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6: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学习7-1

本册教材安排了六个单元,内容上分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第一单元:生命体验。第二单元:理想信念。第三单元:自然美景。第四单元:科学世界。第五单元:家庭亲情。第六单元:幻想世界。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短文两篇》,从小事物写起,引出对生命的思考。《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

七年级(上)第1课 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îu惑喧.xuān腾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shùn) 瞬间(níng)凝成

3.解词。

1).痴想:想地到了痴迷的程度。

2.) 隐秘:隐蔽,不外露。

3).铁青: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4).凝成:凝结而成。

5).诱惑:吸引、招引。

6).喧腾:喧闹沸腾。

7).一瞬(shùn)间:一眨眼之间。

4.多音字

① 秘mì:隐秘mì②种zhǒng:种子 zhǒngzi

秘Bìl :秘鲁 Bìlǔ种 zhòng:种地 zhòngdì

5.形近字辨析:

1).喧腾 xuānténg3)诱惑yòu huò

2)渲染xuàn’ răn4)透支tòu zhī

5.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 走一步 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î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â)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

小心(yìyì) 翼翼(sǒng) 耸立

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4.多音字

1)颤动chàndòng、颤音chànyīn3) 闷热:mēn rè

2)寒颤hán zhàn4)闷闷不乐mânmân-bùlâ

5.形近字辨析:

1)、啜泣 chuîqì4) 玄(xuán)妙

2)、辍(chuî)学5)眩(xuàn)目

3)、点缀(zhuì)6)船舷(xián)

7) 弦(xián)外之音

8) 炫(xuàn)耀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 短文两篇 (蝉和贝壳)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shōuliǎnkuānshùzàncuìruîbēiwēigǒu

收敛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形近字辨析:

1): 宽容,饶恕3)蝉联chán lián:指连续相承。

2) 愤怒 fèn nù4) 婵娟chánjuān ①姿态美好 ②.明月

5) 禅让 shàn ràng指古代帝王让位给别人.

6) 殚精竭虑 dān jīng jié lǜ:用尽心思

7) 肆无忌惮sì wú jì dàn一点没有顾忌

A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B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三、两篇课文相同与不同点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四、文学常识

1、知人论世

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第4课 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迸.bâng溅忍俊不禁.jīn

盘虬.qiú卧龙伶仃..líng dīng绽.zhàn放

穗浆qiïng沉浸.suì伫.zhù立仙露琼..jìn

2.解词。 终极(zhōng jí) :最终;末了;最后。

迸溅(bèng jiàn):向四处外溅。

繁密(fán mì) :繁多,密集。

伫立(zhù lì):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níng wàng)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稀零(xī líng)事物出现得少。

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īn):忍不住笑。不禁:不能自制。

仙露琼浆(xiān lù qióng jiāng):形容鲜美的酒或好喝的汁液。比喻美好的饮品。琼浆:比喻仙人饮的美酒。

蜂围蝶阵(fēng wéi dié zhèn):这里形容蜜蜂蝴蝶的数量多。

盘虬卧龙(pán qiú wò lóng): 同“卧虎藏龙”,比喻非常厉害的人等

二、文章结构:

感情变化:从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向前

感悟: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思路展开:看花、忆花、悟花。

三、重点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四、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 (时代)女作家宗璞。

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 童趣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â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唳:鸟鸣。 .(4)以土砾凸者为丘砾:瓦砾、小石块。 .(5)以丛草为林林:树林。 .(6)兴正浓兴:兴趣。 .(7)方出神方:正。 .(8)驱之别院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强通僵解释为僵硬

癞.lài虾蟆

4.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至三个。

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1)成语:明察秋毫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成语:怡然自得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成语:庞然大物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点拨:注意“藐”“壑”等字笔画较多。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见二虫斗草间。

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三、重点段

请默写《童趣》一文中作者叙述童年趣事“观蚊如鹤”一段。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

2.《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