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安市全委会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6: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李江山同志在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人:刘佳楠2010-12-27 09:18:35来源:大安通讯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任务是,听取市委常委会关于今年以来的工作报告,审议《中共大安市委关于制定大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谋划“十二五”发展,研究部署明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开创大安发展新局面。

首先,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2010年,是全市上下锁定目标、克难攻坚、奋力开拓的一年,是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面貌改变最大的一年,是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的一年。年初以来,市委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三一”兴市战略和“五大重点工程”,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在经济形势低迷的不利影响下,迅速实现低谷攀升和赶超跨越,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期。预计到年末(下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达90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0亿元,同比增长60.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9.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61%,增速居白城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以“三三一”兴市战略和“五大重点工程”推动发展全局,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

——加快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向好的有利契机,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这个重要前提,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战略的大突破,以方式的大转变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全面整合优势资源,主动抢占市场先机,实现了增速与质量双提升、效益与后劲双增强、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双改善。全市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效同显,大发展、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推动崛起振兴的合力日益增强。

——经济运行态势更加喜人。农业生产取得好收成。积极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水源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保护地工程,全力提高农业抗灾避险能力,粮食产量实现13.1亿斤,保持了稳定增长;深入实施“牧业三年攻坚战”,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加大。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扶持石油机械、汽车配套、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扩产增效,大力推进风电开发、风机制造、明胶化工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服务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积极发展商贸流通,着力发展旅游产业,重点实施嫩江湾湿地恢复保护与旅游开发工程,进一步打响了湿地旅游品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外贸出口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8%。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年共组织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42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项,10亿元以上项目5项。实际利用域外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28%。油田开发完成投资18.5亿元,新打油井238眼,油气当量达到142万吨。大安灌区累计投资4.7亿元,一干渠提前一年向一区供水,实现了几代人“引嫩入安”的跨时代梦想。土地整理累计投资5.74亿元,平整土地24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区完成投资3750万元,高标准水稻试验田喜获丰收。风力发电纳入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累计投资55亿元,总装机容量达到75万千瓦,并网发电40万千瓦。经济开发区聚集承载项目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全省开发区排序位次前移。城市建设完成投资8.6亿元,改造棚户区60万平方米,新建扩建主要街路6条、改造巷路和居民胡同300条,城区育才运动休闲广场竣工投入使用。扎实开展“举市三年大造林”活动,完成绿化面积24.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

二、以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保障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高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财政支出54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贴补贴标准月人均提高300元;支

出41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了“定点门诊就医、定点刷卡买药”。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1.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8.6万人。建设省和市本级新农村示范村39个,改造农村泥草房1.1万户,新建农村公路243.8公里,解决农村5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救灾救济、优抚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弱势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计划,率先在全省农村中心校统一配备校车,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计生和疾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进村入户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步伐,晨飞兆瓦级以上叶片轻量化项目被批准为全省十大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整体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我市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同时,慈善救助、新闻出版和环境保护等项事业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完善“5+2”工作模式,积极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我市经验在白城市进行推广。突出严防严打,创建“平安大安”,我市铁路护路工作进入全国最好县(市)行列,校园安全管理、群众安全感测评排在全省县(市)前列。深入推进“集体访积案化解提速年”活动,信访形势得到明显好转,实现了国家重大会事和重要节点零进京非正常访和零越级集体访。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高度重视、超前谋划防汛抗洪工作,确保了我市汛期安全。

三、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提升党建工作,党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取得新成效

——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全面履行职能。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广泛联系,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巩固壮大。高度重视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成功举办了新艾里蒙古族乡建乡25周年庆祝大会。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圆满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市乡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解放思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些制约和影响大安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围绕重大项目工程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介大安、展示大安。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城,群众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高。

——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村两委换届“一肩挑”比例达到84.8%,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顺利完成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新提拔干部满意度调查排在白城市前列。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军地共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和政策性资金的监督检查,我市被评为全省软环境建设先进县(市)。积极构建信访举报大工作格局,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不断加大。深入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和政务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有效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实现了党风政风的持续好转。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主要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是市级四个班子精诚团结、心系全局、密切协作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努力拼搏、共同奋进的结果。

