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基层文化基本情况(10.3报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5: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乌鲁木齐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努力保障广大市民的文化权益。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批较好的文化活动阵地和文化服务产品,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推进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对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首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通过向中央、自治区申请一部分、市财力补贴一部分、区县配套一部分,不断加大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市本级财政在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有重点、分阶段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充分调动区县积极性,参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完善文化阵地的功能。近年来,乌市仅用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投入就达6350万元,新建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美术馆,5个区县文化馆、图书馆,7个街道文化站、13个乡镇文化站以及66个社区文化室。

新建、扩建、维修了一批市级文化场馆,成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和龙头。2005年9月,借助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作为献礼工程,投入4000万元建设的图书馆、

博物馆正式开馆,一举解决了多年未决的两馆馆舍问题,也为乌鲁木齐市增添了文化地标。经过努力,市委、市政府不仅恢复了市群艺馆(现为市文化馆)的全额事业体制,并将收归国资统管办管理的原由市群艺馆“以文养文”出租的部分场所全部返还给市群艺馆,并投入400万元对市群艺馆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安排资金对市属文博场馆进行修缮,完成了对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纪念馆的维修、改造和布展,整合了乌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成立乌鲁木齐市革命历史纪念地管理中心,加大对革命历史资源的管理、保护和挖掘;完成了乌拉泊古城一期维修保护工程,开放唐轮台遗址陈列馆;对文庙、文昌阁进行维修布展并向市民开放。这些场馆的新建、修缮和免费开放,不仅拓展了市民文化活动的阵地,也丰富了城市的旅游资源,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城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区县级文化场馆的建设也陆续展开。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水磨沟区文体中心,投资364万元、建筑面积2690平方米的达坂城区文化体育中心,投资160万多元、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的天山区文化馆,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2007平方米的乌鲁木齐县文化馆、图书馆等一批文化场馆相继落成。2009年,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为22636平方米的米东区影视文化体育中心项目也已立项,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

从2006年开始,乌市展开了文化站、文化室统计工作,对各区县文化站、文化室活动面积、队伍建设、人员配备等

情况进行全面普查。2007年,作为市政府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市政府投资600万元新建了7个街道文化站和10社区文化室;2008年,投资550万元新建了16个社区文化室;2009年,投资14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40个社区文化室。

2005年-2009年,由国家投资415万元,地方配套359万元,新建26个具有独立站舍的乡镇文化站(平均站舍面积在400平米以上)

目前,全市现有市文化馆1个、区县文化馆8个、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3个。市群艺馆达到国家二级馆,市图书馆达国家一级馆,天山区、新市区、水区、米东区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文化馆。22个乡镇文化站全部达到400平米以上要求,68个街道文化站中有20个达到400平米标准要求(均和街道办事处同署办公)。全市551个社区中有文化活动室403个,174个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有37个。全市共有农家书屋74个。城市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基层文化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二、积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一)打造品牌,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为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我们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近两年来打造了多个品牌文化活动,如乌鲁木齐市“文化讲坛”、“周末百姓大舞台”、“中老年文化艺术节”等。

“文化讲坛”由市图书馆主办,是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公益讲座,主题广泛,内容丰富,吸引了众多听众。自2005年创办至今,共举办现场讲座277场,参与读者达到2.5万余人次。签约本土专家学者72人,现场讲座92场次,走出乌鲁木齐,本地专家、学者异地现场讲座4场;录制现场讲

座70场,上传本馆网站提供远程视听服务13场,为乌鲁木齐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教学课件、为农牧区赠送光盘近百张。近年来“文化讲坛”设置了“新疆情”系列讲座,确定以“新疆风情”系列讲座为主,以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艺术教育等其它内容为辅的讲座形式,先后邀请了周吉、杨镰、李继莲、赵国柱、夏训诚、胡文康、张立斌等专家学者举办有关新疆历史、地理、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知识讲座,吸引了大量的听众,有些听众每周日下午开讲必到,成为“文化讲坛”的铁杆听众。2010年,“文化讲坛”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新疆情”系列讲师韩子勇、杨镰、夏训诚应邀走进“上图讲座”,带去了新疆的历史和文化。上海电视台和光明日报分别对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韩子勇题为《文化新疆、心灵故乡》的讲座进行了全程转播和刊登,受到当地市民热烈欢迎。另一方面,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疆讲座,先后邀请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袁岳,著名军旅作家、军事理论家和评论家、空军少将乔良,上海海事大学教授鲍日新等名人学者、专家走进“文化讲坛”,拉近了名人学者与听众的距离。2010年,“文化讲坛”根据部分讲师的讲座资料整理编辑的《新疆话语》正式出版,使“文化讲坛”受众面更广泛。2010年,“乌鲁木齐文化讲坛”荣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2011年,“文化讲坛”被评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周末百姓大舞台”活动由市群众艺术馆承办,是乌市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的特色文化活动新品牌,该活动以市区大大小小的广场为阵地,组织开展全市少儿文艺、青少年文艺、中老年文艺示范性展、演、赛等活动,把各节庆活动、传统

