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6讲熟悉记叙文阅读题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9: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两则或者多则材料的比较阅读。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下面选取了几篇有代表性的阅读题,对记叙文考查的题型和解题思路作一简要分析。

二、例题详解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有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4分)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2.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3分)

【参考答案】

1.(1)“黄金屋”指纸钞或值钱的东西。(2)“试金石”指寄出去的书成为了检验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的测试物。(试金一测试感恩之心,l分;石一寄出去的书,l分。意合即可)

2.没有感激之心,即使受到别人再多的关爱,今后也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阳光”与“温暖”的理解各l分,语言表达l分)

【解题思路】

这两道题考查内容都属于理解、品味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品味词句的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这类题目所占比例大,出现频率极高,几乎出现在历年各地所有的中考试卷中。在我们所归纳的几个考点中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这一能力的重要性。上面所列的试题有的考查对词语的品味,有的考查对句子的赏析。第l题考查的是词语在语境中独特的含义,解答这一类试题一定要仔细品读前后文,准确理解并表述出词语的特定含义。第2题的出题形式是给

定句子要求考生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理解句子的内涵、分析句子表现出的人物品质、品赏精妙词语、品赏修辞等角度入手,表述要力求做到具体、准确,言之有物。

不知有花

①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

②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平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

③车子停在一个客家小山村,走过紫苏茂盛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落满白花,每一块石头都因花罩而极尽温柔,仿佛战马一旦披上了绣帔,也可以供女人骑乘。而阳光那么好,像一种叫“桂花蜜酿”的酒,人走到林子深处,不免叹息气短,对着这惊心动魄的手笔感到无能为力,强大的美有时令人虚脱。

④忽然有个妇人行来,赭红的皮肤特别像那一带泥土的色调。“你们来找人?…‘我们——来看花。…‘花?”妇人匆匆往前赶路.一面丢下一句,“哪有花?”由于她并不在求答案,我们也噤然不知如何接腔,只是相顾愕然,如此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有花——”!

⑤但风过处花落如雨,似乎也并不反对她的说法。忽然,我懂了,这是她的家,这山前山后的桐树是他们的农作物,是大型的庄稼。而农人对它们,一向是视而不见的。在他们看来,玫瑰是花,剑兰是花,菊是花,至于稻花、桐花,那是不算的。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竞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

说:“花?哪有花?”

⑥我想起少年时游狮头山,站在庵前看晚霞落日,只觉如万艳争流竞渡。一片西天华美到几乎受伤的地步,忍不住返身对行过的老尼说:“快看那落日!”她安静地垂眉道:“天天都是这样的!”

⑦事隔二十年,这山村女子的口气,同那老尼竟如此相似。我不禁暗暗嫉妒起来。 ....

⑧不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的,才是花的主人吧!对那位山村妇人而言,花是树的一部分,树是山林的一部分.山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浑然大化的一部分。她与花就像山与云,相亲相融而不相知。

⑨年年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想起那步过花潮花汐而不知有花的妇人,并且暗暗嫉妒。 ....

本文题目《不知有花》是从反面落笔的,请从文中摘取关键语句正面解说它的主旨。

【参考答案】

是花的主人,与花相亲相融(主要概括文章第⑧段的内容,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大意,概括文章的主旨的能力。从答题思路上看,从标题入手要求摘取关键语句进行解说,具体的答案则必须考生自己理解文章后归纳作答。从考查内容上看,把握文章大意首先是要明确文章所叙述的事件或内容,明确其核心情节;其次是要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传递的情感。该题考查的是前者。从试题排列的顺序上看,这道试题是语段的第一个小题,这既体现出把握大意是阅读的第一步,也体现出命题人对这一能力点的重视。

把握文意是精读的基础。解答这一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明确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一类试题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把答案写错,而是答案表述不准确.不全面。

摆渡自己

①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

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11)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12)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自怨自艾()阴风晦雨()蹂躏() ....

2.解释词语。

(1)万念俱灰:。

(2)自怨白艾:。

3.文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含义是什么?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

5.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具体指什么?

6.本文的结尾说,“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应如何理解?

7.综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B.碰到苦难、折磨时,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脱出来。

C.要善于面对各种苦难,寻找方法途径,战胜不幸的命运。

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内心的痛苦,转移折磨。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6面试五大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梳理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结构化面试五大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20类题型

集合常见解题思路

记叙文阅读题型归纳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

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第6讲熟悉记叙文阅读题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第6讲熟悉记叙文阅读题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