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国演义人物对比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2 07:3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比

内容提要:对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技巧。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得当。这种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小说中许许多多的人物正是通过对比,更好地表现出本身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纵观全书,人物之间的对比首先表现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上。比如聚兵起事之前曹操与何进、王允等人的对比,作为军事统帅的曹操与袁绍、周瑜等人在作战之中的对比,关羽和吕布的对比等,作者就是这样有意地写不同人物对待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态度与做法,从而展现出人物之间迥异的个性特征。其次对比还表现在人物自身的对比上。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在写人物方面,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增添了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国演义》 对比 不同人物 人物自身

对比是作者有意地把相互对立的事物合乎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加以对照,以突出对立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使作品的形象更鲜明、更突出,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更深刻,给人以强烈感受的一种创作手法。对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技巧。在小说的创作中,对比手法常常被广泛使用。明末清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在写人物方面,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增添了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小说中的人物如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年轻气盛的周瑜,乐不思蜀的阿斗,优柔寡断的袁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等无不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可以说,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对对比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主要表现在:

一 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

运用对比手法将两种人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 在《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俯拾可得。对待同样的一件事,作者有意地描写不同人物不同的态度与做法,从而展现出人物之间迥异的个性特征。如

(一) 聚兵起事之前曹操与何进、王允等人的对比

东汉末年,汉灵帝病死,何皇后的哥哥何进拥太子辩即皇帝位,阉臣十常侍作乱,且与何进不和,对待怎样杀死十常侍,该不该当机立断,该不该引外兵入京,何进和曹操的态度截然相反。何进没有主见,听从袁绍建议:发檄文到各镇,招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对于这一举动,典军校尉曹操向何进提出自己的见解: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招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对待曹操的正确建议,何进怒斥曹操怀有私心。从结果来看:十常侍得知此消息,设计杀死了何进,外兵虽杀死十常侍,但常有不臣之心的董卓名正言顺地进了京,最后派人杀了少帝辩、何太后、唐妃等人,拥陈留王协做了汉献帝。如果开始时,何进仰仗着皇威,和他手中掌握的重兵,行权立断,杀死十常侍,正如曹操所说简直“易如反掌”。但何进却采用了错误的举动,导致了董卓专权的可悲后果。无怪乎何太后死前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导致了少帝被杀之祸。作者正是从曹操和何进如何杀死十常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中,让读者领悟到曹操的机智与谋划远胜何进一筹。

面对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的局面,开始时,司徒王允与朝廷众官背地里皆哭,只有曹操一人抚掌大笑。曹操笑是觉得“哭能哭死董卓否?”再如正向曹操所说“ 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面对如狼似虎的董卓,曹操早就下定除去他的计划。他对王允所说的话证明了这一切:“近日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尽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作者用“哭”“笑”这一对反义词,较好把曹操和王允等人进行对比:哭反映了王允等人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笑则道出了曹操是早有谋划,成竹在胸。

此时曹操的官职很小,他还没有聚兵起事,但他的胆识与远见与王公大臣比较起来,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远胜一筹。

(二) 作为军事统帅的曹操与袁绍、周瑜等人在作战之中的对比

聚兵起事后,曹操率领曹军,和袁绍,孙刘联军等进行作战,在描写战斗的过程中,作者把对比特色表现得也很明显,其中有交战双方主帅对于谋士态度的对比,主帅对战机的把握机会的对比等。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中描写的是官渡之战,这次对阵的双方是袁绍和曹操的军队,袁绍当时拥有北方的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大片土地,又有丰足的粮草,共调动了七十万军队进攻许昌,曹操仅以七万军队在官渡迎敌。双方的情况正如沮授对袁绍所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

