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政治新教材培训总结(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7: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暑期高中政治培训总结

宾川四中李蓉

今年8月17日,18日我参加了宾川县教育局组织的暑期教师培训,这次培训邀请了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政治教材的专家给我们分析最新版的高中政治教材及新教材的实施策略,使我受益匪浅。这两天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8月17日上午, 参与《文化生活》编写的专家主讲了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展望; 针对课改实践中的突出问题,面对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十六大到十八大),如何研究、探讨课标。他的讲解旁征博引,纵横捭阖,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8月17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经济生活》的主编陈友芳教授对高中政治新教材的修改进行解读,接着给我们讲了如何解读《经济生活》中的曲线图,他的讲解使我茅塞顿开,解决了很多在教学中遇到的疑惑、问题,他的讲解对我们的教学实践真是大有裨益。

8月18日上午,参与《生活与哲学》编写的专家主讲了编写《生活与哲学》的宏观背景、课程的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生活与哲学》教材的主要特点、关于教材的使用建议等。

8月18日下午,谢绍熺专家对《政治生活》教材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政治生活》与《政治常识》的不同点,《政治生活》的编写情况,《政治生活》的内容把握,《政治生活》的教学策略等。解答了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感慨很多。就像一位专家所说,政治课教学就像唱歌,小曲好唱,但要唱好不容易。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认真钻研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和谐高效课堂。要深入钻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高考考纲以及教材,研究新课程高考试题,把握高考新动向。要当“杂家” , 知识要丰富,关注面要宽,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善于学习,治学严谨,关心时政,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尤其要特别关注党的理论创新发展情况。

两天的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对高中政治的实施背景、新教材、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一)实施背景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有利保障,而教材是课程的重要成份,是课程家族中的基本单位,是课程的重要依据。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教材就是指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所开发的教材,它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教辅图书。这些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电子教材,还包括源于现实生活中资料等内容。

推进高中课程和教材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和教材改革,并将其作为关系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予以政策考虑。我国的高中课程和教材也需要适应国际潮流,进行改革。

高中课程和教材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重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和新教材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创造性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内容和教材“繁、难、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课程和教材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与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和教材一统天下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普通高中新课改和新教材实施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进行的。

(二)对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1、新教材的变化与特点

(1)新教材的变化

①核心变化

高中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

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比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②功能的变化

高中新教材功能发生了转变。针对以往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教材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教材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教材设置的变化。

高中新教材设置由必修四大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和选修六大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部分组成。

④内容的变化

新教材对旧教材进行了删减、整合,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以往教材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知道的学术性、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学习内容偏多,偏深。新教材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是控制内容总量,精选知识;二是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删减了一些过时的、难度较大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淡化了知识。

⑤栏目的变化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小栏目,插图变成了彩图,教材生动活泼,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探究问题的设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新教材实施的变化。

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教材实施特别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新教材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

⑦新教材评价的变化。

新教材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长空间,新教材的评价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总之,新教材以活跃代替沉闷,变通代替死板,创新代替守旧,融会贯通代替死记硬背

(2)新教材的特点

①新教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②新教材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过程性,突出生成性。新教材强调教学过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给予,更要着力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致力于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③新教材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构建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基本符合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规律。

传统教材彰显“理论知识”的学习,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新教材关注的是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注重选取现实生活的典型材料来呈现问题,并设计问题发生所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以期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高中思想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每一个单元每一课都设计了若干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由此引出相应的观点,并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努力实现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融合。从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基本知识讲起,再用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基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④教材的内容设计、呈现方式和问题与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探究创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以往教材是精选那些确定无疑的知识或理论,教材无异是权威的象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质疑和求异。新教材要求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创造,重视拓展学生的创造天性,强调学生个性的鉴赏、感受、交流和分享,尽量避免所谓“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模式。通过提供给学生生活背景的丰富材料,通过为师生建构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引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自主探索,深入思考,自主发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⑤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学习空间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字教材已不可能承载全部的教学任务,现代教材不囿于书本化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还包括音像与电子教材,以及网络上

经过加工和组织的信息,从而由原来的静态、固定的文体逐步变为动态交互的资源。

⑥新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朴实,版式设计新颖活泼,课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注重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1)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坚持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3)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

(4)注重基础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强调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为开放互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留下尽可能大的空间,为改进评价方式提供条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在强调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人文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

(7)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在明确基本目标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面对政治新课程、新教材,政治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新教法,充当怎样的新角色,以促进学生开展新学法,是值得我们每位政治教师思考的问题。有视野才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学问才有作为,有作为才会有影响力,愿我们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躬耕在希望的田野上。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调整心态,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要确定角色定位,要从教学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教育实践的反思者。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换成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 。总之,我们要努力做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负责任的教师。

新教材培训总结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感触

语文新教材培训总结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总结

高中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总结

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总结

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总结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总结

高中政治新课改培训总结

高中政治新教材培训总结(定稿)
《高中政治新教材培训总结(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