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中年级武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16 08:38:00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武术教学工作总结

武术教学工作总结

新徽国际教育集团广州市南沙校区教师:刘安宁

----------------------------- 又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内容的安排,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武术工作。

武术锻炼作为课程,对中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而感兴趣的一个体育项目。在我们新徽学校也已经开展了多年,虽说不上红红火火,但也是热热闹闹的,每个学期学习的学生很多。本学期刚开始,每个学生都抱着期待的眼神和积极的心态,想知道这个学期武术课是不是有一定的新知识与提升。每次上武术课都是翘首以待,抱着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学习着一招一式。经过半年的学习,在武术知识和习武武德方面,学生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每个经过武术锻炼的学生都能以礼待人,不以大欺小。整个校园没有看见什么仗势欺人或者以大欺小的现象。现在武术班的学生是“习武重德,强身健体,发展个性”。特别是在体质精神上进步了许多。一个个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这是经过武术锻炼出来的

体质。

本学期学生的武术学习与我的武术教学密切相连,每节课的学习虽然都很认真,刻苦;但每节课都很容易疲倦,学生普遍喜欢新动作。经过我的分析:

一、可能是学生练得太累,或者反反复复,觉得枯燥乏味;

二、对抗性的动作太少;

三、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学生都不能理解透彻。本学期我本着以“快乐教学”为原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节课我都会讲解攻防动作。让学生自己体验,相互交流,使得单练的动作更加有劲有神;另外我还根据武术的特点,每个有冲拳发力的动作,就让学生发一次吼声,我设计了不同的吼声,一方面以气催力,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兴趣与气势。另外我还把每个动作的名称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名称做动作,这样既有兴趣又不觉得枯燥,收效很大。

因学校的发展需要,本学期又有更多的学生参加了武术兴趣班学习。本学期我的武术兴趣班的课程,为了做得更出特色,为了上好每堂课,我努力的做着各方面的工作:首先我把武术成绩很好的学生安排在武术节目的表演课程上;把新加入的新同学分成2个小组;一小组为大的学生; 二小组为小的学生;每节课分开教学。本学期的武术工作完成得比较顺利。我以后会更加认真,精益求精。把武术课上得更出特色,上出气势。把《中国功夫》洒满整个校园,让全体学生在武术的气

氛中锻炼身体,学习文化知识。

本学期过去了,回首这个学期的工作,还有许多的不足。在暑假内我会拟出一份详尽的计划书,争取把下学期的武术工作、武术活动做得更加有声有色,更上

一层楼。

-------

-----2011.12.

推荐第2篇:武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5 ---2016

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教学,学生取得了浓厚地兴趣,也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就本学期的工作中介如下。

我首先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品质,训练态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武术并不是一位地好勇斗狠,而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式,是磨练意志的良好途径。

其次,本学期以来通过讲解武术理论,武术热身运动,武术基本你动作练习等一系列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武术兴趣,也增进了他们对武术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武术对在校学生心中的地位,活跃了校园的武术氛围,在上武术的时候也有些学生能吃苦耐劳,刻苦勤奋,对老师所讲解的理论和基本动作都能领会于心,也都能反复的熟练和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天资,这些都是令人可喜的结果。

但是,我仍然感到子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而自己所懂得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再加上自己的讲解不够不到位,甚至不得力,部分学生仍然表现出了一点厌烦,有个别学生产生了畏怯和懒惰的心理,我没有及时的同学生交心,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疏导不力,这些都是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

有成功,也必然有遗憾和不足,当然这些都是影响我今后工作的因数,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再接再厉,有所成就的。

推荐第3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探析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探析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众多学生畏惧作文,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是一筹莫展,三年级开始,正式将习作训练纳入教材,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课外阅读,善于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生活的素材,做个读书的有心人,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关键词:中年级;作文;教材;生活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低年级阶段就已经有习作训练,虽然训练的内容比较短小,要求比较低,但也是习作训练的一种表现形式。到了中年级,可以说学生的识字量、表达能力基本达到了一定水平,三年级开始,正式将习作训练纳入教材,经常听一些老师说:“三年级是一个转折阶段,决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通过教学观察发现,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与广大同行分享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点滴经验。

一、重用教材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经多位资深教育专家长时间的努力而编排出来的,入选教材的文章也是通过精心筛选的,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文章,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如四年级上册《母鸡》是一篇阅读课文,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平时的测试基本上不考核阅读课文内容,简单要求学生读两遍就算完成了,这就失去了阅读课文应有的意义,其实本组习作训练是围绕“一种动物”来写,母鸡是学生家中最常见的动物,作者从叫声、欺软怕硬、喜欢炫耀三个方面写出了作者讨厌母鸡,通过一个过渡段又写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从而作者不再讨厌母鸡了。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认真观察家里的小动物,从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去写,这类课文其实就是最好的范文,从而实现阅读课文的最大价值。

二、联系生活

生活是一门学问,是知识的源泉,特别是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生活,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富有真实感,靠学生捏造、脱离生活实际的文章往往会闹出笑话来。如进行《我们的校园》作文训练时,虽然学生每天都来学校,但对学校的一景一物平时缺乏仔细地观察,只是粗略地记着,有的教师为了构建一个完美的教学环境,煽动学生随意改变学校的面貌,虽然有的学生作文把校园完整写出来了,但与现实不符,多处出现矛盾,严重影响了习作质量;反之,教师可以利用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全班同学有顺序地观察一下学校的每一处角落,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亲身经历,对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进行深入地观察,对学校的整体框架了如指掌,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再也不会如同无米之炊了,不仅写作的速度快,且内容真实,效果好。

三、尊重差异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发牢骚道:“这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根本入不了眼。”教师对待这些学生的作文总是轻描淡写地应付性评价,几乎每一篇作文的评价都相同,这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越来越畏惧作文。俗话说:“五个手指头不可能一样长。”在一个班级里,不可能所有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相同的,一般都是参差不齐,作文方面潜能生的存在是必然的。为此,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习作不能一概而论,不能采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及时发现潜能生的习作闪光点,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如:笔者曾经遇到一名早年失去母亲的学生,平时他的作文水平不高,在一写人作文中,他写了《我的母亲》,虽然整篇文章存在众多方言、语句不通顺等毛病,但母亲的外貌却写得淋漓尽致,在作文讲评时,我特地表扬了他作文中母亲的外貌描写,发现他整节课听得特别认真,以后的作文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找到了写作的信心。

四、读书笔记

写作是学生语言积累的综合表现形式,学生的词汇积累多了,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为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引导学生养成语言积累习惯是关键。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言积累的捷径就是鼓励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教师鼓励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记录在读书笔记本里,养成一种习惯,要求学生每周完成定量的读书笔记,日积月累,学生肚子里的“墨水”也就慢慢多了,写作能力也随之提高。

五、勤于练笔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一学期完成的习作就只有教材中的八篇,与学生沟通得知,教师就只安排了这8次的写作训练,其他时间都用于讲读课文,试问一学期八次作文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所有的本领都是在长期的训练中锻炼出来的,为了学会走路,我们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跟头才真正独立站立起来,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求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练笔布置学生每周完成两篇的日记,可以写一篇完成的文章,也可以写一个段落,甚至可以写几句话,如:教学了《巨人的花园》一文,文章篇幅较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缩写,用精练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讲述完整;教学了《白鹅》一文,引导学生模仿作者描写白鹅特点的语句,仿写家里最熟悉的一种动物,哪怕是几句话,只要把动物的特点交代清楚就可以。如此勤于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不断提高。

习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课外阅读,善于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生活的素材,做个读书的有心人,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巧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迷茫与改善策略[J].学苑教育,2017(24).

