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李颖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1、去年的树(第2课时)(初稿)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大树、鸟儿、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不同心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想象鸟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活动。

2、体会鸟儿寻找树时的心理。

3、试着用本文“一诺三找”的模式,写一篇童话(如小鱼和小蝌蚪、水滴和花儿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回想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精讲课文

(过渡语)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地品味。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谁愿意读一读?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师板书:树、鸟儿、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你读得声音很洪亮。大家想一想,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 师:你想到了季节的不同。

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可能在树高兴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 生:生:可能在早上,可能在晚上。

师:也有可能。是的,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春天,可能在秋天;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树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在树高兴的时候;可能在早上也可能在晚上。这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一个词语感受出来的?

生:我在“天天”这个词语发现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一起读—— 生:(齐读)天天。 师:再读—— 生:(齐读)天天。

师:两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大家看,

师:当春天来到树林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当夏天烈日炎炎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当秋天树叶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当冬天来临的时候,迎着风,迎着雪——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呀!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日又一日——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同学们,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鸟儿和树这对好朋友相处的时间很长。 师:这是你的体会。

生: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师:“形影不离”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鸟儿和树的友谊地久天长。

师:他们的感情多么深厚呀!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他们那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在千万棵树中遇见这样一棵树,在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样一只鸟儿,这是一段多么深、多么深的缘分哪!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眼看着这么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手了,这个时候,树的心情是什么?鸟儿的心情又是什么?

(屏幕出示: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为什么出示这句话?

生:树依依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树的心情是依依不舍。

生:鸟儿难过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一对好朋友就要分手了,一个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一个是那样的难过。是啊,这是人之常情,还有不一样的写法吗?

生:树恋恋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那鸟儿呢?

生:鸟儿含泪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教师提的问题是:这个时候,树的心情是什么?鸟儿的心情又是什么?学生会出现以上的回答吗?

师:真好!树和鸟儿要分别的时候,一个依依不舍,一个难过;一个恋恋不舍,一个含泪。是的,这样一对好朋友,他们分手时依依不舍,就在他们分手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次约定。

(屏幕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有了这样的体会,有了这些提示语,让我们请一对好朋友再来读一读树和鸟儿的对话,我来读旁白。(师生加上提示语,再次合作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声情并茂。)

师:这是多么美好的约定啊!(板书:一诺)带着这个美好的约定,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鸟儿开始了艰苦的跋涉,它们都期盼着春天的来临——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出示图片)鸟儿不顾一切地飞呀飞,她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请你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5-14自然段,试着任选一组关联词语,想象一下鸟儿会想什么。 不管„„都„„

只要„„就„„ 哪怕„„也„„

交流:生: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都要找到我的好朋友树,给他唱歌听。

师:你表达了鸟儿不顾一切找到朋友的决心。

生:只要能找到我的好朋友树,我就会像从前一样唱歌给他听,我们还在一起快快乐乐的。

师:相聚后的日子多么令人期盼啊!

生:哪怕是赴汤蹈火,我也一定要找到我的好朋友树,唱歌给他听。实现我的诺言。

师:鸟儿要找到好朋友的决心更大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鸟儿共找了几次?生答:三次。(师板书:三找)

师:请大家把这些对话勾画出来,边读边想象他们当时的心情。

(学生交流对话,教师相机大屏幕出示对话:“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几次对话,鸟儿的心情一样吗?回答者的感情呢?

生:“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无奈的语气。

生:“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读他的话时,要平淡、冷漠。

生:“小姑娘”的声音要稚嫩些,读出同情的语气。

生:鸟儿的三次询问,一次比一次焦急。

从鸟儿的心情当中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她跟树之间的那一份感情。这份感情如果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的话,那就是——

生(齐答)深厚。

师:让我们体会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鸟儿的这些对话。我读旁白,你们读人物的对话。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文中的三次对话,声情并茂)

师:鸟儿历尽千辛万苦地寻找,结局怎样呢? (屏幕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生:(朗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师:同学们,读完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可能会留心这样一个细节。在鸟儿唱歌之前和唱歌之后,她有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动作,前后几乎完全一样的动作,你留心到这个细节了吗?这个细节就是——

生:她唱歌前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歌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师:一个字,那就是—— 生:看。

师:谁都知道,鸟儿为了这一刻历尽了千辛万苦,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寻找,现在却只能“看”。静静地看,默默地看,就这样看着,看着,她的眼前仿佛又一次出现了过去的画面——出示(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留在鸟儿面前只有这样的画面——(大屏幕回到灯火的画面)

师:她看啊看,她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灯火。

师:是的,她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她的好朋友树。

师:是的,她看到了树,那已经是去年的树了,此时她的心里有多少话想对好朋友树说呀!孩子们,如果现在你就是鸟儿,你会对大树说什么?说的时候,请你用“树啊树”开头。

(学生想,教师巡视。)

师:孩子们,谁能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朗读小练笔) 树啊树,你能听到我唱歌吗?去年的那首歌。来世再到那片森林里去,让我找到你,好吗?现在灯火烧得更旺了,我和你的友谊地久天长。

师:说的真好!这是多么深情的话语,她盼望着有来世,再为自己的好朋友唱歌。对着灯火,对着去年的树,鸟儿真想说——

生:(朗读小练笔)树啊树,还记得去年在你孤单时我为你唱的歌吗?还记得去年我给你唱的小夜曲吗?还记得去年我给你唱的儿歌吗?但是,这一切都是如此短暂啊,希望你还记得我们经过的点点滴滴,记得我们是好朋友。 师:说的真好!三个“还记得吗”让我们永远怀念那一段美好的时光。对着灯火,对着去年的树,鸟儿真想说——

生:(朗读小练笔)树啊树,我们去年不是约好的吗?你怎么可以就这样忘记呢?虽然你已经变成今日的灯火了,但这段友情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师:是的,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责备,然而谁都知道,责备的背后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啊!对着灯火,对着去年的树,鸟儿真想说——

生:(朗读小练笔)树啊树,我的好朋友,我以后再也不能唱歌给你听了,这是我唱的最后一首歌。你听,你在听吗,再见了,我会永远记得你!” 师:是的,因为不舍,永远记得。鸟儿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她却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品质——信守诺言,珍惜友谊(板书用红色笔书写)。

三、拓展延伸

课文讲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但在你心里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要说,你想对谁说呢?(生回答:小鸟、大树、树根、门、伐木工、小女孩)现在拿出作业本,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指名回答)

四、学习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篇童话的表达方法 。

试着用本文“一诺三找”的模式,写一篇童话(提供小鱼和小蝌蚪的情境)。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好朋友

鸟儿—————————树

一诺三找

信守诺言 珍惜友谊

给予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舍不得这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1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李颖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李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