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荀攸也对曹操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从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双方军队人数有十倍之差。同样,在这场战争中,粮草的问题是双方谋士向主帅建议应该非常重视的问题。但袁绍和曹操对粮草重视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沮授的正确分析,袁绍不但不听,反而把沮授囚禁起来。谋士审配深知屯粮之所乌巢的重要性,建议袁绍派重兵把守,结果袁绍只派了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去守乌巢。曹操深知曹军的粮草缺乏,当得知袁绍军中大将韩猛为袁军运粮时,曹操听取谋士荀攸的建议,派将军徐晃来截行韩猛,曹军第一次放火焚烧了袁军的粮车。不仅如此,袁绍不听许攸趁许昌空虚,应该趁机攻打许昌,以及趁曹军粮草空虚,同时攻打曹军,这样两路夹击,可大败曹军的建议。还怀疑许攸是奸细,想杀了许攸。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许攸建议曹操选精兵诈称是袁将蒋奇领兵到乌巢护粮,乘机烧了袁军的粮草辎重,曹操果断采用许攸的建议,派于禁领五千精兵,在夜间放火第二次烧了袁军的粮草重地乌巢,那时,袁绍派去的淳于越正醉卧帐中。从以上对比中不难看出,袁绍重视粮草的程度远远逊于曹操,所派的将领不是得力干将,完成不了保护乌巢粮草的使命。对于谋士的正确主张,袁绍善于主观用事,不能够正确的加以分析,采纳,结果错失作战得胜的良机。而曹操却截然不同,凡是有利于作战的建议,他都敢于肯定,积极采纳,并果断采取军事行动。他两次派上将烧掉了袁军赖以维持的军粮。使失去粮草根基的袁军人心涣散,毫无斗志。曹军乘胜追击,袁军大败,死伤无数,元气大伤。曹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次胜利,曹军士气空前高涨,这也为曹操实现统一北方的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赤壁之战交战的双方是曹军和孙刘联军,当时曹军人数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人数众多,水陆并进,浩浩荡荡,东西寨栅联络三百余里。 孙刘联军加在一起不足八万人,力量薄弱。但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东吴军队长期在水上操练,擅长水上作战。周瑜和诸葛亮两人不约而同地制定了对付曹军的火攻计,为了火攻计的实施,周瑜精细谨慎,毫不懈怠。他使用苦肉计痛打黄盖,阚泽到曹操处献黄盖打算“投降”曹操的密书,曹操相信黄盖真的投降了自己,欢喜不已。庞统授连环计,让曹操用铁链将他的战船连结在一起,习惯陆地作战的曹军在战船上练习水战好平稳。曹操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命令士卒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为了火攻的计划得以实现,诸葛亮在“七星台”上做法,借来三日三夜东南大风。但决战之前的曹操呢,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大会诸侯。曹操还慷慨陈词: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酒兴时与诸侯作歌、和歌。当程昱说:船皆连锁,故是平稳;但彼若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曹操笑程昱说,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

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曹操不知自己危在旦夕,轻敌麻痹,盲目骄傲之态显露无遗。最后结果,黄盖的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底。曹军损失惨重,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曹操狼狈逃窜,只带二十七骑从华容道脱险。(还是关羽手下留情)孙刘联军大获全胜,刘备不再被曹军所逼,孙权的地位也更加稳固。同时,这次战争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两个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作者就是这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作战双方统帅对战事的分析、战术的运用、时机的把握等表现得活灵活现。读者有时即使还没有写读到出战争的最后结果,就已经从主帅对战争进程掌控的对比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谁胜谁负的结论,并且了解到为什么胜和为什么败的原因。

(三)关羽和吕布的对比

关羽和吕布,都是当时武艺超群之人,作者并没有把这两个人放在一场具体的作战场面中加以刻画,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无不知道关羽是个忠义的典范,而吕布则是不忠不义之徒。他们两个,一个却被人敬若神明,一个为后人所唾弃。后人对他们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是作者在他二人身上较好的运用对比手法,阐释了不同的人对于忠义不同的态度。