[2] 梁锦莲.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J].师道:教研,2017(12).

[3] 顾燕.发现自我: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起点[J].小学教学研究,2017(4).

作者简介:

黄宗正,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古雷中心学校。

推荐第4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平和县霞寨中心小学 周胜雄

中年级作文着重是训练写片断,是向高年级练习写成篇的作文的过渡阶段。打好这个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年级作文是从低年级写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种由句到段的转化中,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还很低,作文还很幼稚、粗糙,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审题、选材、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等多方面的问题。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有的学困生只能写五十个字左右,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结构混乱。作文教学又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总结的过程,传统的写作模式过于约束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作文过程中往往缺乏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与生活脱节。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怎样才能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使学生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下生花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总结出如下几点心得:

一、降低要求,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从口头言语到书面言语,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的飞跃。此阶段作文训练重点应在词和句的训练基础上,进行连句成段的片断练习。而有的老师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拔高要求,不仅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结构的安排,首尾的呼应等等,这样就会使学生害怕作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年级习作的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一目标,从“兴趣、内容、成就”三个方面阐明了中年级作文的教学方向。因此,我们对中年学生的的习作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学生把字、词写正确,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清楚,只要基本符合要求,就是好作文,教师就要加以肯定,就不吝啬高分。不要用优美的辞藻来限制学生的作文,更不要横加指责,要

使学生敢写、乐写,而不是怕写、厌写。不求高而全,只求小而实。字要规规矩地写,文章要认认真真地作,标点符号要仔仔细细地加。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文章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写文章就是说话,要说诚实,自己的话,怎样想,就怎样说,必须把它看成一件寻常的事,用笔,是小学生都会的,说话也没人当作困难的事,只要会说话,加上会识字写字,就能够写文章了。教学中不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神秘感和害怕情绪,要降低写作内容、结构上的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要淡化作文概念,采取简易浅入的教学方法,不必过多地生硬地向学生讲述文章知识和写作的技巧,要将作文态度的严肃性和表达艺术的严肃性暂时“隐藏”起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适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方式方法,把他们领入作文大门。例如:我在上三年级的一次习作,要求学生记一次劳动。有一位学生写打扫卫生区,这样写道:我双手紧握住扫帚把,弯下腰,用力地扫着,不一会儿,树叶和纸屑都被我们扫起来装进桶里了。我们又做了分工:宁宁和刚刚收拾工具,我负责把桶里的垃圾提到垃圾坑倒掉。我提起桶,飞快地朝垃圾坑跑去,可是桶里的一张纸飞了起来,掉进操场旁边的水沟里。不捡吧,负责扫水沟的班级会被扣分;捡吧,我现在手上又没有工具,难道能用手去捡吗?水沟的水是从校外的村子里流下来的,挺脏的。我犹豫了一会儿,从桶里挑了两片大树叶,把纸屑挑了起来。我心里可高兴啦!把纸屑捡了起来,又没有弄脏手。我在班级里表扬了这位学生的习作,不仅动词用得准确,而且写出了当时心里的真实想法,非常好,这篇习作我给了他很高的分数。从那以后,这位学生在习作中,总会把一系列的动作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习作进步很大。降低了习作要求,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的表达欲望,使他愿写,想写,消除了害怕作文的心理。

二、勤写日记,写出真实感受

孩子是最真实的,可许多学生的作文却缺乏真实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学生的作文必须如实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大纲》指出:文学作品允许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学生的作文却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反映。如四年级教材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讲到,叶老先生对修改肖复兴的《一幅画像》的评语是:“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 2

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简短的评语就树立了肖复兴写作的信心,这与他后来走上写作生涯有很大的关系。作文来源于生活,优美的语言往往是建立在真情实感的表达上,没有真情实感的优美的语言,使得作文就像是一个人化了浓妆,怎么也掩饰不了那些不美的痕迹。

有的是所写的东西不是学生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但还是硬着头皮捏造起来了。难免内容贫乏,学生即使凭着自己仅有的一些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去杜撰、编造,也只能是空泛的叙述或简单的描摹。如让孩子回顾以前的生活,只能是记流水账,或 “蜻蜓点水”般地一笔带过,怎么也写不出具体内容。正如一个不在现场的人或物,一件已经发生过的事,它们所留存在学生头脑中的只有印象,学生只有靠自己的记忆再现这些东西,时间越长,也就越模糊、抽象。如果这个物体的形状构造再复杂些,这个人的性格再多面性,这件事情头绪再繁多些,就更为难他们了。写生活中的一件事,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往往那些小事才是我们要抓的素材。鼓励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身边事。学生,可以自制一个小本子,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小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长期的积累必会为他们的作文提供大量的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无需一番苦思暝想地去搜索那些人和事了,写作文就不会无话可说,或者写不具体。

三、培养阅读兴趣,写好阅读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范文对学生会产生吸引力。充分利用范文的感染作用和诱导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有很大帮助。语文教材的课文是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在讲读时要注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摘录在自己准备的摘抄本上,把优美的段落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阅读批注或感想,这样学生从课本中收集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在大脑里储存下来,长期下去就为习作奠定了基础。

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既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巧„„”要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掌握写作技巧,要先让学生凭借教材,掌握教材中这个例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对应训练。阅读兴趣的培养, 3

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这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语文教育家说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30%,课外阅读70%。广泛阅读,可使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思维,提高鉴赏能力。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边的。为了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我就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箱、班级剪报等阵地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指导学生写好“阅读笔记”,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针对问题写自己的认识、感受;根据阅读内容续编故事、改写故事„„,这样,这样就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作文水平。

四、培养观察能力,注重个性化语言表达

习作中,提倡自作、张扬个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应告诫学生可以模仿,但坚决不能抄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面。要充分肯定和展示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引导他们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感触,用心灵抚摸自然、社会以及人类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学会“生命体验”,培养其张扬的个性,在写作中要鼓励学生用个性化语言表达。

总之,要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就要适当降低要求,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鼓励学生勤写日记,写出真实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观察能力,提倡用个性化语言表达。

推荐第5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三年级学生尤其畏惧作文,因为刚刚接触“作文”这一新鲜的概念,他们对作文这一概念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能否攻克这种心理障碍,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把它视为教学重点加以研究。我认定: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就可以获得成功。我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营造师生平等、人人参与、气氛活跃的作文课堂氛围。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首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差异,善于发掘学生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了解、熟悉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珍视他们得每一个经验积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让他们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畅所欲言的平台,训练学生最起码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像我们这种壮汉瑶等民族夹居的地方,双语或多种语言并用教学尤为重要。在普通话表达不通顺、不流利的情况下,允许学生使用方言表达,然后根据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帮助他们翻译成通顺的普通话,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纠正,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兴趣。

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作文”这个概念。

三年级学生一看到“作文”这个词语,心里就会想:什么叫作文?作文难学吗?等等。“作文”这个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朦朦胧胧,犹如雏鸟学飞,没有方向。没有方向,怎样去写作文?因此,必须让学生知道并理解“作文”。“作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讲解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地向学生讲述最基本的作文就是写文章,就象我们学习的课文一样,把我们平时见到的、做过的、听到的、想到事物的用汉字有顺序地写下来。例如:你做过“洗衣服”这件事,那么,就把你怎样洗衣服的过程有顺序地写成一段通顺的话等等,多举几个例子。这样,使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作文”这个概念。

三、创设观察情景,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生活习性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四、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

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课堂上我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1、训练思维,注重想象。

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培养。如写《假如我是------》想象作文的练习,课堂上,我多举几种学生喜欢的职业,如作家、教师、医生、警察、科学家等,当然也有神话中的人物。我要求学生想象各种职业的人对社会有何做用,假如你们是其中一员,会怎样做。接着分组展开讨论,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述出来,学生从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积累语言在作文教学中相当重要,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①坚持让学生摘抄课本、课外的古诗、儿歌、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长期积累,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②互相交流:利用队活动课开展朗诵会、故事会等,并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③坚持让学生写好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写起作文就不觉得难了。

五、教师下水,引领入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身在个人。但是“进门”这一关是不容忽略的。此时还是门外汉的学生,对于刚拿到手的作文题,往往心中有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下手。这时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空口说教、空谈理论,而要以身作则,亲自“下水”,与学生一起作文,给他们提供范例,让他们模仿。没有任何力量能比的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力量,此时的教化效果是最好的,它比任何优秀作文学选更有说服力和召感力。??

