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9: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光学实验

一、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和入射线相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sini 。 sinr【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三张、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实验步骤】:

①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②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如图所示。

③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

④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

⑤在玻璃砖的bb\'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用眼睛观察调整视线,要使P3能同时挡住P1和P2的像。

⑥同样地在玻璃砖的bb\'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4,使P4能挡住P3本身和P1与P2的像。

⑦记下P3和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和P4引直线O\'B与bb\'交于O\'点,连接O与O\',OO\'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i=∠AON,折射角r=∠O\'ON\'。

⑧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度数。

⑨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⑩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是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在表格里。

【数据处理】 算出不同入射角时

【注意事项】:

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2.大头针要插得竖直,且间隔要大些.3.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误差及分析】:

①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要求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宜大点。

②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的相对误差,故入射角不宜过小。入射角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反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

例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sinisini的值,求出几次实验中所测的平均值 sinrsinr出的界面

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实-1-8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 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

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

图实-1-8 (1)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解析:用图①测定折射率时,玻璃中折射光线偏折大了,所以折射角增大,折射率

减小;用图②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用图③测折射率时,

无法确定折射光线偏折的大小,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大、可小、可不变. 答案:(1)偏小 (2)不变 (3)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例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图钉将记录光路的白纸固定在平板上; ②手拿玻璃砖的毛面或棱,将其轻放在白纸上; ③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aa′和bb′;

④在aa′上选择一点O,作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的共同入射点,画出入射角θ1 分别为0°、30°、45°的入射光线;

⑤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观察时着重看大头针针帽是否 在一条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

交,量出各个折射角θ2;

sinθ1⑥按公式分别计算,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sinθ2(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 (2)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③④⑤.(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

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

竖直插牢,观察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见解析

例3.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

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 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

1、P

2、P

3、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

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 示另一表面,如图实-1-9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2(位置

如图).用P

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

3、P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在图实-1-9中标出P

3、P4的位置) (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图实-1-9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

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用θ

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________.解析:(1)在bb′一侧观察P

1、P2(经bb′折射、aa′反射,再经bb′折射后)的像, 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3,使得P3与P

1、P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P3挡住P

1、P2的

像;再插上P4,让它挡住P2及P1的像和P3.P

3、P4的位置如图所示. (2)①过P

1、P2作直线与bb′交于O;

②过P

3、P4作直线与bb′交于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的中点M;

④过O点作bb′的垂线CD,过M点作bb′的垂线与aa′相交于N,如图所示, 连接ON;

⑤∠P1OD=θ1,∠CON=θ2.sinθ1(3)由折射率的定义可得n=.sinθ2sinθ1答案:(1)(2)见解析 (3)

sinθ

2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一)目的

了解光波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二)原理

Ld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x得,波长x。已知双缝间距d,再测出

dL双缝到屏的距离L和条纹间距Δx,就可以求得光波的波长。 (三)器材

实验装置采用双缝干涉仪,它由各部分光学元件在光具座上组成,如图实18-1所示,各部分元件包括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光屏。 光源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遮光筒 屏

图实18-1

(四)步骤

1.将光源和遮光筒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源发出的光能平行地进入遮光筒并照亮光屏.2.放置单缝和双缝,使缝相互平行,调整各部件的间距,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3.在光源和单缝间放置滤光片,使单一颜色的光通过后观察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4.用米尺测出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用测量头测出相邻的两条亮(或暗)条纹间的距离Δx.

d5.利用表达式x,求单色光的波长.

L6.换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观察干涉图样的异同,并求出相应的波长.(五)注意事项

1.放置单缝和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并且双缝和单缝间的距离约为5~10cm.2.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 3.测量头的中心刻线要对应着亮(或暗)条纹的中心.4.为减小实验误差,先测出n条亮(或暗)条纹中心间的距离a,则相邻两条亮(或暗)条纹间的距离x

a.n1

物理光学实验小结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感想

物理光学演示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最新试题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光学期末考试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六类经典题型

高中物理光学作图题指导资料

物理光学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