特别是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的基层干部,更是付出了辛勤汗水和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还很差,工业规模小总量不足、支撑发展能力还不强,第三产业层次较低、服务和融资能力还很弱;信访中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到位,个别群众仍有不满意的地方;部分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生产、软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市委常委会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白城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科学谋划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我们结合大安实际,组织专门力量,广泛征求和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形成了提交全会审议的《中共大安市委关于制定大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这个《建议》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请大家认真审议。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白城市委精神,科学谋划我市“十二五”发展,既面临严峻的困难挑战,也蕴含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省委也作出了发挥区位和地缘优势,实施“三化”统筹、坚持“三动”并举的战略举措,为我们加大投资、拉动增长、改善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我市发展实际看,经过近些年的大招商、大投入、大开发,我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对资源发掘、转化、利用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以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十分突出。随着我市产业框架的逐步完善,传统工业不断得到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同时,我们确立实施的发展战略,完全符合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三化”统筹进程。尤其是目前全市上下谋发展、求转变、图振兴的愿望热切、干劲十足,同心协力、共促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总体来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虽然很大,但机遇更多,潜力更大,只要我们积极顺应形势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就一定能够又好又快地推动大安发展。

基于对上述形势的基本认识,“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实施“三三一”兴市战略为重点,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逐步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这一思路,“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实现“六大目标任务”、坚持“六个毫不动摇”、强化“五大重点支撑”。

实现“六大目标任务”是: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更加优化,支柱优势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和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民生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社会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社会大局更加安定和谐;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各项改革同步深化,政府效能显著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坚持“六个毫不动摇”是:坚持科学发展毫不动摇,加快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坚持“三化”统筹毫不动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充分发掘资源潜力毫不动摇,突出打造区域竞争特色优势;坚持协调发展毫不动摇,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毫不动摇,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毫不动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强化“五大重点支撑”是:强化项目支撑。采取多元方式,大力吸引域外项目资金,促进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精心包装储备项目,加大政策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强化产业支撑。加快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深入发掘优势资源,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促进消费为突破口,发展大通道、建设大市场、繁荣大商贸,推动服务业向特色、现代化方向转变;强化功能支撑。按照\"龙形崛起、轴线支撑、区域联动\"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推进中心城突破、小城镇带动、新农村提升,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强化保障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维护大局稳定,扩大公共服务,改善社会民生;强化政策支撑。不断完善和落实重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创业富民的优惠政策、优化环境的保障政策,激活生产要素,聚集发展合力。

推动大安加快发展,既要着眼长远高定位,更要立足当前打基础。2011年全市工作总体要求是: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白城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确定的“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方式主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部署要求,坚持“三化”统筹、“三动”并举,深入实施“三三一”兴市战略、强力推进“五大重点工程”,突出管理创新、狠抓民生改善,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1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把深化\"兴市战略\"和推进\"重点工程\"作为总体目标,尽心竭力地加快经济发展

当前,我们正在组织实施的“三三一”兴市战略和“五大重点工程”,既是推进“三化”统筹的具体举措,更是推动大安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的有力抓手,必须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1.在深入实施“兴市战略”上,要立足充分发掘资源潜力,加速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一是进一步发掘能源资源潜力,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围绕建设新兴能源基地,全面加快油气、风光等优势资源开发、转化和利用进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力发电要完成投资50亿元,并网发电累计达到100万千瓦,积极协调推进海坨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和500千伏输变电升压站建设;油田开发要完成投资23.7亿元,新打油井525眼,油气当量达到156万吨;火力发电要加快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30万千瓦火电机组带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争取4×100万千瓦火电项目早日列入国家和省规划盘子。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重点企业自主创新、优化升级,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是进一步发掘土地资源潜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围绕建设优质粮肉基地,按照“兴水整地增粮、过腹转化增肉”的思路,鼓励土地集约化经营,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进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先进适用耕作技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深入开展“牧业三年攻坚战”,支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有效扩大畜禽养殖总量。要围绕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按照“加工创牌增值”的思路,规划建设烤烟、西甜瓜、大荛子、粘玉米、美葵等特色种植基地,肉鸡、白鹅、生猪、肉羊、奶(肉)牛等特色养殖基地,实施产业化经营,推进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围绕打造绿色食品城,按照“从田间到餐桌”、从普通到高端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生产要素整合,尽快形成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完备的产业链条,实现高质高效。

三是进一步发掘生态资源潜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围绕打造滨江园林城,积极推进城市扩容增量,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加快构建“一江环绕、四湖相拥”城市水系,分步实施“引水环城、改造开发、绿化美化、管理提升”工程,建设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中等城市。要围绕打造生态旅游城,加快推进嫩江湾湿地公园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启动实施它拉红生态引水工程,尽快发挥生态养鱼、旅游度假和天然湿地综合社会效益。积极开发湿地景观、风电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旅游热线,尽快融入吉林省大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圈。

四是进一步发掘区位资源潜力,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要围绕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依托哈大和珲乌“大十字”交通主轴战略布局,打造长吉图中蒙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全力配合抓好长白高铁客运专线、省道S216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促成嫩江公路大桥项目,打通\"三省一区\"经济大动脉。规划建设城市精品商圈和城乡专业市场,启动建设30万平方米物流园区,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快形成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2.在强力推进“重点工程”上,要强化战略支撑,狠抓工作落实,实现更大突破。

