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引言: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也是中国思想中最具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其中的主要思想,如“慎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的行为准则。

关键字:中庸 慎独 适度 正文:

“中庸”是中国思想中最具有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 中庸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对于中庸的思想,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阐释。但它在古代政治文化中一直都具有一种超越性,而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使人调整人心,寻找征途的普世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理解“中庸”之道,作为我们的处事之道。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究竟什么是中庸,历史上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论。即便到了今日,也仍有众多的不同看法。但目前大部分都认同其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注重适度和均衡的解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天性的和谐。其中所说的天道,其实也就是指德性、泛生万物的道德。只有能与天道合一的至德之人,方能合天而膺命。人性与天性的相互和谐,实际上也就是对人提出了内在修为和外在践行的高要求,成为历代君子追求的至诚至仁的人生目标。

所谓中,更多的人把它解释为不偏不倚中度和节。而“中”字在先秦的古籍中有三层解释。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合、适宜;三指人内心的和谐境界。有些人将中庸的中简单的理解为不偏不倚,理解为折中。这是过于简单片面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恰恰是因为其做事肆无忌惮,不懂得适度。这也证明了中庸之“中”,更强调人们做事的准则,应学会适度,执两而用中。

所谓庸,更是众说纷纭。大部分人强调庸即为平常之事,在封建社会中,也指人们应按照传统的封建统治阶级标准,过平常的日子。也可将中庸解释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之道。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庸字应回归古代语境来解释。汉代许慎认为,“庸者,用也。”所谓用,也就是指实践,而中庸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为将执两而中的适度法则灵活运用的方法。总结起来,中庸也就是指一种顺应自然,正常生活方式的适度生活的方式,努力追求人性与天性的和谐,做到合天而膺命。

然而孔子也在《中庸》一书中提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方面强调了中庸之道的不易,绝非人人都可达到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君子的最高行事准则,另一方面,也通过爵禄国家等,体现出了孔子对中庸的推崇,彰显其重要的意义。中庸之难,难在平常,难在对内在修为的严格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难达到的。然而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处世之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这句话出自《中庸》的第一章,品德高尚的人,既是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有所戒备。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这句话可谓是对人内在修为的最具体的阐释。有的人可以在公众场合下保持端正的仪态,然而在私下却显得有些邋遢;有的人能够在公众场合为人谦卑,然而在人后,却又充满嫉妒。这些,都不符合“慎独”的标准。所谓慎独,说到底就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即便无人在身旁,也要始终遵从自己的行事准则。在飞速发展的中国,这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些官员,抱着“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贪污腐败,轻则阻碍国家发展,伤及百姓利益,重则毁人性命。这种人,在公众面前满口的仁义道德,被人冠以“君子”,却没有做到慎独,这样的人,终究不是真正的君子,也终究不会达到合人而膺命。他的命运,终将受到泛生万物的道德的裁决。人之所以可以生存,是因为心存畏惧。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就要时时畏惧,事事畏惧。畏惧它是否遵从了道德,畏惧它是否是民之所想,国之所望。人只有做到了慎独,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踏实,走得长远。这种慎独不仅体现在伟大的决策上,更体现在“庸”上,如何慎于生活指琐事,才是我们真正该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喜欢像他人问问题,并善于分析他们的话语里面的含义,隐藏起他人的缺点,而宣扬他们的优点。激进和消极的想法都会听取,而最后用最适度的方法来治理引导百姓,这也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如今的大学,已经是90后的天下,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的主流。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缺陷,很多人对于他人的批评没有办法虚心接受。而“执其两端”首要问题就是学会去接受来自不同方向和阶层的意见。我们所谓的自己的见解或者美其名曰的思想,其实都是我们自身从各个方面听取收获的信息整合而成的新观点,也就是说,想要拥有一个“中庸”的思想,首先我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就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应该是不偏不倚的。如何学会“用其中与民”,其实也别无他法,听得多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而至于“隐恶而扬善”,则是提出了对人们人际交往的要求。很多人能够做到不扬恶不隐善已实属不易,又如何能要求他们做到隐恶扬善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面临这样的困惑,而中庸则给了我们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我们的做人准则不应该是打败某个人,而是最终达到人性与天性的合一,做到合天而膺命。因此,我们身边的任何人,都应该成为帮助我们不断靠近这个目标的帮手而非对手,扬其善是为了鞭策自己的进步,而隐其恶则是对他人的起码的尊重,同时也是在警示自己,切勿犯他人之错。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忠恕,那么他离道也就不远了,忠恕,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他人。总结起来就是人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转嫁给他人来承受。听起来这似乎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会真真切切的践行呢?当我们把自身作为一切的中心,可曾关心过他人的感受?当我们不断寻求私利,又可曾想到,是否妨碍了他人的生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和谐社会的最朴实的注解。如何做到勿施于人,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仅是站在对方的利益上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双赢。如果能了解他人之所需,他人之所想,自然会在满足他人的情况下也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处在上位,不欺凌下面的人,处于下位而不攀援上面的人。端正自己而不是去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身处社会之中,总会有上下级之分,也免不了与上上下下打交道。对于上级的尊重是必须的,但万不可阿谀奉承;对于下级的要求引导也是必须的,但万不可盛气凌人。级别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人的尊严却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切不可因过分看重所谓地位和权力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生活之常态。这也就违背了,适度和坚持平常的处世准则。

综上所述,于学生个人层面,传统文化在知识体系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当代大学生,即使是理工科学生,也没有任何理由忽视传统文化。中庸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和不断实践的一门人生艺术。而从社会文化层面上讲,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一块瑰宝,也不能任其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就让我们从追溯千年的传承中获得知识,体验价值,追寻信仰。也让我们拾起那一份谦逊温润的君子遗风,顺境中居安思危,谦逊待人;逆境中依然从容,浩然一身正气。 参考文献:

[1]时胜勋《大学、中庸的思想价值及其限度》文章编号:1004-3926( 2008) 01-0229-07 [2]胡治洪《中庸新诠》文章编号:1001- 022X( 2007) 04- 0005- 08 [3]王岳川《中庸的超越性思想和普世性价值》文章编号:0257- 0246 ( 2009) 05- 0133- 18

手机消费对于当代大学生消费生活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

网络对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研究城管对于当代城市的影响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激励方法

当代大学生对于扶贫政策的观点

论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对于时事政治持何态度

伟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