所谓忠义,就是讲究信义,不忘故主,有恩报效。关羽用自己的言与行,为人们树立了忠义的丰碑。第二十五回中,关公被困屯土山,经张辽的一番规劝后,凭着对刘备的一片忠心,委曲求全,约法三章“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当曹操答应这三件事以后,关羽又说:“虽然如此,暂请丞相退军,容我入城见二嫂,告知其事,然后投降。”在得到甘糜二夫人的允许下,关公才暂时委屈于曹操之处。曹操班师还许昌时关羽亲自护送二位皇嫂。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曹操: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这样穿的原因是 “非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当曹操把吕布所骑赤兔马赠给关羽时,关羽高兴地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后来,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不顾自己的性命,不惜千辛万苦,保卫着两位嫂嫂,去与刘备会和,关羽的忠心,令曹操折服,令世人景仰。

云长同样是个义重如山之人,这表现在书中第五十回中,关羽在华容道与曹操狭路相逢,因感念曹操昔日善待自己的许多恩义,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关羽在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下令众军:“四散摆开”,放了身陷绝境的曹操。罗贯中高度评价关羽“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但是,吕布呢,论武功,吕布可谓胜出关羽许多,曾经的三英战吕布竟然没有能够将吕布拿下。可见吕布的武功超群,高出关羽一大截。可是吕布为后人所不齿。吕布纯粹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世俗小人。他厚颜无耻、见利忘义,先是为了一匹千里马、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杀掉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在他杀丁原前,正在秉烛观书的丁原问:“吾儿来有何事故?”吕布答道:“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他提着义父丁原的首级来投奔了董卓。并叩拜董卓说:“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就这样,他又成了董卓的干儿子。后来,又为了争夺一个美女貂蝉,投奔了王允,亲手杀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义父董卓。吕布他不恪守忠义的行径,使他为人所鄙弃,为世人所痛恨,最终虽然空有一身的本领,却四面树敌,众叛亲离。吕布的坏名声,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最后却落了个无家可归的结局,谁都不肯收留他,就连广揽天下人才为己用的曹操都不用。

作者就是这样让读者用心地把关羽和吕布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让作者领悟到,关羽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对刘备的忠心从未改变过,不仅如此,对身处敌对阵营、对自己有恩的曹操,也竭尽了自己的义气。而吕布则把“利”字放在首位,丁原、董卓对他有利时,他称他们义父,一旦他认为“义父们”阻碍了他自身的发展和利益,他便翻脸不认人,并痛下杀手,除“义父们”为后快。吕布无视忠义,被人鄙视,张飞一见到吕布就来气,多次骂他为“三姓家奴”。袁术骂吕布为背主家奴。

在《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绝不仅限于以上几组,可以说这样的对比随处可见,如刘备与曹操的对比:操以急,备以宽;操以暴,备以仁;操以谲,备以忠。关羽水淹曹操七军,主帅于禁与先锋庞德双双被俘,面对死亡时,二人的对比:庞德立而不跪,引颈受刑;于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 读者正是从对不同人物之间的分析、比较中,窥探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领略不同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

二 人物自身的对比

一个人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所遇到的一些事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或对某个问题的态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是有的人变化不明显,有的人却变化很大。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人物自身的对比同样让人赞叹不已。

如孟获对诸葛亮态度的变化明显,可以说前后简直判若两人。孟获当时是蛮王,在南蛮享有极高的威望。建兴三年,他大起蛮兵十万,侵犯蜀地边境,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军来

