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职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9: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社区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社区护理学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为目标。它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在社区范围内,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护士为居民提供的长期性综合保健护理服务。

(二)课程定位

《社区护理》是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社区护士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所必需具备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社区护理是建立在医学、护理、康复、预防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是为了适应大众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是社区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与《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构成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家庭、个人、群体以及社区等不同护理对象实施针对性护理,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为从事社区护理或实施社区保健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中等职业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社区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社区护理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社区护理的理念,护生要在“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指导下,建立起“环境-人群-健康”的思维模式,掌握必要的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以社区护士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卫生服务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开展设计性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开展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开放性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应用前修课程知识与技能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能力训练和家庭访视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是基于社区护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整合后开发出来的,将学科基础知识与

基本实践技能相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社区护理部门的社区护士岗位,对学生进行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模拟社区护理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突出岗位技能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社区护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课时安排:总学时20,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2。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工作内容以及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并能应用相关知识指导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运用社区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术,沟通技能对家庭、群体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掌握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掌握社区护理程序的应用;掌握家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社区不同类型人群保健护理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掌握社区慢性病人护理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内容;熟悉社区传染病病人的管理原则及方法;熟悉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

能熟练运用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能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个人、家庭和人群提供护理服务;能在社区开展保健护理活动;能具备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能根据社区人群的不同情况应用预防保健知识向社会重点人群提供个体化的预防保健服务。

3.素质目标:

树立全心全意为社区人群服务的思想;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不断探索改进的创新精神;具备职业道德品质;能通过实践模拟任务的完成,完善和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观察与决策能力和自主学习等综合职业能力。

三、内容标准

(一)课程内容

按照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目标和社区护理岗位需求,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社区护士的执业资格要求,该课程开设时间安排在护理学必修课程实施完成后的第4学期,具体如下表:

课程内容安排

(一)教学建议

1、课程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开展对社区护理活动项目来驱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图片、个案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多种手段,采用由总体到层次的教学过程,内容上树立课程的“知识与行动结构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完成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获得社区护理所需的职业要求。

2、课程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授课时以学生为主体,内容突出重点且表述清晰,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重在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

3、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个案教学或项目教学,注意以任务引领的个案或项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学习或项目活动中,了解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和内容。

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实践,探索具有特色的社区教学新模式,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二)考核评价方式

构建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打破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核模式,包括了:①过程性考核(课堂互动5%、课堂提问5%、习题作业5%、课堂表现5%);②期末笔试成绩考核:(40%)全部以主观简答论述题为主,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应了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理念、方法和内容的掌握程度;③综合技能考核:(40%)以学生应用为主,根据自己的家庭和所在社区,完成社区组织活动计划、常见疾病的社区管理和居家护理措施的制定等课后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发展了学

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凸显了该学科的实用性、实践性原则。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是教育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教材建设方面,根据课程内容选用比较先进、针对性与适应性较强的教材,根据教学能力目标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在创作,编写好讲义、教案,制作课件。教材设计以护理程序为知识构架,以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建议使用卫生部规划的、贴近我国目前社区护理现状的教材。

(四)实验实训建议

充分利用院-校合作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注意职业能力的发展,利用院-校合作平台的资源实现社区护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在就近的社区进行社区护理的见习,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设有阅览室,备有各种护理专业图书及杂志,供学生参阅。老师可提供网上阅读护理专业知识的网址建议学生借阅相关知识图书及参考章节。真正让《社区护理》课程精讲、导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建立《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资源包:包括主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案例教学库、实践实训大纲及各种社区护理表单,通过多维、动态、模拟场景的课程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职英语课程标准

《中职英语》课程标准

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标准

护理技术的课程标准

《急救护理》课程标准(修改稿)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中职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中职社区护理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