六、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路子。

作文教学要结合其他科目,例如《品德与生活》、《科学》、《美术》、《音乐》等,每一课,都可以与作文挂钩,学校或者班级每开展一次课堂多边活动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都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思考、积累,随时捕捉可以入选的材料。

七、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

我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言一语,凡人凡事都可以写。让每个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这样就会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今天的“我要写”。

实践证明,以上做法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推荐第6篇:浅谈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

清流县城关小学 林桂祥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在新课程标准中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本文结合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谈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放声朗读,体会情感

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才能彰显这种音韵的美,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在教学古诗时,就采取了多种形式地读,如:自由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教师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读,并指导学生对情感明快的诗,读的时候应当语调高昂、轻松,语速轻快。对感情抑郁、悲愤的诗,读的时候应当语调低沉、钝重,语速较慢。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让他们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这样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同是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

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二、拓展延伸,温故知新

在古诗歌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回顾、拓展及延伸,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并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在张志和的《渔歌子》教学中,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就可以引导学生写“白鹭”的诗,还学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桃花流水鳜鱼肥”,引导学生同样是写“桃花”的诗歌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可以拓展延伸对颜色词的应用,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仅从张志和的《渔歌子》,通过.拓展延伸,就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很多诗歌来,进一步增强记忆力。

三、创设情境,领会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年级古诗词教学中,也应该 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中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⑴ 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导入,给学生讲一些背景资料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外出会想家的实际,引出王维的思念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千古传诵的名句,通过反复的诵读和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领会对这两句诗的真挚情感,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贺知章 《咏柳》“裁”字用得生动形象,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裁缝师们手下的那锋利的剪刀和华丽柔软的布匹,在整首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3)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两岸青山、孤帆、太阳。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4) 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联系方式:15959787679)

推荐第7篇:浅谈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

近几年我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中年级是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高峰期,屡禁不止,和同事们交流,他们也颇有同感,不少家长也反应孩子错别字较

一、二年级增多。由此可见,新教材的使用,虽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对有些字不明其义,把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容易混淆,即使我在上课时对易错的字一再强调,但一旦真正运用了,他们却“盛在碗里就是菜”错误百出,如“因该”、“西阳”、“令天”等等。这些现象固然有学生的习惯问题,但我们中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熟悉课标要求,正确认识识字教学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的教师就认为:学生进入中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课堂上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感悟、拓展;识字、写字(特别是写字)教学退到了课堂非常不起眼的角落——通常不会多于十分钟,有的甚至连一分钟也不给,这样就造成学生识记能力与课堂训练严重脱节的现象。

试想: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哪有学生的良好表现呢?三年级学生大量错别字的出现不是他们能力失常,而是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掌握好学生的知识成长规律,结果“欲速则不达”!

《课标》中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写字目标指出: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我们可以看出:中年级识字的要求比低年级更高,课内识字主要集中在精读课文内,每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多,字形结构也相对较复杂;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意义,并学会积累好词佳句,加以运用。汉语变化多端,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其意义就不一样。因此,中年级的识字、写字任务非常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虽不像

一、二年级那样作为教学的重点,但也不容忽视,我们绝不能认为中年段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就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

二、纠正错误认识,重新定位识字教学

在刚接触三年级教学时,对于中年段的识字教学也曾困惑过:《课标》强调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到了中年段如何定位?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必要在识字上花费过多时间,是否可以完全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识字教学中强调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对要求认识的字是否要引导学生逐字进行字形分析,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进入计算机时代了,写字在低年段已经进行了指导,中年段还要继续指导吗?

后来仔细研读了《课标解读》,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这句话提醒我得注意“逐步„„转移”。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在认知能力、语文水平等方面跟二年级没有明显提高,他们也是在“逐步”提高。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差异,认为

一、二年级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以学生自学中年段教材中的会认700~900个生字,会写1000个生字,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是完成不了的,尤其三年级学生更难以完成。若我们还像低年级那样,虽提高了识字的质量,但花费的时间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识字量,影响了学生的尽早阅读,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做好识字过渡,多方位引导识字教学 怎样才能既做好低、中年级的识字过渡,又能保证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我认为中高年级的学生仍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在识字过程中积淀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重点培养预习的能力。如低年级的识字预习,是学生“读、画、说”等口头或动手作业占多数;到了中年级段,识字预习就可以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动脑思考。写出生字的音序、音节、部首、找出课文中的词再扩两个词,这是全班同学都必须做到的,而字的解释以及课文中词的解释只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做。

这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有意识有目标的去分析字形,既记住了字词,又可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对字的音、形、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种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效果是单靠四十分钟来学习所远远不能及的。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的目的不外乎“读”和“写”两方面,而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识字,进而在阅读实践中巩固识字应成为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主要方法。

讲解“舒服”一词时,我没有简单地解释词语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反复地读。开始,学生并没有找到“舒服”的感觉,后来在我的巧妙引导下联想到了金色的沙滩、轻柔的海风,感觉有了,再放到句子中反复读,在朗读中建立起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具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词语教学的方法既有利于积淀语感,又容易进入课文情境。

3、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

一般来说,生字在课文中是分散的,如果把生字抽取出来逐一学习,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费时低效。把零散的生字整合在一段话中,学生的识字便成了扫除阅读障碍的过程;而且有了语境的支撑,学生的识字过程成了有意义的识记,更容易在相应的语境中复苏。再利用它们在文中的意义联系,可以牵一带二,相互增益。

总之,识字教学不宜零打碎敲,应注重整合,编写词串也好,编写语段也好,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境。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识字应成为中高年级识字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4、引导学生在积累中识字

学生的识字量大了,必然会尽早阅读、独立阅读,而阅读量的扩大又促进识字量的增加,识字与积累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中年级可以开展“词海拾贝、成语集锦、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等多个积累项目,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实际选择项目,制定积累方案,每周由学生进行汇报。这些语言文化的积淀,必将对学生素质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积累诵读中遇到的生字,不要操之过急,刚开始就要求“四会”即会读、会理解字义、会写、会用,这样不仅难度大,而且影响识字量的积累,也会影响学生阅读量。因此,学生遇到的生字,只需“两会”,即会读、会基本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拓展知识面,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拼字音、自解字义、自行书写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中年级的识字教学也同样精彩。

推荐第8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习作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那么怎样来切实把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起步关,使学生爱写作文、善写作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明确目标与欣赏鼓励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解读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新课标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放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首位。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同学的习作可以说是最初步、最浅近的文字表达,一开始必然是幼稚的、初级的、甚至是错误百出的,它得经历一个过程,语言由不通到通顺,内容由简单到具体,表达由平淡到生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拔苗助长,而应该明确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要求,遵循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训练。

