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与好书有个约会》反思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6: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外阅读交流会(教案初稿)

高桥镇中心小学 洪瑜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读书品质。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扩大阅读面。

3. 在活动中能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把读书习惯及感受交流出来,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请每位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2——3本,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换;

2、请部分有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以便课堂上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老师也很喜欢读书,记得我少年时代最喜欢读的文章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老师也很欣喜地看到同学们都爱看书。今天,我们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大家把自己看书的习惯、喜欢的书介绍给同学,再和同学自由交换喜欢的书。

二、介绍自己喜爱的书和自己读书方法

1、请每位同学都想一想,除了课本以外,自己还读过哪些书?在纸上写下书名。并简单地写下自己读书的习惯或者方法。

2、每位同学肯定有自己喜爱的图书,也有自己读书的方法和习惯肯,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个别学生介绍(事先要请这些作好准备——总结自己的读书习惯、方法等)

3、请同学们进行分组交流自己喜爱的书和阅读方法习惯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踊跃介绍,组长负责作好记录。在大家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

4、邀请小组代表在全班介绍喜爱的图书和有效的读书方法 教师小结: ▲关于读书方法

⑴浏览法:浏览就是大略地看看,不是很仔细地看。 ⑵跳读法: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性地阅读。

⑶精读法:“精读”与“浏览”相对。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几篇从思想内容及至艺术表现都比较完美的作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到读音、标点,都要弄懂弄透。

⑷猜读法:就是拿到书,看到书名先闭目静思,认真地猜,猜书中的内容、写法、结构……然后再打开书来读。如果作者写的和自己猜的一样,就不必细读,如果不一样,就要细读,进行对比研究。

⑸抄读法:每读一篇文章,把好词好句好段抄录下来,然后反复诵读;或者一边抄一边读,抄好了校对时又读几遍,记住了内容。

⑹读做法:每阅读要勤做笔记,其简便易行的方法有:做文摘卡、资料卡、名言录、好词佳句录(露珠集或点滴集)、编提纲、写读后感(心得体会)等等。这

⑺读用法:在学习中、生活中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三、图书交换活动

1、同学们自由下位,结成图书交流对子,自由介绍,自由交换图书 教师提醒:交流可以从作者、主要内容、对我的启发或作用、优秀片段展示及自己的读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

2、请几个同学在全班谈对这次活动的感受。

四、课外延伸

1、老师给学生推荐部分图书,以供选择。 书目见后。

2、老师送大家一些有关读书的格言。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C、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D、书籍是苦难者甜蜜的无可非议的伴侣,即使它不能把我们引向幸福,至少也可以教我们去忍耐艰苦的生活。

五、实践作业

小组办一份有关“书”的小报。 教案反思:

反思1:这是是一堂学法指导课,但教案初稿并没有真正体现学法的指导,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读书方法的交流上。所以教学目标还要重新定位。

反思2:课堂题目不够新颖,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改为《我与好书有个约会》。

反思3:教学第一环节没有拉拢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在上课一开始就制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第一环节设计为师生之间随意地聊聊喜欢的课外书,从而自然地引出下面一个环节:教师介绍喜欢的书和读书方法。

反思3:教学第二环节:教师介绍喜欢的书和读书方法,是想达到一个示范效果,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介绍读书方法时,补充出示摘录卡,让学生了解一种读书方法。

反思4:为了让学生能在小组介绍时,有话可说,教学第四环节是让学生写写喜欢的书和读书方法,但这堂交流课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效果不大,而且比较费事,再加上课的一开始就安排了学生说喜欢的书,学生已经有了一个思考过程,所以我把这一环节省去。

反思5:小组介绍喜欢的书和读书方法,教师强调组长记录归纳好读书方法,这有助于后面学生能提出各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互相借签学习,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图书和读书方法。

反思6:教学的第三个大环节是“书本交流交换活动”。这一活动虽然能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但与教学重点有些脱节,而且这变成学生的第二次介绍喜欢的书和读书方法,学生兴趣不会很大。为了营造一种和谐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气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这一环节改为同学们自由下位,自由交换喜欢的图书,在优美音乐的陪伴下,请学生用所学的读书方法中最想学,又适合手中书的方法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然后当堂反馈,检查学习效果。

反思7:送名言是为了激励学生,课外能多读书,读好书,为了造成更好的渲染效果,把课件出示改为用实物——字画出示,挂在教室里,既可以装扮教室,又可以师生共勉。

反思8: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课外作业“读书小报”,学生从没做过这件事,必定会有些迷茫,甚至害怕完成不了。为此,我在教学中又穿插了读书小报范例的出示,让学生有样可循,并对办小报产生浓厚的兴趣,努力是课外作业能完成得非常精彩。

说课:

《我与好书有个约会》是一堂读书方法,既学法指导课。学法指导,顾名思义是指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际的应用,或者说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法的信息进行的一种反馈控制。根据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还不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堂课外阅读交流会,目的在与在活动中能够适当地交流自己喜爱读书方式及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并能合理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读书品质和读书习惯。

教学环节一是导入激趣 ,师生通过随意的谈话,引出教师介绍喜欢的书《老人与海》和读书方法,通过教师自己的故事来表达对书的热爱之情,以及读书的习惯,以引发学生对读书的思维碰撞,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再请两位事先准备好的学生介绍喜欢的书和读书方法,能抛砖引玉,给其他学生带来启发,活跃思维。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活动,能够从中初步归纳出课外书选择的标准和读书的方式方法或习惯。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并注意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挖掘归纳,使学生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图书和读书方法。

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书活动,同学们随意交换一本喜欢的书,在优美音乐的陪伴下,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并当堂反馈。让在学生对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合理运用读书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外延伸,教师用字画的形式送格言,装饰教室,与学生共勉。再送小学生课外阅读参考书目,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有一个正确的选择,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布置课外作业“读书小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读书,努力使这堂课的效果能一直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读书品质和读书习惯。

教案第二稿:

我与好书有个约会

——课外阅读交流会

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能够适当地交流自己喜爱读书方式及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2. 让学生了解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并能合理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读书品质和读书习惯。 课前准备

1、请每位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1——2本,以便课堂上交换。

2、请部分有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以便课堂上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你们喜欢看书吗?你们看过一些什么书?

老师也很喜欢读书,记得我曾经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出示书本)。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因为老师很喜欢这篇小说,当时还做了文摘卡,卡中摘录许多让我感动的句子(出示文摘卡)。

(意图:通过教师自己的故事来表达对书的热爱之情,以及读书的习惯,以引发学生对读书的思维碰撞,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介绍自己喜爱的书和自己读书方法

1、每位同学肯定有自己喜爱的课外书,也有自己读书的方法和习惯,老师发现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很会读书,现在我们听他们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请仔细倾听读书的方法。

2、请个别学生介绍(事先要请这些作好准备——总结自己的读书习惯、方法等)

3、同学们讲一讲他们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意图:能抛砖引玉,给其他学生带来启发,活跃思维) 师:刚才两位同学介绍得非常好,不过老师相信同学们还有更多精彩的书和读书的方法。你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小组长请作好记录。

4、请同学们进行分组交流自己喜爱的书和阅读方法习惯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踊跃介绍,组长负责作好记录。在大家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

(意图:通过交流能够从中初步归纳出课外书选择的标准和读书的方式方法或习惯)

5、邀请小组代表在全班介绍喜爱的图书和有效的读书方法。 教师随机小结,板书并简单介绍各种读书方法。 ▲关于读书方法

⑴浏览法:浏览就是大略地看看,不是很仔细地看。 ⑵跳读法: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性地阅读。

⑶精读法:“精读”与“浏览”相对。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到读音、标点,都要弄懂弄透。

⑷猜读法:就是拿到书,看到书名先闭目静思,认真地猜,猜书中的内容、写法、结构……然后再打开书来读。

⑸抄读法:每读一篇文章,把好词好句好段抄录下来,然后反复诵读;或者一边抄一边读,抄好了校对时又读几遍,记住了内容。

⑹读做法:每阅读要勤做笔记,要把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方法,受到的启发和教育积累起来,。

⑺读用法:在学习中、生活中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意图: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图书和读书方法)

三、读书活动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讨论出这么多读书得方法。同学们的方法多,书丰富多彩。刚才大家在听同学们介绍书时,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到两个字:羡慕。你想看看同学得书吗?请你到同学那儿借一本你喜欢的书,用你想喜欢的读书方法读一篇或一段文章。读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或读懂了什么。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大家可以在音乐地陪伴下,认真地、美美地读,相信待会你的表现会非常精彩。

1、同学们随意交换一本喜欢的书,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段话。

2、同桌交流读书体会。

3、请个别学生在全班交流。 (意图:在学生对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合理运用读书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四、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用不同的读书方法读懂一篇文章,确实非常了不起,老师很高兴,所以老师要送大家一些礼物。

1、出示两幅字,挂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勉。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书能够使我们更加富有,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可是我们在看书时一定要选择对我们有益的,我们容易看懂的书。

2、老师给学生推荐部分图书,以供选择。

五、实践作业

教师出示读书小报的范例,请小组合作办一份有关“书”的小报。 要求:内容是关于书的介绍与评价的,可以是读后感、缩写、续写、读书摘记等,要做到丰富多彩。

我与好书有个约会

我与旧书有个约会

我与暑假有个约会

我与网络有个约会

我与礼仪有个约会

我与昆虫有个约会

我与礼仪有个约会

我与未来有个约会

我与艺术有个约会

我与有个约会作文

《我与好书有个约会》反思教案
《《我与好书有个约会》反思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推荐好书教案 我与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