节假日活动与广场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提升广场文化活动层次和水平。“中老年艺术节”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开展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截至2010年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为全市万余名中老年文化爱好者搭建展、演、赛的平台。

经过近几年的精心打造,乌鲁木齐市已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其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市民的参与度逐步提高,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各族市民的文化需求,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免费开放,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保障市民文化权益。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及国家、自治区关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我市图书馆、文化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

市图书馆取消了借阅费,文献资源免费借阅,图书借阅处、阅览室、自习室、培训教室、报告厅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同时,面向弱势群体组织开展的基础技能培训,为读者提供免费信息素质培训等。市文化馆对馆舍进行重新装修布局,并免费开放排练厅、综合教室、独立学习室等公共文化场所,同时,开辟展厅、图书阅览室,其中展厅为艺术名家、群文干部、业余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现已举办展览10余场,使群众零距离欣赏艺术展览,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文化馆还开展了合唱、舞蹈、书法、美术等多门类的免费辅导项目。为更好的提供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市文化馆在基层建立辅导点10个,把辅导培训、演出、展

览送到企业、社区、军营、学校、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使首府各族群众零门槛、零距离的享受免费公共文化服务。

(三)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取得实效。根据着眼长远、分步实施,稳步推开的原则,重点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农村牧区,把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把先进文化带到牧场毡房,使农村牧区各族群众真切享受到国家新闻出版惠农惠牧工程的成果。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之初,我们坚决贯彻执行自治区提出的“一年铺开打基础、二年巩固抓提高、三年发展见成效”的基本工作思路,以“贴近农牧业、贴近农牧区、贴近农牧民”为基本要求,全市新闻出版系统抽调精兵强将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牧区,展开实地走访调研,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建立了市抓区(县),区(县)抓街道乡镇,街道乡镇抓社区农村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使“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配送的图书期刊报纸和音像制品能够及时送达农村牧区,初步改善了我市广大农牧区文化产品匮乏的状况,有效解决了各族农牧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使农牧区群众借助“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提供的各类出版物,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科学文化素养,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市“东风工程”一期建设

中,免费向全市22个乡镇和174个行政村赠送3种语言文字(维吾尔、汉、哈萨克)的报纸39种,25万余份;期刊16种,4万余份;图书(含挂图)603种,10万余册;音像制品118种,1万余盒,总价值77万余。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农家书屋74个,今年申报的71个正在建设之中,并将按期完成投入使用。

市文化馆每年对各区(县)文化馆(站)的文艺专兼干进行集中培训5-6期,并根据各区的不同情况和需求,派干部到基层进行专项培训辅导。 这个漏掉了

三、相关背景资料

(一)文化馆(站、室)建设标准及现状:国务院国办发„2002‟7号文件要求:“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整体建设规划”,“要在十五末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办„2002‟145号文件指出:“到十五末,根本实现在地州,市都有达到自治区基本标准的群艺馆;在县(市、区)都有达到自治区基本标准的文化馆、图书馆;基本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同时,按照国家文化馆评估标准规定,地级文化馆面积按等级要求分别为一级馆不得低于5000平方米,二级馆不得低于4000平方米,三级馆不得低于3000平方米。县级文化馆面

