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量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3: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量

赵树丛

2008年第1期

1月1日出版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是民生之本,是重要的战略产业,而粮食生产又是支撑这个战略产业的基础。在目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要养活13亿多的人口,尤其要狠抓粮食生产,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夯实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

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常年粮食产量在500亿斤以上,年调出粮食100亿斤左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安徽省启动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两大行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不断向能力提升转变,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子。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572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增产占全国的19%。2007年,安徽克服洪涝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再创新高,预计全年总产580亿斤,增长1.4%。坚持科技驱动,强化三个作用。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从安徽的实践看,科技在促进粮食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一方面,我们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着力强化现有农业关键技术的集成,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动农机农艺结合;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普及活动,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的大幅提升。2006年,全省小麦单产304.5公斤/亩,增长18.9%,水稻单产393.6公斤/亩,增长2.6%;2007年,小麦单产比上年又提高15.5公斤,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水稻单产预计410公斤/亩,比上年增长4.1%。

二是依靠科技,改善品质。我们认真组织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开展水稻良种补贴项目与良种挂钩试点,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步伐,并在全省建立了小麦、水稻主导品种区域展示点40多个,为筛选和确定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我们不断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优质品种推广提供充足种源,保障优质品种生产出优质产品。此外,我们大力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提高优质品种的商品一致性。2007年,全省小麦和水稻的优质率分别达61.3%、65%,分别比2005年提高21.1%、14.5%。

三是依靠科技,避灾减灾。针对暖冬气候和倒春寒易发特点,我们通过扩大半冬性粮食品种比例和控制春性粮食品种早播,有效地避免和减轻了春季冻害。针对水稻夏季高温热害,我们通过调整播种期、更换品种和灌水调温等技术措施,有效地减轻了高温天气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坚持政策调动,激活三种力量。要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坚持发挥政策的调控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重视粮食生产、农技人员服务“三农”和农民种粮三个积极性。

一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切实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实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是调动农技人员的服务积极性。我们安排专项经费,组织开展农技人员驻点包片和进村入户,切实把科技服务“三农”落到实处。我们还对农技人员建立考评制度,使工作绩效与职称评聘等挂钩,对成绩突出的农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调动了广大农技人员服务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调动基层政府的工作积极性。省政府建立了考评激励机制,将“两大行动”纳入基层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对认真落实粮食生产的大县实行奖励政策,在全省营造出了重视粮食

生产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重粮抓粮的粮食生产新机制。

坚持示范带动,突出三个重点。典型带动是我省促进粮食生产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方法。一是抓大县。大县是优势产业带。我们在全省建立了10个小麦重点县和15个水稻重点县,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快科技转化、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推动这些县的粮食产业升级和发展。目前,全省已有9个县(市、区)进入全国小麦高产县行列,为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二是抓大片。大片是集约化经营。我们在64个县建立了600万亩小麦核心示范区和500万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并安排专项经费对示范区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实行“五统一”服务。另外,在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组织农民观摩,把无形的技术变为直观的现场,以引导农民、培训农民、带动农民。

三是抓大户。粮食生产大户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示范带动能力强。我们支持土地依法有序向种田能手集中,对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和对口技术服务,并对典型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目前,全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7953户,经营土地占全省耕地的2.6%,年产粮食占全省粮食总产的3.1%。

坚持行政推动,做到三个到位。行政推动是粮食生产政府首长负责制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突出抓好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省委、省政府主动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主产省的职责和义务,积极组织实施“两大行动”,稳定全省粮食生产。为尽早实现“两大行动”目标,省政府制定了粮食高产攻关方案,成立了攻关领导组织,建立了考评奖励机制。粮食主产区各级党委政府把“两大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实施计划,逐级加大粮食生产工作的力度。

二是资金保障到位。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组织实施“两大行动”;安排救灾补改种专项经费1500万元和水稻病虫害防控专项经费1000万元,强化农业减灾工作。近年我们还从粮食风险基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中安排1.45亿元,用于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

三是生产指导到位。我们在全省建立了32个小麦“三情”监测点和31个水稻苗情监测点,对小麦和水稻生产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实行分类田管。我们组织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对接,实行对口技术帮扶,并通过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电视字幕、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推动各项田管措施的落实。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大水稻病虫害和灾后生产自救的指导力度,有效地减轻了连续两年的水稻病虫害大发生和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影响,实现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坚持服务联动,构建三个体系。做好粮食生产的各项服务工作,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逐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从粮食产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公共服务。我们一方面建立了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与发布制度,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管理;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组织优质良种采购与供应,广泛开展订单生产,定期发布粮食与农资市场价格行情,促进了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

二是鼓励公司服务。我们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为种粮农户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它们面向粮食生产的实际需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生产发展,促进产业开发。

三是发展自我服务。我们按照农民合作社法的精神和要求,积极发展小麦协会、稻米协会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我们在全省大力培育种粮大户,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使之率先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

新型农民。

(作者: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提高粮食产量

依靠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崇明工商联

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低碳环保更依靠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量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