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探析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众多学生畏惧作文,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是一筹莫展,三年级开始,正式将习作训练纳入教材,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课外阅读,善于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生活的素材,做个读书的有心人,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关键词:中年级;作文;教材;生活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低年级阶段就已经有习作训练,虽然训练的内容比较短小,要求比较低,但也是习作训练的一种表现形式。到了中年级,可以说学生的识字量、表达能力基本达到了一定水平,三年级开始,正式将习作训练纳入教材,经常听一些老师说:“三年级是一个转折阶段,决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通过教学观察发现,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与广大同行分享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点滴经验。

一、重用教材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经多位资深教育专家长时间的努力而编排出来的,入选教材的文章也是通过精心筛选的,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文章,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如四年级上册《母鸡》是一篇阅读课文,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平时的测试基本上不考核阅读课文内容,简单要求学生读两遍就算完成了,这就失去了阅读课文应有的意义,其实本组习作训练是围绕“一种动物”来写,母鸡是学生家中最常见的动物,作者从叫声、欺软怕硬、喜欢炫耀三个方面写出了作者讨厌母鸡,通过一个过渡段又写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从而作者不再讨厌母鸡了。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认真观察家里的小动物,从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去写,这类课文其实就是最好的范文,从而实现阅读课文的最大价值。

二、联系生活

生活是一门学问,是知识的源泉,特别是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生活,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富有真实感,靠学生捏造、脱离生活实际的文章往往会闹出笑话来。如进行《我们的校园》作文训练时,虽然学生每天都来学校,但对学校的一景一物平时缺乏仔细地观察,只是粗略地记着,有的教师为了构建一个完美的教学环境,煽动学生随意改变学校的面貌,虽然有的学生作文把校园完整写出来了,但与现实不符,多处出现矛盾,严重影响了习作质量;反之,教师可以利用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全班同学有顺序地观察一下学校的每一处角落,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亲身经历,对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进行深入地观察,对学校的整体框架了如指掌,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再也不会如同无米之炊了,不仅写作的速度快,且内容真实,效果好。

三、尊重差异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发牢骚道:“这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根本入不了眼。”教师对待这些学生的作文总是轻描淡写地应付性评价,几乎每一篇作文的评价都相同,这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越来越畏惧作文。俗话说:“五个手指头不可能一样长。”在一个班级里,不可能所有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相同的,一般都是参差不齐,作文方面潜能生的存在是必然的。为此,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习作不能一概而论,不能采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及时发现潜能生的习作闪光点,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如:笔者曾经遇到一名早年失去母亲的学生,平时他的作文水平不高,在一写人作文中,他写了《我的母亲》,虽然整篇文章存在众多方言、语句不通顺等毛病,但母亲的外貌却写得淋漓尽致,在作文讲评时,我特地表扬了他作文中母亲的外貌描写,发现他整节课听得特别认真,以后的作文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找到了写作的信心。

四、读书笔记

写作是学生语言积累的综合表现形式,学生的词汇积累多了,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为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引导学生养成语言积累习惯是关键。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言积累的捷径就是鼓励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教师鼓励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记录在读书笔记本里,养成一种习惯,要求学生每周完成定量的读书笔记,日积月累,学生肚子里的“墨水”也就慢慢多了,写作能力也随之提高。

五、勤于练笔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一学期完成的习作就只有教材中的八篇,与学生沟通得知,教师就只安排了这8次的写作训练,其他时间都用于讲读课文,试问一学期八次作文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所有的本领都是在长期的训练中锻炼出来的,为了学会走路,我们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跟头才真正独立站立起来,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求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练笔布置学生每周完成两篇的日记,可以写一篇完成的文章,也可以写一个段落,甚至可以写几句话,如:教学了《巨人的花园》一文,文章篇幅较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缩写,用精练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讲述完整;教学了《白鹅》一文,引导学生模仿作者描写白鹅特点的语句,仿写家里最熟悉的一种动物,哪怕是几句话,只要把动物的特点交代清楚就可以。如此勤于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不断提高。

习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课外阅读,善于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生活的素材,做个读书的有心人,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巧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迷茫与改善策略[J].学苑教育,2017(24).

[2] 梁锦莲.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J].师道:教研,2017(12).

[3] 顾燕.发现自我: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起点[J].小学教学研究,2017(4).

作者简介:

黄宗正,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古雷中心学校。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基本法

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推荐)

小学中年级作文指导

浅谈中年级作文教学

中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探析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