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9: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以来,在州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农业厅、各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州农业系统认真贯彻州党委、州政府关于“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安排和部署,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陈廷华同志的精神为动力,以党建目标管理为主线,以精神文明为载体,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证

,以加强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新风正气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系统大力开展“抓落实年”、“作风建设年”和“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年”活动,发扬农业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光荣传统,在“求实、求严、求学、求新、求好”上做文章,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州直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一年来农业工作回顾

(一)农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总体良好1.农牧民增收显著。州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外出务工农民32万次人,占州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9%,劳务收入预计达8.7亿元。预计州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851元,比上年净增431元,增长12.95%,其中通过农业方面,人均增收90元,远超出年初制定的250元增收目标。2.农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实现了农业工作要实现“八个突破”,通过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促进农牧民增收向“十个方面”要效益,为基层、为群众办“十件实事”的总体目标。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10.84%;完成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11.35%;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726.4元,人均净增50元;自治州以上级龙头企业34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4个;企业申报农产品名牌产品12个,已批准6个。完成正复播面积484.11万亩。已落实和在建项目50个,实际到位资金5327.05万元。新建户用沼气8155户。设施农业完成2.0469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6.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累计制定葡萄、亚麻、奶牛、草业等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发展庭院经济21万户,示范户3万户,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以上目标任务。特色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种子生产田完成10.3万亩。完成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6万亩,推广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丰收增产示范面积75万亩。累计培训农牧民34.95万人次,“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4003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训示范村34个,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10680户。

(二)取得的成效1.向调整种植业结构要效益,亩效益和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围绕粮食、畜牧、林果、特色种养业四大基地建设,围绕防灾减灾,围绕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和定单农业,围绕区域自然条件、优势和特色调整结构,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粮食作物面积有明显下降。今年,州直正复播面积计划470万亩,完成总面积484.11万亩,面积增加1.23%。其中,粮食作物283.34万亩,同比增加1.02%,产量预计121.91万吨,增加1.02%。经济作物200.77万亩,同比增长2.42%。产量预计276.77万吨。----围绕外向型农业,切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实现设施农业新突破。制定了《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各县(市)也相继出台了设施农业实施方案,并拿出1445万元支持用于设施农业建设。加大培训和督查力度,加速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65个,新技术3项。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参加“西洽会”、“新疆农产品展销会”、“哈洽会”等产品推介会,使伊犁州直的特色蔬菜瓜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设施农业计划2万亩,目前已完成2.0469万亩,是历年来设施农业工作力度、发展面积最多的一年。州直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7.4万亩,设施农产品产量21万吨,产值3.27亿元,纯收入2.07亿元。----围绕“三高”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突破口,提高特色种植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以高效益为前提,通过一些高效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实现特色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为大力推广“三高”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龙头带动为发展方向,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就地加工转化升值,订单生产。州直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发展“三高”农业已成为州直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现了千元亩效益,结构调

整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农业生产发展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八大生产格局。即:以伊宁县为中心的粮食生产区;以霍城县、伊宁县、新源县为主的糖料生产带;以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巩留县为主的优质水稻生产区;以霍尔果斯--清水河、伊宁市--伊宁县多浪农场沿线形成红地球葡萄生产带;以新源县为中心辐射巩留县、伊宁县形成的大豆生产区;以新