目标明确了,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和日记时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学会欣赏孩子稚嫩的语言,学会感受孩子奇特的想象,学会包容孩子的词不达意,竭力寻找习作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写得好,我都用笑脸或红五星等方式大加赞赏,写得好的或进步很大的作文就粘贴到墙壁上的习作栏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成就感,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捕捉素材与放飞思维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的确,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可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不善于捕捉周边的事和景,一旦要写日记或作文,总以为要写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活动、比赛等,除此之外就没有东西可写了。因此学生要写日记时,总是要求爸爸妈妈带自己到哪里玩玩才会下笔写。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我就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搬进习作课堂。如有一段时间我们班好久没有得到流动红旗了,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终于请回了鲜艳的流动红旗。于是我灵机一动,把第一节语文课改为习作课,我先请学生说说由于前几个星期流动红旗没有到我们班来作客,今天去参加升旗仪式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当你听到我们班获得流动红旗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把流动红旗请回来了,你心里有什么打算?由于这是一件刚刚发生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因此同学们各个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于是我趁热打铁,以《流动红旗又回来了》为题,写一篇作文。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批改时只要学生写的全都是真心话,我都奖给他们“小星星”!后来我经常把学生不留意的、习以为常的发生在校园里、教室里的小事为题材,布置学生回去写一篇日记,如: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地上的一张废纸、橡皮不见了、我会跳绳了等等。久而久之,学生明白了:原来身边的小事都可以写成作文或日记!练的次数多了,学生慢慢也学会了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卢梭曾经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如果用我们大人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当学生学会了选材后,我就鼓励学生应该用每一个感官去看、听、摸、问、闻自己想写的内容,大胆地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实践证明,如果我们放飞学生的思维,不用大人的眼光、标准去禁锢小孩的大脑和手,那么孩子的习作往往会充满灵性和童趣的。如:蒋佳晨同学在《游两江四湖》里写到:“船行过激起的浪花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他一边哈哈地笑着,一边追着我们跑。”张权写春游分享食物的情景:刘绍双把书包里的食品一倒说:“兄弟们,吃我的,我的好吃。”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谢谢长官,你也多吃点!”“ok!小兵们!”透过这些极富有个性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无拘无束分享食物的欢乐情景。可见我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放飞他们的思维,那么孩子的习作就会成为生活的精彩剪影!

三、阅读教学与练笔仿写相结合 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挖掘语文书里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的习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或仿写、或想象、或扩充等语文实践活动,既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仿写是初学写作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独立写作的桥梁。

仿写片段:三年级应注重段的训练,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构段方式明显、精彩生动的段落,如《赵州桥》里概括具体的段式,《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因果和总分总的段落等等。学完了这些课文,我一般都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如:学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我就请学生仔细观察当天的大课间活动,然后以“大课间活动开始了,操场上真热闹啊!”为开头写一段话。双休日布置学生参观农贸城的水果市场,再以“水果市场里的水果真多啊!”或以“水果市场里热闹非凡!”为开头写一个片段。通过仔细观察,许多同学竟洋洋洒洒写了两面多呢!

仿写文章:当学完了《荷花》、《翠鸟》之后,我布置学生回去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或动物,然后模仿着课文写一写,同学们各个兴趣盎然,写得相当精彩!

四、丰厚积累与自觉运用相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标既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又要求他们“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看书的好习惯,我们年级组里每学期都规定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如二年级背完新课标规定的必背古诗80首、两本童话故事集。三年级背诵两本推荐目录中的名著,为了检测同学们完成的情况,到后半学期我都要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另外每学期我都在教室的一角张贴课外阅读登记表,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往上登记,这既是一种激励又可以督促互相学习,每到期末我就根据登记表评出“阅读之星”。除此之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本采集本,要求学生每天摘背三个好词一句佳句。长期坚持下去,积少成多,学生的积累一定会丰厚起来!

积累为了运用,可是一开始许多同学积累了好词佳句却不知道用,因此我们要经常开展一些运用好词好句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大多是积累成语和名言佳句,学生背熟之后,我就鼓励学生运用其中的成语或佳句写话,如:早就听说我们班的秦宗德是一个投实心球的高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的校运会上我亲眼看见他投实心球,果真名不虚传!

每学期我们还针对课外阅读多次举办 “积累运用擂台赛”,如:

1、今天我们来到公园里春游,这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 )这句诗来。

2、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到了,在上海工作的姑姑格外想念家乡的亲人。真可谓“( )”呀! 每当学生在日记、作文中自觉运用好词佳句的时候,我就把他作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宣读他的片段,如龙志成在有一次的作文中写到:“可他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又开始来捣乱了,这时我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牙齿咬得咯咯响,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心想:今天我非整整他不可!”当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时,他高高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描写神情的那一句我是从采蜜本里运用过来的,我觉得自己当时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于是就用上去了。”后来我把他抄到后面的学习园地里,让学生享受到运用积累词句的成就感,还激励其他同学平时也要自觉运用好词好句。

五、互相评议与及时修改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发现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读,学生在台下听”的讲评效果对中段学生来讲也并不理想,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倾听能力不强,往往是听了前言就忘了后语,站起来评价时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通过摸索和实践,我觉得利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和多媒体技术,将评议和修改结合起来,其效果与传统的作文评改会有天壤之别。

综上所述,在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明确三年级的习作要求,以鼓励、表扬为主,使学生爱写作文。解放学生的大脑,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激励学生博览群书,读中仿写,学以致用,学会评价和修改作文,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善写作文。切切实实把好习作教学的第一关,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踏上作文之路!

推荐第9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现代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心理成分。因此,小学生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写作信息资料。因此,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境。作文教学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越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生活之树常青,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想象。例如在布置《洗衣服》这篇作文前,应先布置学生回家洗一洗衣服,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写作做准备。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让学生四人小组谈谈自己洗衣服的经过。这样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有话可说,就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不至于使学生毫无头绪。

(二)让学生放开胆子写作文

现在我们许多老一辈作家,有见地的老师,都痛感现在的孩子怕作文。他们拿起笔不敢写,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脑子里被塞进的\"规矩\"太多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的定位极其重要。教师不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不能滔滔不绝地对他们讲写作知识和原理,不过分要求其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虽然不能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但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模仿也是有其可取之处。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必经之路。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下水作文,让学生去模仿。当然,这里所说的仿,主要是让学生依据范文的一些写作方法,进行仿效,可以仿其语言文字,仿其结构,写作思路,仿其写作方法和思考角度,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但模仿要适度,如果只是死板的模仿,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刚刚启动的想象思维套上紧箍,使得学生的作文总是拾人牙慧,缺乏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表达方式和想象。就正如一开始就给小马压上鞍鞯,套上辔头,叫它规规矩矩地走,它长大后也许能走得很像\"样子\",很合乎板眼;可是它决不可能天马行空叱咤风云。一个人从小就只能讲几句冠冕堂皇的干巴巴的规矩话,这个人的文章也许很快就有点像\"样子\",可这个人的文思也许从此就僵化了,还能指望他长大写出多姿多彩的好文章来吗?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洗衣服》,让学生模仿其结构:第一段应先写洗衣服的原因,第二段应写洗衣服的步骤及在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第三写出劳动后的感受。但是教师在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仅仅是一个思路,不能照搬照套。如果每篇作文都一个模式让学生套进去,那么这与八股文没有任何差异。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洗衣服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我们不能让学生局限在一种解决困难的方法上。必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我们又必须知道,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敢于写、乐于写,才是我们首先要培养的作文心理。写作知识了解多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并不起多大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想,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确凿感受,不要使学生只敢人云亦云。不要让学生陷进一个做了好事,人家说谢谢时都千篇1律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的境地。

