

论述:

1、论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1)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是格鲁克的创作原则。(2)从不再遵守返始咏叹调格式,自由地将分节歌和三部曲式相结合。去掉单纯炫技的段落,追求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3)他创作的《奥菲欧与优丽迪茜》和传统歌剧相比已大相径庭,咏叹调优美简朴而符合剧情需要,不去迎合歌唱家的炫技兴趣。如其中的咏叹调“我失去了优丽迪茜”,曲调非常朴实动人。(4)加强了宣叙调的旋律性,使其具有细致的情感表现力,在歌剧中占有重要地位。(5)长期以来,合唱一直在意大利正歌剧中被忽视,格鲁克恢复了合唱在歌剧中的重要作用。(6)如《奥菲欧与优丽迪茜》第一幕中牧人的合唱、第二幕中地狱的幽灵合唱等都是剧中的生动场面。(7)芭蕾舞在格鲁克以前的歌剧中常和剧情相脱节,只追求视觉享受,甚至为了某位舞蹈家的特长而临时添加一些特性舞蹈。针对这一点,格鲁克认为舞蹈表演必须与剧情、人物、情感相符合,不能为了炫耀场景而随意添加。(8)把乐队的每个声部都记写清楚,取代了“数字低音”写法。

2、海顿为什么被誉为“交响曲之父”?(1)海顿被尊称为“交响曲之父”,他的成就不在与创造,而在于把这种原来教简单的音乐形势发展到更新、个、更完美的高度。(2)早期交响曲的乐章数目并不确

定,有快、慢、快三个乐章的结构,有从柔板开始的四个乐章的结构,也有采用五个乐章的。(3)集大成的12首“伦敦”交响曲,不仅把交响曲套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的结构,而且将各乐章的不同性质和常用曲式确定下来。(4)第一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热情洋溢;第二乐章是慢板或行板、广板,常用奏鸣曲式、主题与变奏,旋律优美如歌;第三乐章是带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性格幽默活泼;第四乐章是快板或急板,常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比第一乐章更加欢快热烈。(5)这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突出前后的对比,海顿常常在快板第一乐章前加上一个缓慢悠长的引子。(6)交响曲的首、尾两个乐章常采用展开主题短小动机的手法,后来贝多芬发展了这一手法。(7)在乐队编制上,以弦乐四声部为基础、双管制的管弦乐队体制在海顿手中定型。(8)108首交响曲中,最著名的当属第45交响曲“告别”、第92交响曲“牛津”、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伦敦”交响曲。

3、简述浪漫主义时期法国歌剧的发展? 19世纪法国歌剧处在一个动荡的发展时期,这种动荡来自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称帝,使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变化,白天观看断头台,晚上蜂拥看歌剧,从而导致歌剧从内容到体裁发生了变化。其二,受奢华的巴黎文化市场的影响。当时巴黎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在那里崭露头角,音乐艺术人才蜂拥而至,由此也带来了歌剧的发展变化。其三,受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影响。许多作曲家遵循格鲁克歌剧改革的主张,不断尝试歌剧的创作。其四,受到法国自身民族歌剧的影响。浪漫主义歌剧在法国抒情悲剧和喜歌剧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19世纪前后法国产生了几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歌剧,以下进行简要阐述。

(1)拯救歌剧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拯救歌剧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800年前后)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歌剧内容中代表封建势力的阴谋终不能得逞,受迫害的一方总能在悲剧的最后一刻被拯救出来。这种歌剧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和时代特征,它随着大革命的产生而形成,同时也随着大革命的衰退而消失。

格雷特里(1741--1813)的《狮心王查理》一般被认为是第一部拯救歌剧;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歌剧《菲岱里奥》在题材选择上也受到法国拯救歌剧的影响,同样成为拯救歌剧的代表作品。 2)大歌剧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大歌剧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相对于当时的喜歌剧。它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剧,反映历史性内容,追求奢华的舞台效果,在剧中穿插华丽的芭蕾舞场面,不用干念宣叙调,采用大合唱和大乐队等宏大场面。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迈耶贝尔的《新教徒》、《非洲女郎》

(3)轻歌剧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轻歌剧与喜歌剧一样,是一种生活气息与娱乐性较强的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与大歌剧相对,与18世纪的喜歌剧相仿。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常带有讽刺性,用说白代替宣叙调,旋律取自当时流行的音乐,通俗易懂,结构短小,多采用独幕形式。该体裁的奠基人是德意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代表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

(4)抒情歌剧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抒情歌剧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是一种规模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的歌剧形式,他的篇幅比一般喜歌剧长,但没有大歌剧的浮华。风格与喜歌剧一样,轻松愉悦,重视对人物心理及情感的细致刻画。它没有大歌剧的沉重与夸张,却经常安排大歌剧形成所必备的舞蹈场面,内容多采用文学名著中有关爱情的情节,音乐为一些常见的歌曲、舞曲和进行曲,注重抒情旋律的感染力,以说白代替宣叙调。 代表作品有古诺(1818-1893)的《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马斯涅(1842-1912)的《曼侬》、《泰伊斯》;托玛斯(1811-1896)的《迷娘》;圣桑斯(1835-1921)的《参孙与达里拉》等。 5比才与歌剧《卡门》 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他的早期作品受意大利罗西尼等人的影响,倾心于意大利流畅的旋律风格。直到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的问世,他自身的音乐才真正显示出来,1875年创作的歌剧《卡门》成为法国及世界歌剧历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是至今上演最多,流行最广的歌剧作品之一。

比才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歌剧《卡门》上,该剧取材于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这部作品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倾向,不仅震动了当时法国的歌剧界,对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以及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歌剧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歌剧《卡门》的结构为传统的分曲形式,同时借鉴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手法,用西班牙音调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如《哈巴涅拉》、《斗牛士之歌》等。剧中贯穿着爱情、仇恨、欲望等内容,且不是光彩亮丽、生机勃勃的动人情节,具有独特的戏剧魅力。其流畅的旋律继承了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传统,给人以至美的享受。该剧被视为法国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至今西方音乐史中最突出的几部歌剧之一。

6威尔第的作品及贡献:《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歌

剧以题材的社会性,现实性,人物和环境的质朴真实,音乐,戏剧的紧密结合,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著称。 7如何评价莫扎特 莫扎特一生的作品:他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作品,包括21部歌剧,15首弥撒曲,41首交响曲,27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和很多其他乐器的协奏曲,27首音乐会咏叹调,17首钢琴奏鸣曲,35首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23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的其他室内乐作品。

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女人心》《蒂多的仁慈》《后宫诱逃》《魔笛》《安魂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创作风格: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是纯音乐的,不大带有自传性,从中很难听到他生活中的艰难与失望的痕迹。他的音乐表面上是明朗欢快的,骨子里却常有一股阴郁的情绪,特别是那些用小调写成的作品。

歌剧鉴赏

歌剧名作鉴赏

《洪湖赤卫队》歌剧鉴赏

歌剧猫鉴赏

歌剧鉴赏猫

歌剧鉴赏作业

音乐鉴赏——歌剧《猫》

歌剧《魔笛》鉴赏,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

歌剧魅影观后感(声乐鉴赏作业)

歌剧鉴赏知识总结
《歌剧鉴赏知识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