一是强力推进大安灌区和土地整理工程,确保完成新增耕地任务和发挥生态示范作用。大安灌区要完成投资2.5亿元,加快推进穿越长白铁路桥涵建设,完善姜家围子泵站、总干渠等项配套工程,灌区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土地整理要完成投资7.06亿元,完成干、支、斗渠护坡工程,启动小西米等12个区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配合实施龙海灌区土地整理项目,全年新增耕地28万亩。高标准建设万亩水稻示范田,全面实施11项工程,形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生态示范区主体形象。

二是强力推进安白百公里新能源综合开发景观带工程,加快建设经济社会隆起带。在建设新能源开发景观带上,重点实施“五一一”工程,来福、舍力、乐胜、红岗子、新艾里五个风电场要全部启动建设,总装机容量完成70%以上,并网发电达到50%;舍力太阳能发电站实现并网发电;生物质发电全力进行项目招商。在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带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有机稻米、棚膜经济、特色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在建设新农村示范带上,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的要求,突出抓好泥草房改造、村屯道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同时,结合“举市三年大造林”活动,积极建设安白百公里绿色大通道。

三是强力推进嫩江湾湿地恢复保护与旅游开发工程,全力打造旅游产业支柱品牌。加快滨江广场、滨江景观道和运河景观带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福人岛、地藏寺等系列景观景点,抓好星级宾馆等项目招商工作,进一步丰富核心区内涵,提升景区功能。启动外滩清淤疏浚一期工程,增强行洪蓄水能力,恢复天然湿地风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着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加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升湿地旅游吸引力,全面打响“东赏长白山、西游嫩江湾”旅游品牌。

四是强力推进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工程,进一步提高聚集辐射和项目承载能力。科学编制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一区四园”管理机制,实现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共享。实施工业\"退城进区\",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提高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结合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争取省专项补贴资金,扶持壮大服装鞋帽产业。储备包装优势项目,引进大企业,吸纳大资本,全力打造“白城一流、省内知名”的经济开发区。

五是强力推进城市改造开发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层次和水平。按照沿江沿湖发展方向,开凿城市运河,建设滨江大道,开发滨江新区、南湖新区,推进城市与湿地一体化发展;依托大安北站改造,建设安北新区,推进旧城和新区协同发展。继续实施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力争两年内消灭城市核心区低矮平房。加大主要街路和巷路改造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城市主体框架。加快体育运动场馆、休闲绿地广场、蔬菜批发市场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暖房子\"、\"菜篮子\"和城市第二水源工程。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

二、要把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作为最终目的,不遗余力地推动社会民生事业改善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1.着力抓好就业就学就医工作。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有利于群众增收的产业和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继续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城镇五项保险制度落实,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保险整体扩面,逐步减轻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负担。要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救助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生活质量。继续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进体育广电、人口计生和慈善救助等项事业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集中整治社会不良现象和不文明行为,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城。要充分借助国家和省文化惠民有关政策,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

整理和提升,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要把营造安定和谐环境作为刚性要求,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发展之需、群众之愿、执政之责。要紧紧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和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加大力度解决信访问题。继续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全面推行稳定风险、信访评估和责任倒查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及时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合理诉求。做好对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梳理工作,增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消除在萌芽状态。

2.突出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按照“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平安大安”建设活动,深入推进矛盾化解、管理创新和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各项保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网络管理,不断优化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搭建社会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全力防范确保公共安全。要强化“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整治工作,不断完善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认真抓好公共安全领域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安全感。

四、要把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推动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大安崛起振兴,关键是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全面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深入推动思想解放。要继续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深入破解发展难题,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突出抓好市乡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全面加强思想宣传和理论普及。要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形成主动发展、赢得发展的竞争势头。

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全力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责,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坚持党管武装,巩固双拥双促成果。建立更加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人士的真诚合作。继续落实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深入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夯实执政基础。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抓好“服务党员、服务群众”工作。要深入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全面实行党务公开,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要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吸引和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大安、服务大安。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发展实践中锻炼干部、检验干部。要注重加强和谐班子建设,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齐心协力、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要继续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开展对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巩固扩大“三项制度”成果,加快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同志们,扎实做好2011年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推动大安崛起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开拓、再接再厉,为实现大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委会报告

全委会报告

全委会报告

大安市解说词

五次全委会报告

全委会

全委会

县委全委会报告年底

11月市全委会报告

11月市全委会报告

大安市全委会报告
《大安市全委会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