(三)在每篇作文中找闪光点加以鼓励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一个人总希望能从别人的口中得到肯定,从而才会获得信心。在作文的批改中教师不能扮演裁判或法官的角色,对学生作文的优劣成败进行自以为是的评价。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闪光点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一些作文水平差的学生即使仅仅是有一个句子写通顺了也要用红笔划出来加以肯定。成功的作文批改应中肯指出学生习作好坏的原因,给学生以尊重、鼓励。对写得好的学生批语,在热情表扬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写得更出色。对差生的习作,要根据实际,挖掘文中的\"火种\",设法使之复燃。总之,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

(四)作文批改方法

在批改方法上采用\"评议批改法\"和\"择优评改法\"。\"评议批改法\"是在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评议:说说好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修改?然后根据评议的意见进行修改。\"择优评改法\"即评改优等生的一篇作文,充分肯定优点,指出美中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评改中等生作文中的一个片段,肯定进步,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写好作文的能力;评改后进生作文中的一个好句,好词,使学生感到自己还有希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由此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一项内容。教师往往花的精力最多,收效不大。鲁迅的写作心得是:“文章应该怎么些,我说不上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老师们的感受是:

“作文是怎么教出来的,我也说不清,多读范文,千篇1律;不读范文,话没两句。”因此,作文教学在小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所以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在平时应千方百计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作文为主动学写作文,逐步使他们乐写。

1、利用课外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五彩缤纷的图画有极大的兴趣,三年级学生手中已经拥有各种画报、儿童读物、看图作文等课外资料。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来对学生进行作文前的准备训练,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2、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处于农村学校,学生手中的资料毕竟有限,但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习作与每一个单元的课文是密不可分的。而教材上的课文,不乏名家名篇,都是典范之作,诸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等,学生在欣赏到这些课件里美丽的图片的同时,不但充实了学生的头脑,也为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往往喜欢做游戏,喜欢活动,尤其是充满新意的游戏。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迁移原理,把他们的兴趣中心引向写作,并及时加以巩固,使他们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广泛的而又有中心的兴趣爱好。如在三年级作文教学《我喜欢的一种游戏》时,我在上课时就先给学生们列举了几项活动,如“反面人”、“写字王”等。

二、上好作文指导课

回忆我们以前的习作指导,首先老师提出作文要求,然后以一个题目为例详细指导第一步怎么写,第二步怎么写,第三步怎么写,最后让学生仿造老师所说的写。学生的习作思路完全被教师锁定,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1律”,题材、写法不新颖,学生的创造性也在这“千篇1律”中被扼杀。这样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帮助,也容易让学生养成懒惰的坏毛病。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我根据写作内容在写作前两三天或者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提出写作要求,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或与家人、朋友、同学先讨论该如何写。然后采用“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自改或互改→誊写→师再点评→生再改„„”的教学模式,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情况,而后相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的点评方案加以指导,让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精彩。这样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写出来的文章也各具特色。

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

从中年级学生特点来看,他们的知识还很贫乏,缺少词汇和写作素材;缺乏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然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无疑是很难的。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他们喜欢并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例如学习描写一种小动物,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使学生对小动物的外形、颜色、习性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可以在课上播放一些小动物的有趣录像,丰富学生认识,加深印象。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针对一种小动物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它的外形、颜色、活动的特点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四、注重积累,力争厚积而薄发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歇。”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要在积累上下功夫。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多少文人墨客无一不是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读万卷书”的饱学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很难写好作文。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培养积累能力,养成积累的习惯,使他们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生活的积累

小学生的作文材料来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语文教学观,采取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欣赏画面„„使小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教师要注意培养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日记的行式多样,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做到内容真实,勤于练笔即可。事实证明: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作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注重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把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言信息储存于儿童头脑之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在摘抄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大量阅读名篇佳作,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我才刚刚走上教育这条路,在以后我会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定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推荐第10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基本法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基本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做法:

一、功夫在平时,引导学生说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想象、去塑造、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三年级教学调查周围的环境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周围环境遭到了破坏以及当地政府怎样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都说出了生动的句子。比如:“清澈见低的河水在流着伤心的泪,我黑了、我臭了。”原本满山绿树环绕,四季常青,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在近几年人们砍树造房,山上裸露的土地一天天增多,将来„„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仿佛每天都在祈求我们呢?”„„就这样学生一一讨论了有关环境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环境被污染的问题。”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讨论、交流、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有关环境被污染的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积累材料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如: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周围的人和事;再是进行观察,观察周围的变化;三是把调查和观察到的情况在班级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积累材料。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三、围绕中心自拟题目,激发学生兴趣和想像

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会给文章大增光彩,就如一部电影剧名起得好,就能吸引观众,就能喧传观众,就能给这出剧目以强大的生命力,题目自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作文时不仅要求明确,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命题能力。即在每节非命题作文时,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命题比赛活动,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学命题、会命题、命好题的能力。

“万事开头难”,设想一个拿着笔不知道写什么题目的学生,他怎么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事实证明,只有名字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形成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实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11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沙桥中心学校小坝完小 王建聪

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现代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心理成分。因此,小学生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写作信息资料。因此,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境。作文教学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越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生活之树常青,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想象。例如在布置《洗衣服》这篇作文前,应先布置学生回家洗一洗衣服,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写作做准备。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让学生四人小组谈谈自己洗衣服的经过。这样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有话可说,就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不至于使学生毫无头绪。

(二)让学生放开胆子写作文

现在我们许多老一辈作家,有见地的老师,都痛感现在的孩子怕作文。他们拿起笔不敢写,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脑子里被塞进的\"规矩\"太多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的定位极其重要。教师不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不能滔滔不绝地对他们讲写作知识和原理,不过分要求其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虽然不能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但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模仿也是有其可取之处。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必经之路。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下水作文,让学生去模仿。当然,这里所说的仿,主要是让学生依据范文的一些写作方法,进行仿效,可以仿其语言文字,

1 仿其结构,写作思路,仿其写作方法和思考角度,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但模仿要适度,如果只是死板的模仿,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刚刚启动的想象思维套上紧箍,使得学生的作文总是拾人牙慧,缺乏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表达方式和想象。就正如一开始就给小马压上鞍鞯,套上辔头,叫它规规矩矩地走,它长大后也许能走得很像\"样子\",很合乎板眼;可是它决不可能天马行空叱咤风云。一个人从小就只能讲几句冠冕堂皇的干巴巴的规矩话,这个人的文章也许很快就有点像\"样子\",可这个人的文思也许从此就僵化了,还能指望他长大写出多姿多彩的好文章来吗?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洗衣服》,让学生模仿其结构:第一段应先写洗衣服的原因,第二段应写洗衣服的步骤及在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第三写出劳动后的感受。但是教师在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仅仅是一个思路,不能照搬照套。如果每篇作文都一个模式让学生套进去,那么这与八股文没有任何差异。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洗衣服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我们不能让学生局限在一种解决困难的方法上。必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我们又必须知道,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敢于写、乐于写,才是我们首先要培养的作文心理。写作知识了解多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并不起多大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想,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确凿感受,不要使学生只敢人云亦云。不要让学生陷进一个做了好事,人家说谢谢时都千篇1律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的境地。

(三)在每篇作文中找闪光点加以鼓励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一个人总希望能从别人的口中得到肯定,从而才会获得信心。在作文的批改中教师不能扮演裁判或法官的角色,对学生作文的优劣成败进行自以为是的评价。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闪光点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一些作文水平差的学生即使仅仅是有一个句子写通顺了也要用红笔划出来加以肯定。成功的作文批改应中肯指出学生习作好坏的原因,给学生以尊重、鼓励。对写得好的学生批语,在热情表扬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写得更出色。对差