源县、伊宁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为主的亚麻生产区;在逆温带形成的以苹果为主的果品生产基地;以尼勒克、昭苏、新源为主的土豆生产基地;以伊宁市为中心、辐射周边西三县形成的外向型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2、向发展精准、循环、节约型农业要效益,实现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新突破。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管理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和督查到位,州直各县(市)完成新建沼气池8155座,虽然因国家项目资金到位较晚,建材特别是水泥供应紧张价格涨幅较大,施工队伍不足等因素影响了建池速度,但今年也是近几年来建池数量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州直沼气用户达17128户,户均节本增效1500元以上,占总农户的5.8%。沼气示范村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50%。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同步实施,已成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3、向提高农民、农技人员素质要效益,实现农民培训工作新突破。深入开展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培训,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百万中专生计划”八大培训工程上下功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实施菜单式培训、巡回式培训、保姆式培训、带动式培训、网络式培训、联动式培训“六大”模式。突出开展地域特色种植业、经营管理、联户营销中介、新产品新技术引进、特种养殖业,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培训。大力推进实施“千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宣讲行动、“培训促春耕”助农增收行动两大行动。截止目前,州直共累计培训农牧民34.95万人次,其中先进实用技术培训26.35万人次,农民致富技能培训3.64万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0.5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0.40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0.89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0.45万人次,乡镇企业技能培训及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45万人次,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沼气)0.92万人次,其他0.32万人次,完成培训任务的101%。“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4003人,占全疆总招生人数的50%,实现农广校招生历史最新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训示范村34个;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10680户。

4、向发展投入小、产出大、转项快的庭院经济要效益,实现庭院经济发展新突破。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将庭院经济发展纳入州直农业工作总体规划,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把庭院经济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专业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行政推动、政策启动、科技拉动、典型带动和服务联动,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庭院经济的发展,农民依靠庭院经济增收效果开始显现。截止目前,州直农户庭院面积约15.8万亩;发展庭院经济21万户,庭院经济示范农户3万户,预计庭院经济收入1400万元,户均庭院增收50元,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以上目标任务。初步形成普通型农村庭院经济、生产加工型农村庭院经济、旅游休闲型农村庭院经济和生态环保综合型庭院经济四大类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规模发展格局。经营项目有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家乐、民族手工艺制作、旅游服务等,涉及农村经济的各个层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5、向推进科技兴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高----实现项目工作新突破。按照“三跑、二强、一突出”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实现农业项目工作新突破,逐步建立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促成效的良效循环发展机制。截止目前,共申报项目81个,已落实和在建项目50个,到位资金5327.05万元,是历年来申报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州直农业援疆工作取得新进展,争取到8辆价值176万元的农业部援助新疆的科技直通车,与江苏省农林厅达成友好合作协议,第一期伊犁现代农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实现种子工程新突破。加快良种推广,实现种子工程建设新突破。推广各类良种362.41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86.2%;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226项,新品种展示田1332.3亩。良种自繁率达到70%、使用率达到95%以上。落实种子生产田面积10.3万亩,超额完成10万亩的制种任务,其中:亚麻种子生产面积3.0万亩,冬春小麦种子生产面积3.2万亩,棉花种子生产面积0.8万亩,玉米种子生产面积为1.7万亩,大豆种子生产面积0.8万亩,甜菜种子生产面积0.1万亩,水稻种子生产面积0.2万亩,其它作物种子生产面积0.5万亩。实现增收1177万元,使制种农户人均增收30元以上,州直农牧民人均增收8.4元。---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信息指导农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制订《伊犁州直农业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实施办法》,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和《伊农信息快报》,分送各县(市)委、政府和主管农业的领导,加强了对各县(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信息服务力度。注重在信息办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内涵和深度得到拓展,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受到上级领导和信息部门的重视,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得到进一步增强。共发各类信息373期,800余条。其中《农业信息》174期,《伊农信息快报》97期,《信息专报》55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10期,《督查专报》7期,《调研信息》和《调研报告》30篇。1-9月份,被州党委采用43条,州党委办公厅信息统计得分1100分,列州直各部门第三位;1-10月份,被州政府采用96条,州政府办公厅信息统计得分866分,列州直各部门第二位;1-11月份,被自治区农业厅采用70多条,被其它部门、《伊犁日报》、《伊犁晚报》采用50多条,调研信息或调研报告先后有19篇得到州党委、州政府领导的批示。信息工作已走在州直各部门的前列。完成伊犁州农业信息网网页制作,制定网站名称,编制网页栏目内容详实,覆盖州直八县二市。伊犁州农业信息网现已开通试运行,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即将开通“6786678”语音呼叫为农服务热线和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为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奠定了基础。----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依托新疆小麦育种家伊犁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小麦育种家基地功能,构建小麦研发平台,促进伊犁州直小麦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冬春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培育以及相应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试验工作,引进鉴定冬春小麦新品种(系)115个,其中冬小麦79个,春小麦36个。这些试验为鉴定我区引进、选育的冬春小麦新品种的适应范围、增产效益、利用价值和品种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行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伊犁河谷新垦区农作物高效种植技术与模式研究示范,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优质大豆新品种推广,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产、高纤维亚麻新品种选育研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伊犁河谷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的研究。提供玉米、亚麻、胡麻、油葵、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系7个参加国家、自治区和伊犁州农作物新品系区域试验;承担国家、自治区、伊犁州农作物新品系中间试验15项;从国内外、区内外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293份。科技成效收获颇丰,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加大。