平定叛乱。孟获第一次观望蜀军时,回顾左右蛮将说“人每说诸葛亮善能用兵;今观此阵,旌旗杂乱,队伍交错;刀枪器械,无一可能胜吾者:始知前日之言谬也。早知如此,吾反多时矣。谁敢去擒蜀将:以振军威?”此时的孟获雄心勃勃,傲然不可一世。根本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被魏延生擒后,孟获反驳诸葛亮 “先帝待汝不薄,汝何敢背反?”时说:“吾世居此处,汝等无礼,侵我土地:何为反耶?”孔明曰:“吾今擒汝,汝心服否?”获曰:“山僻路狭,误遭汝手,如何肯服!”诸葛亮第一次放了孟获。孟获第二次、第五次都是被受到诸葛亮恩惠的蛮人绑着交到诸葛亮面前,他不服诸葛亮,理由是他被擒不是诸葛亮的本领,乃是他手下之人或者洞中之人自相残害,当然不肯服!诸葛亮第二次、第五次放了孟获。孟获第三次被捉时说:“丞相若肯放吾兄弟回去,收拾家下亲丁,和丞相大战一场。那时擒得,方才死心塌地而降。”后来被放的孟获见到车上端坐的孔明,大怒,回顾左右曰:“吾遭此人诡计!受辱三次;今幸得这里相遇。汝等奋力前去,连人带车砍为粉碎!”结果孟获掉入陷坑被魏延,引数百军来,用索缚定,第四次押到诸葛亮面前,孟获对诸葛亮说:“吾今误中诡计,死不瞑目!”孔明叱武士推出斩之。获全无惧色,回顾孔明曰:“若敢再放吾回去,必然报四番之恨!”孔明大笑,令左右去其缚,问曰:“吾今四次以礼相待,汝尚然不服,何也?”获曰:“吾虽是化外之人,不似丞相专施诡计,吾如何肯服?”孔明第四次放了孟获。第六次,孟获诈降,被诸葛亮再孟获洞中捉住。孔明问孟获曰:“汝原说在汝家擒住,方始心服;今日如何?”孟获说:“此是我等自来送死,非汝之能也。吾心未服。”诸葛亮第六次放了孟获。第七次,孟获利用乌戈国的藤甲兵再一次与蜀军抗衡,诸葛亮用计大破藤甲兵。捉到了孟获。孔明让人对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此时的孟获流下眼泪,终于被诸葛亮所感动,坦言道:“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说:“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问:“公今服乎?”孟获感激涕零地说:“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

在诸葛亮对孟获恩惠态度的感召下,深受蛮人爱戴的孟获,从前六次态度傲慢,不服诸葛亮,到最后心服口服,这个过程比较曲折。而从孟获前六次与第七次对诸葛亮的态度对比中,读者同样不难领悟到诸葛亮平定南蛮的良苦用心,从那时起,孟获统领的蛮军,臣服于蜀国,蜀国南部边境安全类,远离了战争的威胁。

一个人自身的对比在其他人身上也有展现:如曹操的父亲曹嵩、弟弟曹德被陶谦手下人所杀,曹操大怒,为雪父仇,出兵攻打陶谦,并下令曹军,但得城池,城中百姓,尽行杀戮。曹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曹操的暴行令人发指 。但在官渡之战中,为了取得民心,曹操命令“全军将士,上至统帅,下至马夫,行军训练,不准践踏庄稼,不准打骂

百姓,不准调戏女子,不准侵犯民利,违令者斩首。”从此,部队行军训练十分谨慎,遇有麦场,骑兵下马,扶麦而行。曹操的做法使百姓交口称赞。还有魏延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对蜀国尽心竭力,诸葛亮一死就带兵造反。同一个于禁,先前是足智多谋,英勇无畏,后来却贪生怕死,失节投降这样的对比不一而足。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的主观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从以上对比中,读者可以领悟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可以领悟到一个人个性特征中的不同方面。

总之,《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得当,这种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深度。小说中许许多多的人物正是通过对比,更好地表现出本身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对比,读者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更加全面的来看待小说中的人物,对小说中的人物作出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带给自身的审美享受。再有,对比的运用对突出文章的中心,能够让读者更好更快地掌握住小说意蕴之所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6年 5月 ) 2 周汝昌 《明清小说》 (中央电大出版社 2010年 1月)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三国演义阅读与人物导读汇总解读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版)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读后感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总结

三国人物对比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关羽

三国演义人物对比解读
《三国演义人物对比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