2 生的习作,要根据实际,挖掘文中的\"火种\",设法使之复燃。总之,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

(四)作文批改方法

在批改方法上采用\"评议批改法\"和\"择优评改法\"。\"评议批改法\"是在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评议:说说好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修改?然后根据评议的意见进行修改。\"择优评改法\"即评改优等生的一篇作文,充分肯定优点,指出美中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评改中等生作文中的一个片段,肯定进步,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写好作文的能力;评改后进生作文中的一个好句,好词,使学生感到自己还有希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第12篇:小学中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从课题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具体如下

一、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五认真”水准,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引导教师领会素质教育、主题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刻内涵,强化重视“三个转化”、“三个想到”。

“三个转化”即把新课程的要求转化为各课的指道思想,把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各课的依据,把教材内容的训练转化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途径;“三个想到”即想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想到“教为不教、学为不学”的教学目的,想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按年级段为单位,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特点,开展集体备课,一年级以拼音教学、识教学为重点。二年级段以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为重点。3----4年级以阅读、写作教学为重点。要求各自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说课定稿,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3、围绕学校的五认真工作执行细则。本学期进一步严格、规范了五认真工作,及时做好了检查、督促、考核工作。本学期配合学校教导处三次对位老师的背课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查。并在教研组内对检查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4、立足课堂,抓好常规, 通过随堂听课等方式, 促使我组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创新。充分发挥调研的目标、导向、调节等功能期初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进行了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十月初,两次配合学校期末前又大面积地对各个年级各个班级进行了调研,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此促进我组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早出成绩,出好成绩

1、35周岁下的青年教师是我们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骨干力量,是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为切实加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紧紧围绕“三中心一主线”的课题,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特此,语文组要求每位教师以年级段为单位,经常相互听课(至少一次),执教者必须上交详案,听课者必须有听课、评课记录及课后反思。在此基础上,请选出一名代表,经过集体备课,上年级段的校级教学研讨观摩课。

2、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共同探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并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去杭州、宁波、实小等学校培训、听课,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三、积极开展兴趣小组,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以年级段为单位,每班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具体安排:三年级以阅读,扩大识字量为主;3——4年级以提高写作为主,每年级段教师集中制定教学计划,分工合作,有记载。

四、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

三、四年段阅读竞赛、全校写字比赛;

三、四年级不定期作业本抽样检查,以竞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五、内外兼修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研组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

语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不管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这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课堂教学是学科课程的主渠道,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阵地。这学年,我们主要抓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读书、思考、交流、练习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的做法是:先扫除障碍(生字、难词、有关背景、知识等),重点抓好识字写字;接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结构;继而精读课文(或片断),侧重语言训练;之后勤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最后迁移练习,促进语言运用。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一直是困绕语文教师的问题。本学期我们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入手,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运用,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从期末检测的情况来看,级组内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百年大计,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每个教师的每堂教学,每次练习,依赖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点滴,是个积沙成塔的漫长过程,我们能够耐住过程中的寂寞,内外兼修,扎扎实实把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下一步工作的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3、尽力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第13篇:小学武术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少年宫武术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拉影小学 张自兴

本学期以来,我有幸担任学校的武术兴趣小组的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教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我首先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品质、文化成绩、训练的态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武术并不是一味地好勇斗狠,而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式,是磨练意志的良好途径。

其次,本学期以来通过讲解武术理论,武术热身运动,军体拳基本动作练习等一系列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武术兴趣,也增进了他们对武术的感情,在一程度上宣传了本兴趣小组在校学生心中的地位,活跃了校园的武术氛围。参加本兴趣小组的学生们大都能吃苦耐劳,刻苦勤奋,对老师所讲解的理论和基本动作都能领会于心,也都能反复地熟练和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天资,这些都是兴趣小组开办以来令人可喜的结果。

但是,我仍然感到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而自己所懂得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再加上自己讲解不够到位,甚至不得力,部分学生仍然表现出了一点厌烦,有个别学生产生了畏怯和懒惰的心理,我没有及时地同学生交心,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梳导不力,这些都是自己带兴趣小组以来感到遗憾的地方。

1 有成功,也必然有遗憾和不足,当然这些都不是影响我今后工作的因素。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再接再厉,有所成就的。

2017年1月8日

第14篇:武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伊克昭中学武术二课堂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武术特色课教育教学工作,本着以“服务于学校,受益于学生”,对学生的才艺展示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坚强的毅力,尤其是在演练武术套路动作时,更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基于以上特点和武术特色班学生现阶段身体状况,我对本学期武术特色课进行了军体拳的特色教育教学。 其套路短小精悍,舒展大方。这个套路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本套路难度动作是左右蹬脚和左右下势独立两个动作,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动作的基本要求,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开始有些吃力了,记得在学习左右蹬脚和左右下势独立两个难度动作的时候,就让他们手忙脚乱,顾上不顾下,顾头不顾手,累的他们满头大汗,衣服都湿了,出现了体力上的不足,肌肉抽筋等现象,他们有些厌倦了,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了,在课下的时候,我就经常鼓励和开导他们,并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

得当,经过仔细的考虑,我在示范和讲解动作要点的基础上,在讲解一下动作的攻防含义,这样更加深同学们对动作的理解。在演练的过程中,我也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和他们一起练习。在休息的时候,我通过不同的示范面再给他们讲解动作要点。随着动作的熟练,他们的柔韧行和身体协调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学生在整个套路学习来看,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动作都很好的完成,不足之处,还没有领会到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

通过本学期武术特色课教育教学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根据学生的武术基础不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特色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其中,也有不足之处,二课堂的训练时间短,规范性还需要加强,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恳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2013年6月8日

2013年3月武术二课堂照片

第15篇:武术进校园教学工作总结

坪塬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开展“武术进校园”教学活动总结

艺体教研组 2014年12月

坪塬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开展“武术进校园”教学活动总结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武术的精粹,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2006年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被称为“太极圣地”,每年都有很多的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来此寻根问祖。为了落实新课改精神,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我校本学期开展了“太极拳进校园”教学活动。落实好太极拳进课堂,加强对“太极拳进校园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改善和提高,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我校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区教育体育局关于《武术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指针,以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特色活动为纽带,以教育质量为根本,学校领导班子,开拓进取,确立了坪塬学校“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体验武术,快乐成长”,“以武健体,以武促学、以武怡德”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宗旨,教学中我以武术教学为主线,以武术的精、气、神来培养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长,用传统的民族文化去教育,影响学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和体质特点,学校开设太极拳校本课程:初中开设初级长拳三路、八式太极拳。除了校本课,学校还利用每天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每周至少有两次太极拳活动内容。

“学太极对这些孩子有好处,让孩子们有一个特长”,学生现在这个年龄段学习太极是很合适的。让学生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征。让学生对太极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太极拳强调“以心使身”、“以意识引导动作”,它要求身内外充分轻松,思想安静专注,用意而不用拙力,使每一动作始而意动,继而内动,而后形动,亦即每一动作之前,先有该动作之想象,随之内脏、骨骼、肌肉群向预定之方向做好安排,后使每一举手投足都做到“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 学习武术和太极拳会不会助长学生的打架之风呢?针对这一疑问,学校除了让学生习武之外,还开设了武德课,让同学们明白习武要讲德,而不是为了打架。