6、向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要效益,农业种植水平全面提高。积极推行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三定三挂钩”、科技入户等制度,服务模式、服务方式逐渐与当前农业工作的形势相适应,使农民的科技致富技能明显提高。采取在自有的试验田试验试种、承包农民土地试种、引导大户示范种植等多种途径开展良种良法示范推广,作用明显。继续推进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强化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狠抓田间管理,在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增加亩效益。已完成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万亩,向农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5200份,面积106万亩,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可节约成本25元以上。推广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丰收增产示范面积75万亩。

7、向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要效益,达到节本增效。协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的各种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资金落实到位、兑现到户。据初步统计,共落实补贴资金3500万余元。按时、按要求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收到人大建议3件,完成3件;收到政协提案10件,完成10件;收到党委查办通知7项,完成7项,信息专报60期;收到效能办查办件2件,完成2件。----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清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各县市村级会计电算化覆盖面已达40%。农牧民负担监督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不断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年”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整体推进“法治六进”和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农业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州直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63人次,执法车辆120台次,检查农资市场180个,农资经营门点1829个,收缴假冒伪劣种子、农药1952公斤,假冒伪劣肥料1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8件,检查种子、农药、化肥市场278次,查获违规经营门市45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2起,组织田间现场鉴定18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万元。

8、向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环节要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新突破。在州乡镇企业局加挂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和农产品加工局,召开了伊犁州直首次农业产业化会议,自治区在伊犁州直召开了企农业利益联结会议,对伊犁州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力发展一批产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优势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集群。截止目前,自治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4家。坚持“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加快建设畜牧、粮食、甜菜、亚麻、油料、特色种植、林果七大基地,形成了以康尤美、泰昆为龙头带动大豆种植50万亩,以万顺为龙头带动油菜种植30万亩,以盛康、天山为龙头带动小麦种植100万亩,以金鹰为龙头带动亚麻种植35万亩,以四方糖业为龙头带动甜菜种植40万亩的生产基地。目前粮食、畜牧、林果、特色种养业初具规模。----一村一品得到重视,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目前已建立各类农民协会、合作组织259个,比上年末增加131个,已超额完成建立200个协会组织的目标任务。州直农民专业合作经组织成员总数为172923人,比上年末增加61966人,增长55.8%。其中农民成员164658人,比上年末增加59373人,增长56.4%;带动农户数147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326人,增长141.8%。州直有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4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棉花、林果、药材等种植,牛、羊、家禽、蜂、马鹿等养殖,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农家乐、旅游等多种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外向型农业。累计制定葡萄、亚麻、奶牛、草业等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10.84%;完成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11.35%;其中工业增加值14.47亿元,同比增长18.04%;完成出口交货值8870万元,同比增长14.84%;从业人员139650人,增长5088人;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726.4元,人均净增50元。500--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7家,营业收入1.03亿元,增加0.22亿元;1000--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2家,营业收入7.8万元,增加2.17亿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营业收入5.77亿元,增加1.6亿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营业收入2.92亿元,增加0.55亿元。

