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华峰初中七年级语文《李寄》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5: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华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导学案设计

科目:语文

年级:七年级

主备:田治鹤

审阅:周海娟

审批:

日期:2012-12-15 课

题:《李寄》

教学目标:

1.诵背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对比、反衬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学习李寄的机智和勇敢,做一个不畏凶暴、敢于并善于同邪恶做斗争的好少年。 教学重、难点:

文言实、虚词的积累;人物形象的分析。 作者资讯:

干宝(?―336),字令升,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新蔡(现在河南新蔡)人。

少年聪明好学,博学多才。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后,召为佐著作郎。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导上疏建言宜备史官,乃命干宝兼领国史,后辟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等官。卒年约近五十。

干宝著述颇丰。所著《晋纪》20卷(已佚),时称“良史”。此外还有《易》、《礼》和《春秋左氏传》的注、论,《干子》、《百志诗》等多种,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记》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为明人胡应麟所辑,已非原貌。中华书局版今人江绍楹校注本较好。据作者自序,干宝写作此书的用意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鬼神迷信、因果报应。但书中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描写细致生动,情节也较完整,故事虽多神异怪诞,想象却瑰丽奇幻。《搜神记》是中国第一部志怪小说,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也是东晋以来志怪小说中的重要著作。 导学点击:

预习案

预习提示:

1、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3、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梳理文章层次,探究文章主旨、结构和写法,并精析重点词句和段落,从中受到教益和启迪。

结构梳理:

(1)故事起因:大蛇害人,为下文作铺垫。

(2)故事经过、发展和高潮:李寄智杀蛇,为民除害。 (3)故事结局:李寄名扬四方。

主旨探究: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她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懦怯无能、草菅人命的本质。

4、熟读成诵,培养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 参考译文

东越的闽中地区有一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粗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人们)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说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但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官吏们一同寻找奴婢人家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犯罪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断送了九个女孩的性命。

这一年,又预先招募寻找,结果没有寻找到这样的女孩。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劳,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的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砍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去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越王听到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东冶没有再出现妖邪的东西,那有关李寄的歌谣至今还在当地流传。 课文导析:

这篇小说通过斩蛇这一事件,歌颂并刻画了一位坚强、勇敢、智慧的少女李寄的形象。文章对李寄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能抓住情节的展开来表现,人物形象鲜明。

李寄的父母有六个女儿,而没有一个男孩。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受到种种歧视和限制,不能参加社会的主要生产劳动,因而加重了父母的负担。生活困难,使李寄萌生了卖身啖蛇“可得少钱,以供父母”的念头,表现出李寄对在贫困中挣扎的父母的同情。而她父母即使再穷也不愿意让女儿去送死,体现出劳动人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当遭到父母阻挠后,李寄偷偷出走应募,可看出她性格的刚毅坚强。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准备消灭大蛇为民除害,并且订下周密的计划,表现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她年仅十二三岁,面对着“头大如禾,目如二尺镜”,“长七八丈,大十余围”的庞然大物,她毫不畏惧。“从后斫得数创”,充分表现了她的勇敢。杀死大蛇后还“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于是缓步而归”,态度何等的从容!只有大智大勇才有这样的表现。

作者在文中将李寄与东冶的官吏作了尖锐的对比。这些官吏因为“多有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不惜以女啖蛇,“累年如此,已用九女”。相信“巫祝”的鬼话,要以无辜少女去填蛇腹,这些官吏是何等的昏庸、怯弱。这个故事客观上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无情揭露。

作者对李寄这位英雄少女十分赞赏,“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人们为她编了歌谣,赞颂她的英雄行为。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谕 啖 吞啮之 咋蛇犬 囷 斫 踊 髑髅 诧异 叱咤 哪吒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 ) 2.八月朝祭( ) 3.父母不听( ) 4.虽有如无( ) 5.徒费衣食( ) 6.寄自潜行( ) 7.怀剑,将犬( ) 8.先将数石米糍( ) 9.汝曹怯弱( ) 10.聘寄女为后( ) 11.非聘唐打猎,不能除此患( ) 12.头大如囷( ) 三.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特殊句式,请写在句后 1.祭以牛羊

2.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四.下列句子不属于侧面烘托李寄的是( ) A.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B.土俗常惧。

C.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 D.寄便放犬,犬就啮咋。 【试题答案】

一.yù dàn niè zé qūn zhuó yǒng dú lóu chà zhà zhā 二.1.或者 2.初一 3.同意,允许 4.虽然 5.白白地 6.偷偷地 7.带领 8.把9.你们这些人 10.男方下聘礼定亲 11.聘请 12.圆形粮仓 三.1.状语后置 2.定语后置 四.D

探究案

设疑自探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根据课时重点,集中讨论些列问题) 1.概括每段内容。

2.文章第一段中写了一条怎样的蛇?面对这样的情况,村民们和当地官府是怎么做的? 3.李寄为什么要去斩蛇?

4.李寄斩蛇前做了哪些准备? 5.李寄是怎样斩蛇的?