我们学校的武德教育主要涵盖高武德、正武旨、严武纪、良武风等十方面内容,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武德知识和武术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太极的同时懂得太极教学中的礼节和太极竞赛礼仪。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体育课改变了以往的问候方式,行抱拳礼。抱拳礼是武术礼仪的一种,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被广泛应用。抱拳礼有着特殊的含义: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我们学校的学生们都说学习太极之后,身体变得强健了,更重要的是磨练了意志,做事情能坚持做到有始有终,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教师们由起初的不会太极拳,到现在学会了几套拳,身体强壮了,精神状态自然就好了,教学劲头更足了。在教学中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开学初,我组充分利用板报加大宣传报道,营造深厚的太极文化气息,开展形式多样的太极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寓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武术活动之中。

2.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学生对太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3.学生基本掌握了八式太极的动作要领。 4.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5.“以武健体、以武促学、以武怡德”的根本目的,正在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逐步形成了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创建和谐文明新校园的良好氛围。

图为体育课学生的太极拳演示

第16篇:中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

陈森

近几年我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中年级是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高峰期, 屡禁不止,和同事们交流,他们也颇有同感,不少家长也反应孩子错别字较

一、二年级增多。由此可见,新教材的使用,虽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但也带来了一 些问题,一些学生对有些字不明其义,把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容易混淆,即使 我在上课时对易错的字一再强调, 但一旦真正运用了, 他们却 “盛在碗里就是菜” 错误百出,如“因该”、“西阳”、“令天”等等。这些现象固然有学生的习惯 问题,但我们中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熟悉课标要求,正确认识识字教学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因此我们的教师就认为:学生进入中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课堂上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感悟、拓展;识字、写字(特别是写字)教 学退到了课堂非常不起眼的角落——通常不会多于十分钟,有的甚至连一分钟也 不给,这样就造成学生识记能力与课堂训练严重脱节的现象。 试想: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哪有学生的良好表现呢?三年级学生大量错 别字的出现不是他们能力失常,而是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 有掌握好学生的知识成长规律,结果“欲速则不达”!

《课标》中第二学段(3~4 年级)识字、写字目标指出: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 2000 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 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我们可以看出:中年级识字的要求比低年级更高,课内识字主要集中在精读 课文内,每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多,字形结构也相对较复杂;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 字、词的意义,并学会积累好词佳句,加以运用。汉语变化多端,一个词汇,在 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其意义就不一样。因此,中年级的识字、写字 任务非常重, 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虽不像

一、二年级那样作为教学的重点,但也不容忽视,我们绝不能认为中年 段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就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

二、纠正错误认识,重新定位识字教学 在刚接触三年级教学时,对于中年段的识字教学也曾困惑过:《课标》强调 识字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到了中年段如何定位?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必要在识字上花费过多时间,是否可以完全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识字教学中强调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对要求认识的字是 否要引导学生逐字进行字形分析,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进入计算机 时代了,写字在低年段已经进行了指导,中年段还要继续指导吗? 后来仔细研读了《课标解读》,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学阶段,中年级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 强阅读感悟转移。”这句话提醒我得注意“逐步转移”。现在的三年级学生 刚从二年级升上来,在认知能力、语文水平等方面跟二年级没有明显提高,他们 也是在“逐步”提高。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差异,认为

一、二 年级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以学生自学中年 段教材中的会认 700~900 个生字,会写 1000 个生字,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是 完成不了的,尤其三年级学生更难以完成。若我们还像低年级那样,虽提高了识 字的质量,但花费的时间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识字量,影响了学生的 尽早阅读,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做好识字过渡,多方位引导识字教学 怎样才能既做好低、中年级的识字过渡,又能保证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我认 为中高年级的学生仍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在识字过程中积淀 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重 点培养预习的能力。如低年级的识字预习,是学生“读、画、说”等口头或动手 作业占多数;到了中年级段,识字预习就可以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动脑思考。 写出生字的音序、音节、部首、找出课文中的词再扩两个词,这是全班同学都必 须做到的,而字的解释以及课文中词的解释只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做。 这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有意识有目标的去分析字形,既记住了字词,又可让 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对字的音、形、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种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效果是单靠四十分钟来学习所远远不能及的。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的目的不外乎“读”和“写”两方面,而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识字, 进而在阅读实践中巩固识字应成为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主要方法。讲解 “舒服”一词时,我没有简单地解释词语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反复地读。开始,学生并没有找到“舒服”的感觉,后来在我的巧妙引导下联想到了金色的 沙滩、轻柔的海风,感觉有了,再放到句子中反复读,在朗读中建立起抽象的文 字符号与具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词语教学的方法既有利于积淀语感,又容 易进入课文情境。

3、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 一般来说,生字在课文中是分散的,如果把生字抽取出来逐一学习,不仅学 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费时低效。把零散的生字整合在一段话中,学生的识字 便成了扫除阅读障碍的过程;而且有了语境的支撑,学生的识字过程成了有意义 的识记,更容易在相应的语境中复苏。再利用它们在文中的意义联系,可以牵一带二,相互增益。

总之,识字教学不宜零打碎敲, 应注重整合, 编写词串也好, 编写语段也好, 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境。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识字应成为中高年级识字教学 的一条重要原则。

4、引导学生在积累中识字 学生的识字量大了,必然会尽早阅读、独立阅读,而阅读量的扩大又促进识 字量的增加,识字与积累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中年级可以开展“词海拾贝、成语集锦、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等多个积累项目,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 实际选择项目,制定积累方案,每周由学生进行汇报。这些语言文化的积淀,必 将对学生素质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需要强调的是, 在积累诵读中遇到的生字, 不要操之过急,刚开始就要求“四会”即会读、会理解字义、会写、会用,这样 不仅难度大,而且影响识字量的积累,也会影响学生阅读量。因此,学生遇到的 生字,只需“两会”,即会读、会基本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拓展知 识面,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础上, 增强学生自拼字音、自解字义、自行书写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中年级的识字教学也同样精彩。

第17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推荐)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姓名: 付晓艳

单位:楚雄州禄丰县金山镇小学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

关键词:中年级 语言 兴趣 作文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学生是天生的“作家”。他们有自己独创的语言,他们有自己的儿童文化:非凡的语言创新的能力,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他们要在自己的习作里来一场语言的革命,就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心。”面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只要是合理的,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 在游戏中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

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感受,写作时才

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就拿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为例。这个题目范围比较广,辅导之前,我决定先带学生做个游戏。上课铃一响,我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玩个游戏——老鹰捉小鸡„„”话还没说完,学生就欢呼雀跃起来。游戏前,我要求大家边玩游戏边观察:观察游戏过程中老鹰、小鸡、鸡妈妈各自的动作、神态、语言,看谁的观察最仔细。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详细地回忆了游戏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片断,尝试着让学生加进好词好句,让表达更生动。触类旁通,许多孩子写出丰富多彩的习作。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就忘了;教我,我就记住了;让我参与,我就学会了。”而情景教学恰好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培养兴趣的基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热情,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作文教学简单化了,也更生动了。

二 在课本中体味表达

在教学《花钟》这一课时,有一个重点是仔细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文中的语言很美: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7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在9点左右含笑一现„„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充分感知美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花在整点开放,并进行描述。由此成了一次小练笔,许多学生观察细致,语言精致,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我相信,只要不断进行

训练,学生由说到写的能力就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 在阅读中结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一样需要积累,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提升。中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习作能力 。我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摘抄两个好词,一个好句,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能背诵下来,定期检查。向学生推荐名言、儿童诗歌,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并学会运用。利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深化,学生写作的语言丰富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减少了,作文也生动起来。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就是这群孩子探索人生路上的导航者、组织者、引导者。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极大地调动小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力求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情真意切的好文章。让我们不断探索,让孩子们在作文之路上做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

字数:1694字

参考文献:《赢在课堂》 《教材教法研究》

第18篇: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常态体育课,课的内容是武术基本手型与步法。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灵活掌握运用已知的知识,并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品质。