9、要向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创农业品牌要效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进展。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州直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认定面积126.1万亩,比去年增加123.86万亩,完成计划的6.3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各县(市)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配备检测人员,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已正常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以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检测站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制定无公害蔬菜技术标准,成立蔬菜协会,初步构建市场准入体系,打造品牌,组织上报各类农业品牌11家,批准6家,品牌意识和品牌效益开始显现,“特绿”、“伊惠”牌蔬菜,“茁由”牌花生,“西域龙珠”牌葡萄,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提高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质性的新进展。

10、向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增量要效益,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非农收入增长。通过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明显增加,层次明显提高。预计外出务工农民32万次人,占州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9%,劳务收入预计达8.7亿元,外出务工使农民人均增收90元。

二、“三个文明”一起抓,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以党建目标管理为主线,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1.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上新台阶。制定了农业系统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七项措施促进党建工作,在全系统开展十项廉政文化建设和“学习型、调研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五型班子建设,大力倡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基本规范和干部作风建设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把班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了班子团结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局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与下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局和机关各处室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对班子建设提出建议,对单位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化解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矛盾,增进班子团结。2.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制定了党组中心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意见和计划,开展中心组学习15次,编印了240题作为干部全年学习的重点,结合学习十七大精神、大讨论活动和农业系统实际,编印了《州农业系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重点讨论提纲》20题、《农业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思考题》10题等,建立了州农业局机关“办文学习会”、跟班学习制度、“农情形势分析会”、考察调研汇报会、领导干部讲党课和党组成员下基层座谈讨论日等制度。先后有各县市农业局、局属各单位12名业务员到州农业局跟班学习。组织编印了《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典型材料汇编》3000册,供大家学习借鉴。制作宣传展板20余块,制作墙报、学习专栏30余期,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争当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领导、学习型干部,争当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模范的氛围。今年以来,局主要领导就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学风、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等内容,作了8次专题辅导。先后组织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农村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农村经济组织、南疆特色农业考察团13批(次)赴区内外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经验。今年以来,已培训农技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1400人(次),280余人次到区内外学习考察。

(二)以绩效考核为主线,确保农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1.创新绩效考核方法。在绩效考核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坚持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推进工作。制定了《州直农业系统2007绩效考核指标及办法》,采取了各县(市)、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相互测评的考核办法,对乡镇企业、农村沼气、设施农业、种子工程、农技推广工作、项目、信息等16项农业重点工作,制定了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指标。把对各县(市)相关单位的业务指导也纳入对局属各单位的考核指标当中。上至局领导,下至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局都有一定的分值对局机关各处室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变事找人为人找事,使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创新了工作方式,改进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

2、创新服务模式。各级农业部门改变了传统的春催种、夏催管、秋催收、冬培训的服务模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下派工作组赴县蹲点,抓好落实。通过召开农情分析会,采取为农民算细帐、发布农业种植信息的形式,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引导农民自发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效能建设观摩会的形式,帮助各县(市)农业局、各单位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筹资3万元奖励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重大科技推广的优秀组织者及农业创新工作予以奖励。

(三)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要求各单位在文明单位的创建上都要上新台阶、有新起色。制定了《伊犁州农业系统200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2007年农业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文明处室管理办法》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并以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学习型机关、平安单位创建和文明礼仪培训活动。提出了文明单位创建和作风建设活动要实现“一个目标”、倡导“四个看齐”、达到“十项要求”、抓好“五个环节”、注意“六个方面”、做到“七个结合”的要求。为局属各单位购买了《文明礼仪讲座》光盘,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养,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农业系统继续开展向陈廷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促进了全系统工作作风的转变,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全系统除州良种繁育中心外,其余单位申报州级、州直机关级文明单位,并都顺利通过验收。

