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谐示范社区工作目标

发布时间:2020-03-02 08:43: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凤凰桥社区创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工作目标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然是以和谐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社区和谐了,城市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根据市委、区委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探讨和谐社区建设的意义和措施,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抓好今年社区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开展“社区建设争创年”活动,确保率先创成“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一、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的居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更离不开社区。

人心向背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程度。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活而不乱、稳定有序的社会,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党和政府就必须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民主的方法,以协商沟通的形式,来增强党和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在城市中,社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地,社会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在社区完成,社区处在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就能够充分尊重群众在法律范围内的表达自由,建立

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合理解决利益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构建和谐社区的主要内容

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社会、社区与自然、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度高,参与广泛。社区居民当好“主人翁”、共同参与,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线,是促进政府民主管理和社区自主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力量源泉

2、驻社区单位共建积极性高。驻社区内的各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自觉融入社区参加社区建设,积极主动为所在社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得益彰,融合共通。

3、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有一个功能较全、设备较好的社区服务中心;有一支由社区工作者、志愿人员、社区居民群众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面向广大居民的便民、利民、爱民、护民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统与现代的服务方式有机结合。

4、社区人际关系和睦,人文环境和谐。社区居民家庭和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尊老爱幼、和谐相处,扶贫济困基本形成风气,老有所乐、幼有所教、残有所助,自然与人文环境健康发展。

5、社区管理有序,居民安居乐业。社区居民遵纪守法,干群关系、警民关系密切,诉求渠道畅通,调解工作到位,一般的矛盾和问题都能在社区内得到消化和解决。应急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打击防范有力,社区安定稳定。

6.社区组织结构合理,规章制度完善。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好,在居民和辖区单位中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健全,经常开展活动。居民自治意识强,社区民主化程度高。

三、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构想

1、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增加投入,创建活力社区

深化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围绕统筹辖区发展、监督专业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的要求,落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与民主自治管理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三位一体”新的管理体制。形成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辖区单位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各组织之间要关系明确,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搞好社区管理。

积极推动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提高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把不应由社区承担的工作逐步退出,减轻居委会的工作负担;需要由社区协助完成的任务,应当与社区组织协商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号召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慈善、捐赠、救助以及其他为群众服务的活动。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评议监督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评议会。

2、推进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建祥和社区

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社区居委会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对城镇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基本技能培训。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组织网络,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使社区就业困难人员能够实现灵活就业。积极推动社区创业工作,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以及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使有创业需求的群众得到帮助,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加强就业政策宣传,使下岗失业职工能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鼓励和促进下岗职工在社区就业。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特别要做好困难群众的医疗帮困卡发放工作和工会会员的大病医疗保险投保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服务,落实分类救助、专项救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持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帮老、助残服务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活难题。

3、深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创建文明社区

以“筑温馨家园,建和谐社区”为主题,深化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以此推动社区向着和谐、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科教进社区。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充分利用社区服务分中心和文化站、社区广场以及社区单位的各类文化设施,

持续、深入地开展科普文化宣传、科普影片展映、科普实践活动,弘扬“友爱、互助、奉献、进步”的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社会风气,提高居民文明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大对社区居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力度,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区教育运作机制,以市民学校为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对群众性学习活动的管理,创建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从而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达到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

文体进社区。以“丰富社区文体活动,努力建设和谐社区”为主题,整合文体资源,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文体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体活动,树立“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良好意识和舆论氛围,通过深化文明小区、文明楼组、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

法律进社区。以“加强法制教育,搞好法律服务,维护社区稳定”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成社区法宣站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普法、社区调解和法律咨询、援助等工作,把法律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卫生进社区。按照“及健康知识,搞好卫生服务,提高健康水平”的原则,以创建上海市健康示范小区为目标,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社区

要按照“责任上移、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总体思路,全力打

造“社会政治稳定、刑事发案减少、治安秩序良好、执法公正文明、人民群众满意”的平安型社区。要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防范为主,治本为上。充分发挥居民小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楼组长的作用,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把重点放在排查调处多发性、易发性和容易激化的矛盾纠纷上,立足平常,重在防范,从苗头性抓起,细微处抓起。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健全以治保、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和帮教等有关组织为基础,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群防群治体制。积极创新安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安全单位、安全校园、等创建活动统一起来,减少社区内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从而全面创建平安社区。

4、深化社区环境建设,创建绿色社区

要加强社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倡导节约型可持续绿色消费模式,大力整治各种环境污染和损害居民利益、破坏人居环境和谐的行为。社区居委会动员、组织社区内单位和广大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环境卫生活动,义务植树、种草、护绿,义务打扫居住区环境卫生,使美化社区环境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社区工作目标

再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和谐社区工作情况汇报

创建安全社区工作目标

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和谐示范小区

16社区工作目标及特点

创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和谐示范社区工作目标
《和谐示范社区工作目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