在本节课开始,我就把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学生一听到武术,兴趣马上来了,左右嚷嚷,指手划脚的做着他们从电视看来的各种各的样武术动作,看着他们的兴奋劲儿,真不忍心打断他们,但我还是告诉学生:“我们不可能象电视里的明星那样,我们学习的是最基本的武术动作,是为我们打基础的啊……”,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听的异常认真,把“拳”都握的相当标准,并能一次就指出拳心、拳眼、拳背、拳面;虽然讲解练习期间,学生还是唧唧我我的说个不听,但通过这样的同学间的交流,使学生能记得更牢,这也是一大进步。对于手型这方面,学习比较容易,而脚上步法练习,学生可不行了。

站成马步,六成的同学都会错,尽管我已经强调了好几遍,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做着自己喜欢的马步姿势,在我的“愤怒”与呵斥中,学生逐步改正了脚型。通过讲解与练习,让学生了解武术上的基本动作,并进行自主练习,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学生自我互评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参与意识。在课的最后,通过游戏石头、剪刀、布,让学生的身心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得到愉快的休息调整。

本课主题是武术,所以要让学生体会武术的精、气、神,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模仿出动作的形、神、意。通过课上学生了解了武术的含义,懂得了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品质,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第19篇:小学武术教学课游戏

小学武术教学课游戏

一、游戏名称:“江湖(武林)”

二、游戏规则:

1、10人左右组成一个小组,手拉手面向圆心围成一个圈,这一圈人都叫武术高手。

2、在指定场地(江湖),一个名捕追,一个侠盗逃,名捕身体任何部位,碰到侠盗身体任何部位,都算抓到。

3、名捕抓到侠盗后,角色互换,由原来的侠盗去追原来的名捕,但不能一抓到就马上反追,必须等新的侠盗走开后才能追。

4、侠盗逃累了,可以拍圈内任何一个武林高手的肩膀,并马上停在该武林高手的后面,这时这个武林高手就变成了侠盗,原来的侠盗就变成的武林高手,站着不动,这时名捕只能抓新的侠盗。(但如果原来的侠盗拍了该武林高手的肩膀后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跑开了,则继续抓原来的侠盗)

5、圈里的武林高手必须站好,而且不能伸手叫侠盗拍他,否则就算犯规,犯规就要做名捕。

三、拓展:

1、侠盗必须尽可能去拍没有做过侠盗或者很少做侠盗的武林高手,目的是让大家都有玩的机会。

2、如果名捕追累了,可以叫武术高手帮忙,叫到的要乐于帮助,没有特殊原因不能拒绝,目的是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3、侠盗不能拍相邻的武林高手,目的是让大家都动起来。(特别是高年级的女同学)

4、侠盗在逃跑过程中,可以动用救命法宝,就是做一个老师事前规定的教过的武术动作,名捕必须跟着做同样的动作(或者规定的攻防动作),在双方做武术动作时,被抓到不算数,名捕做完动作后抓到侠盗才有效。侠盗的救命法宝使用次数不限,但必须每次都不同。目的是巩固学过的武术动作和提高反应能力。

第20篇: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

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范文(精选4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1

这是一堂常态体育课,课的内容是武术基本手型与步法。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灵活掌握运用已知的知识,并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品质。

在本节课开始,我就把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学生一听到武术,兴趣马上来了,左右嚷嚷,指手划脚的做着他们从电视看来的各种各的样武术动作,看着他们的兴奋劲儿,真不忍心打断他们,但我还是告诉学生:“我们不可能象电视里的明星那样,我们学习的是最基本的武术动作,是为我们打基础的啊……”,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听的异常认真,把“拳”都握的相当标准,并能一次就指出拳心、拳眼、拳背、拳面;虽然讲解练习期间,学生还是唧唧我我的说个不听,但通过这样的同学间的交流,使学生能记得更牢,这也是一大进步。对于手型这方面,学习比较容易,而脚上步法练习,学生可不行了。

站成马步,六成的同学都会错,尽管我已经强调了好几遍,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做着自己喜欢的马步姿势,在我的“愤怒”与呵斥中,学生逐步改正了脚型。通过讲解与练习,让学生了解武术上的基本动作,并进行自主练习,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学生自我互评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参与意识。在课的最后,通过游戏石头、剪刀、布,让学生的身心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得到愉快的休息调整。

本课主题是武术,所以要让学生体会武术的精、气、神,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模仿出动作的形、神、意。通过课上学生了解了武术的含义,懂得了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品质,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2

民族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一颗明珠,是小学体育教材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学生爱好武术的同时,精心备了这节课,并成功上了这节课。

虽然武术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而陌生的一个项目,但在上第一节室内课时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抱着期待的眼神,想知道我上体育课会教些什么。当得知学武术时,学生们高兴极了。上课时抱着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学习一招一式。

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密切相连,分不开的。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感到很疲倦,练得太累,反反复复,觉得枯燥乏味,我就采用以“快乐教学法”,以互动贯穿这节课,不仅教师纠正动作,还让学生互相纠正,让学生自己体验。根据学生的特点,每做个动作,就让学生发一次“嘿”“哈”声,一方面以气催力,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兴趣与气势。在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的记忆,我根据动作的顺序、动作要领和节奏等因素,编排了动作顺口溜,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却很快,很准确的掌握了动作要领。

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小学体育课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这学期要求推广武术操—————旭日东升,感觉教学有一定的压力。六年级的孩子较活跃,尤其是男孩子更是活跃分子。

这一段的教学工作重点是以武术操的教学为主,从前两个星期的武术操教学来看,应该说武术操教学的速度是所有广播操中最快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到了分解教学法,示范采取镜面示范、以及背面示范,以方便学生观看模仿,这样学生更容易上手,但学生的情况是学得很快,学得不实,想要真正的做好这套操,做到精气神俱在,眼随手走,意与心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学了,需要苦练。

我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宣布课的内容,引入正题时得讲究点艺术,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否则课堂会乱成一锅粥,上这样的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一定要很强。第二次课时,我先提出了要求,再引入课题,同样的情景,能够很快收场,进入正常的教学中。

在今后教学内容时,我会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武术操。对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引导方面,我要多花心思,让引导的方式更丰富,使引导的'效果更突出。

小学的武术教学反思4

从教学实践得知,小学生对武术非常感兴趣,学习较积极主动,也许是源于中华武术渊源广博、流传民间及电视媒介的传播或武林英雄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影响所至。但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习武目的教育,注意培养优良武德品质,加强专业引领和调控学情变化,防止互相取闹、对打事故发生。只要我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并运用语言、人物形象激励和创设情趣,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就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的开头,我用武术的“抱拳礼”向学生问好,来自然地引出课题。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我用了和武术非常贴近的搏击操,这样既达到了做准备活动的目的,又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从而自然地切入到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的教学,在巩固基本手型的练习的环节,我用了游戏教学法,将小学生所熟悉的游戏石头、剪子、布用拳、掌、勾来代替。效果很不错,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掌握了教学内容。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我设计了一个擂台赛,将学生自己创编的动作在擂台上展示给其他的学生。在放松活动的环节,我用了太极拳里的基本的动作,这样使整节课都贯穿了武术的理念,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课的整个流程上,时间的把握应该注意,前面部分的内容还应该压缩一点,多留时间让学生展示。(在这次设计中,已经注意了这个问题)

2、基本部分的内容,应该更充实一些,以便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素材来进行自主学习时的动作创编。(在这次设计中,在基本部分重新添加了基本步法的学习内容。)

3、教学中注重学生互相学习、检查、改进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更努力,力求让自己的课更完美。

小学中年级武术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中年级武术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