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法治文化浸润心田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1: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法治文化浸润心田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法治文化不仅有“法治”理念内容所容纳的范围,也具备了“文化”所独具魅力的传承性。法治文化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和趣味性,是开展普法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它通过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公民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法制教育,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受教育受感染,使广大公民入心入脑地接收法制教育。

成就扫描:

青海法治文化建设回眸

随着“六五”普法的启动和推进,青海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立体宣传载体和模式,为法制宣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法治文化建设的“阵地化”“项目化”和“有形化”,使法制宣传教育做到报纸有文、电视有像、电台有声、手机有信、生活有景观,有效增强了法制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扩大了法治文化的受众面。

发挥法治文化导向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近年来,全省各地区的法治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繁华街头的法制宣传广告牌,城镇法治宣传一条街,法制书画摄影展览等进入人们的视线;乡村法治文化大院,农牧民法制宣传中心户等大量涌现;各类媒体、电子显示屏、车载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法制橱窗、法制动漫等一系列法治公益广告和法制文化活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并且融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作用,利用电视等传播法律知识。近年来,省司法厅不断加强媒体法制宣传,连续数年在电视、广播、报刊上开辟法制宣传专栏,如青海电视台的《法治经纬》、青海广播电台的《生活与法》、青海法制报的《法律七进在行动》等法制宣传专栏,成为群众接受法制教育,获得法治信息的最快方式。

发挥法治广场互动作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最近几年,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利用重要节日、体育文化活动、送法下乡活动,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和纪念等活动,通过举办法律咨询、赠送普法教材、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法制图片展览、法治文艺演出、放映普法电影电视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感受到直观的法治教育。“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开展的集中法制宣传活动,成为普法的盛会、法律的节日,产生了品牌效应。 发挥法制书刊辅导作用,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法制宣传资料是传播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最直观的方式之一。过去几年,省司法厅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针对不同对象印发了各类法治类书籍,以此引导不同重点对象的法治教育。“五五”普法期间,全省发行《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读本》三万多册,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做到了人手一册。省司法厅先后编印《农牧民以案学法读本》、《涉灾法律事务问答》、《远离传销 勤劳致富》、《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资料选编》、《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知识读本》、《珍惜生命 远离酒驾》《农村民事案例漫画图解》《青少年安全知识手册》等十多种汉藏文字普法教材八十多万册向基层赠送。目前全省四千多个村(牧委会、社区)、三千多所中小学和一千五百多所寺院设立了法律图书角。“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两轮普法教材和法制宣传员进入农牧民家庭的法制宣传教育”双进户“活动,动员机关、单位、企业向定点扶贫的地区赠送普法教材并组织宣讲,两轮活动中,有二十多万册普法教材向基层赠送,两万多名法制宣传员进村入户宣讲了法律知识。

发挥法制文艺的引导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渗透能力。近年来,省司法厅组织“新路艺术团”在全省开展法制文艺演出,与西宁歌舞团联合组织举办法制文艺专场演出。近三年来,全省组织了十多场大型的以普法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演出;省司法厅联合湟中县司法局编印了《青海民间曲艺法制演唱集》4万册向广大群众赠送,西宁、海南、海西、海东等地区专门部署开展法制文艺演出活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举办了“柴达木之夏”专场法制文艺演出;化隆回族自治县组织演出治理“枪患”专场法制文艺节目;西宁市社区组建了义务法制文艺宣传队;互助土族自治县“二月二”五峰寺花儿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桃花节、乐都县“六月六”曲坛花儿会、平安县“广场消夏文化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中广泛开展法制文艺宣传活动;海南藏族自治州开展了法制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湟中、湟源等县组织民间法制曲艺演唱团进行巡回演出。全省各地区在重要节日和相关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大型法制宣传中都有法制文艺演出活动同时开展。同时,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法制文学创造活动,其中法制电视连续剧《不了情》,法制文学作品《非法人生》等文学影视作品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六五”普法启动之年,省司法厅拍摄的十八集青海方言普法宣传系列情景剧《法律与我们同行》,在播放中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谋划“六五”: 法治文化扎根于群众之中

法制宣传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法治文化的魅力?省依法治省办专职副主任徐建锁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法治文化建设需要普法教育做基础。法治文化可以将知识寓于文化思想传播中,从而把法律知识转化成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能够变知识的灌输为精神的崇尚,是法治思想深深扎根于公民的心里,成为自觉的行动和生活习惯。

他认为,法治文化建设要发扬光大,就必须扎根于群众之中,形成雄厚的群众基础。我们青海少数民族群众基本上全民信教。因此,法制宣传与当地民俗习惯相融合,将法治文化、宗教文化、大众文化相融合,提高法治文化的受众和影响力。同时,加强法治理论和法治文艺创作,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加强法治文化的培育,鼓励引导支持法治文艺创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发挥执法机关和专业文化团体、业余文艺团体、各级文化馆(站)作用,贴近法治实践、贴近群众文化生活,以丰富生动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说服人,不断提升公民的法制文化修养,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

会场内外:

让法治文化浸润心田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法治文化,其目的就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引导广大群众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共同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省政协委员石乐生对法治文化的认识颇有自己的理解。

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怎样加强青海法治文化建设,他开出了“五味方子”:其一,法治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法治文化融入到当地百姓通俗、形象的文化活动中,深入宣传法制教育;其二,法治文化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其三,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实效性;其四,法治文化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发挥各自的优势条件,构建法治文化传播体系,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打造法治文化示范点,如法治公园、法治一条街等等。其五,培养专兼职宣传队伍,同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

群众喜欢什么样的法治文化?对此,西宁市城西区基层司法行政部门从事了多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王女士深有体会。她说,十八集青海方言普法宣传系列情景剧《法律与我们同行》,一集演绎一个法律故事;《农村民事案例漫画图解》,一组形象生动的漫画,解释一条法规„„这种宣传方式很受辖区居民的青睐。某媒体编辑说,多年前编辑的小小说《非法人生》,到现在记忆犹新:青海某贫困县一山村俩兄弟,为讨生活,先是改装车辆,后来在人贩子手中“买媳妇”„„一系列违法的事串起来,弟兄俩的整个人生都是非法的。他希望多看到这样的本地原创法治文学作品。

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渗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法治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人心,浸润心田。(

书香浸润心田阅读伴我成长

让生命在文化浸润中飞扬

让书香浸润童年

让书香浸润人生

让经典浸润人生

文化浸润的名词解释

让民族优秀文化深深植根学生心田

让心田充满百合

让雷锋精神永驻心田

让主人翁精神永驻心田

让法治文化浸润心田
《让法治文化浸润心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