6.李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她和区寄有什么异同? 本文选自晋干宝《搜神记》。它通过斩蛇这一事件,歌颂并刻画了一位坚强、勇敢、智慧的少女李寄的形象。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准备消灭大蛇为民除害,并且订下周密的计划,表现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 ①挺身而出,主动应募。 ②“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做好周密安排、充分准备,表明她不信邪,不畏凶残,对即将到来的拼斗胸有成竹。

③“诣庙中坐,怀剑将犬”,沉着应对。

④“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设巧计引蛇出洞。 ⑤乘大蛇“啖食”之际,放犬“啮咋”,自己从后奋力砍杀。 ⑥斩蛇后她入穴寻得九女髑髅,叹其怯弱,哀其不幸。 ⑦“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寥寥数字,传神地表现出这个少女从容自信的情态和气度。

在叙事中,李寄的勇敢机智和官吏的懦怯无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文章对李寄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能抓住情节的展开来表现,人物形象鲜明。 板书: 勇敢、坚定

李寄——→为民除害 智勇双全

她和区寄有什么异同?

李寄和区寄都是智勇双全、胆识过人的少年英雄。各自不同的特点是:

①区寄是仓促遭遇中被动应战,表示出了被动地陷于危难中的人特别需要的冷静镇定的个性;其胆识心计的特点是“临危不惧”“情急生智”,重点是充分利用对手的弱点,寻找机会,紧紧抓住机会。李寄是长期准备,主动应战,表现出了其胆识心计的特点是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即在这妖邪异物面前既不怯弱,又心细多谋、充分准备。

②区寄在获救后拒绝入官府为小吏,这是其品质上的难能可贵之处。李寄小小年纪就有家庭责任感,不惜牺牲自己以接济家庭,孝敬父母;同时又有不怕牺牲,斩杀巨蛇,为一方除害的愿望和思想。这是李寄品质的光彩之处。

五、质疑再探

1.除了李寄和区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英雄?并写出其事迹。 2.本文主题?

本文通过一个叫李寄的穷苦女孩不畏强暴,为民除害的记叙,表现了她惊人的勇敢和智慧,歌颂了劳动人民不怕牺牲,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无能、草菅人命。

训练案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注音

隰(

婢(

啮(

缇(

) 诣(

餈(

麨(

斫(

) 髑(

髅(

咤(

愍(

二、我能解释

1、至八月朝.(

)祭

2、既.(

)不能供养,徒.

)费衣食

3、终不听.(

)去

4、寄乃.(

)告请好剑及咋.

)蛇犬

5、先啗.(

)食之

6、寄从后斫.(

)得数创

三、我懂句读

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2、寄从后斫得数创

3、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4、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

四、我须博古通今

1、大十余围.

2、都蔚、令、长并共患.之

3、至八月朝.祭

4、其歌谣至今存.焉

五、我要雾里看花(辨别词类活用或通假)

1、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

2、然气厉.

不息(

3、先将数石米餈.(

4、甚可哀愍.

5、其小女名.寄(

6、怀.剑将犬(

自我阅读评价

(甲)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

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2、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

3、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

七、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段的内容。

八、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乙)

楚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及归,忧而不食。其

母问其故,泣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又见,已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尔有

阴德,神必佑之,毋忧。”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九、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1、尝.出游

2、杀而.埋之

3、其母问其故.

4、蛇今安.在

5、及.长

6、为.

楚令尹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2、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十一、短文的中心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一、

niè

chǎo

zhuó

lóu

zhà

mǐn

二、

1、初一日

2、既然

白白地

3、任凭

4、于是;就

5、同“啖”:吃

6、砍

三、

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2、寄∕从后∕斫得∕数创

3、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4、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

四、

1、古: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圆周长

今:包围;围绕

2、古:担忧

今:祸患

3、古:初一日

今:早晨

4、古:流传

今:存在

五、

1、“啗”通“啖”:吃

2、“厉”通“疠”:病,此为肆虐逞凶

3、“餈”通“糍”:一种用糯米做成的食品

4、“愍”通“悯”:怜悯

5、名词动用:名叫

6、名词动用:怀抱;怀揣

六、

1、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

2、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

3、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

七、李寄智杀大蛇的经过。

八、语言描写表现李寄对在贫困中挣扎的父母的同情,也体现她坚强刚毅的性格。

九、

1、曾经

2、顺承连词

3、忧伤的原因

4、哪里

5、等到

6、做

十、

1、现在我见到了(两头蛇),害怕我抛下母亲先死了。

2、还没有治理国家,全国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

十一、这则短文讲述了孙叔敖少年时期智杀两头蛇的故事,表现了孙叔敖善良正直、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李寄教案

华峰初中赵雄1(优秀)

华峰初中赵雄1(优秀)

“三华”同步电网学习心得 李文峰

李寄除妖读后感

李寄文言文翻译

初中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李登峰

李寄杀蟒读后感

《李寄》教案及练习

华峰初中七年级语文《李寄》
《华峰初中七年级语文《李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