积按等级要求分别为一级馆不得低于2500平方米,二级馆不得低于2000平方米,三级馆不得低于1500平方米。

目前我市文化馆建筑面积5200平米。县级文化馆中天山区文化馆建筑面积为1440平方米,沙区文化馆450平方米,水区文化馆1500平方米,新市区文化馆1100平方米,米东区文化馆3597平方米,达坂城区文化馆1090米,乌鲁木齐县文化馆1728平米,头区文化馆目前只有办公室,无业务用房。按照国家、自治区关于县级文化馆评估标准规定, 多数文化馆只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

按照国家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规定,地级图书馆面积按等级要求一级观不低于8000平方米,二级馆不得低于6000平方米。县级图书馆面积按等级要求分别为一级馆不得低于3000平方米,二级馆不得低于2000平方米。

目前市图书馆面积6200平米在县级图书馆建设方面,天山区图书馆面积60平方米,藏书约6千册;水区图书馆仅有面积763平方米,藏书约1万多册;新市区图书馆仅有面积约400平方米,藏书约2万册;米东区图书馆面积812平方米,藏书约5万册。达坂城区图书馆600平米,藏书4千册;乌县图书馆面积279平米,无藏书。沙区、头区均无图书馆馆舍。按照国家、自治区关于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规定,我市县级图书馆多数达不到最低标准要求。目前,县级图书馆有机构编制的只有米东区和水区两家,其余区县只有馆舍和部分图书,无机构和编制。

自治区关于街道乡镇文化站的标准是:一级文化站不得

低于400平方米,二级文化站不得低于300平方米,三级文化站不得低于200平方米。我市22乡镇文化站均已达到标准。68个街道文化站到400平米的20个,已达标文化站也多为依托街道办事处(乡镇)办公楼,无独立站舍。文化站设施、设备陈旧。

全市551个社区中有文化室的共有403个,平均活动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国家、自治区对文化室无具体面积标准要求),基本没有图书室,远远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对场地的要求。174个行政村中有文化室37个。

(二)“东风工程”基本概况:“东风工程”是针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新疆的图谋制定的,是以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新疆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性工程,其目的是有效缓解新疆农牧区缺书少刊的问题,满足新时期广大农牧民学知识学文化的需要,着眼于巩固和加强农牧区思想文化阵地,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项目内容涉及新疆新闻出版业的各个方面,重点面向农牧区,惠及全疆广大农牧民。“东风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新疆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惠及各族人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直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

“东风工程”自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4年多的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东风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取得了丰

硕成果。“东风工程”一期项目包括出版物免费赠阅、出版市场监管及“扫黄打非”工作、发行网点建设、党报党刊及音像电子出版物印刷制作设备配置、新疆新闻出版技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及出版市场监管用房建设、出版物市场监管网络建设六大主要项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我市“东风工程”一期建设中,免费向全市22个乡镇和174个行政村赠送3种语言文字(维吾尔、汉、哈萨克)的报纸39种,25万余份;期刊16种,4万余份;图书(含挂图)603种,10万余册;音像制品118种,1万余盒;还配送出版物市场监管车辆4台,给市、区(县)两级新闻出版局提供了相应的办公设备和一定的工作经费,总共合计为200余万元。为解决我市城镇社区居民读书看报的困难,我们将在“东风工程”二期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动开展街道(管委会)、社区的“东风工程”项目建设,使各类出版物覆盖街道(管委会)及社区,做到导向正确、内容实用贴近,增强抵御“三股势力”能力,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

(三)农家书屋工程基本概况: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工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大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目前,我市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农家书屋74个,2011年申报的71个正在建设之中,并将按期完成投入使用。每个农家书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投入经费2万元,共给我市投入290万元。由于工作突出,在自治区“东风工程”一期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局获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两名同志获得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一个农家书屋获得了“十佳”农家书屋荣誉称号,一名书屋管理员获得了“十佳”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称号。

在今后工作,我们将我市实际,积极推动开展街道(管委会)、社区的农家书屋建设,扩大赠阅面,加大赠阅量,有效解决社区群众和流动人口读报难、看书难的问题,使各族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市委宣传部

市委宣传部工作总结

市委宣传部工作总结

泰兴市委宣传部

市委宣传部科学发展

市委宣传部事迹材料

市委宣传部工作总结

市委宣传部主要职责

武汉市委宣传部

市委宣传部工作总结

基层文化基本情况(10.3报市委宣传部)
《基层文化基本情况(10.3报市委宣传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