(四)重视工青妇和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利用“3·8”、“5·1”、“10·1”、春节、元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州农业系统举办了“移动怀”庆“十七大”迎“奥运”第二届趣味运动会,局机关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添置了乒乓球等作为职工和老干部活动室。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健康,重要节日,局领导和各单位领导对老干部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金,通过召开座谈会,向老干部通报农业工作的情况,广泛征求老干部们对农业工作的建议和对农业局老干工作的意见,激发老干部关心、支持农业的热情。

(五)把良种繁育中心和国有农场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制定了2007年帮扶计划、2007—2011年帮扶规划和集体与个人帮扶相结合的帮扶措施。通过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现场办公会、专题会,督查各单位帮扶措施的落实,交流推广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好措施、好办法,帮助中心理思路,谋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到资金100万元,解决了378名农工养老统筹,解决了1450人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局属各单位和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捐款7.74万元。2007年,州良繁中心实现人均增收430元以上,扶贫户人均增收200元以上的目标。在深入13个国有农场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伊犁州直农场工作会议,积极主动与自治区农场管理局对接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配合社保、医疗等有关部门做好职工养老统筹和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工作。目前,在职国有正式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849人,参保率达78%,离(退)休、退养人员参保率为100%。69%的农场职工纳入农村合作医疗范畴,农场职工人均月工资500元左右,职工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积极帮助该场争取国家、自治区的项目和资金,已落实自治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资金20万元,为加快农场发展创造条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农业全局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的还不够理想,指导农业工作全局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与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形势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模式和服务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服务的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2008年农业工作思路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采取“六项措施”,突出“十个重点”、促进“十个增效”、实现“十个突破”,办好“十件实事”,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一)十项工作:一是围绕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要效益,实现农民收入增长新突破。二是围绕把伊犁河谷建成新疆乃至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带,向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创农业品牌要效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突破。三是围绕大力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向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要效益,实现外向型设施农业的新突破。四是围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向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环节要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新突破。五是围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精准农业、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要效益,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农业的新突破。六是围绕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快速增长,按照“一户一人学一技”的要求,向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增量要效益,实现农民非农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的新突破。七是围绕国发32号文件,抓好项目工作,向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支农项目要效益,实现项目工作的新突破。八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向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要效益,实现纠风工作新突破。九是围绕强势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全方位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向投入小、产出大、转项快的庭院经济要效益,实现庭院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十是围绕促进伊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农民增收快速增长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向科技兴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实现农业部门服务质量的新突破。

(二)办好“十件实事”。一是为确保已有的17128座沼气池和新建的8000座沼气池运行正常,实现户均节本增效1500元的目标,建沼气物业管理站3个,乡村服务点25个;二是为10万农户开展测土配方服务,应用覆盖面积达100万亩,实现亩均节本增效25元的目标;三是建成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1个,县(市)级检测站6个,检测点30个,为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奠定基础;组织伊犁州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赴江苏农林厅检测机构培训学习;四是充分发挥伊犁河谷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种子生产,力争种子生产面积达15万亩,实现制种农户人均增收50元;五是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分流班”,免费为农村培养具有中等学历专业知识人才2000人,使所有未获得学历教育的2000村级干部,均获得中专以上学历;六是抓好示范农场建设,积极为国营农场争取政策性补贴项目,资金达20万元以上;七是在每个县(市)的每个乡重点扶持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发展;八是组织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县(市)农业局局长、书记,局属单位班子成员40人赴江苏农林厅培训;九是积极组织各县(市)农业局、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加农博会、农展会、“哈洽会”等各类农产品推介会,提高伊犁农产品知名度,打造伊犁农产品品牌;十是集中全系统的力量帮助州良种繁育中心抓好稳定、发展生产,实现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镇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1125)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推荐)

农业综合开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乡镇18年农业工作总结及18年工作思路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